窩料的作用是誘魚、留魚,許多看似平常的東西,與釣魚八竿子打不著的物品,甚至也被用作窩料使用,而效果卻出乎意料的好。其實這也真是釣魚的快樂所在,釣魚人在實際應用中,為短時間內將魚誘集到窩點,也是不斷地摸索、嘗試各種物質,便引出了本文所討論的重點鴨糞,它作為窩料使用,誘魚的機理是什麼?又應該如何使用的?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
一次利用鴨糞魚塘垂釣的經歷
像筆者所在的魯西縣城,絕大多數的農村都有幾口魚塘:有個別的魚塘,是由廢棄的窯坑轉變來的,最大的面積達二三十畝;不過大部分是幾畝的小塘。如今也沒有幾個農家指望養魚掙錢,北方的水資源是無法與南方比擬的,先天條件存在劣勢,所以養魚也只是個消遣、玩票性質的。平常割些水草,也不怎麼投放飼料,有些魚塘成了鴨子的樂園,在塘裡嬉戲、覓食,筆者所講的正是這樣一個魚塘。
與其他動物一樣,一旦鴨子長時間在某一片水域逗留、棲息,自然而然的會分出不同的區域,有的是鴨子聚集的地方;有的則是它們排洩的地方,有的是它們專門覓食的水域。塘主會定期清理它們聚集地上的鴨糞,投擲到附近水域。如果細心觀察的話,那片水域常有魚星出現,淺水區甚至更看到大魚泛起的漣漪。
筆者與釣友每次揚竿,就選擇在那片水域,甚至連窩料也不打,直接揚竿。碰到大鯉魚、大鯽魚是大概率事件,並且這裡活躍的魚,吃口猛、衝勁足,線組搭配講究大線、大鉤,基本不考慮擋口問題,這可能是魚攝食鴨糞有關。並非每次都連竿,一會一條,有時也魚口零星,釣友會把岸邊乾癟的鴨糞仍到釣點,餌料中適當加入些幹鴨糞,比例不要太高,用不了多次時間,有開始上魚了。所以這次垂釣說明,魚是能接受鴨糞的,到底是吃鴨糞還是鴨糞中藏匿的物質,下文詳細介紹。
鴨糞是如何誘魚、留魚的
鴨糞之所以用來釣魚,被魚攝食,既有鴨糞特點的原因,也有魚的攝食習慣的原因,筆者從兩個方面分別描述,如下。
1、鴨糞特點是誘魚的基礎條件
鴨糞能被魚接受,一定含有魚所感興趣的物質,而這恰是鴨糞用於誘魚、餵魚的基礎條件。
鴨子的腸道短小,又缺少牙齒的咀嚼,鴨食用的飼料、水中的植物碎屑等,只有很少的部分被消化吸收,大部以糞便的形式排洩出去。如果細心觀察,鴨糞中還有部分未徹底消化的飼料粉末,而這也是鴨糞吸引魚的重要原因。
先說鴨糞。鴨糞營養成分全面,蛋白質豐富,還有銅、鐵、鉀、鋅等微量元素。不過新鮮的鴨糞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蟲和傳染性的病菌,所以一般不建議直接大量使用作為魚的飼料使用,通過經過過腐熟處理後再使用。
再說鴨糞中存在的未完全消化的鴨飼料,鴨糞投擲魚塘,其實是很少魚攝食鴨糞的,主要是利用鴨糞將水體養肥,水肥了自然浮遊生物、藻類植物就多,魚攝食是這類食物。但鴨糞中含有的少量鴨飼料例外,它是可以直接被魚吞食的。鴨飼料的主要成分有玉米、麥麩、菜籽餅、魚粉等等,廠家根據鴨所處的生長周期,調整各組成成分的比例,不過這些物質成分都是魚能接受、喜歡的。
2、魚的食性特徵很重要
前文中介紹了鴨糞的組成成分,說明是符合魚的要求的。但並非組成成分滿足,魚就一定攝食,魚的食性特徵也很重要。
像北方常見的鯽魚、鯉魚,鰱鱅等,食性較雜,對食物的挑剔程度弱一些。比如鯽魚,植物碎屑、根莖,軟體小蟲、藻類生物,包括蚯蚓、紅蟲等肉食,都在它的攝食範圍。再者魚的嗅覺、味覺不可小覷,魚的鼻孔中有褶皺的鼻囊,大量感知氣味分子的細胞、神經分布在表層。因此魚的嗅覺敏銳,遠超人的認知,可輕易辨別出鴨中它所感興趣的氣味,魚的味覺同樣如此。魚的這些特點,有助於在攝食鴨糞過程中,將感興趣的物質區分、挑選出來。
小結:不難看出,鴨糞用於餵魚、釣魚,不管是鴨糞的營養組成,還是魚的食性特徵,都起到一定的作用,鴨糞用在釣魚領域有一定的科學、經驗依據。
鴨糞如何更好地發揮誘魚、留魚的效果
任何一種物質、窩料,誘魚、留魚都有一定的適用條件,在恰當的水域環境下,才能發揮更好的效果,鴨糞同樣如此。
首先鴨糞打窩宜用幹,不宜用溼。溼潤的新鮮鴨糞打窩操作也極為不方便,並且正如前文所講,剛排洩的鴨糞有害細節太多,一般不建議用。
其中多應用在水體偏瘦或有散養鴨的水域。水體偏瘦是水體浮漂生物較少的緣故,一般食物較少,對食物不怎麼挑剔。此時用幹鴨糞打窩,氣味分子傳播範圍更快,傳播速度更快,聚魚也容易些。另外散養鴨的水域,魚或多或少蠶食鴨糞,自然再次用鴨糞打窩,聚魚容易些。
最後餌料加入適量幹鴨。如果選用的餌料效果不佳,可能是餌料與鴨糞味型差距過大所致,因此為統一味型,可加入適量鴨糞,平衡一下味型,這樣不易引起魚的排斥,用不多長時間,魚也能接受味型更佳的餌料。
寫在後面
本文從筆者的一次農村魚塘野釣經歷入手,延伸至鴨糞的誘魚問題,不僅對鴨糞的組成成分及魚的食性特點做了介紹,並且詳述了鴨糞如何更恰當使用更好發揮它的誘魚效果。即使如此,釣友在使用鴨糞打窩過程中,還要結合具體環境,目標魚等多重因素綜合考慮,相信使用鴨糞誘魚,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原創:野釣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