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揭秘,2018兩會代表委員用什麼方式關注氫燃料汽車 (下)

2020-12-21 中國客車網

  我們欣喜地看到,從「彎道超車」到「換道先行」,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發展到了一定高度,但我們也不得不清醒地認識到,受制於電樁建設和裡程焦慮,純電動汽車長途及過冬技術瓶頸,暫時還不能實現顛覆性突破,而氫能被認為是解決人類能源短缺問題的終極方案,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新能源客車的發展方向和必然趨勢,代表著行業的未來。

  在2018兩會上, 那些發聲或沒發聲的參會委員代表們,都在用什麼樣的方式關注氫燃料汽車的發展。現在由中國客車網為你深入揭開……

  2018兩會中關注氫燃料汽車的專家教授們

  在《全揭秘,2018兩會代表委員們如何關注氫燃料客車?(上)》篇中,我們了解到了在本次兩會上,正式提議案涉及到氫燃料汽車話題的企業家,以及在氫燃料客車領域領先發展,成果喜人的企業。此外,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國家工業與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曉紅,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等政府與行業協會代表都是上個月剛參加了 「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創新戰略聯盟」成立大會的聯盟成員。

  除此之外,其他眾多汽車相關領域的兩會代表委員,除了北汽和上汽,還有多少默默做著與氫燃料汽車發展相關的工作的呢?

 清華大學教授 歐陽明高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是國內最早關注並參與氫燃料汽車技術研發的專家學者之一,在他所獲得的眾多獎項中,就有「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聯盟IPHE技術成就獎」,他為推進中國氫燃料汽車的市場化、現代化、規模化、產業化做出了卓越貢獻。

  歐陽明高多次在論文和講學中推崇氫燃料汽車的發展前景和技術應用,他曾經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指出路徑:即,先做純電動汽車;在純電動的基礎上做插電式的燃料電池,在此基礎上再減少電池,做一般的混合動力;在燃料電池深度混合的基礎上再減少電池,加大難度,再做全功率燃料電池。

  他認為,這是一種比較可行,從易到難的中國模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校長鍾志華

  全國政協委員、同濟大學校長鍾志華院士在2017年兩會期間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就曾經表示,雖然現在氫燃料電池仍然面臨一些技術難題,但他看好氫燃料電池在未來的發展。

  業內共識,國內清華大學之外,同濟大學也是中國氫燃料電池研究的一個高地,是國家燃料電池汽車及動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所在地,承接了國家諸多氫燃料電池科研項目及氫燃料電池車示範項目。比如,上海世博會期間,同濟大學就與國內五大整車廠合作生產了173輛燃料電池汽車,在上海世博園區進行示範運營。

  2018兩會汽車大佬麾下企業的氫燃料發展
  

  一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徐留平

  兩會人大代表,一汽集團董事長徐留平豐富的個人簡歷中,入主一汽之前,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曾任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總經理、兼長安汽車集團董事長、重慶長安董事長。

  2018年2月成立的國家隊的中國氫能源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業新聯盟核心成員之一,就有一汽集團。

  東風汽車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竺延風

  全國政協委員、東風汽車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竺延風領導下的東風汽車,是中國四大汽車集團之一。資料顯示,東風汽車2008年在國內汽車細分市場,中重卡、SUV、中客排名第一位,輕卡、輕客排名第二位,轎車排名第三位。2010年公司位居中國企業500強第13位,中國製造企業500強第2位。

  東風汽車布局氫燃料電池物流車,動作很快也很大,2018年2月7日,東風特種商用車有限公司(與廣東省雲浮市人民政府、佛山對口幫扶雲浮指揮部籤署合作協議,三方將共同在雲浮市設立東風特商氫燃料電池商用車華南生產基地,合作推進氫燃料汽車產業化發展。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

  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麾下的長安汽車,在2017年10月21日成為國內第一個提出停售燃油車的傳統車企。

  資料顯示, 2008年4月20日,長安自主研發的中國首款氫動力概念跑車「氫程」震撼亮相北京車展,當時,長安汽車對外宣傳, 「十一五」期間(2006-2010年),長安汽車集團加大了對清潔能源汽車的投入,開展多元化能源技術的探索性研究,電動汽車、氫內燃機汽車、醇類、天然氣等新能源汽車研發,並在新能源技術的開發和運用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公開資料顯示,長安汽車很早就已經與北京億華通共同布局開發氫燃料電池乘用車。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

  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領導下的廣汽集團,擁有數十家知名企業,旗下合資公司和全資公司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都有表現。

  除了廣汽傳祺之外,2017年下半年,廣汽集團稱,旗下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三菱等企業也在逐步推出廣汽本田雅閣銳·混動、廣汽豐田凱美瑞/雷凌雙擎、廣汽三菱祺智等新能源車型。

  但在更早之前,依託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建設的廣東省燃料電池技術重點實驗室,其負責人早在2013年8月表示,該研究所已與廣汽集團合作開發燃料電池轎車。另外據了解,廣汽正在與億華通聯合開發氫燃料電池SUV車型。

  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

  全國人大代表尹同躍麾下的奇瑞汽車,產品覆蓋乘用車、商用車、微型車等領域。2005年,鎮江江奎科技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奇瑞汽車三方開展國內首臺氫燃料動力國產轎車的研製工作。當時定位為我國首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氫燃料轎車研製成功。

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麾下的長城汽車主要生產皮卡、SUV、轎車等車型。長城汽車是中國首家在香港H股上市的民營整車汽車企業、國內規模最大的皮卡SUV專業廠。

  2017年11月9日,長城汽車公開表示,公司已進入了燃料電池領域,正在開發氫儲能及燃料電池汽車。此外,長城汽車在保定有一個研發中心,現在已有幾千個專利,包括燃料電池車、混合動力車等。這個研發平臺的兼容性非常強,公司已開始制氫以及燃料電池的開發。公司會不斷地在中期向商業化路徑推進,長距離的燃料電池汽車在2025年將有非常強的成本競爭力。

  2018兩會其他企業家的氫燃料視野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平

  全國政協委員,有著東風、一汽履歷的徐平調任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時,讓整個汽車行業對兵器集團下一步軍民融合發展的方向有了很多猜測。

  中國兵器集團旗下的中國兵器五洲工程設計集團在2017年6月26日與山東濱州市人民政府、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濱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設立濱州軍民融合產業園,目的在於積極推動軍民融合發展,以及氫能源相關產業。中國客車網關注到,濱化股份2017年07月20日發布公告稱,與億華通合資成立氫燃料電池公司。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總經理凌文

  全國政協委員凌文作為神華集團黨組副書記、總經理,中國神華能源股份公司執行副董事長,在神華和國電的合併後,擔任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總經理。

  2017年11月24日,凌文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國家能源集團正在氫產業聯盟和氫燃料電池方面正在跟有關的車企和電池生產商、整車生產商進行集成創新。

  凌文當時還提到,由神華投入的國內加氫站如江蘇如皋加氫站已經開始建設, 「全世界最大的氫的製造能力現在在神華」,凌文表示,成立了國家能源集團之後,將在這些方面繼續堅定不移地投入。

  凌文在2018年兩會期間,對媒體表示,他的目標,不是要做單一項目,而是搭建一個平臺,解決中國的氫能產業相關標準、布局以及需要共同攻克的一系列技術問題,整合包括產氫、儲氫、運氫、分配,以及電池堆組件、材料、整車、電動機等在內的整個產業鏈,共同攻關,在世界氫產業中實現彎道超車,創建屬於中國的解決方案。

  後記

  從歐陽明高到凌文,從億華通到北汽……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汽車工業在氫燃料領域,有產、學、研的一體化發展,有汽車領域大、中、小企業的齊頭並進,更有能源行業的積極介入……

  在筆者看來,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已經不單單是一項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方向,而是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突破現有技術瓶頸、尋找未來發展方向的一個利器。

相關焦點

  • 水氫車背後的氫燃料電池汽車「不孤獨」 亞馬遜沃爾瑪都在用
    氫燃料電池汽車備受關注/圖據憂思科學家聯盟網站但不論「水氫發動機」也好,「氫燃料電池」也罷,這起事件讓人們關注到了一個相對陌生的新能源汽車領域——氫燃料電池汽車。一直以來,燃油汽車是市面上最主流的汽車類型。然而隨著環境變化,新能源汽車近年來越來越受歡迎。
  • 兩會上,那些有關汽車的關鍵詞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祁驛耿子騰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汽車行業代表委員的提案議案也備受關注。新能源汽車及產業鏈、氫燃料電池汽車、自動駕駛與智能化、中國汽車品牌建設、中國汽車海外發展等話題,成為今年兩會汽車大咖們關注的焦點。  《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的實施更大規模減稅、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促進新興產業發展、穩定汽車消費等方面也都將會影響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和重點。
  • 氫燃料電池汽車:新能源汽車的下一場革命?
    儘管目前韓國加氫站數量屈指可數,FCV 份額也不大,但韓國政府出臺了諸多鼓勵政策:不僅有佔據 FCV 價格 1/3 的高額購車補貼,還計劃到 2030 年,全國加氫站數量由目前的 10 多座,增加至 520 座,基本實現韓國主要城市全覆蓋。此外,韓國著名的電池廠商 LG 化學和著名車企現代汽車,在氫燃料電池領域有很強的研發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 氫燃料電池壽命有多長_氫燃料電池汽車優缺點
    不同於傳統蓄電池以儲能的方式提供電能,氫燃料電池是通過氫氣和氧氣間的電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變為電能,只要具備充足的氫氣源和氧氣源(空氣源),這個轉化過程可以一直持續下去,達到零汙染排放,是一種高效、安全、清潔、靈活的新型發電技術。
  • 新能源汽車用什麼燃料?淺析新能源汽車燃料
    導讀:新能源汽車用什麼燃料?淺析新能源汽車燃料傳統燃油車的燃料為石油,這個大家都是清楚的,石油屬於不可再生資源,且燃油車汽車排放尾氣對環境的危害也是不可小覷的。新能源汽車用什麼燃料——簡介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汽車等。
  • 「水氫發動機」背後的氫燃料汽車:銷量只有純電動車零頭,企業靠...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馬維輝 北京報導一則「青年汽車集團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的新聞,讓氫燃料汽車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5月23日,《南陽日報》頭版報導稱,水氫發動機在南陽正式下線,這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
  • 氫燃料電池汽車優缺點分析
    另外,氫燃料電池的電極用特製多孔性材料製成,這是氫燃料電池的一項關鍵技術,它不僅要為氣體和電解質提供較大的接觸面,還要對電池的化學反應起催化作用。   豐田汽車公司已推出氫燃料電池汽車,並將在2015年上半年上市。
  • 河南「水氫車」背後,氫燃料將改變世界?
    氫燃料電池汽車以一種尷尬的方式,再度火了。「整個行業現在如同燒到150度的熱水,蒸汽瀰漫。」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王雷生編輯|馬吉英頭圖來源|全景網氫燃料電池汽車再度火了,卻沒想到以一種尷尬的方式。在他看來,純電動補貼退坡和燃料電池補貼的趨勢都已明確,並且已經有產品開始在商用車上使用,他隨即扣響了投資的扳機。實際上這樣的爆紅有跡可循。2019年兩會期間,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等多位兩會代表/委員提交了發展氫燃料電池產業的相關內容。
  • 跨國車企競相入局中國氫燃料汽車市場
    作為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終極目標,氫燃料汽車因為投資巨大和規模化應用無期而被多數車企謹慎待之,而注重對未來技術投資的歐美和日韓在這一領域的技術布局都要早於中國,隨著外資的入局,本土企業將受到怎樣的衝擊備受外界關注。進擊的外資企業現代汽車在氫燃料電池領域的實力業界皆知。
  • 長城比亞迪上汽齊發力,氫燃料電池汽車離我們還有多遠?
    其中「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一條引發了汽車業界廣泛關注,氫燃料電池汽車也再次成為了行業熱詞。聊哥注意到,氫能源不僅是今年兩會期間,包括長城、北汽、廣汽、奇瑞等在內的一眾車圈代表「呼聲」最高的話題之一,此次也是「氫能源」汽車產業首次被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 「氫」風熱起來,中國氫燃料汽車市場即將爆發(環渤海篇)
    項目一期產氫量為2000 Nm3/h,日產氫總量約為4噸,目前已經可以投入使用,能滿足300輛客車用氫; 項目二期產能為一期的五倍。  2018年3月12日,中國交通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河北省霸州市政府籤署協議,建設以生產氫燃料電池為主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
  • 氫燃料電池與鋰電池,誰才是未來汽車的主宰?
    但是很多人有所不知,還有一種新能源的代替方案,就是氫燃料電池(FCV),但是到目前為止,它的存在感極低。目前僅有日本,歐洲,韓國等為代表的少數國家和汽車廠商在氫燃料電池(FCV)汽車上投入研發資金。那麼,如果純電動汽車是未來汽車動力的發展趨勢的話,為什麼廠商們還在研發氫燃料電池呢?
  • 美錦能源擴張氫能源產業鏈 子公司氫燃料電池汽車首次出口
    美錦能源擴張氫能源產業鏈 子公司氫燃料電池汽車首次出口 李倩 發表於 2018-09-14 15:12:50 2018年,隨著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市場參與者的不斷增多
  • 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進入黃金時代,商業化還需邁過三道關
    似乎是一夜之間,氫燃料電池汽車在2019年迎來了政策、市場的強勁東風。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的83處修訂中就包括「推進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這是氫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9上海國際汽車展覽會上,氫燃料電池汽車與各方「科技新星」一道嶄露頭角;韓國現代公司將在四川生產氫燃料汽車整車;北汽福田、豐田汽車和北京億華通已達成意向,共同合作推出氫燃料電池客車。氫燃料電池汽車正在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發展期,在商用車領域的推廣中具有先行優勢。
  • 氫燃料電池汽車有什麼優缺點?有什麼困難?
    氫燃料電池汽車是最廣為人知的氫能產業應用之一。大家也比較認同,氫燃料電池汽車與純電動汽車具有互補關係。而且氫能源是真正的零排放,零汙染。發展氫能源電動汽車意義深遠。汽車工程協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也曾指出,到2030年,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將超過百萬輛。通過一些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產量1272輛,雖然不多,卻也在不斷增長。氫燃料電池太大的進展並沒有。人們也一直沒有放棄對它的研究。澳大利亞邦科工研究組織也宣布,開發出了一套基於金屬膜的氫氨轉換技術。
  • 「氫燃料汽車&水氫發動機」概念詳解:無法普及的原因在於其自身
    然而隨著嚴重問題的逐漸顯露,任何與「氫能」有關的汽車都被C端市場淘汰了。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氫燃料汽車」,這種車到底如何獲取動能吧。然而這些「氫」並不能平白無故的出現,而是需要以消耗「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常規能源獲取,用這些方式制氫與「節油減排」背道而馳了。那麼制氫就只能以相對清潔的「電解水」方式製造,但是通過這種方式製造1kg氫氣需要消耗約60kwh(度)的電,1kg氫氣在燃料電池堆中只能反應出約20kwh的電能,這難道不是巨大的浪費嗎?
  • 氫燃料汽車在日本已經失敗了,銷量極低
    最近一段時間氫燃料電池吹的響,說什麼國外已經普及了氫燃料汽車,只有中國搞純電動,中國是傻子。那麼事實是怎樣的呢?事實是,氫燃料電池汽車在日本快搞不下去了。還普及呢,知道什麼是普及麼?要普及,滲透率至少也要達到20%吧?
  • 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 誰才是內燃機的終結者?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在Model 3的引領下,特斯拉進入了快車道。另一邊,燃料電池卻在起跑線上停滯不前。在取代內燃機汽車方面,電動汽車似乎已經贏得了比賽。但從長遠來看,燃料電池內在的環保優勢可能會讓它取得終極勝利。
  • 氫燃料電池汽車是氫能利用的技術突破口?
    陳清泰理事長將「氫能」、「氫燃料電池」、「氫燃料電池汽車」提到一個嶄新的高度,如何理解呢?一、普適性的能源是什麼意思?普適性與針對性是相對應的,事物普適性源於事物的共性和規律;能源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提供各種能力和動力的物質資源,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質基礎,如一次能源有煤、汽油、柴油,二次能源有電等。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氫在自然常態下是不存在的。
  • 揭秘「水氫燃料車」,商業噱頭還是可行技術
    早在2017年8月21日,青年汽車就宣布:全球首輛水氫燃料汽車在青年汽車誕生。該公司當時宣稱,其研發的水氫燃料車續航裡程超過500公裡,轎車可達1000公裡。青年水氫燃料車的車頂安置一個蓄水箱,車內的特殊的轉換設置可以將水轉換成為氫氣,再輸入氫燃料反應堆,產生電能,然後驅動車載電機和引擎,使得汽車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