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大部分人可能都覺得,安生不應該愛上家明

2020-12-13 放不下那回憶

看完這部電影,我又重讀了那篇小說——《七月與安生》。

讀慶山的文,也純屬一個意外。她的文字總是纏繞著黑色的藤蔓,憂傷又迷離,這樣的文字是不適合我的。可是說到底,什麼叫適合不適合呢。

那年的她還不叫慶山。

那年的故事也不是這樣的結局。

這個故事出過漫畫,排過話劇,兜兜轉轉走了一圈以後又重新回到她的手上。這一次,她想和從前來點不一樣的。

以前我一直覺得,這樣的一個故事,如果不是因為慶山的言辭修飾,可能就是一個很狗血的劇情。但看到了不同的結局之後,我才知道,原來是我一直沒有讀懂這個故事的更深層涵義。

(文字有點多,請耐心看完。)

1

家明和安生在地鐵中相遇,他想留住安生,安生卻丟下一句話:別忘了,當初我們三個人中,你是最先逃跑的那一個。家明伸出去遞名片的手僵在了空中,名片隨著車門的關閉散落了一地。一層玻璃門,隔著兩個默默無言的人,漸行漸遠。

別說再見,說了,我怕會真的再見。

這是多年以後他們再次重逢時的情形。

大部分人可能都覺得,安生不應該愛上家明,因為七月和她的家人對她是如此的好,她不該「恩將仇報」,愛上七月愛的男人。當然,我也是這樣覺得的。但我認為,安生愛上家明,是一件意料之外的必然事件。

無論是文中還是影片中都有這樣一句話:「有時候七月是安生的影子,有時候安生是七月的影子。」她們都相信,只要踩到了一個人的影子,那個人就永遠不會離開了。安生雖然叛逆,表面上看起來心是硬的、是冷的,對親情、生活什麼的都不屑一顧,但其實她的內心一直在渴望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那天晚飯過後,安生拉著七月一路狂奔,帶著她們的一些生活用品,來到了安生打工攢錢租下的一個出租房,雖然裡邊很破舊,可安生還是很高興的對七月說:我也總算是能有個地方招待你了。她不在乎一切,可她卻在乎七月,期望未來能擁有一個屬於她們自己的家。七月溫馴,是一個從小到大都受到讚揚的好孩子,可她卻和那樣截然不同的安生成為了好朋友。或許在七月的心裡,一直都住著一個小小的安生吧,她叛逆,卻一直被壓制著。安生的到來,才使得七月心裡那個小小的人慢慢成長起來,慢慢的展露,變成了真正的七月。

她們兩個人窩在小小的床上,房間破舊,可心事卻很明亮。那時的她們,心愛的可能是一個小熊、一本漫畫書,或是一條花裙子。她們都可以彼此分享,就像交換自己的心事一般。即便是那天,七月躺在床上羞澀的告訴安生,她喜歡上了一個帥氣的男孩兒,可能那時的她們也從未想過,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分享,但唯獨有一樣不可以。

2

電影裡構造了安生和家明的第一次相遇,那是書裡未曾提及過的。安生鑽進放學的人流,雙手插在褲兜裡,儼然一個小混混。她不停地向周圍路過的同學問道:

「誰是蘇家明?」

「你認識蘇家明嗎?」

直到問到最後一人,她才見到了在人群中的蘇家明。

兩人默默的對視,不知道安生此刻的心裡是否在想,原來七月的愛,是這樣。

「是叫蘇家明吧?」

「以前搞過對象嗎?」

「都是你甩別人還是別人甩你啊?」

「都是你追別人還是別人追你啊?」

安生咄咄逼人的一連串問話,讓家明有些不知所措,但他的臉上並沒有表現出不安,反而是帶著一絲微笑,也不知是無奈,還是覺得好笑。

臨了,安生又拋下一句話:

「告訴你啊,最近有個女孩兒看上你了,你最好老實點。」

「還有,以後別說見過我。」

明明自己還是一個稚氣未脫的孩子,卻裝的那樣老成。安生太在乎七月,在乎到怕她受到一點點傷害。若非如此,她就不會親自跑去給她把關。若非如此,她也不可能會這樣遇到家明。

「你搶走了我的七月,如果我追到你,你就要把七月還給我。」

那時的安生,只愛著七月。

3

七月聞著風中的花香,看著眼前的兩個站在日光裡的人,她覺得那是自己最幸福的時刻,最愛的人和最好的朋友都在她身邊。但同時她也知道,從那天起他們三人也開始逐步的滑向了那個深淵,不過她並不願意承認。

安生是愛著七月的,不然她也不會和那個吉他手離開,不然她也不會強忍著不舍,怕把離別搞的傷感。

七月是愛著安生的,不然也不會在最後那樣竭嘶底裡的衝著她吼:「你以為那些男人都是真的愛你的嗎?告訴你,這個世界上除了我,沒有人真正愛你。」

她們都愛著彼此,也努力地使他們三個的關係變得清白。可是事情還是朝著那個不可控制的方向發展了。

七月追著火車,邊哭邊叫著:「如果有一天他不愛你了怎麼辦啊?」

安生將身子探出車外衝她喊:「七月,如果你想要我留下來,那我就留下來。」

我想七月一定是打算開口挽留的,倘若不是在那個瞬間看到了安生脖子上掛著的那個本屬於家明的護身符。

七月不再追趕火車,而是哭了起來,哭的那樣傷心。

「安生,我討厭這樣不能愛你比自己更多。」

她終究,還是更愛自己。不像安生那般,愛她更甚於自己。

也許是那一刻她們才意識到,原來愛是真的不能分享的。而這種不能分享的愛,並不只是關於家明,還有她們自己。

我以前想像過的未來,都是有你的。

可能是因為你走了,我的生活變得很平淡,一眼就可以看到一生。

她們對家明的愛都是明明白白的,對彼此的愛卻是隱忍著的。

4

安生令自己拼盡了全力去逃離這場將要發生的鬧劇,於是到了另一個城市流浪,身邊的人換了一個又一個。

她去麥當勞做兼職,到酒吧做服務生和老外聊天,在美院學習油畫。生活似乎從來不給她喘息的機會,讓一個一個的人到來,又一個一個的離去。我不知道她一個人的時候究竟會是怎樣的,她真的很像家明說的那樣,像一棵散發詭異濃鬱芳香的植物,會開出讓人恐懼的迷離花朵。安生每到一處,都會給七月寄出一張明信片,而每張明信片的末尾都寫著:

「問候家明。」

不是說好要離開,那為什麼還要時時牽掛。我想,安生應該是沒有惡意的,她只是想留一個念想給自己懷念,也算是成全了那段「無疾而終」的感情吧。

家明離開前往北京,七月沒有追火車,也沒有多餘挽留,而是轉過身去,邊走邊流淚。那晚,下起了雨。也就是那晚,安生再次見到了七月。

安生帶七月一起去住旅館,一如往常。曾經以為的不會變,但卻偏偏算漏了成長。七月不再願意住那樣破破的旅館,看不上安生和男人們拼酒去換取一瓶免費的紅酒,也不喜歡安生去計較酒吧裡龍蝦的價格是否划算。她們就那樣面對面坐著,卻第一次感覺隔得那麼遠。於是,她們開始有了爭執。

「原來你這麼多年都是這麼過來的!」

「你以為這些年我國得很容易嗎?學不會這些生存的方式,我早就餓死了,根本活不到現在。」

怨恨嗎?責怪嗎?還不是心裡那道坎一直都在,尚未填平。當然,有因為家明。但我覺得七月那樣「反常」的態度,更多的是對安生的心疼,以及羨慕。她心裡那個小小的安生在慢慢長大了,經歷了太久平淡的生活,便開始躍躍欲試。七月羨慕安生,羨慕她可以那樣肆無忌憚的去流浪,去向著自己想要的樣子活著,羨慕她的自由,羨慕她的隨性。可安生能給她的,已經是自己最好的了。

我常常想像,你流浪者的樣子。

說到底,她們還是不太會向對方表達情感,才會讓本該存在的句句溫柔,變成了無形又傷人的利劍。

5

能成為密友,大概總帶著愛。

安生見到七月時 ,總是笑著的。

就算是那晚淋了雨,渾身溼透。

就算是從教室裡出來,忽然對上她的眼神。

就算是在家明的家門口,被七月撞破一切。

三人對手戲的場景很少,可又讓人感覺無處不在。

明明只有三個人,我卻覺得有六個。因為他們各自心裡都裝著兩個人。

七月裝著安生和家明;

安生裝著七月和家明;

家明裝著七月和安生。

一個兩個,都是愛,無差別的愛。

是安生錯了嗎?她只是從小太缺愛。媽媽為了成全自己對一個男人的愛才生下了她,但又對關於她爸爸的那個秘密守口如瓶。電影裡的安生對母親百般的抗拒,但小說卻悄悄的講明了她的內心。她並不是抗拒,而是太渴望,越渴望就會越怕失去,所以乾脆就不要給自己留有希望,這樣決絕的讓人心疼。缺愛的人才會渴望愛,才會在遇到自己愛的人是,把自己關進一個走不出來的胡同。她愛七月,愛到了解她的一切,因此她會那樣輕易的猜出七月喜歡那隻綠鐲子。當然,她那隻也喜歡,但她更愛七月,所以一隻鐲子又算得了什麼。她太愛七月,所以才會「順理成章」的愛上七月愛的人。因此我才覺得,這是意料之外的必然事件。可家明終究不是鐲子,所以只能供她埋在心裡。一個心裡同時裝下兩個人,應該是很痛苦的事吧。

那麼是家明的錯嗎?有人說,總覺得七月與安生是同一個人。我想這就是答案吧。無論是七月還是安生,她們都是同一個人的不同展現,所以家明並不是愛上了七月或是安生,而是愛上了那個完整的她們。可是愛情,哪有那麼完美呢?

至於七月,她只是更愛自己,對安生是這樣,對家明也是這樣。安生為了她,和一個不愛的吉他手遠走。家明為了她,逃婚背負罵名。但不管怎樣,她都是一個從頭到尾不斷受傷的人,因為她最愛的兩個人,卻也愛著彼此。

他們都沒有做錯。如果非要說有的話,那什麼又是對呢?

我恨過你,可我發現我也只有你了。

6

安生說,這個世界很美,可她卻只想活到二十七歲。

最後的最後,卻是七月被永遠的留在了二十七歲。在看影片之前我就已經知道了這個結局,開始時並不明白慶山這樣安排的用意,但看完以後,我懂了。

那年的她叫安妮寶貝,那年的她讓生活永遠的帶走了安生,也似乎只有這樣才會使得一切合情合理,並且順理成章。

後來的她叫慶山,這一次她卻留下了安生,帶走了七月。

這麼多年後,她修改了這個故事的結局。我想,這樣的結局才是慶山應該滿意的。

七月的婚禮上,家明按照劇本上的編排逃婚,但卻不再是因為要去照顧安生,而是因為七月對他說:

「我不想和一個不夠愛我的男人在一起一輩子,只有你逃婚了,我才能名正言順的離開。」

所以,他做了那第一個逃跑的人。

安生和七月最後一次躺在一張床上時,七月已經有了家明的寶寶。七月哭著對安生說:我真的好想,活得像你一樣自由自在。

這才是除了愛以外,七月內心真正渴望的東西。她和安生是那樣的截然不同,卻又那樣的相似。她們渴望的,都是對方已經擁有的。所以最後慶山成全了她們,讓她們真正地交換了人生。七月活得像安生,安生活的像七月。說到底,這部影片更重要的意義,就是成長吧。

安生終於有了一個家,她和七月的孩子的家。而七月也終於獲得了解脫,去到了世界各處她想去的地方流浪,不再有家明,當然也沒有安生。

慶山雖然給七月安排了死於二十七歲的結局,卻又通過安生的文字,成全了七月。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相信這句話,一直相信。

相關焦點

  • 《七月與安生》女人是七月又是安生 幸運的是我們遇見的不是家明
    不喜歡家明,這種男人有什麼好?安生一開始就不應該表白,明知是七月的男朋友。家明是人在曹營心在漢。家明是自私和醜陋的,令人生厭,七月和安生實在不應愛上這種毫無責任感的男人!如果是我,一旦你若有外心,要麼你走,要麼我離開。
  • 七月與安生:安生醉酒大膽表白,與家明發生關係,被七月抓現行
    《七月與安生》會告訴你們她們的故事,該劇改編自安妮寶貝的同名小說在劇中沈月扮演的安生是性格外放的姑娘,陳都靈扮演的七月是性格靦腆的女生,這樣的他們卻同時愛上了一個人,那就是熊梓淇扮演的蘇家明與電影版不同的是,在電視劇中安生幫助七月追到了家明,可是安生自己也喜歡佳明
  • 《七月與安生》安生和家明到底是怎麼樣的?
    其次是七月,其實這個電影裡沒有什麼純粹的好人,也沒有什麼純粹的渣,更想是每一個為了愛在愛情裡沉浮的人,七月和安生是從小到大的好朋友,可是七月在看見家明向安生告白的時候什麼也沒有做,而是假裝不知道,這個一直是乖乖女的女孩也是會耍心機的,因為她怕她直接戳開他們之間的窗戶紙,她和家明會徹徹底底的完蛋。
  • 七月與安生:當幫助七月「追到」家明之後,安生後悔了!
    單親家庭的孩子身邊,一般都缺乏關愛與照顧。在安生(沈月飾)還只有三歲的時候,父親就拋下她們母女二人。母親為了安生能夠擁有一個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一個人獨自離開在外面打拼。自此,安生過著就像「沒有父母」一般的生活。
  • 重溫《七月與安生》:如果家明沒有出現,七月和安生還會分開嗎?
    一、七月與安生同樣愛上了家明七月和安生一樣,也不一樣。安生沒有體會過家庭的溫暖,是個從小叛逆的女孩子。而在一開始,故事中的小安生甚至大膽到能夠去砸消防鈴。七月麼,就是所有人眼中的乖乖女。而後這一切的一切都不一樣了。七月知道,她知道安生會讓給她,不會跟她搶。可後來她不確定了,因為安生出現在了家明的家中,當她去探望家明的時候。
  • 七月與安生:七月和家明吵架不斷,安生差點被下藥!
    家明趕著要回去,七月忍不住抗議,家明不明白七月一向乖巧懂事,怎麼突然變得不可理喻。兩人衝突升級,而家明似乎連吵架的時間也沒有,匆匆離去。七月情緒十分低落,發簡訊向安生訴苦,安生安慰七月不要亂想,家明在實驗室煩躁不安,發了一條傾訴簡訊給自己師姐,卻不小心發到了七月手機上,都說談戀愛的女人會失去理智,七月也免不了俗,氣衝衝的跑去家明辦公室去質問家明。
  • 《七月與安生》為什麼安生要對家明說謊,說七月並沒有死?
    《七月與安生》這部青春愛情電影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是由當紅兩個小花旦主演的。周冬雨飾演李安生。放浪、不羈、自我的女生。不按規矩辦事,挑戰權威。馬思純飾演林七月。文靜、乖巧又安分的女生。七月與安生從踏入中學校門的一刻起,便宿命般地成為了朋友。她們一個恬靜如水,一個張揚似火,性格截然不同、卻又互相吸引。她們以為會永遠陪伴在彼此的生命裡,然而青春的陣痛帶來的不是別的,而是對同一個男生的愛——18歲那年,她們遇見了蘇家明,至此,成長的大幕轟然打開。而電影最後安生為何要對家明撒謊說七月沒有死,而是去流浪?
  • 《七月與安生》為何家明和七月吵架後要去西安找安生?
    七月和安生本來是一對無話不說的好閨蜜,因為家明的出現讓她們的感情漸漸有了變化,而家明和七月吵架鬧分手去找安生,讓七月誤會了安生,讓兩個無話不談的閨蜜到了無話可談,兩個人的感情走到了無法修復的地步。那為什麼家明會去西安找安生呢?
  • 《七月與安生》中,安生為何要用流浪向家明隱瞞七月的死訊?
    電影最後,安生告訴家明七月遠走高飛去流浪了,而事實是七月死在了手術臺上,在生下家明孩子的那一刻,因為大出血死了。那為什麼安生要告訴家明七月流浪去了呢?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1、有種感情,叫做「不再聯繫」安生可能不想和家明有任何的聯繫了吧,畢竟曾經愛過,畢竟他們中間隔了一條人命,所以安生告訴家明七月去流浪了,但是其實是間接告訴家明,七月一直在他們中間,告訴家明七月和自己都不想要再和家明聯繫,所以不想和家明分享七月真正的消息。
  • 七月與安生,多年後安生偶遇家明,為何要落荒而逃?
    影片七月與安生,以講故事的口吻,穿插著七月所寫的小說鋪墊,來向我們講述一對女孩子的青春故事。劇初,漂泊多年的安生地鐵上偶遇家明,那個青春時期佔據著兩個女孩子心田的陽光男孩。此時的七月,已不在,安生見到家明,為何要匆匆逃跑呢?
  • 安生為何要對家明撒謊說七月沒有死,而是去流浪?
    懂七月的只有安生,心疼七月的也只有安生,她給了所有人包括七月在內的最美的幻想,給了自己,一生舔舐卻癒合不了的傷口。這是一個最美的謊言,被騙的人應該感激家名,是七月這短短的一生中唯一愛過的男人。從小到大都是乖乖女,不能任性的做自己。與其告訴家明七月死了,不如說是去流浪吧。流浪了,七月也就解脫了。因為那是七月的夢想,是一種解脫。因為安生太了解七月了,七月去世後,她跟家明也將再無任何聯繫,過去的事就都過去了,讓這一切都藏在回憶中吧,有些事過去了也沒必要對別人說了。說出來贏得同情嗎?安生不是那樣的人,七月也不是。
  • 二刷《七月與安生》:家明最渣也最慘,他其實誰也不愛
    因為七月始終是一個極度隱忍的人,在送別安生時,本來滿滿都是不捨得,甚至追著火車跑,但是在看到安生脖子裡的家明送的佛像,她的內心是崩潰的,隨即眼神裡多了一絲可怕的情緒,也許只有安生走了,她才能更好地擁有家明。沒辦法,七月是一個善於隱藏的女孩子,比起失去的痛苦來說,故作糊塗才是她能接受的事情。
  • 《七月與安生》七月憤然起身而走,留下惆悵失落的安生
    如果真的清楚的話,你這五年裡給我寫的每一封明信片,都在問候著我的男朋友,如果真的清楚的話,你就不會一直都戴著這個。」她憤然起身,揪出安生掛在胸內的佛像掛件。尷尬的安生緩過神來,兇狠地回擊「你看,你算得多清楚!你看看你,我就想著當初我跟男的跑的時候,你挺開心的吧?七月,你是什麼人,可能家明不知道,我還不清楚嗎?」七月氣憤落淚,然而安生卻仍然在進一步刺激她「別哭,有什麼可哭的?」
  • 《七月與安生》不死人了?劇版改成圓滿結局
    在原著中,過半的篇幅都是在描述七月與安生高中、大學時期的經歷,但劇版卻用前四集便快速交代了兩人從相識到高中畢業、七月結識家明、安生外出打拼的劇情;大學生活也在13集便匆匆結束。對於配角是否喧賓奪主,崔亮表示,這些人物的故事都沒有脫離七月與安生的人生軌跡,例如同樣是經歷波折與不信任,面臨生活壓力分開,大大咧咧的田迅雷和許天繞了一大圈最終走到了一起,但家明和七月卻永遠不可能回到過去,「鋪排到後期,你會發現這些角色有的是推動七月與安生的人生選擇,有的則是和她們的選擇產生對照。」
  • 《七月與安生》:除了心疼七月和安生,你還體會到什麼?
    我體會到:女生之間的感情真奇妙女孩子之間的感情真的很奇妙,看似擁有的東西都可以分享,倒有些東西卻是任何人都不能去觸碰,尤其這個人是對方,就比如愛情。七月的家庭條件優越,安生則是沒人管的「野孩子」,七月把自己擁有的一切都跟安生分享,包括自己的爸爸媽媽的愛。
  • 你的人生,我奉陪到底,每個人都是《七月與安生》的矛盾體
    《七月與安生》是一部獨特的雙女主影片,由周冬雨和馬思純領銜主演,曾國祥導演執導。講述了七月與安生這兩個女孩從相知相識、相愛相殺的成長故事。丟失安生明白自己的所有都是七月給的,所以當她發現七月喜歡上一個男生時,她既惱火又很慌,她覺得自己要失去七月了。
  • 七月與安生,家明第一次見到安生,為何會被她牢牢吸引而不自知?
    電影七月與安生中,七月與安生從十三歲開始相識。家境,性格完全不同的她們相互吸引。她們相互陪伴長大,成為最好的朋友,一同走過那青澀的歲月,直到家明的出現。家明是七月第一次喜歡上的男生,陽光帥氣,外形俊朗。
  • 閨蜜情+三角戀,"七月與安生"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小說: 七月與安生從小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女孩,七月溫柔漂亮、文靜乖巧,走到哪裡都受歡迎,而安生性格陰鬱冷僻、桀驁不馴,除了七月沒有人願意和她來往。兩個表象看上去極端相反的、帶有符號化特質的女孩,其實恰好就是彼此的投射,她們是對方的映射,顯現出自己另外一面所隱含的被壓抑的天性。
  • 《七月與安生》:再親密的關係,也有不可逾越的界限
    暫且不說這個劇帶給我們的整個意義,單從兩個人的友誼危機,我覺得是安生這四個錯誤做法導致的。01私下主動招惹聽到七月說自己有喜歡的人的時候,安生是有點傷感的。作為好朋友,她也真希望七月幸福快樂。不管蘇家明是不是真的愛七月,那是他們倆個人的事,生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作為局外人,幹嘛要去幹涉人家。因為安生的突然襲擊,看到她這個精靈古怪的女孩,蘇家明馬上對她產生了好感。也許從這裡開始,家明就開始喜歡安生了。雖然我們會罵蘇家明是渣男,對感情優柔寡斷,害了兩個女孩。但如果安生不主動招惹,至少不會成為她們友誼危機的導火索。
  • 周冬雨馬思純的金馬「雙黃蛋」精彩演繹《七月與安生》
    而安生對家明也產生了不一樣的好感,家明也是安生的反面,看似與七月一類,這樣的手法很是高明,也反應出了安生對安穩的生活的渴望。世間最美的豔遇,是遇見另一個自己雖然安生也喜歡上了家明,但是七月先喜歡了家明,所以安生選擇離開來逃避這一段感情,換了一座城市,隨心所欲的安生用自由的人生結伴了無數不一樣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