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前日,日本媒體報導了北京奧組委邀請石原慎太郎參加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的消息,令很多人大跌眼鏡。面對邀請,石原慎太郎的表態很簡單:「如果沒有其他意外發生,我將前往北京。」另一方面,日本許多網民的稱讚中國「以德報怨」,同時擔憂石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
邀請日本「老牌反華分子」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國人展現了大國國民的胸懷和氣度。 |
北京奧運善意令世界欽佩
面對北京奧組委的邀請,石原慎太郎的表態很簡單:如果沒有其他意外發生,我將前往北京
石原慎太郎受邀參加北京奧運 對華態度暗中轉變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曉德 特約撰稿羽策發自北京、東京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兩天,最近「比較安靜」的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再次賺足了公眾眼球。
1月10日,日本媒體紛紛報導北京奧組委邀請石原慎太郎參加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的消息。
這個靠「攻擊中國」而名聲大噪的日本「老牌右翼政客」,竟能收到來自中國的邀請,令很多人大跌眼鏡。
「我覺得北京奧組委做了一件很大膽的事,完全超出了我的想像。」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劉江永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時表示,石原過去曾以種種方式表態要來北京,所以這件事本身並不新鮮,問題的關鍵在於中方是否接受他的想法,「不是他想來就能來」。
中國公使親送邀請函
一個曾經對中國口出不遜的人,何以得到北京奧組會的邀請?
日本《每日新聞》的報導稱,1月9日,中國駐日使館公使孔鉉佑訪問東京都廳,向2016年奧運會東京申辦活動負責人、東京都副知事谷川健次遞交了給石原慎太郎的邀請函,邀請他參加8月8日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信函是以北京市代市長郭金龍的名義發出的。
感到意外的不僅是中國人。《每日新聞》的報導就歷數石原數年來對中國的誹謗之詞,比如說中國是「唯一的帝國主義」「百姓文化水平低」……他甚至還曾一度呼籲抵制2008年北京奧運會。去年11月,日本奧委會為在長野舉行的北京奧運火炬接力推選出10名火炬手,石原慎太郎意外入選。當時他就表示,如果自己接到邀請(出席北京奧運會),「就會去」。今年1月,石原忽然開始為北京奧運加油打氣,稱「祝願東京友好城市北京舉辦一屆成功的奧運會」。
在此時提到東京和北京「友好城市」的關係,或可看作石原謀求「華麗轉身」的標誌。而在劉江永的印象中,石原慎太郎在任東京都知事期間,東京和北京的友好關係發展得很不正常。「作為東京的地方領導,應該學會站在國際視野看待問題,而不能囿於自己過時的偏見來發表言論。」劉江永分析說。
1月10日和11日,日本媒體連續徵詢石原慎太郎對北京奧組委邀請的表態。他的回答很簡單:如果沒有其他意外發生,我將前往北京。
日本網民贊中國「以德報怨」
反華政客將出席北京奧運會的消息,在中日兩國民間引起的反響空前熱烈。
日本網民在博客和論壇上熱議北京對石原的邀請,有人表示讚賞:「這說明北京的心很寬廣,能夠接受石原這樣的人,又一個以德報怨。」有人則冷靜地說:「政治和體育應該分開來,石原理應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這沒有什麼奇怪的,這是宣傳東京申辦奧運的好機會。」有人則繼續煽動:「石原向北京獻媚,丟掉了自己的信念,被北京收買了,就算去了也不能有變節行為。」有人替石原擔憂:「他(石原)是去還是不去?去了該說些什麼,北京方面又該如何接待他,如果亂說話又會引出麻煩,要把握好分寸。」還有人忙著著眼未來:「就怕北京奧運會結束後石原又會變回老樣子了。」
與日本網民的爭議類似,中國網民也是眾說紛紜。有的表示不該邀請石原:「以德報怨,何以報德?誰能回答我?」不過也有相當多的網民很理解奧組委的邀請。一位哈爾濱的網友就表示,泱泱大國,應該有大國的氣度,「讓石原來中國看看,會讓他慚愧。中國已不是往日的中國,更不是石原想像的中國。中國人會以嶄新的面貌讓世人刮目相看,我們應該有這樣的自信。」
北京奧運展現大國胸懷
事實上,儘管從去年起北京奧運會遭遇國際勢力的多方責難,但北京奧組委等有關部門有條不紊地籌備奧運的同時,邀請外國政要來華出席奧運會的工作一直在同步進行。
去年6月5日,美國總統參選人希拉蕊就接到了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盛華仁的當面邀請,希望她能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彼時,希拉蕊喜笑顏開地說,能夠受到邀請,是件令人興奮的事情。9月,在雪梨APEC峰會上,美國總統布希也公開表示,自己將親自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此外,日本天皇、法國總統薩科齊等人都接到了中國的邀請。
「對所謂的『中國威脅論』,沒有比打開大門更加有效的消毒辦法了。」美國《僑報》曾撰文如是評價北京奧運,稱中國正「帶著前所未有的信心向世界打開大門」。1月12日,北京奧組委媒體服務處處長李京波對《國際先驅導報》表示,北京奧運會向世界敞開了胸懷,而此番對石原慎太郎的邀請,其實也是「化幹戈為玉帛」的一種姿態。
(責任編輯:曾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