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晚,由張一山、唐藝昕等主演新版《鹿鼎記》在央視八套首播,這是一部幾乎沒有任何宣傳,拍完就上線的版本,觀眾滿心期待,可令人尷尬的是開播第二天豆瓣評分2.7,之後更是跌至2.5分。
小說《鹿鼎記》是金庸先生的收官之作,1969-1972年在《明報》上連載。主要講述了在妓院出生的小人物韋小寶,在不會武功的情況下,因機緣闖入江湖和皇宮,憑藉超凡智慧周旋於武林和朝堂之間,一路向上攀升的故事。
韋小寶先假扮小太監,助康熙擒殺鰲拜,後結識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成為陳的關門弟子和天地會青木堂香主,他協助康熙攻打吳三桂和神龍島,最後以遠徵羅剎國作為自己仕途的收尾,韋小寶從一個只想跟皇帝交好以換取富貴生活的小混混,一路成長為明辨忠奸善惡的「鹿鼎公」。他終於明白,富貴權柄手中過,財色皆是挫骨刀,與其捨命搏前程,不如攜如花美眷,過煙火人生,拋棄榮華富貴後避世通吃島。
韋小寶出生於妓院、長於妓院,一生深受妓院影響。他頭腦靈活、工於心計,同時溜須拍馬、吃喝嫖賭。他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小人,但不是壞人。這樣的主人公雖不討喜卻沒那麼招人煩,畢竟人性的普遍弱點是人人有之,只不過平時被壓抑住了,而韋小寶就像是「本我」的一次大釋放,把自我所想要幹、夢寐以求的都實現了一遍。
由於深受觀眾喜愛,《鹿鼎記》已經成為被翻拍次數最多的影視劇之一,此前已經有梁朝偉、周星馳、陳小春、張衛健、黃曉明、韓棟等多個版本的韋小寶。
此前版本的韋小寶,改編時各有側重。比如很受觀眾喜愛的陳小春版,這一版本的韋小寶很討喜,觀眾樂意接受。相較而言,張一山版的《鹿鼎記》似乎淡化了原著中的俠客情懷,淡化了女主,加快了故事節奏,以搞笑作為基調。。
公正地說,張一山自然不是演技最差的,但這一個版本《鹿鼎記》,在劇本上的確出現了大問題,小說《鹿鼎記》人物細節的核心魅力,在改編過程中,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壞。
可能,我們年齡大了,懷舊了。張一山版針對的並不是我們這種懷舊情懷的觀眾,我不否定這部電視劇的價值,但看過那麼多版本的《鹿鼎記》,真的沒辦法接受這樣的改編。
希望這部《鹿鼎記》能受到年輕人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