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著名主講人毛佩琦教授做客江蘇揚州講壇
2017年10月23日 15:1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0月23日揚州訊 21日下午,央視「百家講壇」明史專題主講人毛佩琦教授應邀登臨揚州講壇,主講《明代陳誠通西域與鄭和下西洋——天下共享太平之福》,解讀明成祖遣使陳誠與鄭和的真正用意,為宣導天下共享太平,展現中華民族央央大國厚彼薄來的天下觀,揚州及周邊地區近千名民眾到場聆聽了毛教授精彩的講座。
毛佩琦從陳誠先後五次出使西域講到明成祖朱棣「要為後人留下太平」的胸襟,從鄭和下西洋講到明朝「向國外彰顯國威,表現中國富強」的意圖和「和平共處、厚往薄來」的態度,毛教授認為,這是非常了不起的理念。明代中國在世界各國中具有崇高的威望和位置,所謂「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朝與周邊的眾多國家都建立、保持了朝貢貿易關係,其伸延聯繫範圍之廣,超過以往歷代,「遠邁漢唐」。明朝主動承擔了國際責任,而且有能力承擔這種責任。明朝對各國既有威,也有德,它按照當時人們所認知的國際間的道德行為準則,建立和維持了相對和平、穩定的國際秩序。
毛佩琦認為,明朝有270多年的歷史,有很多的偉大壯舉,曾經是朝氣蓬勃的,輝煌的,是值得我們自豪的。明朝歷史是偉大的中華民族歷史的一部分,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要繼承好,利用好這份寶貴財富。現在各地都在興起「國學熱」,就是呼喚傳統文化的回歸,找回我們的民族身份,找回我們的民族認同、歷史認同。「中國人的標誌是什麼?根本在於中華文化」,在歷史上,就是這樣的文化,引領我們一步一步走向輝煌。通過了解陳誠出使西域、鄭和下西洋的目的,這樣的理念是可以讓我們通往未來的。和而不同的理念,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是中華的優秀文化,我們應該奉獻給世界,和大家共享。
毛佩琦稱「再次來到揚州感到很親切,既懷舊,又榮幸」他說「揚州是我嚮往的地方」,揚州講壇非常成功,讓人們享受到講壇的福祉。「講壇高端與大眾的結合,是必要的。用大眾聽得懂的語言,講述高端的學問,永葆青春」。並欣然提毛題寫「無盡藏」贈送給鑑真圖書館。對於傳承發展,毛佩琦表示,任何當今的發展,都是歷史的延續,歷史是不可割斷的。歷史是更廣泛的人文的傳承。今天的揚州,在很多領域走在前面。「揚州會利用新的科技,跟上時代的步伐,用世界的眼光,在歷史文化的基礎上,實現精彩的發展」。
毛佩琦,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故宮博物院兼職研究員,中國明史學會常務副會長、王陽明研究分會副會長。曾任國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社長、黨委書記;中國人民大學科研處長、工會主席;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百家講壇》「明十七帝疑案」主講學者。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論》、《鄭成功評傳》、《平民皇帝朱元璋》、《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國明代政治史》等。(中國臺灣網揚州市臺辦通訊員 張瑞明)
[責任編輯:陳從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