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真實的「唐僧取經」:潛逃式、沒有公費,最大阻礙來自唐朝!

2020-12-19 滿清遺史

每每提及」唐僧取經「這個話題,大家腦海中最先浮現的可能就是經典影視劇《西遊記》中的場景:玄奘受觀音菩薩點化,受唐太宗所託,帶領師徒四人,不畏艱險,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後終於從西天取回真經。

《西遊記》中的故事情節都是以歷史上著名的「玄奘取經」改編而成,很多人認為,兩者的唯一區別就是《西遊記》中增加了許多神話色彩。而事實上,《西遊記》中的「唐僧取經」和真實的「玄奘取經」有太多的不同點

其一:出身

《西遊記》中唐僧的出身頗具悲劇色彩,父親早奸人陷害、一命嗚呼,母親忍辱負重,在生下唐僧後將其和一紙血書一起遺棄。唐僧長大後成為得道高僧,並憑藉血書最終扳倒惡霸。而歷史上真實的玄奘大師根本不是這樣

玄奘大師出生於洛州緱氏縣(現在的河南偃師緱氏鎮),他是父母晚年所生,因此,備受疼愛。在《續高僧傳》中記載,玄奘大師出生時家境殷實,其父陳惠曾是當地的縣官,他的母親是隋朝長史宋欽之女。但遺憾的是,自從玄奘母親在他5歲時去世後,陳家就開始衰敗。

其二:出家

《西遊記》中唐僧出家是因為小時候被高僧所救,長大後就一直宣揚佛法,可事實上也並非如此,玄奘出家是受其家境和家人的雙重影響

玄奘家裡最先出家的是他的二哥,真實姓名已經無從查起,只知道他的法名叫做「長捷」,在洛陽淨土寺出家為僧。玄奘經常跟隨他二哥學習佛法,在玄奘13歲那年,也毅然剃度出家。

說到這裡,可能大家都認為玄奘出家是出於對佛法的熱衷,但在《續高僧傳》中卻記載,玄奘出家的原因是「少罹窮酷」。也就是說,是家境沒落太很,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出家謀生;

其三:取經的原因

《西遊》中唐僧取經的原因除了受觀音菩薩點化外,還受到唐太宗的委託,故而才不遠萬裡前往西天。

而事實上,在玄奘之前,已經有不少僧人前往天竺取經,最出名的就是東晉僧人法顯,他不但取回許多經書,還根據自己的見解寫下《佛國記》一書,在佛界備受推崇。玄奘正是受這些人的啟發,才決定仿效他們前往天竺;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需要注意,那就是同一篇教義,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闡述卻完全不同,玄奘在拜讀經書時經常產生困惑,為了讓教義統一,只有拿到更經典、更權威的佛法才能有說服力,因此,他才下決心前往天竺;

其四:取經的阻礙

《西遊》中唐僧取經的最大阻礙就來自於妖魔鬼怪、魑魅魍魎,好在幾個徒弟忠心耿耿,一路也就有驚無險。可事實上,唐僧取經面臨的困難除了路途遙遠、生活艱辛之外,唐朝才是他最大的阻礙

《西遊記》中唐太宗對唐僧寄予厚望,也鼎力相助,可歷史上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唐太宗時期,唐朝剛剛建立不久,邊境地區戰亂不斷,為了防止其他國家的入侵,唐朝不允許國人離境。玄奘多次申請所謂的「通關碟文」都沒有得到批准,於是,他決定私自偷偷出境。這在當時是「通敵」的重罪,但玄奘大師為了完成夙願,決定以身試險,後來混在災民隊伍中才僥倖西行,可在涼州卻遭到堅決抵制

涼州是西北重鎮,為了防止突厥的入侵,朝廷再三命令涼州都督李大亮封鎖邊境、禁止外出。李大亮也聽說過玄奘大師的名號,但是,聖旨在那放著,他也不敢違抗。後來,玄奘還是在涼州一位高僧彗威的幫助下,才被李大亮暗中放行,踏上西行之路。

那一年,玄奘只有27歲

這樣的行為還可能有「公費」嗎?別奢望了!那玄奘大師是靠什麼生活的呢?當時佛教不僅在中國十分盛行,在玄奘大師西行的路上也都備受歡迎,因此,玄奘每到一處就開壇講學。就這麼周而復始,一直穿越20餘個國家,最終到達了天竺的佛教聖地爛陀寺。在這個世界上最具權威的寺廟裡,玄奘一學就是十年時間。在此期間,在當地戒日王組織的一場佛法辯論上,玄奘力壓群雄、一舉成名,成為被天竺國承認的得道高僧

其五:歸國

《西遊記》中唐僧是駕著七彩祥雲歸國的,而事實上,玄奘大師是被護送回國的,誰護送?沿途的國家。

當時玄奘大師已經聲名顯赫,歸國時每到一國就會受到極其隆重的招待,列國國王都會邀請玄奘開壇講佛,玄奘大師也一一應允。因此,在玄奘大師離開時,各國都會譴專人將他送至邊境,而下一國的使者往往已經在此等候,就像接力賽一樣

貞觀十九年正月,玄奘終於回到長安,史書中記載:「道俗奔迎,傾都罷市」,場面空前,唐太宗也接見了這位大唐高僧,並勸其還俗輔政,但玄奘大師一心佛法,急於翻譯帶回的經書,就婉言謝絕了太宗的好意

玄奘大師一生翻譯了近80部佛教經典,此外,他還根據一路見聞寫下了《大唐西域記》,記載了西亞和南亞等國的風土人情,成為當時唐朝了解外界的權威之作。

雖然《西遊記》是根據玄奘生平經歷改編而來,雖然《西遊記》成為無數人抹不去的回憶,但是,《西遊記》中的情節與真實的「玄奘取經」還是有很大的出入

相關焦點

  • 唐僧的真實身世你了解嗎?這跟他成功取經是否有關聯?
    但儘管如此,從小所經歷的磨難卻讓唐僧練就了常人所沒有的堅韌心性。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後來出家為僧,進而西天取經的故事。但是當一些人研究歷史之後就會發現,其實在唐朝時期,並沒有這樣一個顯赫的家族,而唐僧玄奘本人,更不是海州地區出身。據考證的是,史實資料上記載的玄奘應該屬於河南偃師地區。那麼,為什麼在西遊記中,我們卻看到了一個改頭換面的「唐僧」呢?
  • 唐僧取經到底用了多少年?真實的唐僧,居然是白天休息,晚上趕路的
    三徒弟沙悟淨乃是犯了錯的捲簾大將,在流沙河旁被唐僧收下,做了唐僧的三徒弟,師徒四人在取經途中發生了很多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戰紅孩兒等。師徒四人從東土大唐出發,全程全部是靠步行,沒有依仗徒弟們騰雲駕霧的本領一步一個腳印的前往西天。
  • 還原唐僧玄奘的真實形象(下):絲綢之路上的傳說
    參見前文丨還原唐僧玄奘的真實形象(中):歷史典籍裡的大師    伍  除了唐僧玄奘在國內和域外的歷史真實形象,我在尋訪古代絲綢之路過程中,還意外地聽到許多富有傳奇色彩  橫亙吐魯番盆地東北部、名聞遐邇的火焰山,《西遊記》裡說它有八百裡火焰,四周寸草不生,唐僧師徒來到山下無法穿過,便由孫悟空三借芭蕉扇,連扇49扇,斷絕火根,永不再發,取經隊伍才得以通過,繼續西行。可是,當地的傳說卻是這樣的:若論唐僧的法術,原本可以順利通行,無須在此耽擱時間。
  • 真實的唐僧:與國王拜把子,但不是李世民,取經歸來此國已滅亡!
    看過西遊記的都知道,唐僧西天取經時李世民認他為「御弟」,親自為他餞行的同時,還給了他一個能暢通無阻的「通關文牒」。然而,真實的歷史卻並非如此。李世民拒絕了唐僧取經的要求,無奈之下,唐僧只好偷渡出去。真實的唐僧確實有一個國王哥哥,但並不是李世民,此人叫麴文泰,是高昌國國王,傾全國之力幫助唐僧取經,可等到唐僧取經歸來時,高昌國早已被唐朝所滅。高昌國是西域漢化程度最高的一個國家,佛教是這個國家的國教,麴文泰本人就是虔誠的佛教徒,還是唐僧的頭號粉絲。
  • 西天取經,只有唐僧是唐朝人,原來悟空,八戒,沙僧都不是?
    聽我仔細說來,其實拋開每個人的樣態物種不說,西天取經這一支隊伍,本身就充滿著奇幻瑰麗。唐僧一個凡夫俗子,雖然被西天大boss選中,但他本身的任務不是去取所謂的真經,真正的任務其實是真正的學會教化人心。西天的大boss明白,最終使人向善,教化萬方的不是那幾本書,而是拿著書的那個人。
  • 中國最早的唐僧取經圖在哪裡?揭示了取經過程中的什麼秘密?
    (蝸牛看西遊第2688期)文/牽著蝸牛散步《西遊記》故事源於玄奘法師取經。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唐僧,有沒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徒弟?遇沒遇到紅孩兒、牛魔王等妖魔?敦煌的一幅壁畫,展現了早期西遊記故事中唐僧的真實面貌,這也是至今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唐僧取經圖。2016年2月份,敦煌研究院近日首次披露了敦煌壁畫中現存的六幅《玄奘取經圖》,畫面象徵性地表現了玄奘西行取經17年的艱苦歷程。這些壁畫都繪製在甘肅瓜州境內西夏時代的洞窟裡,是目前中國最早的玄奘取經圖。
  • 唐僧真實的取經原因,與老漢一番對話道出,卻與佛門理念背道而馳
    唐僧真實的取經原因,與老漢一番對話道出,卻與佛門理念背道而馳唐僧,取經隊的領頭羊,孫悟空等人的是師傅。按理來說,唐僧這樣的角色,應該負責告誡孫悟空等人西行必須走下去,是個堅定不移取經人的形象,然而書中並非如此。
  • 陪唐僧取經的孫悟空,在真實歷史中真的存在嗎?
    大家都知道,其實西天取經的故事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唐僧這個人也是真實存在的,唐僧真的像劇中所演,書中所寫的那樣去西天雷音寺取得經書回來。那麼問題來了,唐僧真的存在的話,那麼孫悟空這個人真的再現實中存在嗎?如果不存在的話,作者是怎麼編出來的呢?還真別說,在真實的西天取經過程中,還真的就發現了孫悟空的身影。
  • 還原唐僧玄奘的真實形象(中):歷史典籍裡的大師
    文/遼寧省作協名譽主席  王充閭  參見前文丨還原唐僧玄奘的真實形象(上):文學裡的唐三藏  它雖然取材於唐僧玄奘西天取經故事,但書中所描述的那位三藏法師已經被神化變形了,取經故事情節也都是小說家通過想像加以虛構的。
  • 唐僧取經之時,商朝總兵李靖忙著捉牛捕鼠,唐朝戰神李靖在忙啥?
    在真實的歷史中,晁蓋確有其人,是「宋江三十六盜」之一,綽號叫託塔天王或鐵天王;李靖在歷史上的名頭更大,他是大唐雙子戰神之一、兵部尚書、尚書右僕射、衛國公,也是跟諸葛亮平起平坐的「武廟十哲」。細算一下,西天取經的唐僧跟大唐衛國公李靖還真是同時代的人李靖只比唐玄奘大三十一歲,分別在唐太宗駕前為將為僧。
  • 唐僧取經的故事是如何變異的
    提到唐僧,大多數人對他的印象主要來自於《西遊記》這部明朝的小說乃至中央電視臺80年代拍攝的電視連續劇。在這些文學作品裡面,唐僧身世曲折,精修佛法,成為唐太宗的御弟。隨後在唐太宗支持下只身前往天竺求法,在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之後凱旋,受到唐太宗的隆重歡迎。
  • 唐僧取經圖像始於何時?
    《西遊記》的故事情節濫觴於唐代玄奘法師西行取經的真實歷史事件取經之行收穫頗豐,玄奘不僅帶回了大批經像舍利,還將印度、中亞地區的歷史、地理狀況;以及最新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重要信息帶回唐朝,為中西文化交流和唐朝中央政府對西域、中亞地區的了解、控制與管轄作出了重要貢獻。圖一 玄奘法師取經路線示意圖(張利明繪)玄奘的歷史壯舉被不斷地書寫、轉譯,流傳千古。
  • 西遊記中地位顯赫的御弟唐僧,歷史上卻是背著朝廷偷渡取經
    出身不凡、佛學大師、太宗御弟、儀表堂堂、受異性痴愛.....吳承恩筆下的唐僧在《西遊記》中乃是一個「完人」,簡直就是唐朝版的「高富帥」,雖然是出家人,但無論從哪一點來看,他都能夠稱得上唐朝最具影響力的偶像級人物。而且更為誇張的是,他還是唐太宗的御弟,身份極為顯赫。
  • 唐僧取經路上遇到的最大災難是什麼?
    從修禪來說,這些都是表象,不是本質,關鍵在於唐僧懷的是「鬼胎」!古往今來,女人不會懷鬼胎,男人也不會懷,也就是說,我們的生殖系統是不會懷鬼胎的。那麼哪裡才會呢?只有心才會,叫做心懷鬼胎!答案明了了,是唐僧師徒心懷鬼胎。為什麼會呢?
  • 唐僧為何被稱為「御弟」,其實和唐朝皇帝一點關係都沒有
    高昌國遺址,唐僧取經其實是不被大唐所認可的,所以只能偷渡,在跑到新疆伊吾的時候被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知道,邀請唐僧前去高昌國,唐僧無奈只能前去和自己目的地相反方向的高昌國。圖為高昌國遺址。唐僧為何被稱為「御弟」,西域36國高昌國你可知道?圖為高昌國遺址。
  • 《西遊記》裡唐僧為什麼要去西天取經?
    唐僧是如來二弟子金蟬子第十世轉世。佛系人物本質上說,孫悟空、沙悟淨、豬八戒等人物都可以算作是道教中的人物。因此,他們沒有資格取經。只有配角。李唐時期尊崇道教,正如明朝皇帝對道教同樣尊崇。這次唐僧取經,也是佛教在東土蓬勃發展的一個新起點。
  • 唐僧取經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唐僧:去西天我也是迫不得已
    看過《西遊記》到朋友們都知道,書中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如果小編提出一個問題,您肯定會回答錯誤,究竟是什麼問題呢?別急,小編這就提出來,這便是「取經隊伍中誰西去的意志最堅定?」,您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是唐僧。可是小編遺憾的告訴您,真相併非如此,事情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這就來說說。
  • 唐僧取經路過13國,為何卻無人敢難為他?看看通關文牒上的6個字
    而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唐僧經常掛在嘴上的這麼一句話「貧僧從東土大唐而來,去往西天取經」,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唐僧途徑各國,都能夠輕鬆通行呢?唐僧的身份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唐僧和李世民的關係了,唐僧取經前,李世民同唐僧結拜,並賜予袈裟紫金缽以及通關文書,唐僧能夠取經路過十三個國家,無人為難他,靠的就是通關牒文。
  • "榆林石窟唐僧取經圖"是根據唐玄奘真實故事繪製
    6月24日消息 小說《西遊記》中唐僧取經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連古代石窟壁畫裡也有反映。蘭州大學敦煌學專家的最新考證表明,榆林石窟群壁畫裡的取經圖是根據唐玄奘途經瓜州時的真實故事繪製而成。榆林石窟群位於甘肅省瓜州縣境內,由榆林窟和東千佛洞構成,是古絲綢之路沿線的重要石窟,也是敦煌石窟的組成部分。在榆林窟第2窟、第3窟、第29窟及東千佛洞第2窟內,都繪製了這樣一幅壁畫:一名出家人面對洶湧的河水雙手合十,身後長著猴相的弟子牽著一匹馱經老馬,遠處有一片樹林。
  • 唐僧西天取經沒有遇到小國扣留,當看到這個信物一般都禮讓三分
    唐僧西天取經沒有遇到小國扣留,當看到這個信物一般都禮讓三分。我們都知道歷史上的玄奘法師,在《西遊記》中的每一段故事情節都很吸引人。同樣小編也可以說是在電視劇西遊記的陪伴下長大的。我們都知道唐僧去西天取經,一路上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還要歷經千辛萬苦克服重重困難,還要走過十萬八千裡。其中不乏妖魔鬼怪與經歷各個國家,而我們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每個國家的人都不阻攔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