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和失去好像一直是相伴出現的。曾幾何時,擁有一臺豐田普拉多是多少男同胞的奮鬥目標,如今這個目標也消失在歷史長河。6月23日,一汽豐田普拉多3500車型最後一臺新車在一汽豐田成都工廠駛下生產線,我們與一代神車正式告別。
從2003年第一臺國產普拉多上線生產至今,總共生產了346706臺。作為一款售價在43.58-60.48萬元的偏小眾車型,它的銷量成績甚至不輸一些主流車型,可見它與無數車主之間的默契。
這種默契要從豐田普拉多的另一個「愛稱」——豐田霸道說起。憑藉著超強的通過性,超硬核的品質,成為了無數自駕車友徵服複雜路況的一把利刃,同時也改變了硬派越野難以操控、駕乘難受的刻板印象,告訴大家越野性和舒適性並不衝突,所以我們經常能在川藏線上看到普拉多的身影。正是這種面對川藏線、沙漠以及長途越野自駕也毫不示弱的實力,才被大家稱為了「豐田霸道」。
作為市面上為數不多對越野抱有純粹追求的車型,也讓大家對普拉多寄予了更多的期待。但它最後一次改款,取消了入門版的2.7L車型,並且全系標配3.5L車型,將原本的全時四驅更換成分時四驅,這種對市場的妥協,並未很好地彌補它的短板,反而縮小了它的優勢,把純粹性能獨特的個性都抹殺了,無形之中加速了它的落寞。
可眾所周知,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即將在全國全面實施的國六排放標準,這對僅能滿足「國五」的普拉多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但升級為國六排放,對豐田而言真的就做不到嗎?我不這麼認為。
去年「國六排放標準」的相關文件一出臺,車企紛紛響應,甚至於像通用、日產、大眾等品牌提前實現了全系「國六」車型,而截至目前,絕大多數3.0T車型也都實現了從國五到國六的轉變。不管是更換採用全新技術的發動機來降低排放還是更換車輛三元催化器改變尾氣排放,甚至是通過閹割動力的方法,其實都可以實現。
儘管對普拉多來說,更換小排量發動機和閹割動力實際意義都不太大,對自身形象也是一種傷害,但更換三元催化器的方案對於豐田的技術而言,並不需要攻克太大的難題,甚至並不會消耗太多的財力。
所以,「國六標準」絕非造成普拉多落幕的根本原因,甚至可以猜測豐田或許早已做好了停產普拉多的準備,「國六」只是很巧妙地背了個鍋。
根據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此前發布的一份文件,豐田普拉多停產後,原有工廠的產能將被用於生產轎車車型——亞洲龍。四川一汽豐田工廠投資33億元,改造並擴建原有廠房和附屬設施,利用原普拉多的產能及與四川野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產能生產基於TNGA打造的亞洲龍,產能為10萬輛/年,其中混動版車型不低於5000輛/年,新車預計在2021年下線。
種種跡象,都讓我們相信,豐田普拉多的退場絕不是現實面前的「無能為力」,更像是一汽豐田多番權衡之後邁出的勇敢一步。
本文版權歸「流浪公路」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