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強基計劃預測!規模逐步放開,競賽生具有優勢!

2020-11-21 騰訊網

強基計劃是2020年出臺的一項重要的人才選拔培養改革,意在招收能滿足國家戰略需要、有創新潛力的基礎學科人才,不過強基的首秀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驚豔」,甚至個別高校沒有完成招生計劃。

今天小編就結合官方政策和實際招生情況,從專業範圍、入圍門檻、錄取規則、招生人數等幾個方面,對2021年強基計劃進行大膽預測,希望能給各位同學和家長提供參考。

01

除清北外,其餘強基院校招生計劃相對保守

從今年36所強基院校公布的招生計劃數來看,除清北之外,其他各高校招生計劃相對保守,大都分布在30-210人之間。在分省競爭的規則下,部分高校招生計劃數分配到各省之後,往往只有個位數。

▲各強基高校招生計劃數

02

熱度高

「自招取消、試點強基」算得上的高考多元升學路徑的重大變化,自然會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強基總招生計劃在6000人左右,但報名總人次卻高達130萬+。

03

優惠大

強基入圍規則按照各高校劃分在各省的招生計劃數3-5倍入圍。從今年的情況來看,各院校強基入圍線低於統招線4-37分不等,大多數省份在10-20分之間。

以15分的分差為例:同學A的高考成績比同學B高了15分,但是同學B在校考中發揮更好,經過綜合成績換算,最終同學B的綜合成績反超A同學,通過校考,扳回了高考的劣勢,圓夢名校。

▲註:綜合成績=85%高考成績+15%校測成績

不難看出,即使高考成績被重新重視,校測也有可能是扭轉局面的關鍵一步。因此,強基計劃儼然成為了部分頂尖學生的雙保險,或者是有望衝擊清北考生的第二次機會。

04

強基校考以筆面試為主

強基計劃的校考仍然以筆面試為主。就筆試而言,清北復交浙科、南大、北航筆試難度高於高考低於競賽,而武漢大學水平及以下高校筆試難度與高考難題水平相近。就面試而言,36所強基院校中有16所只考面試,且面試考核重視專業特性。

註:復交2020年無筆試

05

未招滿

強基計劃首年關注度高,但招生卻不甚理想。從最終的錄取情況來看,多所強基院校未招滿計劃數,其中有9所高校發布了補錄通知。

▲9所高校補錄人數

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有二:一是考生對自身成績預估不充分,報低報高現象明顯;二是強基高校堅持高標準遴選的原則、寧缺毋濫。

綜合評價穩中有變

2020年綜合評價穩步開展,部分院校招生計劃數增加,報名異常火熱。如2020年山東省綜合評價整體招生計劃對比2019年增加305人,報名人數相比2019年增加近一倍。

此外,部分重點高校的綜合評價有向強基計劃靠攏的意味:中山大學和浙江大學招生流程發生較大調整,即校測調整到高考出分後,按照高考分數確定考核名單。

預測一

招生專業範圍將擴大

今年的強基計劃中,絕大多數高校都只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基礎學科專業相對「冷門」,而且本科期間不允許轉專業,這也是很多人吐槽強基計劃的重要一點。

不過如果我們仔細地看教育部發布的通知就會發現,強基計劃包含的專業遠不止這些:

在教育部官方文件中,對強基計劃招生專業進行較為詳細的描述,即上文標紅部分。這兩部分的描述我們可以概括為兩層含義:

一、強基計劃的招生專業,要關注、滿足國家重大戰略的新工科發展等需求;

二、明確發展數、理、化等基礎學科專業。

強基計劃的政策導向是清晰明確的,所以隨著強基計劃的進一步推進,高校在招生專業方面,會有更多高校把新工科、智能科技等戰略需求導向的專業列入強基計劃。

為什麼這麼說呢?

今年強基偏向保守風格

首先,今年招生專業範圍僅限於數學、物理、化學等少數基礎學科,主要是由於強基計劃在今年首次招生,所以高校在制定落地執行方案時,實際上是偏向「保守」風格的,並沒有在政策規定範圍內進行延伸。但在政策層面來講,教育部並沒有把「強基」和「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畫上等號,從措辭上也可以看出,強基的框架實際上是包含新工科、人工智慧科技等國家重點領域涉及專業的。

在這方面,清華大學的方案是個很好的例子:

清華大學五大書院專門為強基計劃設計建立,採取大類招生,如果我們展開來看,每個書院都包含很多清華大學優勢學科。

節選自《清華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數理化生等基礎學科難以體現所有高校優勢

其次,由於各校在學科建設、師資力量等方面存在差異,所以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少數基礎學科專業,並不能很完整的體現高校的優勢學科,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擴大招生專業範圍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預測二

報名、入圍、錄取門檻將分層

雖然強基計劃明確了選拔培養目標為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不過對於今年的破格入圍的門檻,還是產生了一些質疑的聲音:雖然2019年自主招生的報名門檻已提高至學科競賽省一獎,不過今年各校強基招生簡章中,直接將銅牌以下獎項的「特權」取消,只有銀牌和金牌可獲破格入圍,這也讓一些競賽生感到措手不及,甚至一些低年級競賽生也考慮「退圈」。

不過這種門檻,在之後大概率會進行調整和降低。

銀牌以上破格不適用所有高校

首先從今年實際情況來看,除清北復交外,有銀牌以上獎項的考生報考其它高校的情況很少。

以2019年為例,五項學科競賽共產生465塊金牌、598塊銀牌、523塊銅牌,金牌和銀牌共1063人,除去國集保送的260人後,有803個名額可獲強基破格入圍資格,而其中約有510人以上被清北強基錄取。

其它有破格資格且報考強基計劃的考生,絕大部分都選擇了C9中其它高校。所以「銀牌以上」的破格標準對於其他高校來說,顯得過高,並沒有實際意義。而且如果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同樣是破格入圍強基的資格,誰不想報考層次更高的大學呢?

所以說,所有高校使用統一的破格標準並不合適,而且在學科競賽獲得銅牌甚至省一就不具有價值嗎?這些學生就不能算是在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嗎?小編認為並不能就這樣一概而論。

另外,就在剛剛結束的第37屆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中,金牌、銀牌人數均擴容到120人,這也可以看作是學科競賽與強基計劃聯動的設計,只為了讓更多真正具有學科潛質的優秀考生,獲得更通暢的上升通道。

政策預留放寬標準空間

那麼今年所有高校在強基招生簡章中,統一將「學科競賽銀牌及以上獎項」作為破格入圍門檻的情況,是不是教育主管部門的硬性規定呢?

實際上並非如此。

節選自《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

從教育部官方文件中可以看到,對於破格入圍的條件並沒有直接給出硬性標準,而只是作出了「針對極少數」「突出才能和表現」「高考成績不低於一本線」的要求。如果我們再仔細閱讀這部分要求就會發現,制定破格入圍和破格錄取辦法、標準的權利,完全在於高校。

所以教育主管部門在政策層面,實際上預留了制定「破格標準」的彈性空間,為後續各校根據自身情況適當調整破格入圍標準奠定理論基礎。

錄取規則或將產生區別

和入圍門檻分層、分類的邏輯類似,不同的入圍規則當然要適配不同的錄取規則。

對於憑高考成績入圍的考生,「85%+15%」的綜合成績在一定時期內是不會有變化的,不過對於有破格資格的考生來說,顯然需要有側重的進行考察。

根據官方文件描述:

對於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有關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格錄取的辦法、標準,並提前向社會公布。考生參加統一高考後,由高校組織相關學科領域專家對考生進行嚴格考核,達到錄取標準的,經高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報生源所在地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核准後予以破格錄取。破格錄取考生的高考成績原則上不得低於各省(區、市)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併錄取批次省份應單獨劃定相應分數線)。

也就意味著,理論上高校可以經過嚴格的考核後,將破格錄取者的高考成績門檻下放至一本線,這對於頂尖競賽生來說,是非常大的優惠政策。

預測三

招生人數會進行動態調整

從今年強基招生情況來看,未來各校強基招生人數將大概率進行動態調整,以清北為首的頂尖高校很可能會大幅度提高招生名額。

根據統計,清北今年本科新生總數分別為3500人和2818人,其中強基計劃分別錄取939人、842人,佔比分別為26.8%和29.9%,這一數字和2019年自招+領博計劃總和基本相當。

而且據清華大學老師表示:未來(清華)大學要把三分之一的名額給到強基,數理化、文史哲等專業或將直接併入強基招生。

結合今年清華停止通過高考招收新聞學、會計學本科生的消息,我們能發現關於強基計劃未來的重要信號:

清華大學今年停止從高考統招中招收新聞、會計專業,人文學院相關專業全部轉入強基計劃培養。未來,清華所有文科專業或將全部停止直接由高考統招招生,而全部轉由強基計劃選拔、培養。

同時,為了將三分之一的招生名額供給強基計劃,其它專業招生名額將被不同程度壓縮。也就是說,未來強基計劃或將成為進入頂尖名校的主要方式。

相信未來一段時期內,其它高校也會以清華模式為藍本,通過資源整合和招生模式的改變,在強基計劃中投入更多名額。

預測四

全新培養模式將貫穿強基計劃

除了全新的招生選拔方案外,強基計劃也非常重視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導師制、小班化、推免、直博、公派留學等一系列措施都是對全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積極探索,避免了考生選擇專業的盲目性,同時也能降低報考壓力、提升報考意願。

END

聲明: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由浩天教育整理編輯,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強基計劃+恢復預賽,2020物理競賽該如何準備?
    今年年初實行的強基計劃,一改以往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一定程度影響物理競賽的升學優勢;同時本屆預賽恢復全國統一命題,與去年的複賽選拔方式有所差異。面對這些改革和變動,競賽生應如何準備? 一、強基計劃提高「競賽自招」門檻 年初,教育部發布強基計劃通知,並在起步階段遴選部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開展試點
  • 2021年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及前景預測
    (一)產業鏈結構(二)市場規模在應用場景不斷拓寬,測序能力進一步加強的共同促進作用下中國基因測序儀及耗材市場在過去數年間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預計到2021年,中國基因測序儀及耗材市場將達到65.14億元的市場規模。
  • 強基計劃都是冷門專業嗎?強基計劃專業如何選擇?
    高校2020年強基計劃簡章集中發布,報名全面啟動,已成為萬眾焦點,但是你真的讀懂強基計劃了嗎?考生該如何選擇專業? 因為如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院校的並不具備上述專業類別優勢,而是分別在法學類別(民族學)、農學、教育學等專業上更有優勢。 那麼大家對以上七個專業有多少了解呢?學習這些專業以後可以做什麼呢?下面,小文將從強基計劃8個基礎學科的專業發展、高校學科排名、就業方向等方面進行介紹,供參考。
  • 強基計劃專業解讀——古文字學專業
    2021年是「強基計劃」啟動第2年,雖然36所「強基計劃」試點院校已經進行了一次招生,但很多家長及考生在選擇專業方面很迷茫。那麼,究竟哪個專業好就業?哪個專業比較熱門?好前途教育升學規劃團隊收集整理了「強基計劃」古文字學專業開設大學及該專業的就業前景等資料編寫成本文,供各位考生和家長作為報考「強基計劃」 的參考資料。
  • 強基計劃之古文字學:古文字學難學嗎?就業前景怎麼樣?
    強基計劃是教育部滿足國家重大戰略而提出的一項政策,其主要招生專業是數學、物理、生物、文學、古文字學等基礎學科專業。本期小編將跟大家談一談,強基計劃的古文字學專業,以及開設該專業的大學及該專業的就業前景。一、古文字學專業是什麼?古文字學原叫金石學,後於20世紀正式更名為古文字學。
  • 四川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我校結合四川大學「本科教育升級行動計劃」,制定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一、領導機構四川大學專門成立「強基計劃」招生工作小組,負責「強基計劃」招生工作。在以校黨委書記、校長任組長的本科招生委員會、本科招生領導小組領導下,由「強基計劃」招生工作小組、招生辦公室負責「強基計劃」招生工作的具體組織和實施。
  • 2021年中國戶外家具市場規模及前景預測分析
    (一)市場規模近年來,隨著國內居民的休閒時間增加,國內市場對戶外休閒用品的需求也逐步增加。數據來源:智研諮詢 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2019年我國戶外家具市場規模已達到28.1億元,同比增長19%。儘管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衝擊,上半年的銷量有所下降,但由於我國政府及時採取應對措施,將疫情蔓延局勢控制住,國內經濟出現爆發式反彈,與此同時將促進戶外家具行業市場規模繼續增長,預計2021年該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0.1億元,可見該行業市場發展勢頭強勁,前景可期。
  • 中山大學2020強基計劃解讀!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又稱「強基計劃」),從2020年起,在36所高校試點基礎學科本科招生改革,實施強基計劃,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選拔培養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
  • 中山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根據《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等文件,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經批准,我校2020年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中山大學強基計劃」,以下簡稱強基計劃),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
  • 2020年中醫藥行業運行情況回顧及2021年發展前景預測
    中商情報網訊:中醫藥是我國各族人民在幾千年生產生活實踐和與疾病鬥爭中逐步形成並不斷豐富發展的醫學科學,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民族醫學科學的特色和優勢。雖然中藥飲片面臨著監管的難題,但在十餘年來中藥飲片行業依舊保持著高速增長,2020年我國中藥飲片市場規模將達2525億元,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3.中藥配方顆粒政策放開,市場不斷增長中藥配方顆粒是指以符合炮製規範的傳統中藥飲片作為原料,通過現代製藥技術製成的顆粒劑,是基於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形勢下對傳統中藥的一種用法補充。
  • 強基計劃,綜合評價招生你喜歡哪一種
    2020年教育部把自主招生用強基計劃取代實行第一年。從招生結果看:36所A類雙一流大學,大部在第一次沒有完成招生計劃,進行了二次補招。2強基計劃是國家發展大戰略計劃的需要推出來的,雖然是基礎學科為主,也不是誰想去就能去的,要嚴格篩選,所以第二次補招很正常。我們對強基計劃與綜合評價對比更能說明問題:1,強基計劃和綜合評價作為兩種重要的高考輔助手段,都是可以上大學的途徑。
  • 2020-2026年中國住宅乙烯基地板市場調查研究與趨勢預測報告
    《2020-2026年中國住宅乙烯基地板市場調查研究與趨勢預測報告》對住宅乙烯基地板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住宅乙烯基地板行業的發展方向、住宅乙烯基地板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住宅乙烯基地板技術標準、住宅乙烯基地板市場規模、住宅乙烯基地板行業潛在問題與住宅乙烯基地板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
  • 中科院預測中心發布2021年中國經濟預測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潘曉娟 1月8日,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預測中心」)在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舉行「2021年中國經濟預測發布會」。發布會上,預測中心發布了對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投資、消費、進出口、國內物價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房地產、糧食產量等方面的年度預測值。主要預測結果如下。2021年我國經濟將快速回升,預計全年GDP增速為8.5%左右。預計2021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速為3.2%,第二產業增速為9.5%,第三產業增速為8.4%。消費、投資和淨出口對GDP增速的拉動分別為4.9、3.3和0.3個百分點。
  • 南開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根據《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等文件,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經批准我校2020年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南開大學強基計劃」),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選拔一批有志向
  • ...招生取消,施行強基計劃!涉及數學、物理、歷史、哲學等基礎學科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也稱「強基計劃」)。該計劃發布旨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選拔培養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2020年開始,國家將實行「強基計劃」,原有高校自主招生計劃將不再使用。「強基計劃」的出臺背景是怎樣的?招生定位是怎樣的?怎樣實施?都在哪些高校進行?
  • 「強基計劃」是什麼意思?解讀三大特點,做到這五點迎接強基計劃
    今年,出現了一個熱詞,那就是:強基計劃。由於是今年1月13號才發布出來的招生改革,所以大家都不太了解「強基計劃」是什麼意思?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之所以實施「強基計劃」,是為解決人才緊缺的問題,是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招生的學科專業解讀「強基計劃」:「強基計劃」重點在於基礎學科這四個字上,即讓基礎學科在
  • 中信建投2021年度十大預測出爐
    2021年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經濟穩步復甦,預計貨幣政策正常化帶來的流動性邊際收緊將主導市場。2021年注重防範風險,預期收益水平將顯著低於2019年和2020年。預測二:2021年中國GDP增速中樞9.5%,節奏上由20.1%回落至5.6%,年底回到潛在增長率附近。
  • 青雲優學丨清北火爆,其他院校招不滿,為什麼強基計劃沒人去?
    2020年初,自招落幕,強基計劃取代自招,36所雙一流院校率先推行強基計劃。不同於自主招生的特殊招生、普通培養;強基計劃實行特殊招生、特殊培養;匹配特長、專門培養。對於其他高校而言,強基計劃成為了實驗班提前招生的選拔渠道,那麼強基計劃對於考生則是兩情相悅的錦上添花,是真正有志於基礎學科的學生的量身定製。今年的強基考了什麼?對於歷經三位一體數年洗禮的浙江考生而言,強基計劃的考察方式沒有什麼新意可言。
  • 浙江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根據《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等文件,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經批准我校2020年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浙江大學強基計劃」),選拔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
  • 武漢大學強基計劃之化學:一場百年奇幻之旅!
    武大化學延續百年,底蘊深厚,在新的時代裡開展強基計劃,廣攬天下英才。風雨百年 砥礪前行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是武漢大學歷史最悠久的單位之一,源於1893年的化學學堂,是中國最早培養化學人才的搖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