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某高等院校的學生聊天記錄被同學截圖擺上了網絡上,給社會各界意識到高等院校存在官僚主義的作風問題。一位低年級的學生詢問學生會主席是否召開會議,作為主席的楊同學並沒有正面回應,但是群裡的管理人員卻站出來指出這位學弟的稱呼有問題。小編完全看不出問題所在,一位剛剛進校的學生難道不是稱呼比自己先進校學習的哥哥為學長嗎?小編以前進校的時候,都是叫學長和學姐的阿,他們都對小編十分照顧,當然小編是乖巧可愛有禮貌的稱呼他們的喲。
從截圖上看到,管理員很嫌棄這位學弟的稱呼,認為這是對他們管理層的大大不敬,而且警告這位學弟以後不能直接指明尋找學生會主席,能稱呼主席為學長。另一位管理人員則直接告誡其他學弟學妹要慎言而且方式要正確。這還是學生會嗎?學生會不是為學生服務的嗎?不是大家選舉出來的嗎?現在一個稱呼都要如此講究,學生該如何適應?學生會的管理層沒有正視自己的職責,而盲目的崇拜職位的高低,只掌握和利用手中的權利,而忘卻了自己的義務,那麼這個組織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這個組織的作用本來就是為學生與學校之間做好橋梁,方便大家溝通,如今稱呼都成問題,還怎麼溝通啊?而且這個管理層的選取得到了所有學生的認可了嗎?一般高等院校學生幹部的選舉都是由少數幾個老師和現任幹部投票選出的。這真的能代表所有的學生利益嗎?現在科技這麼發達,完全可以做到網絡投票,而且成立監督學生幹部的組織,監督學生幹部是否存在官僚主義,是否真正為全校學生爭取利益,是否執行學校的相關規定。
現在的學生幹部派頭也是越來越足,而這並不是在高等院校存在的。小編的小區裡就有一位家長曾經說過,現在小學競選一個幹部也是非常費勁的。這位家長千辛萬苦地與老師多次溝通,才讓她的小孩做了一名小小的體育委員,負責管理體育的相關事宜。這家長說道她小孩班裡有許多學生幹部,而且分層次,安排的地座位也是不同的。譬如有老師小助手,這個職位比班長的職位還要高,總是坐在班級的最前面,時刻協助老師安排任務。
小學而已,何必如此。小編記得從前的座位安排是按高低順序安排的,而小編這麼可愛又小巧的女孩當然是坐在第一排,然而小編從來不是什麼重要的學生幹部,小編經常會被評選為生活委員,但是小編的工作並沒有與班長有什麼不同,因為都是老師安排的任務,幾乎每次都是所有的學生幹部一起完成的。但是現在的小學幹部已經分開等級,那種無形的自豪感是否會被放大呢?時候就在那時候就埋藏了官僚的種子呢?
學生幹部就是老師身邊的紅人,這難道就只是學生一個人的事情嗎?跟我們的老師和學校沒有關係嗎?顯然不是,因為老師會對學生幹部特別好,這是毋庸置疑的,人都是有感情的動物,相處的時間越多,自然會發生不一樣的情感。然而對於學生而言就是自己有一個大大的依靠,因為他誤解老師都是支持他,在學校得到了老師的支持不就等於所有行事得到認可嗎?
而在高等院校的學生管理層,有許多特別的權利,譬如榮譽的評定,保研的加分,包括申請入黨都會比普通學生優先,所以這就導致了大家嚮往,導致了當事人自大起來。
事情發生後,學校只對當事人進行教育批評和心理輔導,這真的就夠了嗎?制度不改變真的就不再出現同樣事情了嗎?其他沒有被揭開的高等院校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嗎?我們應該好好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