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西遊》敘事體系中,小白龍的地位,曾讓一些讀者困惑不已。這困惑就是:
小白龍為什麼不是二師兄呢?難道是因為他長得太帥,吳承恩怕他搶了唐僧的風頭嗎?
而按照一般人的邏輯,大師兄二師兄三師弟這些排行,自然是按照入師門的先後順序來的。而在《西遊記》中,孫悟空是第一個成為唐僧徒弟的,自然是大師兄。
小白龍的登場,就在孫悟空之後。即第十五回《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韁》,原文如下:
師徒兩個正然看處,只見那澗當中響一聲,鑽出一條龍來,推波掀浪,攛出崖山,就搶長老。慌得個行者丟了行李,把師父抱下馬來,回頭便走。那條龍就趕不上,把他的白馬連鞍轡一口吞下肚去,依然伏水潛蹤。
小白龍吃了唐僧的馬之後,與孫悟空惡鬥一番,最終得觀音菩薩來澗邊擒住,變做白馬,毛片俱同,馱唐僧上西天拜佛。
這裡有一個講究,即小白龍吃了唐僧的馬,這才變作白馬來替換。那麼如果小白龍沒有吃的話,是不是可以不變馬,而是一本正經地做唐僧的徒弟呢?
如果是這樣的話,小白龍就能按照先後順序,成為二師兄,而不是如同電視劇中黃袍怪那集那樣,可憐巴巴地把後入師門的豬八戒叫做師兄。
事實是不可以的,因為如果看原著的話,觀音選取經人那一章節,在選中唐僧之前,他就先見了沙和尚與豬八戒,在接下來要去見孫悟空之際,觀音看見空中有一條玉龍叫喚,上前問話,這才知曉他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被告了忤逆,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誅。於是觀音求見玉帝,說是領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尚缺一個腳力,所以請玉帝饒這小白龍性命,隨後,玉帝便赦免了小白龍的性命,觀音菩薩把他送在深澗之中,只等取經人來,變做白馬,上西方立功。
所以你看這裡,講得再明白不過,不管有沒有吃唐僧的馬,小白龍的宿命,就是要變白馬給唐僧騎。而作為坐騎,顯然他不在唐僧的三個徒弟行列,既然如此,他當然也就不會是二師兄,永遠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