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新廣漢
今年是三星堆發現90周年
今天(12月20日)
紀念三星堆發現90周年大會
在德陽高新區航展會展中心隆重召開
會議結束後
與會專家學者們前往三星堆博物館文保中心一樓臨展廳共同參觀了
「發現三星堆:三星堆與巴蜀考古」紀念三星堆遺址發現九十周年特展
90年前
廣漢月亮灣發現了大宗玉石器
從此引發了後來三星堆與巴蜀考古綿綿不絕的動人故事
本次特展
旨在回望歷史、總結經驗
秣馬厲兵、再啟徵程!
指導單位: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四川省文物局
承辦單位: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博物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四川大學博物館、什邡博物館、廣漢市文物管理所、渠縣歷史博物館
本次展覽,共展出284件(套)精品文物
共設「靈土秘藏、迷霧尋蹤、上下求索、驚世發現、古城巍然、尋蜀問巴」六大單元
展出三星堆和具有代表性的巴蜀文化遺址、墓葬出土文物
年代跨度自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戰國時期
涵蓋石器、陶器、青銅器、玉器、金器等類別
有的還是近年首次與公眾見面呢~
這些文物重器不容錯過!
祭山圖玉邊璋(1986年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出土):這是中國禁止出國(境)展出的國寶級文物,近30年來未曾公開展出。這件商代玉邊璋最珍貴之處在於璋上5幅畫面,直觀形象地刻下古蜀人在祭壇上舉著玉璋祭祀天地的情形。為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玉璋的性質留下解讀的密碼。
燕道誠一家發現的大石璧之一,被發現者刻上了自家人的名字。現藏於四川大學博物館。
本次展覽,於1999年至2005年期間、在青關山臺地出土的11件陶器首次亮相,與公眾見面。由於這批文物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發掘後一直保存於三星堆工作站進行修復和研究。
三星堆發現的90年,對巴蜀文明的探尋也在同時進行。從茂縣營盤山遺址、什邡桂圓橋遺址,到成都新津寶墩遺址、商業街船棺遺址、金沙遺址等,從渠縣城壩、宣漢羅家壩到重慶涪陵小田溪等遺址,都為巴蜀文化的探索提供了重要材料。此次展出的部分文物來自全省各地博物館,它們器形莊重優美、製作技藝精湛,見證巴蜀文明的璀璨。
西周象首耳獸面紋銅罍(1980年在彭州竹瓦街窖藏出土):以其精美的紋飾、精湛的鑄造工藝、碩大的形體,成為四川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之一。
水陸攻戰紋銅壺(1965年成都百花潭公園出土):四川博物院鎮館之寶之一,只有40釐米高的壺身上,刻畫200多個不同的人物形象,將戰國時期的採桑、宴樂、習射、水陸攻戰等場景鮮活記錄下來。
虎斑紋銅戈等一組(1980年新都馬家戰國墓出土):歷經兩千多年,銅戈、銅匕仍然熠熠生光,展現高妙的鍛造工藝。
——
A:怎樣做好以三星堆文明為代表的巴蜀文明對內對外的傳播?Q: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四川大學博物館館長霍巍說,首先要做好三星堆的本體研究,包括考古、調查、發掘、整理、保護、展存等一系列工作;還要做好三星堆文明豐富文化內涵的解讀,要結合歷史、民族、神話等各方面,做好綜合研究,講好三星堆故事。三星堆文明既有個性,又具有與其他文明的共性,比如對太陽、神樹的崇拜,這不是三星堆獨有的現象,要有更廣闊的文明比較,來把她的特殊價值講清楚。這樣一來,中國與世界的對話就非常有力量。——
三星堆博物館文物保管部部長:餘建
這個展覽展示了自1929年廣漢南興月亮灣玉石器發現發掘以來,三星堆與巴蜀考古的重要歷史節點,通過文獻資料和出土文物反映了不同歷史階段的巴蜀考古與研究成果,展示了其對中華文明發展進程的有力實證,彰顯三星堆與巴蜀考古事業的蓬勃發展態勢。
圖片由三星堆博物館提供
還有很多很多精美的文物等待大家去一睹風採~
本次展覽將
從12月20日持續到2020年3月20日
為期三個月
購買遊園票就可以進入特展展廳觀展喲~
節假日,和家人們一起去參觀三星堆博物館
感受精彩薈萃的古蜀文化盛宴吧!
綜合來源:川報觀察、三星堆博物館官方微信、廣漢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李冬陽
特別鳴謝攝影師:時小林、羅懷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