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集團:「重器」裝備「硬核」國企

2020-12-06 經濟參考網

  世界第一的4000噸級履帶式起重機、1600噸全地面起重機、被譽為「神州第一挖」的700噸礦用挖掘機……徐工一系列炫目的高科技新產品填補100多項國內空白,全面替代高端市場進口依賴;數位化車間、智能化流水生產線、超大設備模塊化組裝……高度智能化生產在徐工多個工廠成為現實;近20年,徐工累計銷售各類工程機械70餘萬臺,每25分鐘,就有1臺起重機下線,中國50%、全球30%的移動起重機來自徐工。

  當市場回暖來臨,徐工集團憑藉日益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迎來雪片般的訂單。2018年,徐工集團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利潤增長近九成,行業排名全國第一、世界第六。2019年上半年,徐工集團銷售額與利潤均保持大幅增長,實現了更高質量發展。

2011年6月,徐工集團總價值48.42億元設備出口委內瑞拉,創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出口第一大單。資料照片

  抓黨建「牽牛鼻」 保持強大凝聚力

  徐工集團的前身是八路軍魯南第八兵工廠,在長達76年的發展史中,徐工從製造土地雷起家,到20世紀50年代開始生產工程機械;從最初的「三廠一所」,到現在涵蓋工程機械和核心零部件54家企業,製造基地遍及全球。在不發達的蘇北經濟窪地成長為工程機械行業領軍企業,徐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民深有感觸:「沒有黨領導,沒有這種強大的政治優勢的發揮,徐工走不到今天。」

  徐工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奮鬥史,也是一部傳承紅色基因、與國家民族發展同頻共振、始終踏著時代節拍向前走的光榮史。而在徐工集團正式成立後的30年裡,這家老國企經歷了產權制度、現代企業制度、人事制度、股權制度、薪酬制度等各類制度改革。徐工始終以黨建促改革,以改革增活力,在強手如林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強大的戰鬥力和凝聚力。

  1999年,在徐州市政府就徐工核心企業破產問題研究多次之後,王民就任徐工集團黨委書記。當時的徐工處在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困境中,資產不良、人心渙散、經營無序,部分幹部理想信念動搖、享樂奢侈之風滋生。

  王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狠抓黨的建設和幹部作風:嚴查私吞企業財產,取消幹部專車,清退幹部多佔的住房,整治吃喝風、小圈子,嚴肅工作紀律、轉業冗員9000名……從此,黨委建立了權威,渙散的人心凝聚起來,牽住了「牛鼻子」。

  記者在採訪中,不斷聽到徐工的幹部職工講這些話:「徐工要超越美國、德國、日本對手,首先就要在精氣神上超過他們!」「國企幹部是國字號的,絕不能和低效、慵懶、落後、保守劃等號。」20年來,在徐工領跑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進程中,有70多名幹部先後被免職。他們並沒犯大錯,只因沒達到「精力充沛、精力集中、精神抖擻、出滿勤、掛滿擋、滿負荷」的「三精三滿幹部標準」。

  在徐工多家工廠企業,職工隊伍保持著一種對市場的飢餓感與搶抓機遇的使命感。市場需求就是命令、客戶要求就是標準,徐工人爭分奪秒攀登市場高峰的例子不勝枚舉。

  創新機制、爭分奪秒,讓徐工在市場中如魚得水。徐工基礎公司副總經理張忠海說,他們公司成立僅10年,銷售額增長了25倍,從2億元到去年的50億元,靠的就是一股精氣神。2017年,公司接到了樁工產品出口第一大單,一次出口2億元產品到奈及利亞。由於非洲地理氣候環境不同,需要進行樣機的重新設計和改造。公司專門設立了微創團隊,一群年輕人接過任務,僅用一個月就完成了樣機,兩個月就交貨了。

  預研預判、重點攻關,讓徐工抓住市場先機。徐工起重機事業部工程師陳志燦說,多年來我國風電建設集中在三北高風速地區,風機安裝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他所在的研發團隊針對這一高度進行設計。2016年,團隊預判到風電建設有向中南部和南部轉移的趨勢,而風機安裝高度需要達到140米,於是提前布局超大起重機研發。2019年5月,團隊花三年時間研製的全球最大全地面起重機XCA1600亮相,不僅使用便捷,安裝時間還減少了一半,在市場一炮打響。

  記者特意留意到晚上8點之後的徐工生產和辦公區域,廠房燈火通明,辦公室裡加班開會的也不少見。「從元旦到現在,有的企業大概只休息了三四天。職工這麼辛苦,卻沒有一個叫苦的。大家有這個幹勁,有這個情懷、追求和抱負。」王民說。

  徐工的黨建還注重增強職工歸屬感。2013年,徐工集團把上級獎勵購買商務飛機的3億元省下來,補足青年人才公寓建設經費,建成的1380套公寓可住5000多人,本科以上人才至少一人一間。通過年功榮譽紀念機制,對連續工作10年以上的9905人次授予了一星至五星榮譽勳章,真正讓努力奉獻的職工更有獲得感。近10年,徐工2萬多名職工人均收入增長3.1倍。

  2018年4月,「神州第一挖」徐工700噸液壓礦用挖掘機重磅下線,標誌著中國成為繼德國、日本、美國後,第四個具備700噸級以上液壓挖掘機研發製造能力的國家。資料照片

  堅持研發高投入 迎來創新成果「井噴」

  記者在徐工的各個工廠車間採訪,看到這裡的科技創新成果層出不窮,全產業鏈、全系列、上下遊成套裝備一體化供應正在成為徐工參與激烈市場競爭的撒手鐧。

  「徐工過去飽嘗技術上被人『卡脖子』的滋味,不好受,那段經歷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中國工程機械真正站上『世界之巔』,必須破解空心化、智能化這兩大難題。」王民說。

  痛定思痛,徐工堅定走上自主創新之路,多年來研發投入佔銷售總額5%的高比例已經成為慣例。

  2011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工程機械行業進入持續5年的低潮。行業內一家大企業員工數量從7萬人減少到不到2萬人,徐工也從2.7萬人降低到了2.3萬人,幹部工資收入下降近30%,銷售總價值量比最高峰減少了2/3,市場需求減少了2/3。據券商統計,2015年包括徐工、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柳工在內的機械製造企業淨利潤跌幅均達八成至九成。

  5年的行業冰凍期太過漫長,許多工程機械企業認為「這個行業好日子到頭了」,有的撤回投資,有的甚至裁掉了核心技術人才。而王民認為,行業陷入低谷有宏觀周期因素,更主要還是自身仍處於中低端的水平,距離國際領先企業有很長的距離,如果不堅持,以前的努力也全毀了,只有頂住了狂風暴雨,才能在晴朗的時候大步向前。

  5年低谷期,徐工減少了幹部的數量和收入,卻沒有減少技術人才和職工收入。徐工研究院院長趙斌說,徐工投入巨資,建設實驗室,包括液壓、結構、傳動、智能控制、材料、油品、整機、施工、製造工藝9個實驗室和1個大型綜合試驗場,聚合著全球最先進的實驗檢測設備,平均每天有數百個工程裝備零部件、系統和主機接受各種不同「體檢」,不斷提升產品質量。

  2016年下半年,工程機械行業開始回暖。徐工多個事業部近三年銷售額保持了30%以上的增幅。徐工在低谷期的堅守,迎來了市場上升期的起飛。5年時間,讓徐工在施工應用技術、液壓傳動技術等五大專業領域內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創新,在工程機械領域內持續領跑。徐工取得了一系列關鍵技術突破與產業化,比如自主研發的360噸挖掘機液壓油缸替代日本企業批量裝備澳大利亞力拓公司,還以工作時長超過10000小時躋身世界領先。

  在1999年,徐工專利數僅為6件,而到目前,徐工累計承擔國家「863計劃」、國家支撐計劃、國家重點研發等省級以上項目30餘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中國專利金獎1項、省部級500餘項,主持制定的首個國際標準成功發布,並且主持在研國際標準2項、國家標準38項,累計擁有授權專利7000餘件,其中發明專利1500餘件,PCT國際專利30餘件。

  人才是創新的支撐。徐工2.3萬員工平均年齡34歲,各類優秀人才超過總數的1/4,技能人才隊伍中高級工以上佔比為54.4%,達到發達國家一流水平;擁有6000多名技術人員,博士碩士佔比超過55%,匯集100多名國內最高端工程機械領軍型技術人才及一批國際人才。

  「徐工的大型起重機上市後,外國的產品幾乎賣不進國內了。國外企業過去正眼都不看徐工,現在無時無刻不盯著徐工。」王民說,徐工對產品的承諾是「技術領先用不毀」,還要不斷推進精細化工藝品化。沒有這五年的浴火淬鍊,沒有前20年的堅守和創新,就沒有徐工的今天,更沒有徐工的未來。

  推動全面國際化 「同步」世界先進水平

  「Loader(裝載機)!loader!」一名阿聯機場安檢人員,指著徐工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劉建森工作服上的徐工標誌「XCMG」連聲喊道。這件兩年前發生的趣事讓分管海外事業的徐工機械副總裁劉建森很得意:「這說明了徐工在海外的影響!」

  從2010年開始,徐工大踏步走向國際舞臺,推動研發、人才、市場全面國際化,在歐美市場與世界最強對手同臺競爭。收購德國、荷蘭多家行業隱形冠軍、成立歐洲研究院、成立歐洲採購中心、成立美國研發中心……徐工國際化道路蹄疾步穩、久久為功。

  通過海外建廠,徐工不斷打開國際市場;藉助海外併購,徐工大量學習國際先進技術。目前,徐工產品出口到183個國家和地區,覆蓋「一帶一路」沿線97%的國家,其中35國出口佔有率第一;擁有巴西製造基地等15個海外製造基地、KD工廠或合資企業,併購德國施維英等三家歐洲企業,外籍職工3500多人,年出口總額和海外收入持續居中國行業第一。此外,徐工在中亞市場多年來一直絕對領先,烏茲別克斯坦重大工程施工幾乎全用徐工裝備。

  隨著徐工在國際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攀升,每年徐工都有超過2000名國際友人慕名而來參觀走訪。今年5月舉辦的「2019首屆徐工國際客戶體驗節」上,300餘位來自全球的客戶及友人齊聚徐州,當天籤約達到5億元。

  「歐洲是全球三大工程機械核心市場,徐工併購的德國施維英公司已成為歐美市場混凝土機械第一品牌。近兩年,徐工的設備已經開始成批量出口歐洲。徐工的歐洲研究院已經吸引50多位優秀國際人才,研究課題與世界最先進水平保持同步。」徐工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助理張萌說。

  徐工走國際化道路注重因地制宜。為了在海外企業中化解中外文化障礙,徐工向海外工廠派駐了黨組織書記兼任的「首席文化官」,普遍設置「雙總經理」——中方總經理負責人力資源、預算目標、績效考評、員工管理,外方總經理則負責日常運營和與當地各界打交道。

  不久前,徐工鏟運機械事業部推出「一萬一億實施計劃」,目標是經過今明兩年的努力,在海外市場上每年要形成一萬臺主機、一億元的備件銷售,這樣徐工的裝載機械在海外的佔有率加上國內的水平將達到行業前三。

  「成為世界級企業需要拓展國際市場,只有服務全球市場的能力上去了,才能代表自己是世界級的企業。」王民說,徐工要爭取用三到五年時間,將國際化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從目前的30%提升至50%。

  徐工的目標是2020年達到世界第五,2025年達到前三。「我們絕不僅僅是在銷售總規模上超越對手,更重要的是在高端產品上超越對手,在歐美市場上與世界領先企業競爭。」王民堅定地說。

 

相關焦點

  • 矢志改革提升「大國重器」成色——訪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新華社南京10月12日電 題:矢志改革提升「大國重器」成色——訪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民  新華社記者鄭生竹  挖掘機、起重機等工程機械產品市場行情,是反映經濟冷暖的一張晴雨表。受新冠疫情影響,工程機械海外市場出現萎縮,作為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龍頭的徐工集團如何突圍實現穩增長?
  • 徐工集團:錨定雙循環格局 老國企混改煥新生
    10月末,徐工集團第十屆職工運動會開幕,18000多名職工代表參會。這是徐工混合所有制改革後的第一次運動會。平日裡穿著統一藍色工裝服的「徐工人」,在這場四年一度的大會中露出了年輕本色:平均年齡不到35歲,技術人員超6000人,其中博士、碩士佔比超55%。這一張張青春的臉龐如同一面面鏡子,折射出這家77歲老國企的「煥然新生」。
  • 經濟參考報:徐工集團錨定雙循環格局 老國企混改煥新生
    10月末,徐工集團第十屆職工運動會開幕,18000多名職工代表參會。這是徐工混合所有制改革後的第一次運動會。平日裡穿著統一藍色工裝服的「徐工人」,在這場四年一度的大會中露出了年輕本色:平均年齡不到35歲,技術人員超6000人,其中博士、碩士佔比超55%。這一張張青春的臉龐如同一面面鏡子,折射出這家77歲老國企的「煥然新生」。
  • 2016年徐工集團十大事件:徐工製造2025、27年業內第一
    ,徐工集團攜手華為、阿里巴巴、中國電信等網際網路和通信業巨頭,共同啟動「徐工工業雲」平臺。7月英國KHL集團發布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排行榜,徐工集團排名第九,是唯一一家進入全球排名前十強的中國品牌。在人民日報社組織的第二屆中國品牌論壇上,徐工榮獲首屆「中國品牌獎——創新獎」,成為行業唯一獲獎品牌。
  • 中新融創牽手遠東宏信 徐工機械 借國企混改東風打造行業標杆
    而此次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籤署,開啟了中新融創與遠東宏信、徐工機械三方合作共贏的新篇章。同時,這也是中新融創參與徐工機械國企混改後的進一步合作,體現了中新融創擁有長期負責、共同發展的產業投資理念。今年9月22日下午,徐工機械與3家國有控股企業,以及包括中新融創在內的12家戰略投資者成功籤約。
  • 徐工集團500t吊車專區
    09-16 249 0 國企求租458 2 查看更多 徐工集團500t吊車專區簡介 鐵甲網【徐工集團500t吊車】專區,為您匯總有關【徐工集團500t吊車】的所有信息,專區內分為5大版塊,二手設備版塊可以找到【徐工集團500t吊車】有關的二手設備信息,了解其報價信息,熱賣品牌,熱賣地區等;論壇熱帖版塊可以直接看到為您精心挑選的鐵甲論壇中【徐工集團500t吊車】相關的精華帖及熱帖;機型庫版塊可以了解當前市場中
  • 一機集團牽手徐工集團闖市場 強強聯合效應顯 整機增長3倍多
    內蒙古一機徐工特種裝備有限公司不斷加快生產節奏和市場開拓力度,生產經營實現逆勢增長。今年截至11月底,累計下線各類整機219臺,同比增長3倍多;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2億元,同比增長41.9%。
  • 徐工集團與利氏兄弟籤署全球戰略合作協議
    徐工集團與利氏兄弟籤署全球戰略合作協議 bauma China 2018 在火熱的氛圍中,已經接近尾聲。利氏兄弟推出的多渠道銷售解決方案,以及全新的展臺設計吸引到眾多客戶的關注。
  • 徐工「超大噸位」露天成套礦業裝備再斬億元大訂單
    近日,徐工大型露天成套礦業裝備市場再傳捷報,XE900D、XE1250、XE3000礦用挖掘機、XDM80礦車等總價值億元的「超大噸位」產品將陸續發往內蒙古某大型鐵礦,一掃疫情帶來的經濟陰霾,為徐工珠峰登頂戰略再添助力。
  • 大國重器「神州第一挖」!國內首臺套700噸液壓挖掘機在徐工正式下線
    (王正喜 孫思 攝)高端製造鑄就大國重器 創新驅動勇登珠峰之頂「神州第一挖」推動徐工礦業機械邁向產業新高度  中國江蘇網4月3日訊 4月2日,國內首臺套700噸液壓挖掘機在徐工正式下線。這個龐然大物長23.5米,寬9.09米,高9.44米,單鬥34-38立方米,單鏟60餘噸貨物。目前已獲52項國家專利。
  • 徐工集團高端零部件產業基地沛縣開建
    這是徐工在徐州五縣(市)布局的第一個大型製造項目,規劃產能12萬噸高端精密零部件,總投資15億元。投資建設這一項目,是徐工集團做大做強核心零部件產業,打造主機核心競爭力,完善產業價值鏈的一項戰略舉措。這一重大項目的開工建設,也會在沛縣製造業板塊立起一個新的高峰,引領該縣產業結構加速調整,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增添新動能。
  • 「三高一大」再突破 | 徐工大噸位裝載機第4000臺下線暨俠客出徵
    8月3日,「智」領高端「大」贏未來,徐工大噸位裝載機第4000臺下線暨俠客行啟動儀式在徐工大噸位裝載機智造基地隆重舉行,來自行業協會、各地客戶、經銷商及徐工集團300餘人親身見證,共同感受徐工在大噸位裝載機領域的行業爆發力和巨大成長空間。
  • 徐工大噸位裝載機批量出口中亞市場
    初夏的陽光燦爛明媚,徐工大噸位裝載機的銷售熱潮如飆升的氣溫,火爆攀升。徐工大噸位裝載機再次批量出口中亞市場,民族裝備產業發展再次迎來榮耀時刻。本次批量出口中亞市場的產品包括數輛LW1200KN輪式裝載機和LW800K夾木鉗。
  • 國企創新突圍 大國重器彰顯非凡實力
    天問一號逐夢而行、嫦娥五號奔月取壤,奮鬥者號萬米探海……2020年,作為創新「主力軍」「排頭兵」,國有企業奮力爭先,重大科技成果蓬勃湧現,大國重器彰顯綜合國力。  「中央企業科技創新取得的重要進展和重大成果,有力彰顯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為『十三五』收官增添了成色亮色,極大振奮了人心、鼓舞了士氣。」
  • 徐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民:打贏混改「淮海戰役」 劍指「珠峰...
    混改「靴子落地」作為一家老牌國有企業,徐工集團要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一定離不開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和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以徐工有限為載體,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為這家老國企煥發新活力的「金鑰匙」。據了解,徐工有限是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徐工集團」)全資子公司,上市公司徐工機械的控股股東,承載著徐工集團的工程機械產業發展。旗下業務板塊囊括了上市公司內的工程機械及核心零部件業務,以及未進入上市公司的挖掘機械、混凝土機械、礦業機械、塔機、現代物流、軍民融合等產業板塊。公司為國企改革「雙百企業」之一,同時也是江蘇省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
  • 徐工集團吊車專區
    徐工吊車 徐工QAY650A起重機 398 1 查看更多 徐工集團吊車專區簡介 鐵甲網【徐工集團吊車】專區,為您匯總有關【徐工集團吊車】的所有信息,專區內分為5大版塊,二手設備版塊可以找到【徐工集團吊車】有關的二手設備信息,了解其報價信息,熱賣品牌,熱賣地區等;論壇熱帖版塊可以直接看到為您精心挑選的鐵甲論壇中【徐工集團吊車】相關的精華帖及熱帖;機型庫版塊可以了解當前市場中,【徐工集團吊車】相關的機械設備信息,包括其型號
  • 國文清會見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
    國文清對王民一行的到訪表示歡迎,對徐工集團長期以來給予中國五礦和中冶集團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簡要介紹了中國五礦及中冶集團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發展歷史和戰略重組以來取得的發展成就。國文清指出,中國五礦成立於1950年,從一家單一的外貿企業,逐步轉型發展成為以金屬礦產為核心主業的產業集團。
  • 徐工汽車:堅持綠色高質發展 助力綠水藍天之戰
    2008年9月,隨著南京徐工汽車有限公司籤字揭牌,徐工於90年代起開始勾勒的汽車夢輪廓逐漸清晰。作為徐工集團面向「十三五」戰略打造的新百億產業,徐工汽車在立項建設時就定位節能、環保、低碳、智能,致力於綠色生產、打造綠色產品,是江蘇省唯一的國有自主品牌汽車製造企業,更是江蘇省唯一的新能源卡車製造企業。
  • 數讀徐工基礎技能大賽榜單 看大國工匠的硬核實力
    企業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是勞動者素質的競爭徐工基礎堅持打造一流人才隊伍不動搖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當好技能人才培育的搖籃助力技能強國 人才興業 徐工基礎深耕人才建設數十年培養出一批批市賽的「種子選手」省賽的「技能高手」國賽的「
  • 「智能引領 綠色未來」徐工鐵裝礦山施工成套裝備亮相昆明
    「智能引領 綠色未來」徐工鐵裝礦山施工成套裝備亮相昆明 春城四月天,第四屆全國有色金屬採選冶實用技術與裝備大會圓滿落幕,針對目前井下礦山施工狀況,徐工鐵裝以「智能引領 綠色未來」為主題,攜徐工礦山施工成套化裝備亮相此次行業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