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華:涉港國安立法獲高票通過意義重大 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馬尼拉5月29日電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菲律賓華人社團、華文媒體表示堅決支持,認為中國涉港國安立法將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菲律賓《世界日報》29日發表常務副總編輯兼總主筆侯培水撰寫的社論指出,涉港國安立法獲全國人大高票通過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前特首董建華和梁振英等,以及廣大香港市民均表歡迎和支持,全球華僑華人發表聲明支持,說明涉港國安立法具有廣泛的民意基礎;今後特區政府和紀律部隊有法可依,可以依法對反中亂港的反動勢力進行有力取締;「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能在不被幹預下行穩致遠,維護香港長期穩定。

菲律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菲律賓《聯合日報》總編輯董拔萃表示,涉港國安立法審議通過,是中國國家整體安全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制健全的一件大事。以法律為武器反制和杜絕外國勢力插手幹預香港事務,「一國兩制」施政將會更加順暢並取得更大成功,才能真正做到「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擺脫「港獨」「黑暴」勢力的困擾和威脅,香港市民將能更加自由自在地在幸福家園裡生活。香港的明天會更好,東方之珠將更加璀璨。

菲華各界聯合會主席楊華鴻表示,涉港國安立法極為必要且緊迫,不僅明確宣示中國中央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一國兩制」和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堅定決心,也必將起到震懾反中亂港勢力效果。香港問題是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幹涉。(完)

相關焦點

  • 國安立法是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定海神針
    大灣區之聲熱評丨國安立法是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定海神針1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作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草案)》的說明。法律草案鮮明表達了中央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對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具有重要意義。長久以來,反華勢力肆意抹黑「一國兩制」,與亂港分子沆瀣一氣、相互呼應,妄圖將香港變成對中國進行分裂、顛覆活動的「橋頭堡」。
  • 臺籍人大代表:涉港國安立法是高懸在「臺獨」勢力頭上的一把利劍
    臺籍全國人大代表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涉港國安立法是堵塞香港國家安全法律漏洞的必要之舉,是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治本之策,對「臺獨"勢力來說,更像是一把高高懸起的利劍。臺籍全國人大代表蔡培輝(圖片來源:全國臺聯)臺籍全國人大代表蔡培輝說,涉港國安立法是一種強力警告,它針對的主要是那些顛覆國家政權、分裂國家的恐怖活動和外部勢力幹涉等。中央政府以解決香港問題為先機,意在明確告訴外部勢力,中國對於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政權安全,是完全有決心和有能力的。
  • 臺籍全國代表:涉港國安立法對解決臺灣問題有啟示和借鑑意義
    (兩會訪談)臺籍全國代表:涉港國安立法對解決臺灣問題有啟示和借鑑意義中新社北京5月26日電 (記者 林春茵)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正在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
  • 緬甸華僑華人堅決支持中國涉港國安立法
    緬甸華僑華人堅決支持中國全國人大推動涉港國安立法,陸續發表聯合聲明,認為這是填補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法律漏洞的正當之舉、必要之舉,有助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保障香港長治久安和繁榮穩定。為維護國家主權、和平、穩定和安全,主權國家有權採取包括立法在內的必要預防性舉措。相信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特區人民將繼續享有和平、穩定和繁榮。  對此,我們聯合聲明:堅決支持和擁護緬甸政府對涉港問題立場;堅決支持和擁護祖(籍)國的涉港國安立法決定。  作為海外華僑華人,我們的家國情懷不變,我們同樣希望表達對香港和平與秩序的呼喚。
  • 人民日報評論員:「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壓艙石」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人民日報7月1日評論員文章:「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壓艙石」人心所向,眾望所歸。6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並將其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
  • 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提供制度保障
    香港國安法是「一國兩制」發展的航標   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會長 馬懷德   香港國安法的公布實施不僅成功堵住了影響香港國家安全的制度漏洞,為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也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
  • 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法施行 確保香港「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
    制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是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的重要任務,是救港、穩港,確保香港「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的重大舉措。
  • 英美政客又妄言,外媒:北京推進涉港國安立法時機有利,底氣十足
    24日,奧布萊恩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節目中揚言「制裁中國」的所謂依據,就是中國涉港國安立法提案可能違反該法案。奧布萊恩稱,通過涉港國安立法,北京「基本上將接管香港,國務卿蓬佩奧可能就無法承認香港享有高度自治」。他還妄言如果那樣,「很難看出香港如何還能保持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認為跨國公司沒有理由留下。
  • 朝鮮、巴基斯坦、俄羅斯等多國表態支持中國涉港國安立法
    【環球網綜合報導】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並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引發普遍關注,朝鮮、巴基斯坦、越南、俄羅斯等多國表態支持中國涉港國安立法。
  • 法學界集體發聲:香港國安法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築牢制度根基
    法學界集體發聲:香港國安法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築牢制度根基 2020-07-03 0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滙豐銀行、渣打銀行終於表態:支持「涉港國安法」
    王冬勝籤名撐「涉港國安法」今天上午,滙豐銀行在其微信企業公眾號上發布了銀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王冬勝日前到「撐國安立法」街站籤名的照片,以證明滙豐支持「涉港國安法」的立場。配文稱,作為香港銀行公會的主要成員,滙豐重申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尊重和支持所有穩定香港社會秩序、振興經濟繁榮發展的法律。
  • 環球網評:通過涉港國安法是民心所向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自去年6月以來,「港獨」「黑暴」「攬炒」讓香港經歷了回歸以來最為嚴峻的局面。
  • 巴基斯坦專家:中國全國人大推動涉港國安立法有利於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36 來源: 新華社 舉報   新華社伊斯蘭瑪巴德6月26日電(記者李浩)「中國全國人大推動涉港國安立法有利於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 瞭望丨香港國安法築牢「一國兩制」根基
    2020年7月1日,於香港而言意義非凡,不僅迎來回歸23周年,而且適逢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此前,國歌法也完成了本地立法。為表達心中的喜悅,香港市民舉行了多場升國旗儀式及展示國旗的活動。這一天,「東方之珠」國旗飄飄。市民通過致敬國旗告訴世界:熱愛祖國沒有「兩制」區別,香港開啟「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新篇章。
  • 綜述:全國人大涉港國安立法不影響香港高度自治和市民基本權利自由
    從國家層面建立健全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是為了給香港基本法打上「安全補丁」,給「一國兩制」行穩致遠裝上「安全閥」,為香港市民安居樂業撐起保護傘。這不僅將築牢「一國兩制」根基,而且也不會影響香港特區高度自治和香港市民的基本權利與自由,反而將維護香港法治和營商環境,保護絕大多數香港市民的福祉利益。
  • 香港法律界:香港大律師公會涉港國安立法聲明完全缺乏法理依據
    新華社香港5月27日電 香港中律協及多位法律界知名人士27日表示,香港大律師公會近日關於涉港國安立法的聲明無視事實真相,缺乏法理依據。他們強調,涉港國安立法將為維護香港法治秩序提供關鍵支撐,不會影響香港市民合法權利和自由。
  • 香港法律界人士:香港維護國安法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提供強大支撐
    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法將為促進香港長治久安及「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提供強大支撐。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表示,從草案說明中體現的相關內容看,中央是依法履行職責,將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制度安排法律化、規範化、明晰化。中央的舉措將填補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存在的法律漏洞,有力維護國家安全和香港社會繁榮穩定。
  • 確保香港「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
    總體要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把維護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加強維護國家安全制度建設和執法工作,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確保「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
  • 海外華僑華人堅決擁護並支持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香港國安法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6月30日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香港特區刊憲公布並生效實施。海外華僑華人對此歡欣鼓舞、堅決支持。他們紛紛表示,香港國安法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對香港繁榮穩定和長治久安意義重大。
  • 香港陽江愛國愛港同鄉社團慶祝香港國安法通過實施
    香港陽江愛國愛港同鄉社團慶祝香港國安法通過實施 2020-07-02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