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玉石,一個初心。臻玉匠與玉同行,臻於至善,精進傳承,致力於為更多有緣人送上精緻的中國玉,為更多愛玉之人打造專屬自己的和田玉。傳播玉石知識,弘揚國玉文化。
俗話說,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所以,我們在進行玉石雕刻的時候常常以龍鳳、龍龜、貔貅以為普度眾生的佛像與菩薩為雕刻對象。而貔貅作為傳說中的招財瑞獸,十分受玩玉人的喜愛。據傳李嘉誠就曾收集大小888件貔貅的雕件。所以今天我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玉雕貔貅中的講究與傳說。
據史料記載:貔貅是龍王的九太子,龍頭、馬身、麟腳,形狀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
它的主食是金銀珠寶,自然渾身寶氣,跟其它也是吉祥獸的三腳蟾蜍等比起來稱頭多了,因此深得玉皇大帝與龍王的寵愛。
傳說一
宴會之上,因貔貅與眾神仙所食之物大有不同,於是貔貅自己去尋找食物,結果把擺在宮殿靈堂金銀珠寶吃個精光,而貔貅有個癖好,就是隨地大小便,吃多總會拉肚子,所以貔貅忍不住而隨地便溺,惹玉皇大帝生氣了,一巴掌打下去,結果打到屁股,屁眼就被封了起來,從此,貔貅流落人間,金銀珠寶只能進不能出,這個典故傳開來之後,貔貅就被視為招財進寶的祥獸了。
傳說二
說貔貅作為一位神仙的坐駕去赴蟠桃盛會,趕神仙們回來吃蟠桃喝玉酒時,發現盛蟠桃的金銀玉盤以及裝酒的金銀玉杯都被貔貅給吃了,王母娘娘一怒之下,說:你這不開眼的畜生,誰的東西都敢吃。於是用桃核將貔貅的屁股給塞住了,從此貔貅就成了斂財的瑞獸。
根據以上傳說,大家都知道貔貅是口大無肛的,所以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看仔細。若是貔貅屁股上有洞,千萬不要買,容易漏財。
雕刻中的講究
做好貔貅,要掌握貔貅身體各部位的感覺
1、其目:因雙眼圓睜、混沌出開!
2、其耳:如海螺號角、藏風納氣!
3、其翼:似天翅如鵬、來去自如!
4、其肚:是圓滾肥碩、吃遍八方!
5、其尾:集萬軍之勢、橫掃四方!
「貔貅」是傳說中的一種兇猛怪獸。可誰也沒見過,從上古至今,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明百姓都喜歡收藏和佩戴貔貅,關於貔貅,有太多的傳說故事。
一件好的貔貅作品是注重正臉的比例是否得當、像是雕刻觀音臉一樣重要,不能歪、不能斜、比例要精準、透視要準確、料型要完整。一件立體件貔貅是檢驗玉雕師功底的第一途徑。
貔貅是三百多萬年以前生活在西藏、四川康定一帶的西域猛獸,具有極強的搏擊能力。當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紂時,一次行軍途中偶一隻貔貅,但當時卻無人認識,姜子牙覺得它長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設法將它收服並當做自己的坐騎。帶著它打仗屢戰屢勝。周武王見貔貅如此驍勇神奇,就給他封了一個官,官號為「雲」。當時姜子牙發現貔貅每天食量驚人,卻從不大小便。而它唯一的排洩系統就是從其全身的毛皮裡分泌出一點點奇香無比的汗液,四面八方的動物聞到這種奇香後無不爭先恐後,不由自主跑來爭食,結果反被貔貅吃掉。
神話傳說中貔貅為古代五大祥瑞動物之一(龍、鳳、龜、麒麟、貔貅),又名天祿、闢邪曾因做為遠古氏族的圖騰而被封為「天祿獸」。貔貅形似獅子,兇猛威武,在天上負責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 古時候人們也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它有嘴無肛門,能吞萬物而從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相傳貔貅喜愛金銀財寶的味道,常咬回金銀財寶來討主人的歡心,因而貔貅神獸兼有旺財的功用,可用來驅邪、擋煞、鎮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