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馬雲在1999年創辦了阿里巴巴,並在網際網路大面積普及的背景下,帶領著電子商務這一新購物模式走進千家萬戶後,最終也使得了網購成為了當前主流的交易模式。畢竟在相較之下,網購無論是方便性,快捷程度,還是商品可選擇性以及性價比,都要比實體店更具有優勢。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9年我國網上交易總額突破10萬億,因此在擁有龐大發展潛力的情況下,中國電商市場也讓不少有志青年垂涎欲滴。但即便如此,當前中國電商格局基本定型,在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蘇寧將市場基本壟斷的情況下,也使得那些規模且影響力較小的平臺,只能在夾縫中生存。
因此前轟然倒塌的淘集集為例子,創建於2018年8月,淘集集僅用了一年時間便獲得了1.3億用戶的青睞,而如此耀眼的成績是建立在瘋狂燒錢補貼之上。伴隨著資金的短缺,淘集集最終走向下坡路,僅一個月便背負了2億的債務,同時還拖欠了大批供應商,合伙人的欠款。
可實際上,在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轟然倒塌的電子商務平臺不僅僅只是淘集集,易網購也是其中之一。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易網購成立於2014年僅用6年時間,易網購便發展成為擁有1200萬會員的社交電商平臺。根據公司官方所發布的信息顯示易網購,僅僅只是在2018年的雙11,便斬獲了5218萬訂單。
當然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如此大用戶群體,也與易網購的營銷方式有著直接關係。據悉,易網購依靠返利模式,使得銷售規模迅速擴大。而所謂返利方式,便是用戶用高額的價格買下商品,到手的商品不但不需要花錢,平臺還會補貼相應的資金,甚至還能賺個幾十元到上百元。
據了解,易網購的返利一般都是秒回返款,最多1~2天就返利,平臺前期返利的聲譽很好,使得很多會員因此放鬆了警惕。在2018年雙11期間,易網購大力宣傳雙11消費返利秒回返款,近兩天時間,易網購訂單總量達到了5218萬單,成交金額多達260 億。但讓會員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2018年雙11號後,平臺開始各種理由拖欠返款,讓不少為了成為易網購會員的用戶,負債纍纍。
更可怕的是,易網購併沒有就此收手,反而在一個坑的背後埋了一個更大的坑,作為平臺創始人的賈永龍還發布語音表示,如果不通過增加30%的現金,那麼用戶的錢永遠出不來。在如此威逼利誘下,大量會員投入了更多資金,但是返利體現依舊遙遙無期。更過分的是在5月20日易網購又以公司上市,需要資金流水為由,不停鼓動會員購買,要導致部分會員上當受騙。
投入的資金無法提現,所謂返利返款更是一拖再拖,當1200萬會員已經斷定易網購就是個騙子公司時,已經來不及了,目前易網購董事長兼實控人賈永龍已捲款200億跑路澳洲,使得1200萬會員索賠無門。可是需要知道的是,繁華過後便是一地雞毛,易網購老總的跑路不僅僅只是意味著易網購這一電商帝國轟然倒塌,同時還代表著無數家庭和高管的破產。天上會掉餡餅的事情,實際上需要付出慘烈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