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不可缺失的重要組成樂器七弦古琴

2020-12-12 財神是善良的

中國是世界樂器的起源地,樂器是我們中國人先祖的智慧,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種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樂器七弦琴,想請您了解一下七弦琴的製作和發展演變過程,其實最早的時候琴是古人掌握並根據天體運行規律而研製出的一種弦制樂器,琴字的繁體字是(琹),據說古時人喜歡用梧桐木等木料制琴,琴一開始有五根弦,分別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同時象徵著天上的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五顆行星。

後來古人又加上了兩根琴弦,由原來的五根弦演變為七根弦,並為其起名為七弦琴,七根琴弦分別象徵代表著五行金木水火土五顆星加上日月二星一共是七星(七弦)就是七音。

七弦琴用不同的規律可以演奏出不同曲調的樂曲:可以是忘記憂愁的幸福和快樂,可以是乾淨純潔健康引人向上進取的善;也可以是痛苦悲傷,或者是振耳欲聾的充滿憤怒和仇恨的惡,當然還有可怕的,使人慾望墜落的毀。

請可貴的懂得會演奏樂器或者是身為音樂製作人的你們多去製作一些充滿正氣充滿愛的,和平的,幸福和快樂的,能夠讓喜歡聆聽音樂的人們聽後緩解釋放壓力減輕痛苦的樂曲,因為健康向上引人為善的旋律不僅使心靈淨化得以升華,也能讓人們更好地造福自己的家庭,更可以激發人們的愛國情懷從而推動社會和國家的整體發展!這也將是每一個樂器演奏者或者是音樂作曲人全家人的幸福和榮耀。

音樂可以成就一個人,當然也就可以迷失甚至毀掉一個人。往大處講純正健康向上的積聚傳統文化色彩氣息的音樂可以讓百姓生活更加富足,也可以使軍隊更加強大,那麼也就可以讓一個國家天下太平出盛世!經常聽一些不文明不好的音樂則可以讓一個國家漸漸走向衰弱直至滅亡!所以結合古今樂器用禮樂文明治世可以集中華五千年傳統文明之精華,必是富民強軍國出盛世之上上籤中的上上策。

相關焦點

  • 古琴雅集:七弦之上的常州掌故
    即將在本月25日進行的一場名為《凝露為霜》的古琴雅集活動,10月12日在常州市古琴研究會微信公眾號上進行召集。這是市古琴研究會疫情後逐漸恢復的節氣雅集第二場。在此前的10月7日晚上,梅庵琴派國家級傳承人劉善教受邀來我市前後北岸歷史文化街區蘇東坡紀念館,向觀眾介紹古琴的相關歷史文化,並現場演繹了琴曲《長門怨》。
  • @喜歡彈古琴的你,柳北有一場七弦古琴文化研究會盛夏雅集,來赴約嗎~
    七弦為益友,兩耳是知音~一把悠悠的古琴輕輕彈撥琴弦溫婉如約恰似山間的清泉帶走夏日的喧囂與聒噪喜歡古琴文化的你要注意啦柳北區文化館將舉行一場「柳州市七弦古琴文化研究會盛夏雅集 」的活動到時現場會有老師介紹古琴的知識哦~具體報名方式如下為進一步提升柳北轄區幹部職工及居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
  • 絕妙的傳統中國樂器——古琴
    歷時兩年,經過100多道工序,古琴就算基本完成了。像是3000年前的一樣,選良材,用一生,五百年。古琴這種樂器流傳兩千餘年,它奏出古代中國的縹緲之音,不僅如此,也體現出古老中國之魂。二、知音約2000年前 有一個古琴名家俞伯牙,撫琴技藝無人能及,卻沒有能真正懂他音樂的人。
  • 古琴有七根弦,起始弦是哪一根?不是一弦與七弦
    古琴,是我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其歷史可以上溯至上古的伏羲時代,它的起源有很多版本,如伏羲造琴、神農造琴,而最「近代」的版本也是唐堯造琴。古琴,至少有3500年以上的歷史。古琴能流傳這麼久,與它本身的特點有關,它的琴聲古樸自然,有「道」之聲。求道抒懷一直是我國文人雅士的追求,因此古琴便備受文人雅士們的喜愛。文人們更賦予古琴許多愛稱,如瑤琴、玉琴、絲桐等。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的傳統樂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歷史。歷史如此悠久的古琴,制式也幾經變革。
  • 古箏和古琴是什麼區別?
    承載了幾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的菁華,是中國歷代文人風骨的濃縮。古箏古琴演奏不僅可以讓人一飽耳福,更滌蕩了心靈。古箏和古琴藝術越來越受大家的歡迎,那麼古箏和古琴具體有什麼區別呢?古琴:又名七弦琴,有中國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傳播,仍是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在中國古琴不僅是一種樂器在歷史悠久的古代中國,「秦、棋、書、畫」一直被視為一種自我修養的唯一途徑的學者。
  • 這些中國傳統樂器你知道嗎,撥動琴弦,聆聽千年前的聲音
    一提到樂器,大家第一反應可能就是鋼琴,小提琴,吉他,架子鼓等等,這些西洋樂器確實在中國大眾中很流行,許多家長給孩子報鋼琴興趣班,培養孩子藝術細胞。其實,除了這些,中國有很多傳統樂器也值得我們去認識或是學習。
  • 古琴雜談——七弦的風騷
    沒有任何樂器能在體現中國文化氣息的能力上與古琴相提並論。宇宙浩瀚, 星漢燦爛。公元6世紀古希臘俄爾甫斯的古豎琴從神話的迷霧中擺脫而出時,古琴已經是流傳甚廣的獨奏與合奏樂器了;早期基督教的聖歌剛剛從中東的傳統音樂承襲而來之時,有關古琴美學的文獻及規模宏大的獨奏曲目就已存在;當西方人剛剛在線條上描劃音符表示音高時,古琴樂譜已發展至能把修飾細節表達明了的記譜法。也沒有任何一種樂器或音樂形式能有如此浩瀚的文獻記載,並留存下如此豐富多彩的樂曲,不得不承認它是世界音樂中的佼佼者。
  • 八大傳統樂器——宮商角徵羽,五音傳千年
    壎 【xūn】 是中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壎是閉口吹奏樂器,音色樸拙抱素獨為天籟,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佔有重要地位。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漢族傳統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
  • 七夕會時尚|古琴新風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這首古詩出自唐代詩人劉長卿的《聽彈琴》,意思是七弦琴上彈奏出清幽的琴聲,靜靜地聽就像寒風吹入松林那樣悽清,雖然我非常喜愛古老的曲調,但如今的人彈奏不多了。
  • 古琴結構的文化內涵——強行附會的「謬論」?
    古琴文化,不僅在於音樂,也在於樂器結構。為什麼古琴長三尺六寸五分?為什麼琴面有弧度,而琴底卻是平的?為什麼琴徽是十三個?等等問題,都是古琴文化的一部分。 唐代詩人盧仝的詩《風中琴》包涵了許多古琴文化。 「五音六律」,說的是古琴運行中國傳統音律,「十三徽」既是音律的標記,也是古琴的器物特徵。 「龍吟鶴響」,說的是古琴常表現的意象、音色,也是指《滄海龍吟》《鶴衝霄》等琴曲名稱。
  • 「七弦漫彈」 古琴公益講座走進河口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劉東青 東營報導12月28日下午,一場古琴公益講座在河口區圖書館舉行此次講座邀請了大學古琴專任教師,東營市古琴協會會長,中國琴會會員張良傑來為河口區古琴愛好者講述古琴的前世今生,並對學員們彈奏的古琴曲作交流點評。講座中,張良傑重點介紹了古琴的由來、文化底蘊、構造,並與學員演繹傳統古琴曲片段和古琴名曲。從「高山流水覓知音」的佳話,到「醉於酒、隱於狂」的暢然,張良傑演奏得悠揚婉轉,十分動聽。
  • 商角徵羽,五音傳千年,從古琴到二胡,你還知道哪些傳統樂器?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漢族傳統撥弦樂器,更是九大中國傳統樂器之一,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那麼其餘九大中國傳統樂器都是哪些呢?壎是閉口吹奏樂器,音色樸拙抱素獨為天籟,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佔有重要地位。
  • 歐洲人眼中的中國古琴
    在幾乎遍及西德各地主要大城市 的巡迴公演中,使有著深厚西方音樂傳統根基的德國聽眾對這個來自東方的古老的中國樂器產生了強烈的興趣。所到之處的報刊和電臺紛紛作了熱情的報導和評論, 從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評論中,也同時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機會:了解這些「西方旁觀者」是如何看待我國古琴音樂乃至中國傳統音的。
  • 君子養德於琴 在各種樂器中 古琴是表現君子德行的樂器
    中國古代文人琴棋書畫四藝中,琴居首位,有君子養德於琴的說法。班固曾說:「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於邪,以正人心也。」嵇康也說:「眾器之中,琴德最優。」就是說在各種樂器中,古琴是最能表現君子德行的樂器。,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屬於八音中的絲,也稱瑤琴、玉琴、絲桐。
  • 濰坊壽光市:讓古琴文化在菜鄉大地開花
    濰坊壽光市民馬坤就是一位古琴愛好者,他和古琴又有怎樣的淵源呢?古琴因其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千百年來一直是中國古代文人愛不釋手的器物。吹簫撫琴、吟詩作畫是古代文人的生活寫照。馬坤說:「我是2016年10月份開始接觸的古琴,在那之前通過書籍,後來就想學但是找不到師父,後來就打聽到馬榮盛先生,諸城派第六代傳人,我們就找到他,他也想發展壽光的古琴文化,然後就回到壽光來教琴。」因為種種原因,古琴在壽光的發展並不順利,馬坤算是發展壽光古琴文化的第一批人。
  • 盤點民族樂器,中國的獨特樂器,代表著中華傳統音樂文化的樂器
    琴,後加至七根弦(亦稱「七弦琴」;通稱「古琴」);某些樂器的統稱,其中不包括吉他、二胡等。在古代,人的文化修養是用琴、棋、書、畫四方面的才能表現的,彈琴為四大才能之首。箏,又稱古箏、秦箏,約(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中國古老的傳統彈撥樂器。箏的撥奏在民間廣大地區的流傳中,融合地方民間音樂,形成有不同音樂風格和演奏技法的地方流派,深深的植根於中國民間音樂文化,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故被俗稱為「古箏」。箏是一種多弦多柱的彈撥樂器。
  • 當代古琴琅琊榜悉數亮相陶都宜興 唐宋元明清五朝老琴齊聚聽七弦
    戊戌孟春,古陶都陽羨迎來了她的古琴春天。在宜興市博物館,一場橫跨千年的古琴文化大賞拉開了序幕。此次名為「七弦聽古今——宜興首屆古琴文化大賞」,不僅有當代斫琴界各位名家作品,還集齊了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的老琴,當今琴壇十友,傳世琴書典籍,展品規格之高,品類之豐富,舉世罕見。
  • 中國傳統民族樂器,你知道幾個?
    音樂,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娛樂形式,而音樂的創作,就要用到樂器,我們知道外國有吉他,有鋼琴,這些也都是在世界比較流行的,那你知道我們中國的傳統民族樂器都有哪些嗎?一,古琴古琴又叫瑤琴、玉琴、七弦琴,屬於弦樂器,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是琴棋書畫之首,古代文人雅士的標配,像我們所知的諸葛亮周瑜都會彈琴,古琴在宋朝這個文人墨客的時代裡備受歡迎。古代常以琴交友,比如知音之交,俞伯牙和鍾子期。一曲高山流水,天涯何處覓知音。古琴文化源遠流長。
  • 當詩詞遇上古琴,如此意境,愛了愛了!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的傳統樂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歷史。琴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大量詩詞文賦都中有琴的身影。
  • 我的眼中,古琴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樂器
    但在中國古代只有一種樂器叫「琴」,就是現在人們所說的「古琴」。在古代文獻和詩詞中,古琴被稱作七弦琴、瑤琴、玉琴、絲桐或寶琴。產生於3000多年前的古琴,是人類文明中僅存的來自遠古的成熟樂器,是中華民族文化智慧的代表。古琴的象徵極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