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稅新招」:用勞務費發票規避個稅?

2020-12-11 睿馳明雅智庫

「稅收是我們為文明社會支付的對價」

——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

Oliver Wendell Holmes, Jr.

在國家大力推進「減稅降費」的背景下,稅務機關是支持和鼓勵企業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實現節稅籌劃的。但實際工作當中,仍然有很多企業採用了不當的稅務籌劃方法,產生了涉稅違法行為並被追繳稅款及罰款的後果。

深圳市某企業通過利用勞務公司開具的勞務費發票的方式,來發放員工獎金及補助,從而達到少扣繳個人所得稅的目的。

結果被深圳市稅務局第二稽查局在對企業進行檢查時發現了該公司的違法手段,並最終對該公司的涉稅違法行為作出了補扣繳個稅1600多萬、罰款800多萬元的稅務處理處罰決定。

▲深圳稅局是如何發現企業的違法行為的?

一、存在巨額勞務費用支出

稽查人員在對該公司的帳簿憑證資料進行仔細核查時發現該公司存在巨額勞務費用支出,雖然附有合同、發票及轉帳記錄,但是財務及人力部門均不能很好的解釋該項目的具體情況。

二、資金的最終去向

稽查人員對收取巨額勞務費的人力資源公司展開調查,發現了該人力資源公司除了為該公司提供真實的勞務之外,還將該公司匯來的部分款項直接匯給5個私人銀行帳戶。經過系統比對該公司的個人所得稅申報表,這5個私人銀行帳戶均屬於該公司的在職員工。

為了核實資金的最終去向,稽查人員將從銀行查詢得來的5個私人帳戶的流水明細與該公司的工資表、申報個稅數據一一比對,最終發現這些資金均支付給該公司的在職員工。

▲涉稅分析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條第一項的規定:「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僱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僱有關的其他所得」。本案中該公司員工獲得的補助、獎金雖然從形式上比該公司直接發放「多轉了幾手」,但實質仍然是受僱於該公司的所得,應該併入工資、薪金所得合併計繳個人所得稅。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八條:「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的規定,稅務機關以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判定該公司負有扣繳稅款的義務。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條:「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而不收稅款的,由稅務機關向納稅人追繳稅款,對扣繳義務人處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的規定對該公司進行了處罰。

▲對於上述明顯存在違法違規的方法之外

還有哪些情形易引發稅務機關高度關注?

一、稅負率過低

如果企業(或一項業務)的實際稅負率觸碰了稅務機關設定的警戒線,將會引發稅務機關的高度關注。

通常而言,財務數據和納稅信息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企業納稅申報信息與財務數據信息的明顯不匹配,將會直接引起稅務機關的注意。典型的如: 高利潤房地產項目,土增稅納稅申報額卻很低。

企業的稅負率,又可以分為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

一是橫向稅負率:企業與同行業相比較,稅負率過低,作為參照標準,行業稅負率一般為稅務機關根據統計樣本計算得出的平均稅負率,對於行業納稅情況具有很高的參考性,並據此設置稅負警戒線。二是縱向稅負率:企業同自身以往經營期間(或可比業務類型)比較,稅負率過低,與橫向稅負率相比,縱向可能更容易引發稅務機關的關注。

雖然,稅負率過低不是企業籌劃方案不合法的充足理由,但卻容易誘發稅務機關的檢查,給企業帶來潛在的、不確定的稅務風險。

二、存在執法風險

對於顯而易見的違規稅務籌劃,稅務機關自然不會放過,但是對於一些稅收立法不盡完善或者僅有原則性的規定,特別是稅款金額巨大的情況下,稅務機關則會充分考慮其潛在的執法風險——瀆職帶來的法律責任。

比如,在利用公司架構、關聯交易等實現的稅務籌劃中,經常需要判斷合理商業目的。

何為缺少合理商業目的,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一百二十條的界定為「以減少、免除或者推遲繳納稅款為主要目的」,一般反避稅管理辦法(試行)給出的標準有二:(一)以獲取稅收利益為唯一目的或者主要目的;(二)以形式符合稅法規定、但與其經濟實質不符的方式獲取稅收利益。

然而,上述界定的抽象性決定了其在實操中價值非常有限。在此背景下,即便企業有合理商業目的,如果企業不能拿出充分的證據材料,通常面臨稅務機關會納稅調整的風險。

▲睿馳小結

我們今天分析的這個稅案,可以說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用違規違法的方式來規避個稅在如今這個以「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稽查天網已經鋪開的情況下,稅局這都不抓你還抓誰呢?

納稅是每一個企業應有的義務,也是必須需要重視的義務,依法依規履行是非常有必要的,任何企業都不能隨意地用錯誤的方式去規避稅務,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企業想要減輕自己的納稅壓力,其實是可以通過一些法律允許、且正確的方法去合理的進行節稅。

同時稅務籌劃是一個很複雜的事情,涉及經濟、法律等多個領域,專業的事情還是建議交給像我們這種專業的團隊去做,在稅務籌劃方面我們已經有近30年的行業經驗,我們的專業人士針對不同的公司進行正確合法的稅務籌劃,可以為企業節省大筆稅款。

而且稅務統籌想要成功需要的的是大量專業的知識與人才,以及各部門的協調,缺一不可。

如果像深圳這個公司一樣沒有足夠的專業儲備作為後盾貿然進行違規統籌,與2400萬相比,請一個專業團隊為自己籌劃的花費又孰輕孰重呢?

想要獲取更多的稅務統籌資訊?想來一次成功的稅務統籌?

請聯繫我們吧,相信睿馳明雅定能幫到你。

編輯|Loki

審核丨Stephy

相關焦點

  • 公司支付的勞務費,如何做到少代扣代繳個稅?
    目前,實務中,勞務費代扣個稅,依然是一個讓很多財務人員頭疼的問題!在日常財稅諮詢工作中,客戶的對該問題的提問率極高:「公司支付給包工隊的勞務費,如何合理合法做到少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根據稅法規定:對於每次勞務費超過5萬的費用,扣除率為20%,預扣個稅的稅率是40%,再減掉7000元的速算扣除數,假定扣除增值稅後的金額是15萬,按照稅法規定要扣個人所得稅多少錢呢?
  • 實務| 支付臨時用工勞務費,要發票還是做工資表?沒有發票該怎麼處理!
    比如企業僱用專業人員做信息系統維護工作,支付勞務費時直接列表發放即可還是需要去稅務局代開發票入帳?接下來我們就以圖的方式給大家普及一下:二平時勞務費沒有發票怎麼辦?2、單位沒有會計,找了一個兼職的,該兼職會計每次直接就支付了自己的費用,憑證後面什麼都沒有,直接做到勞務費裡面了。有沒有問題?3、建築單位承包到工程後又分給一些包工頭去做,包工頭帶了一隊人馬就幹上了,幹完傻眼了,要工程款時候沒發票,怎麼辦?
  • 網傳二手房避稅五招 法官逐一點評稱不靠譜
    資料圖   「國五條」出臺後網上流傳五個「避稅攻略」———   「國五條」公布後,針對二手房交易徵收差價20%個稅的政策,網上傳出了多個版本的避稅攻略,並被瘋狂傳閱。那麼網上盛傳的所謂買二手房避稅的五大奇招,也可以稱作「避稅五招」是否可行,存在什麼樣的法律風險?昨天本報記者採訪了北京兩位資深法官。兩位法官表示,「避稅五招」不僅不靠譜,而且都存在極大的法律風險。
  • 業務提成如何避稅
    那麼就會導致企業支付給銷售人員的工資性支出變大,這樣就會涉及企業代扣代繳個稅的問題。如果是全額現金給銷售人員,則企業沒有正規憑證入帳,企業利潤虛高,企業所得稅無法承擔;如果是企業給銷售人員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則銷售人員到手的收入會減少很多;或者有人說讓業務提供發票來報銷,要知道金稅三期後,發票規定越來越嚴,從外面找的發票等於是找死。
  • 這樣樣做工資「避稅」,遲早要吃大虧!
    但是有不少企業仍然為了規避社保繳費和納稅在變著花樣發工資,孰不知這種行為是嚴重違法的!所以我們不得不再次聊聊發薪問題!1. 發工資用現金支付存在風險!!!工資以現金方式發放,員工為少繳稅暗自竊喜的時候,其實正是風險降臨的時候。
  • 年底白領票奴急尋發票 發票遊商被曝可月賺數萬
    定額發票便宜一些,收3個點;機打發票貴一些,最少也得要7個點;交通票都是真的,不過有點貴,至少要10個點。」中年婦女說。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記者最終以40塊錢的價格購買了總額為1000元的假的餐飲發票。當記者表示擔心會被識破的時候,中年婦女頗有經驗地說:「你別全用假發票啊,你可以在真發票中夾一兩張假發票,一般不會被發現的。
  • 差旅費津貼要不要貼發票?個稅如何處理?
    最近有會計朋友問到,差旅費津貼要不要貼發票?要不要和工資一起交個稅?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一、什麼是差旅費津貼?二、差旅費津貼,要不要貼發票?不需要。開具發票的前提是發生了增值稅的應稅行為,職工領取單位發放的差旅費津貼不屬於增值稅的應稅範圍,無需開具增值稅發票,職工只需憑差旅費報銷單及交通費、住宿費等其他證明經濟行為真實發生的其他佐證資料報銷領取即可。
  • 2020年新個人所得稅精講·勞務報酬所得的個稅處理
    前面已經說過,在稅法中收入和所得是兩個概念,勞務報酬以收入減除20%的費用為所得,就是說,5000元的收入,在納入個稅計算時的所得為4000元。按照現行規定,單位在支付勞務報酬時,應該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 工薪階層為何淪為個稅主力軍,富人卻能合理避稅?黃奇帆提出方案
    而在發達國家,5%的富裕家庭承擔起60%的個稅,所以,個稅在發達國家起到了調節社會貧富的作用,而在我國個稅調節貧富差距基本無法實現。此外,我國的個稅的稅率是實行累進位的,在5%至45%之間,最高的稅率是45%。顯然,這個稅率也是偏高的,通常發展中國家的稅率在15%,而發達國家的稅率在20%。
  • 發票遊商被曝年底月賺數萬 最大老闆開印刷廠
    定額發票便宜一些,收3個點;機打發票貴一些,最少也得要7個點;交通票都是真的,不過有點貴,至少要10個點。」中年婦女說。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記者最終以40塊錢的價格購買了總額為1000元的假的餐飲發票。當記者表示擔心會被識破的時候,中年婦女頗有經驗地說:「你別全用假發票啊,你可以在真發票中夾一兩張假發票,一般不會被發現的。
  • 楊團、金錦萍:捐贈發票能抵個人所得稅?
    ray:#公民捐贈抵稅測試#已捐款,有發票,通過什麼途徑抵消個人所得稅?金錦萍:如果你的個稅是單位代扣代繳的,直接讓單位的財務予以抵扣即可;如果是自己需要申報的,那就得通過稅務部門了。匡老:#公民捐贈抵稅測試#搞錯了,要捐款發票。
  • 20%個稅降臨?廣州二手豪宅黃金月未現降價潮
    直到今年年初,白雲區才出了20%個稅的規定,近期海珠和越秀兩區也開始實行該項規定。據了解,在非普通住宅轉讓時,個人所得稅可以按兩種方式徵收:一是據實徵收,即如果賣方轉讓房屋時提供上一手購入時的購房發票,可按照物業差額的20%計徵個稅;另外一種是核定徵收,即賣方不提供購房發票,個稅按房產轉讓總值的1%計徵。
  • 個稅不是讓單位代繳了嗎?同在一家公司 為什麼有人退稅有人補繳?
    個稅APP,為什麼有些人需要補繳、有些人則可退稅?若是像楊崢一樣,權益遭到侵害,納稅人應該如何維權?部分公司盜用納稅人身份信息避稅,這種公司怎麼追責?個稅不是讓單位代繳了嗎?為什麼還要彙算?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是此次個稅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2019年1月1日,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全面實施。該次個人所得稅改革,除了提高「起徵點」、調整稅率表和增加專項附加扣除外,還首次建立了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
  • 中大管院 | 「社保改嫁稅務」與個稅新法後企業的痛點及用人成本...
    企業的發展面臨嚴峻考驗,經營成本居高不下,人力成本與日俱增,企業壓力大;而另一方面,員工的薪資、獎金、勞務費發放稅負高,員工入帳少抱怨多;企業的發票、報銷、流程煩不勝煩,成本控制依然不明顯。《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已頒布;10月起調個稅起徵點;2019年1月1日修正案正式實施;金稅三期上線,個稅報表改版;員工薪酬策略面臨優化難題?
  • 李萬甫:個稅改革要進一步考慮國際反避稅大趨勢
    (原標題:李萬甫:個稅改革要進一步考慮國際反避稅大趨勢)
  • 臨時工必須這樣繳納個稅和社保!臨時工工資怎麼做?千萬別弄錯...
    企業需要按照「工資薪金」給臨時工發放報酬,同時需要幫臨時工代扣代繳社保以及個稅。情況二:企業與臨時工不存在僱傭勞動關係1. 不存在實際僱傭關係;2. 沒有與單位籤訂勞動合同;3.這種情況就應該按照勞務費處理。勞務費雖然也是人工費用,但是和工資薪酬分開。勞務費的金額是不作為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和工會經費的基數的。接受勞務的企業不需要為提供勞務的人提供社保。這類員工提供勞務需要去稅局代開勞務發票,企業憑勞務發票入帳,個人所得稅按照勞務報酬所得計算繳納。
  •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沒憑證」能為個稅擋幾箭?
    ●方案一:提供完整憑證,按照淨收益20%繳納個稅   應付個稅:146295元×20%=29259元   ●方案二:沒有完整憑證,按轉讓收入1%繳納個稅   應付個稅:800000×1%=8000元  結論:按照淨收益20%繳納個稅29259元,按轉讓收入1%繳納個稅8000元。
  • 理財- 2017年勞務費稅率是多少勞務費個稅怎麼算?
    據悉,勞務合同約定的薪酬屬於勞務費。那麼,2017年勞務費稅率是多少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勞務費稅率是多少勞務費,即個人所得稅中的勞務報酬是指個人獨立從事各種非僱傭的各種勞務所取得的所得,它與工資薪金所得的區別在於勞務報酬是獨立個人從事自由職業取得的所得,而工資薪金所得屬於非獨立個人勞務活動。
  • 你們還在這樣避稅嗎?
    今年稅務稽查與往年最大的區別之一,就在於個稅方面,而個稅的重點就是工資薪金工資表示例廣東省某稅務稽查局根據舉報信息,對某企業實施稅收檢查。;2.屆時,社保、個稅申報數據將實現全面比對,一旦有異常,違規企業將成為重點稽查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