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說一下基,赤,擊,憶,這4個字

2020-12-14 每天個字

今日說文解字:說一下基,赤,擊,憶,這4個字。

1.基,說文解字:其+土。《說文》:基,牆始。俗話說:砌牆先打基,吃蛋先養雞。古代砌牆,先挖一道溝,用夯幾個人合力把夯拋起來,再用力砸下去,反覆多次,直到把鬆動的泥土打結實,叫:夯實。先把溝夯實,再往裡填土,再夯實。甲骨文的基字把這個工序描繪得非常形象。

地基下面做好了,在上面還要壘一層框架,然後才開始砌牆體的部分。這層框架也就是其字下面這個丌字(讀jī,如今不再獨立使用),基的讀音jī,就是來自丌。

2.赤,說文解字:《說文》:「南方色也。從大從火。」 赤,大+火。赤的本義是紅色。「南方色也」,指的是南方的土地的底層通常是赤色,古云:「東方靑,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黃土。」 為什麼南方的土地是紅色的呢?這和南方的氣候高溫多雨有很大關係。

如果說赤是土+火,或許可以從用南方的土燒成的紅磚來解釋。但是,大通常表示的是人,人+火和赤色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先看看字源。雖然《說文》上有「烾,古文從炎、土。」的說法,但是《說文》對上古文字的考證常常不靠譜,做不得數。對比赤、大、土之後,我們基本可以確定赤字上方本來應該是大字,而不是土字。

3.擊,說文解字:繁體:擊 。《說文》:「攴也。從手毄聲。」什麼是攴?《說文》:「小擊也。從又卜聲。」 又繞回來了。

我們從字形入手,先拆字。擊=手+毄。毄?《說文》:「相擊中也。」 繼續拆,毄=軎+殳。軎,wèi,《說文》:「車軸耑也。從車,象形。」 總算有了點眉目。古代的車,可以看到「軎」、「轄」位於兩個輪的外側,用於固定車輪,將軎套於軸的最外端,防止輪子脫落。轄是穿過軎與車軸的一個銷子,將軸與軎鎖定為一體。《淮南子.人間訓》 :「夫車之所以能轉千裡者,以其要,在三寸之轄。」轄如果損壞了,車輪隨時都可能從車軸上脫離,所以,車能否行千裡之路的關鍵是在於轄的質量。因此,轄,後引申為管理,約束,比如:管轄。

手+軎+殳,從字形上看,就是一手扶住軎,一手用拿著錘子敲過去,顯然是要把轄敲進軎裡去。因此,敲打,就是:擊的本義。

4.憶,說文解字:繁體:憶。憶,在《說文》裡沒有。有觀點認為憶本字是意,但我認為憶有別於意,心+意,這是表示心上再次浮現從前了知的意義,因此,憶本義是:回想。

意,音+心。《說文》:「從心察言而知意也。從心從音。」 也就是說,本義是由觀察語言所產生的認識。音,音,言+一,在言的口上加了一橫,據說是音和言,在甲骨文中是同一字,估計為了強調是說的內容,而不是說的動作,又加了一橫。以上就是今日的說文解字:基,赤,擊,憶,這4個字。

相關焦點

  • 說文解字:說一下俊,爬,命,赤這4個字
    說文解字:說一下俊,爬,命,赤這4個字1.俊,說文解字。亻+夋,《說文》:「材千人也。從人夋聲。」 左邊單人旁,表示是和人有關,什麼樣的人呢?才德在千人之上的人。俊的本義和容貌是無關的,用於容貌是後來引申的,但漸漸的,本義反倒被人們淡忘了。現在說到英俊,頭腦裡第一反應——顏值爆表。
  • 說文解字:說一說鬼,萁,蓶,菔這4個字
    說文解字:說一說鬼,萁,蓶,菔這4個字。1.鬼,說文解字。從《說文解字》角度來看:鬼,人到最後歸宿就成了鬼。字形採用「人」作邊旁,像鬼的頭。鬼的陰寒之氣會傷害人們,所以字形也用「厶」作邊旁。「鬼」字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本來是一個類似「田」的符號和「人」的符號的組合,有文字學家解釋說,那是描繪一種「戴著面具的人」。2.萁,說文解字。讀作qí。《說文解字》釋作:「豆莖也。從艸其聲。」這裡說的是第一個讀音qí,它的意思就是豆杆。關於這個字,最經典的出處是曹植的《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 說文解字:說一下酒,玖,珥這3個字
    說文解字:說一下酒,玖,珥這幾個字。1.酒,《說文解字》。翻譯一下:酒,遷就滿足。用來遷就滿足人性中的善惡激情的刺激性飲料。字形採用「水、酉」會義,「酉」也作聲旁。另一種說法認為,「酒」是成就的意思,是導致或吉或兇之事的原因。古昔時代儀狄發明了酒,大禹嘗酒後大加讚美。還有說法認為,是杜康最早發明了酒。
  • 說文解字:說一說閒,士,隸,牙,這4個字
    說文解字:今日說一說閒,士,隸,牙,這4個字。1.閒,說文解字:繁體裡有兩種寫法:閒(門+月)和閑(門+木)。確切的說,不是兩種寫法,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字,因為字形和意義都不同。往往需要往前追溯,才能通過了解本源而明白這些字的真實面目。2.士,說文解字:《說文》:士,鉏裡切。事也,數始於一,終於十。從一、從十。古文字寫作:為雄性哺乳動物生殖器官勃起時的形象簡畫。為避免與表示方位的『丄(shang-4)-上』發生混淆,又添加了一畫寫作『士』。
  • 說文解字:說說姜,搏,藸,孫這4個字
    說文解字:說說姜,搏,藸,孫這4個字。1.姜,說文解字。羊,既是聲旁也是形旁,表示兩角彎曲、性情溫順的食草動物。女,表示牧羊女。姜,造字本義:西北地區的牧羊女。本義,名詞:西北地區的牧羊女。 本義只見于姓氏中(孟姜女),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國語》岐水經姜氏城為姜水。
  • 今日說文解字:說一說示,口,菅半這4個字
    今日說文解字:說一說示,口,菅,半這幾個字。1.示,說文解字。早期字形像古時人們祭祀祖先或神靈的、以條石搭構的『祭臺』樣子。處於文明懵懂、開化初期的人們,認為自然界有『神靈』統治一切。『示』字正是『祭臺』的形象摹寫。設置『祭臺』,擺上『神位』及『祭品』才能進行祭拜。2.口,說文解字。《說文》:口,苦後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凡口之屬皆從口。『口』的古文字,像人的嘴巴。《說文》裡的『所以言食』,指的是人『口』的主要功能為:說話發聲和吃飯飲食。延伸泛指:動物的口部-嘴巴。
  • 說文解字:說說品,氣,牛,正這4個字
    它在生產和生活中,為中華民族服務了幾千年,而且現今和以後它仍將繼續為我們和子子孫孫服務接下來說文解字: 說說品,氣,牛,正這4個字。1.品說文解字。品的古文字,由三個『口』組字。『口』既可指『口-嘴巴』,又可指『物品、物件』,『三』古時指泛義的『多』。以此表示:眾多,《說文》中的『眾庶』即『眾多』的意思。
  • 說文解字:說一說學,進,降這3個字
    說文解字:說一說學,進,降這3個字。1.學,說文解字。學字簡化前的樣子是「學」。學的本身也是由它字演變而來的,它的下面原本是個「土」字,寫作「壆」,從外觀上看上,有點像人用雙手構木為屋的樣子。看來,學的最初含義,是人們學習勞動技能。後來才改「土」為「子」,寫作「學」,以「子」為義符。子,孩子。
  • 說文解字:說一說牛,半,目這3個字
    說文解字:說一說牛,半,目這3個字。1.牛,說文解字。《說文》:牛,語求切。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尾之形。『牛』是古時人們早期馴化的大型牲畜,為人類的生活貢獻肉奶皮革,同時又是農田耕種時的好幫手。
  • 說文解字:說一說乎,神,忠這3個字
    說文解字:說一說乎,神,忠這3個字。1.乎,說文解字。造字本義:代表吹奏的氣流通過號角發出的聲音,「乎」表示號角吹得緊急、響亮,表示危機來臨,部落緊急「呼叫」。「平」是「乎」的血緣字。號音穩定悠長,沒有起伏變化,表示警情安定。
  • 說文解字:說說行,正,足這3個字
    說文解字:說說行,正,足這3個字。1.行,說文解字。《說文》:行,戶庚切。人之步趨也。從彳、從亍。凡行之屬皆從行。像道路中十字路口的形象摹畫。道路都是長條形,不好準確表達,因此以『十字路口』表示四方通行的道路。
  • 說文解字:今日說一說正,強,醫,覆,這4個漢字
    說文解字:今日說一說正,強,醫,覆,這4個漢字。1.正,《說文解字》:正,之盛切。是也。從止,一以止。凡正之屬皆從正。徐鍇曰:守一以止也。古文『正』從二。二,古上字。古文『正』從一、足。足者亦止也。下為表示『腳步』的『止』,上為前方的目標,以此會意表示:向著前方的目標行進。
  • 說文解字:說說李,涼,踏這3個字
    說文解字:說說李,涼,踏這3個字。1.李,說文解字。造字本義:一種春天開白花的落葉喬木在夏季結的酸甜果子。 李,落葉小喬木,果實稱「李子」,熟時呈黃色或紫紅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難來喻兄弟相愛相助,後喻互相頂替或代他人受過)。投桃報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稱。
  • 說文解字:說一說冬,坎,智這3個字
    說文解字:說一說冬,坎,智這3個字。1.冬,《說文解字》。是一個會意字,本義是一年四季的結束,即一年的最後一個季節。許慎《說文解字》:「冬,四時盡也。從仌從夂。夂,古文終字。」「冬」,還有不少異體字,其中很多都包含著「日」,這說明在寒冷少陽的冬天,生命要生存下去,太陽的溫暖是多麼重要。「冬日可愛,夏日可畏」,說得異常準確。2.坎,《說文解字》。是個形聲字,從土,欠聲,是坑,是陷阱,是坎坷,是困境。《說文解字》:「坎,陷也。」
  • 說文解字:說說福,精,封這3個字
    說文解字:說說福,精,封這3個字。1.福,說文解字。福字的基本釋義為:一切順利,幸運,與「禍」相對。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造字本義:巫師用美酒祭神,祈求富足安康。傳說,民間貼「福」之風開始於姜太公封神之時。
  • 說文解字:說說淡,暮,瓜,朕,妄這5個字
    說文解字說說淡,暮,瓜, 朕,妄這5個字。1.淡,說文解字。淡;是會意字。是「啖」的省略,表示進食,體味。「淡」小篆從「水」(清湯),從「炎」(啖,進食,體味)。會清湯寡水,沒有味道和滋味,味道不濃厚之意。又指顏色淺,由淺淡引申出「冷淡」,「不熱情」等意義。
  • 說文解字:說說衡,蒸,唐這3個字
    說文解字:說說衡,蒸,唐這3個字。1.衡,說文解字。造字本義:交易者在市場估測重量。白話版《說文解字》:衡,是牛角上的橫木,因為有些牛脾性暴倔,喜歡用尖角牴觸人或物,造成損失,所以在牛角上綁上比兩角更寬的橫木,這樣使牛角不能直接牴觸到人或物。字形採用「角、大」作邊旁,用「行」作聲旁。「衡」字的基本解釋:衡,秤桿,泛指秤:衡器。
  • 說文解字:「人」字的演變
    說文解字:內容包括拼音、筆順、字理解釋。所有這些,都是漢字學習的要點與重點; 3.漢字歷史:簡要介紹漢字的發展歷程,幫助孩子融入文化歷史,同時記住字形; 4.觸類旁通:詞彙擴展、組詞造句,以及漢字應用。
  • 文和字的區別你知道嗎?春風說文解字第二期
    上一期的說文解字,給大家留了個小問題。為何「文」要說,而「字」卻要解。其實文和字是有區別的,獨體為文,合體為字。01文與字的區別也就是說,文是單獨的個體,而字呢由於是合體的,所以可以進一步拆分。我們來看一下「文」這個字的甲骨文,是不是很像一個人胸前的紋身,或者是器皿上的花紋。所以文的最早含義就是紋飾、紋身的,這個帶絞絲旁的紋。而字的甲骨文,是一個小房子裡面生下了一個小孩兒,是一個滋生,演變的過程。上面的寶字蓋其實也是個字,讀作「棉」,就是房子的意思。因此我們較真的話,獨體漢字叫做文,合體漢字叫做字。
  • 說文解字:明
    《苟子·天論》說得對:「在天者莫明於日月。」也就是說,在天上沒有再比太陽和月亮更明亮的了。我們的祖先也正是這樣想的,所以甲骨文①是左「月」右「日」組成「明」字,可見這是一個會意字。至於《管子·制分》所說的「聰耳明目」中的「明」字,那是指眼睛亮、視力好。——左民安·《細說漢字》擴展閱讀會意字。初文從日,從月或囧。日月為明,故從「日」。而「囧」是窗戶的意思(參見「囧」字條),月亮照到窗戶,當然就是「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