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小青新作《桂香街》為小巷文學提供範本

2020-12-14 光明數字報

    本報訊(記者舒晉瑜)近日,由江蘇省作家協會、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常州市委宣傳部、《中國作家》雜誌社在南京聯合召開範小青長篇小說《桂香街》研討會。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作家出版社社長吳義勤表示,範小青一直是緊貼生活寫作的作者,從未跟時代脫節。她寫了很多短篇小說,簡訊、微信等電子時代最新的題材都進入她的小說,通過高科技進入生活,探討人的精神和人性的變化,這些小說也是體現她對生活的擁抱。

 

    「小說把『桂香街』的前世今生挖掘得很充分,是當今社會一個縮影、一個窗口。雖然是現實題材的主旋律作品,但是可讀性很強,沒有被主題束縛,結構宏大,構思巧妙。」吳義勤指出,對範小青來說,深入生活,深入紮根人民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實踐,這個實踐是非常成功的。

 

    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焦建俊,鳳凰出版社傳媒集團董事長張建康,常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光輝,江蘇省作協主席範小青,江蘇省作協黨組書記韓松林,江蘇省作協副主席汪政及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批評家出席會議。

 

    瀋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賀紹俊認為,《桂香街》可以用魯迅先生的「遵命文學」歸類。「中國當代文學的格局中,這種類型的創作是一種很重要的現象,大量的不是好作品,這個恰好說明我們對它的規律研究不夠。怎麼寫才有真正寫出好的文學作品,範小青提供了成功的經驗。」賀紹俊指出,範小青最重要的經驗,就是要把命題納入到自己的文學思路之中,而不是讓自己的文學思路跟著命題走。

 

    「尋找的主題或者說情結,是貫穿在範小青的整個創作之中的,她的很多小說其實都是尋找的線索,也包含尋找的主題。這種持之以恆的尋找精神,成為範小青的文學動力。她始終有一種尋找的衝動,有一種尋找的精神在推著她往前走。那麼她為什麼要尋找?是因為她對未來、未知充滿了興趣。這也應該是一種基本的文學規律。」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吳俊也認為,範小青可能是中國當代正面挖掘主流價值觀的作家中是最好的一位。這跟她的藝術修養有直接關係,也得益於她在二三十年前對於江南小巷文化的大量積累有關。他說,《桂香街》在藝術上屬創新之作,而且可與範小青整個創作歷程和江南的風韻互相映照:「文學界長期以來不能解決的一個問題是,當我們去正面表達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時候,文學作品的表達方式是遭遇挑戰的,整個作品的形式會顯得比較脆弱,但是《桂香街》在文學性的探索上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示範。」

 

    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堯注意到,小說由常州引起的,但是超越了桂香街,也超越了常州。「現實非常難處理,小青的優勢就在於從日常特別是世俗生活當中來表達現實的複雜,把世俗生活寫得惟妙惟肖,體貼溫和。」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欒梅健也認為,《桂香街》的出現是當代小巷文學缺失的重要補充。在新世紀其他文學題材,寫鄉土、都市等等,唯獨寫小巷是被作家忽略的,或者作家想寫但沒有這樣的生活和基礎,很難寫好。《桂香街》則為小巷文學提供了非常好的文學範本。

 

    作家範小青將常州市東頭村社區原黨委書記許巧珍感人事跡寫成了長篇小說《桂香街》,自去年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以來,深受業界和讀者熱捧。許巧珍是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最美基層幹部、常州鐘樓區東頭村社區原黨委書記。從工廠退休後,她紮根社區21年,任勞任怨,甘於奉獻,直至2015年3月1日因病逝世。

 

    來自江蘇省內外的文學評論家結合範小青近四十年的創作成就,就書中抒寫的一系列反映社區、基層百姓等點點滴滴的民生話題進行了交流和探討。與會者認為,《桂香街》是一部反映現實題材的最新長篇力作,也是作者用極細膩柔婉的筆調,講述百姓故事的世情書,是作家從生活最深處出發,傳達出的來自社區工作者的愛與憂。據悉,為收集素材寫好該書,範小青先後10多次來到常州,走進清潭三社區、荷花池社區以及許巧珍生前工作過的東頭村社區等居委會,和數十位居委會幹部零距離地接觸,全面深入了解許巧珍的先進事跡,經過一年多創作,27章,37萬字的《桂香街》正式完成。

 

相關焦點

  • 範小青:政協委員和作家具有相同的出發點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以藝戰「疫」,凝聚起磅礴力量。受疫情影響而推遲召開的2020年全國兩會,必將承載人們更多的期待。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人民網文娛部推出原創訪談欄目「兩會『藝』起聊」,邀請文化藝術領域的代表委員,分享他們的議案提案,與網友「藝」起聊兩會。 本期做客兩會「藝」起聊的嘉賓,是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協主席範小青。
  • 小巷深處的聲音就是最終想像——蘇州當代小說與地域文化研討會舉行
    作為一座充滿了歷史細節和文化細節的城市,蘇州在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澱中形成了以柔美、靈秀為鮮明特徵的地域文化風貌,蘇州園林裡的古老韻味,小巷裡的長短故事,傳奇裡的家族情懷、悲歡離合,都構成了蘇州地域文化裡打動人心的元素,醞釀成蘇州文學的獨特味道。
  • 邳州籍導演石磊編劇、導演電影《桂香街》榮獲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獎
    江蘇邳州籍導演兼編劇石磊的電影作品《桂香街》,在參賽的2000多部電影中,獲得金雞獎最佳電影音樂提名獎。石磊,出生於江蘇邳州,初高中就讀於邳州第二中學,高考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在校讀研時成為中國電影第五代著名導演田壯壯的得意門生。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石磊進入中央電視臺從事編導、攝影及製片人工作。
  • 範小青的作品:具有人文關懷的暖心之作
    範小青可謂是當代文壇筆耕不輟的作家,在近40年的創作歷程中,範小青總是能夠把自己的生活體驗、獨特的視野以及對社會的切身感受融入到自己的小說創作當中。從籍記》,範小青創作的長篇小說高達20部。主要代表作有:《褲襠巷風流記》《城市表情》《女同志》《赤腳醫生萬泉和》等。
  • 江蘇書展進入第二天 範小青等:深切感受到揚州書香氣息濃厚
    司新利劉江瑞程曦攝   昨天下午,2014年書香江蘇形象大使、著名作家、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範小青登上「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結合自己的寫作經歷和體會,與廣大讀者暢談當下文學與閱讀。   揚州書香氣息濃厚   在江蘇省作協圈子裡,人們稱範小青為「文壇勞模」。
  • 少帥對話文學大家範小青
    2020年10月25日,金隅地產將舉辦紀實作品《紫京傳奇》首發籤售活動,屆時,著名作家範小青以及多位地產界精英將光臨現場,和眾嘉賓一起共話「紫京傳奇」。 金隅·紫京疊院打造「江北第一改善盤」,以城市山水致敬山居改善。目前項目熱銷144m2和170m2洋房戶型,大肆空間,大平層享受;熱銷230m2-290m2疊墅戶型,山居真墅境,進階改善一步到位。
  • 江蘇作協主席範小青:為什麼我們這個社會這麼看重身份?
    範小青寫道。範小青範小青,著名作家,現任江蘇作協主席,自1980年代發表小說處女作以來,共出版長篇小說二十部,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女同志》範小青寫出的是個人的身份焦慮與無奈,又符合生活的常態。在範小青看來,時代劇變的時候,老的規則正打破,但還沒有完全打破,新的規則正在建立,但還沒有完善,因此會有縫隙,這個縫隙裡面就是荒誕的種子,荒誕的種子就是文學的種子,這是非常好的寫作的時代。
  • 蘇州文學界名人倡議:正確地看待通俗文學
    「三範」乃三位蘇州的文學界名人:範伯群、範培松、範小青,他們以專家的角度給讀者提供很好的讀書建議,讓大家了解文學,正確地看待通俗文學。  讓雅俗文學比翼齊飛  「先是港臺通俗小說登陸,今天又出現了『網絡類型小說』的寫手大軍。這些作品中幾乎全是類型化的通俗小說,很有點像昔日的鴛鴦蝴蝶派文學的身姿。」
  • 文學如燈,照亮我們的「詩與遠方」
    詩會上,張清華、許鈞、何蓮珍、劉偉冬、程永新、範小青、畢飛宇、徐則臣、賈夢瑋、陶澤如、祖峰等多位作家學者、實力演員接力誦讀莫言經典作品片段,文學如燈,照亮前路;詩會外,他們與記者細說文學的今天與未來。  範小青:每個作家身後都有一片土地  「我和莫言是好友,也是他的仰慕者。」
  • 作家日籤丨範小青:你還是你自己嗎?
    本期作家,範小青範小青,從小在蘇州長大。1978年初考入江蘇師範學院(現為蘇州大學)中文系,1982年初畢業留校,擔任文藝理論教學工作,1985年初調入江蘇省作家協會從事專業創作。現為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全國政協委員。1980年發表小說處女作。
  • 文學《小巷總理》:於細處落筆 選材有新意
    7日,寧波作家夏真、王毅的長篇報告文學《小巷總理》研討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表示,該作品文筆真實流暢,「它在細處落筆,從細節方面反映出這個人精神的偉岸、品質的高尚。這些對我們也有教育意義。
  • 酒徒新作《大漢光武》於網易文學獨家首發
    8月28日,國內知名網絡文學作家酒徒的全新力作《大漢光武》在網易文學旗下國風中文網獨家首發。作為入選中國作家協會 「2017年度重點作品扶持項目獲選作品名單」中的十大網絡文學作品,《大漢光武》也是酒徒在今年宣布攜手網易文學後的首部新作,而這部描述「從草民到帝王」的東漢歷史傳奇的首發連載,也標誌著網易文學的「大神戰略」再添璀璨星光。
  • 酒徒新作再譜歷史傳奇,《大漢光武》於網易文學獨家首發
    原標題:酒徒新作再譜歷史傳奇,《大漢光武》於網易文學獨家首發  8月28日,國內知名網絡文學作家酒徒的全新力作《大漢光武》在網易文學旗下國風中文網獨家首發。作為入選中國作家協會 「2017年度重點作品扶持項目獲選作品名單」中的十大網絡文學作品,《大漢光武》也是酒徒在今年宣布攜手網易文學後的首部新作,而這部描述「從草民到帝王」的東漢歷史傳奇的首發連載,也標誌著網易文學的「大神戰略」再添璀璨星光。近來隨著大批歷史類影視劇的熱播,歷史題材IP價值持續走高,作為架空歷史的代表級大神,此番新作或將成為歷史題材風口下的又一現象級大作。
  • 第八屆全國裡下河文學流派研討會開幕
    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徐可,江蘇省作協主席範小青,江蘇省文聯書記處書記、副主席劉旭東,泰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霞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發來賀信。閻晶明在賀信中說,經過長期不懈的堅持與努力,裡下河文學流派逐漸為國內文學界所認知,相關研究也得到了廣大學者、評論家的重視,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文學現象。
  • 2019當代文學新作排行榜揭曉
    原標題:2019當代文學新作排行榜揭曉 元宵節剛過,由北京文學月刊社主辦的「2019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揭曉,為非常時期的廣大讀者推送文學的宅讀物。共有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散文隨筆4類體裁的20部作品入選,每類體裁各有5部作品上榜。
  • 文學大咖齊聚揚州為你解讀
    6月26日,揚州市2018年度文藝創作引導資金項目文學作品研討會舉行,範小青、汪政、胡弦、育邦、韓松剛等江蘇省作協專家齊聚揚州,把脈文學發展。 「裡下河」作家群體的獨特寫作特色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自上世紀80年代至今,汪曾祺、畢飛宇等一批生長於裡下河地區的作家,以其獨特的地方性書寫方式蜚聲文壇,逐漸形成一批「裡下河」作家群體。
  • 名家解讀文學批評 格非:中國迄今只有3部好小說
    而近幾年,文學批評也漸漸成為遼寧文化宣傳的重點工作之一,為了推動遼寧文藝事業的發展,形成更濃鬱的文化氛圍,3月20日、21日在瀋陽師範大學舉行了第四屆中國當代文學高端論壇,旨在推動「重建中國文學理論批評」。  這次論壇吸引了格非、陳眾議、範小青、王堯、吳俊、孫鬱六位學者和知名作家,暢談自己心中對文學批評的理解,以及該如何的重建。
  • 左權縣召開2020年文學新作首發座談會
    12月4日上午,左權縣2020年文學新作首發座談會在縣政府四樓會議室舉行。全縣文學愛好者30餘人參加會議。座談會還特邀市文聯副主席、市作協主席楊鳳喜到會指導。2020年,左權縣作家張基祥創作的散文集《蝸居雜記(上、下冊)》、喬葉創作的長篇小說《樹盤上的過往》、侯玉平創作的散文集《夢縈武軍河》面世,成為左權縣文學創作最為豐碩的一年。這些作品直面現實,情感充沛,以文學的獨特視角表達了所思所想,記錄了社會發展,見證了時代變遷。座談會上,大家對這三部四冊新書展開了交流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