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記者 王健)7月8日,中央電視臺《記住鄉愁》欄目組一行12人走進張掖展開為期半個多月的紀錄片拍攝工作,拍攝首日,記者深入攝製組,了解了具體拍攝情況。
鎮遠樓,俗稱鼓樓,是張掖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重要符號,也是《記住鄉愁》欄目組拍攝的首選對象。建於明正德二年的它,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漫長的時間裡,鎮遠樓被雕琢出眾多的歷史痕跡,有風霜的侵蝕,但也有「居延古牧」、「祁連晴雪」等珍貴的歷史印象。
《記住鄉愁》欄目導演汪煒介紹到:「我們可以通過今天採訪的鎮遠樓上面的牌匾文字去展現這個建築背後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對於中國歷史來說,對於中國文化的傳習來說,它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習總書記曾提到,城鎮化要融入現代元素,更要保護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而《記住鄉愁》欄目組就是秉承著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通過講述中國鄉土故事,去探尋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張掖能有幸被欄目組選中,得益於它過去的深厚歷史文化積澱,但這座城市在當代散發出的生態氣息和發展勢頭卻為當地百姓迎來了聞名全國的重要機遇。
汪煒還說:「我們之前也來調研了,過來之後發現張掖比我們之前資料上面顯示的更加壯觀,我們看到了白色雪山、綠色草原、藍色溼地,還看到七彩丹霞地貌,我們發現張掖這個地方確實是河西走廊上的一顆明珠,確實名不虛傳。」
據了解,此次《記住鄉愁》欄目組將在張掖持續半個多月的拍攝工作,預計拍攝上下兩集約60分鐘左右的紀錄片,期間,將拍攝鎮遠樓、大佛寺、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水稻種植、黑河、溼地、戲曲民俗、美食、立體交通等多種具體元素,將以獨特視角記錄張掖的古城歷史、古城民俗、古城建築、以及優秀傳統文化孕育出的當代典型事例和人物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