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店1.2萬家,不放加盟!它如何煉成中國餐飲連鎖的「隱形冠軍」

2020-12-16 餐飲老闆內參

全球有1萬家以上門店的只有20幾個品牌,華萊士是其中之一。

中國有上萬家門店的品牌屈指可數,華萊士是有真正管理的一家。

餐飲規模發展到這個數字,早已不僅僅是產品、管理的問題,而是一種商業模式的勝利。

今天,我們就來揭秘,在那個年代能設計出這種模式的人,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人性思考。

餐飲老闆內參 豔子 /文

01 創業初期:從模仿麥肯,到找準「平價漢堡」的定位

華萊士的第一家店,是華懷餘、華懷慶兩兄弟在2001年開出的,位於福建師範大學倉山老校區校門口。

隨著肯德基1987、麥當勞1990年進入中國市場後引發追捧,敏銳的福建商人捕捉到其中商機,紛紛模仿在更低線的市場開店。

據一位生意人回憶,1998年-2002年,錢最好賺。投資約100萬元就可以在地市開一家和麥肯差不多的店,一個漢堡賣10元,顧客仍大排長龍,半年就能收回投資。

所以,華萊士並不是第一個做炸雞漢堡的本土企業,甚至它開店時,別人的漢堡店都開了上百家。

而且,一開始,華萊士也是完全照搬麥肯的模式,面積700多平,也設置了兒童樂園。

「價值跟它們差不多,結果發現生意非常慘澹。」華萊士董事凌淑冰說,開業沒多久,在距離它們500米的地方,開了一家德克士。

這一下子把華萊士逼入絕境。

華氏兄弟決定破釜沉舟,推出了「特價123」促銷——即可樂1元、雞腿2元、漢堡3元,正面迎戰德克士。結果,3天營業額就從2000翻到了8000。

雖然這次促銷是賠本賺吆喝,但卻引發了華氏兄弟的思考:漢堡和炸雞市場很大;但80%的普通市民吃不起。

2001年,福州的平均工資是300多塊一個月,但是吃一餐麥當勞肯德基至少要100塊。因此,華萊士率先推出了三個漢堡10塊錢。

「我們發現,漢堡在美國實際上跟中國的米飯一樣的,是大家都能吃得起的價格,後來我們不斷做戰略調整,走平價模式。漢堡定價只是麥當勞、肯德基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左右。」凌淑冰說。

在麥當勞、肯德基、德克士三座大山之下,華萊士算是雞蛋碰石頭。

為了控制成本,在選址上,華萊士主動避開租金昂貴的核心商圈和一級路段;經營面積摒棄大而全,撤掉兒童樂園;門店端,統一設計、裝修,設備統一採購;營銷上,平價擴客源,薄利多銷。

「我們是從高校出發的,後來專門走高校、社區,很多人笑我們說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也可以這麼說。」

在福州,從師大到福大到農大,然後走出去,從長三角到珠三角,沿海地區先發展起來,再往內陸走。

至今,華萊士的足跡遍布了30個省市區,有一萬多家餐廳,全國員工有7萬多,顧客粗略計算有6億。

02 連鎖擴張期:「沒打工仔、沒打工妹,都是合伙人」

隨著「平價漢堡」的模式日漸成熟,華萊士踏上了連鎖擴張的徵程。

一開始也通過放加盟「跑馬圈地」,後來發現加盟店存活率很低。但傳統直營速度太慢,管理成本還很高。

餐飲最需要資金,需要不斷投入。如果跟銀行、資本都借不到錢的情況下怎麼辦?凌淑冰說,他們想到跟員工合夥,然後用眾籌的模式開店。

在華萊士體系內,沒有打工仔、打工妹,都是合伙人、老闆,都是當家作主的。所有門店都是店長負責制,他們當成自己的事業在打拼。

除了員工合夥之外,身邊的親朋好友也做了投資,包括招商部,所有跟華萊士合作的,包括裝修的人,都有投資門店 ,包括供應商、經銷商也是戰略夥伴關係。

1、開創「合作連鎖」模式

這就是華萊士開創的「門店眾籌、員工合夥、直營管理」的合作連鎖商業模式。

簡單地說,就是公司通過門店眾籌的方式將股份下放給員工或者外部合作者,讓其與公司形成利益共同體。

公司提供技術、原料、物流、品牌輸出等支持,通過直營管理確保經營標準的統一,配合門店眾籌,優勢互補,實現雙向持股的深層次合夥。

這裡面眾籌分兩種,對內眾籌是將公司高管、核心店長及員工變為「同路人」,即從僱傭關係,轉變成合夥關係。

華萊士每個店店長可享受優先投資入股權,員工可靈活投資,入股2.5%~40%不等。

對外眾籌是將供應商、門店房東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納入眾籌對象。如華萊士參股的上遊供應鏈企業達8~10家。

所以,華萊士的門店不是某一個人的,而是屬於一個團隊的。

這種獨特模式不僅留住了人、籌集了錢,還實現了門店硬體和軟體的標準化,實現了快速複製和擴張。

而且有效發揮了每個人的主人翁精神,最終形成了華萊士的共贏文化。

2、店不加盟,人可加入

華萊士不開放加盟,不開放代理。沒有統一的400服務熱線。

但店不加盟,人可加入。華萊士對外提供三個職位:店長、服務員、訓練員,渠道就是諮詢就近門店。

華萊士之後,福州連鎖餐飲品牌大部分門店都是通過這種合作模式開出。比如瑪格麗塔、周麻婆、醉得意、小叫天等品牌。

在福州,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景象。兩家同品類的餐廳距離不到20米,在同一條街上搶生意。而他們的老闆卻坐在茶館裡一起喝茶聊天,因為他們相互「持股」對方的餐廳。

3、「產業整合」現規模效應

當門店開到一定的規模,聚攏的資源越來越多,華萊士早就不靠薄利多銷賣漢堡賺錢了。

依託上萬家門店及投資平臺進行的產業鏈整合,才是它真正的競爭力。

就是說,從餐廳的瓷磚、坐椅到廚房設備,再到雞塊、牛肉、麵包、可樂甚至託盤紙,龐大的統一採購量,可以確保從供應商那拿到最優惠的價格,確保了終端門店的市場競爭力。

理論上,華萊士可對涉及的每一個產業進行深度整合,每一個都是一個龐大的市場。

比如,華萊士旗下擁有十幾家麵包生產企業,除了供應華萊士的需求外,同時也對外供應產品,龐大的採購量不僅使工廠的規模效應達到最佳,每家麵包廠都為企業貢獻數百萬元的利潤。

就這樣,優勢資源向強者集中的「馬太效應」,使華萊士的商業模式越來越優化,「百城萬店」並非最終目標,而是一個裡程。

03 平臺期:讓天下沒有難做的小餐飲

很多人知道華萊士依託「門店眾籌、員工合夥」的模式發展壯大,其實忽略了與之相匹配的管理模式。

「華萊士自創的兩大模式,一個是商業模式,一個是管理模式——數位化內控管理。」凌淑冰說。

因為親朋好友、合作夥伴眾籌,員工合夥,「這麼多年餐飲連鎖經營,他們做的不是生意,而是在經營一種信任。」

好的內控是信任之基石。

2004年開始,華萊士招兵買馬,開始用系統化進行管理,這才能夠在全國建了20幾個分公司。

華萊士把一家餐飲門店當一家小公司經營,主導誰投資,誰收益,門店自負盈虧。把餐飲連鎖看做一個集團企業,因為涉及的產業鏈太長了,有生產基地,有物流,有門店,所以要建立內控管理。

做過餐飲都知道,涉及三大模塊:門店管理模塊;總部管理模塊;配送,為門店提供更多的貨源,這三個模塊,華萊士是獨自經營核算的。

為了節約成本,採取店長負責制,人財物三個權限全把關,根據標準成本核算之後,不管量多量少,店長都要賠。「當時店長工資只有兩三千,如果管理不好,有成本差異,照樣要賠。」

在發展的過程中,他們不斷對軟體進行升級,同時對員工進行系統內的培訓,管理的培訓,以此支撐整個集團化企業多配送,多門店,多分公司的經營模式。

凌淑冰認為,餐企的趨勢是走向品牌化、連鎖化,而做大做強,必須要建立數位化、系統化的管理。但目前餐飲業目前80%以上還是夫妻店,個體戶,如果不升級則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我個人的願景就是草根抱團,共創財富,希望搭建一個創業平臺,讓天下沒有難做的小餐飲。」

希望用華萊士這些年打造出來的三輛馬車:專業的管理團隊、凌頂ERP軟體、優勢的供應鏈,搭建一個創業平臺,為夫妻店做升級,讓夫妻店能夠安心開一個小店,圓一個創業夢。

04 小結:從獨樂樂到眾樂樂,相融才能共生

從開薄利多銷的平價漢堡店,到整合產業鏈,實現「百城萬店」的目標,如今,華萊士更大的夢想是做一個創業平臺,幫助更多小餐飲品牌發展,並且定下了10萬+的新目標——計劃孵化100個品牌,每個品牌做1000家店。

而內參君也了解到,很多福州小餐飲品牌已經從中受益,比如瑪格麗塔,在華萊士的幫助下,每年能新開200多家店。

梳理了華萊士的成長曆程,我們會發現,它賺錢的邏輯跟很多企業都不一樣,別人是把企業做大了,員工能受益,而華萊士把順序顛倒過來——「幫助員工成長,企業也隨之壯大」。

通過「讓利」顧客(平價漢堡),「讓利」員工(分股合夥),「讓利」供應商(眾籌開店),最終實現了自身的強大。如今它要「讓利」其他餐飲同行。

這或許就是外界總結的華萊士的榕樹基因:扶持「新榕」獨立而不擔心「搶自己的地盤」是一種胸懷,能把「新榕」維繫在一起形成「生態圈」則是一種智慧。

華萊士教給餐飲人最大的道理就是——相融共生的智慧和胸懷。

本文部分內容整合自:思爾福,回顧 | 華萊士董事凌淑冰:餐飲連鎖企業數位化內控管理體系

相關焦點

  • 中國版的麥當勞:華萊士,擁有12000+門店,為何不放加盟?
    華萊士在短短19年間發展成為遍布20多個省市, 擁有12000+門店、10萬名員工的本土最大的餐飲連鎖巨頭之一。  作為鄉村「肯德基」,價格殺手,快餐界的拼多多,你可以說它沒那麼好吃,但無法否認它生意不好,更無法否認,它靠數量和下沉市場取勝,在麥當勞肯德基進軍中國後,殺出了一條血路。
  • 2019中國餐飲加盟榜TOP100:第一名門店超1.5萬家
    1、中國餐飲加盟現狀   連鎖化率為美國1/6,發展高速但失序   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約70萬家餐飲門店中,連鎖化率已經達到30%,接近1/3的餐飲門店歸屬於連鎖品牌。   「在中國,這個數據是5%,意味著中國的連鎖餐飲剛剛走到往上爬坡的啟動期。」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到店事業群總裁張川指出。
  • 2019餐飲加盟榜TOP100公布:第一名突破1.5萬家店
    1中國餐飲加盟現狀連鎖化率為美國1/6,發展高速但失序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約70萬家餐飲門店中,連鎖化率已經達到30%,接近1/3的餐飲門店歸屬於連鎖品牌。3月13日,CCFA新消費論壇——2019中國連鎖餐飲峰會上,由美團點評聯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打造的「2019中國餐飲加盟榜TOP100」正式發布,雙方共同編撰的《2019中國餐飲加盟行業白皮書》也同步亮相。
  • 餐盟嚴選吳廣出席中國餐飲規模化高峰論壇,談加盟連鎖的五個認知與...
    加盟連鎖數據首次披露餐飲品牌如何倒推量化在中國做餐飲加盟連鎖,究竟需要什麼,發展過程中又會遇到哪些問題,其實這就是我們今天演講的主題:加盟前的五個認知與連鎖後的五大深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我們祖國的地圖,中國有高達14億人口,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所以想要在中國做好餐飲加盟連鎖,一定要依靠人口紅利。對消費者來說,餐飲其實是一種生理需求,對餐飲品牌而言,想清楚給14億消費者到底提供什麼,品牌的發展路線也就十分明確了。
  • 從蜜雪冰城到幸運咖,看連鎖加盟的魅力
    李鈺說,每周一篇商業創新故事2020年6月24日,很多人和行業尚在疫情打擊中的時候,蜜雪冰城發出喜訊:新鄉市原陽縣蜜雪冰城的第10000家門店開業典禮。第1萬家門店,原定2020年10月的工作目標,提前4個月完成。是什麼樣的一個動力推動蜜雪冰城如此快速的發展?
  • 門店12000+的華萊士從來不加盟,憑什麼?
    華萊士是如何逆襲的呢?前不久,被譽為茶飲界拼多多的蜜雪冰城因為突破萬店規模的事情在網絡上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而餐飲界,還有一個同樣被冠以「快餐界拼多多」的實力選手,這些年一直在埋頭狂奔。它就是本土最大的西式餐飲連鎖巨頭——華萊士。
  • 華萊士董事凌淑冰:連鎖餐飲如何打造數位化內控管理體系?
    10月18日,2019聯商風雲會精彩繼續,六大平行論壇同時進行,分別聚焦百貨與購物中心、生鮮經營、商品力、社交電商、餐飲創新、店鋪設計與美陳等六大主題。在「2019中國餐飲連鎖創新發展論壇」上,華萊士董事凌淑冰做了「餐飲連鎖企業數位化內控管理體系」的主題演講。
  • 華人餐飲界傳奇:全球門店超4500家,現成菲律賓最大連鎖餐飲企業
    提起連鎖快餐品牌,我們總能脫口而出肯德基和麥當勞,可在菲律賓,這個由華人一手創辦的Jollibee(中文譯成「快樂蜂」) 才是他們心中的第一選擇。在店鋪門口,會有一隻可愛的蜜蜂吉祥物迎接客人,它的出現就是為了展示菲律賓人的樂觀。
  • 美宜佳全國門店突破2萬家
    美宜佳全國門店突破2萬家來源:聯商網2020-05-06 18:04聯商網消息:5月6日,總部位於東莞的便利店品牌美宜佳在官方微信號宣布,全國門店突破2萬家。美宜佳由東莞市糖酒集團控股,成立於1997年,是在國內第一家連鎖超市——美佳超市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連鎖便利店企業。
  • 楊國福麻辣燙上榜「2020中國餐飲加盟榜TOP100」全面展現特許加盟...
    8月26日,在2020中國連鎖餐飲峰會上,由美團點評聯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以下簡稱「CCFA」)打造的「2020中國餐飲加盟榜TOP100」正式發布,耕耘在麻辣行業的實力品牌楊國福麻辣燙成功入選,在小吃快餐賽道裡遙遙領先。
  • 一年賣出70億,全國開遍2萬家,這塊雞排做了什麼?
    一塊單價10-12元的雞排,一年能賣7.2億片,僅雞排這一產品的年銷就超過70億元,這就是如今全國遍地開花的正新雞排。據悉,從開放加盟到23000家店,正新雞排僅僅用了7年時間,這一門店數量是肯德基中國的3倍,麥當勞中國的7倍,且後兩者都已進入中國市場三十餘年,這塊雞排到底做了什麼得以迅速佔據山頭?
  • 富友支付富掌柜獲中國餐飲連鎖加盟年度峰會「金牌戰略合作夥伴」
    網紅店排長龍的現象屢見不鮮,一來顧客花費過多的時間排隊的話會不耐煩,久而久之客源便漸漸流失了;二來商家門店的店員常常手忙腳亂,嚴重影響了服務質量。基於此,富友支付富掌柜SaaS為輕餐行業提出了智慧解決方案。首先,顧客可以選擇至店消費,通過富掌柜一碼付臺卡進行掃碼點餐,顧客無需排隊等候自主下單,收銀員從SaaS後臺就能立即收到訂單進行備餐,顧客根據自己時間至店憑號取餐即可。
  • 外賣平臺下架逾2萬家問題餐廳 涉及張亮麻辣燙、東方宮等
    5月13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市食藥監局」)獲悉,百度外賣、美團外賣、餓了麼三家外賣平臺共計對外公示、下線2萬多家問題餐飲店鋪(包括重疊店鋪)。在眾多下架的問題餐廳中不乏張亮麻辣燙、東方宮·中國蘭州牛肉拉麵等知名連鎖品牌。
  • 中國規模最大的便利店:在全國擁有2.7萬家門店,營收卻只有600億
    近日,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主辦的2019年中國便利店大會在湖北武漢召開,在這次會議上發布了2018年中國便利店百強榜單。中石化易捷銷售有限公司位居榜單第一,擁有門店數量2.7萬家,位居全國第一;中石油旗下的崑崙好客擁有1.97萬家便利店,位居全國第二位;美宜佳便利店擁有1.55萬家便利店,位居全國第三位。門店2.7萬家!背靠大型央企,中國最大的便利店營收卻只有600多億。
  • 外賣平臺下線2萬家問題餐廳,包括張亮麻辣燙、東方宮等品牌
    5月13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市食藥監局」)獲悉,百度外賣、美團外賣、餓了麼三家外賣平臺共計對外公示、下線2萬多家問題餐飲店鋪(包括重疊店鋪)。在眾多下架的問題餐廳中不乏張亮麻辣燙、東方宮·中國蘭州牛肉拉麵等知名連鎖品牌。
  • 賣雞開出2萬家店!做雞的餐飲品牌有多賺錢?
    01.過去做雞的餐飲品牌,都賺瘋了 其實,雞品類在國內一直廣受歡迎。從百勝中國、金拱門長期雄踞餐企營收榜前列,到正新雞排門店數過2萬、老鄉雞融資10億全國擴張……這個品類不但孕育了龐大的消費市場,還跑出了眾多知名餐飲品牌。 前不久,「2019年全美連鎖餐飲品牌銷售額500強」出爐。
  • 兩月1.3萬家餐飲企業倒閉!網際網路+餐飲成戰「疫」法寶
    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前兩個月,全國餐飲業企業註銷超1.3萬家。個體商戶難以為繼,連鎖餐企的狀況也並不樂觀。 2月11日,上海莫爾頓海鮮牛排坊,原本在上海擁有莫爾頓牛排坊、莫爾頓扒房及全球唯一一家的莫爾頓海鮮牛排坊,3家門店均發出停業通知。 2月18日,女星陳妍希父親開的餐廳星Bar餐酒館天母店宣布閉店。 2月28日,廣州漁民新村集團旗下的龍苑店也因為疫情原因宣布暫停營業。
  • 7-11全球擁有6.15萬家門店 它是如何玩轉便利店?
    1964年,該公司開放7-Eleven特許加盟,並指導全球各區域的被授權方進行7-Eleven便利店的連鎖經營,不斷擴張版圖。   截至2016年底,7-Eleven在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擁有61,554家門店,是全球最大的連鎖便利店集團。
  • 「餐飲乾貨」喜仕屋告訴你餐飲加盟到底是什麼?
    對於新手創業0經驗的小白來說,加盟一個連鎖品牌是非常正確的選擇。但是,餐飲加盟到底是什麼?有沒有詳細的解讀,在加盟時又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今天喜仕屋就與大家分享一些加盟小知識加盟者:什麼是餐飲加盟?喜仕屋:餐飲加盟是指加盟一個連鎖品牌,可以獲得該品牌的使用權,以及技術運營授權等。同時一個成熟的品牌會對加盟商們提供專業的後續服務支持,來幫助加盟提升運營技巧,提高創業的成功率。
  • 中國最成功的「山寨店」:如今門店突破1萬家,是「正品」的2倍
    它成功地複製了肯德基,它就是中國土生土長的華萊士。雖然一開始模仿肯德基品牌的有很多,但似乎只有華萊士的生意一直在繼續,究其原因,華萊士將肯德基的經營模式模仿得精明,在中國開設了12224家門店,甚至超過了「正品」的肯德基,如今的門店數量甚至是肯德基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