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擊關注↑↑↑,
老朋友請點讚轉發(*`)
(學此篇要注意兩點:一是注意陰陽辨證,此為大方向,大方向沒錯,選用下列方劑,大部分會有效,二是注意下列方劑的用藥思路,關健是找到一到兩味的主藥,任何疾病用對主藥事半功倍)
一、呼吸系統疾病
1.普通感冒 治法:辛涼解表,清熱化瘀益氣
藥物:薄荷15克 桑葉10克 黃芩20克丹皮30克黃芪30克
2.急性咽喉炎 治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藥物:黃芩20克 地丁30克 滷地菊30克 丹皮30克 桃仁20克
3.慢性咽喉炎 治法:清熱解毒,化瘀益氣
藥物:黃芩20克 滷地菊30克 丹皮30克 地龍30克 太子參30克
4.急性鼻炎 治法:清涼宣肺,清熱化瘀
藥物:薄荷15克 蒼耳子15克 黃芩30克 地丁30克 丹皮30克
5.慢性鼻竇炎 治法:清熱解毒,化瘀益氣
藥物:黃芩30克 蒲公英30克 丹皮30克 桃仁30克 黃芪30克
6.慢性過敏性鼻炎 治法:宣肺清熱,益氣化瘀
藥物:蜜麻黃15克 蟬蛻10克 黃芩20克 丹參30克 黃芪50克
7.急性支氣管炎 治法:宣肺平喘,清熱化瘀
藥物:麻黃15克 黃芩30克 大黃5~20克 魚腥草30克 地龍30克
8.慢性支氣管炎 治法:清熱平喘,化瘀益氣補腎
藥物:黃芩20克 麻黃15克 地龍30克 黃芪50克 淫羊藿20克
9.支氣管哮喘 治法:宣肺平喘,化瘀益氣
藥物:麻黃15克 胡禿子20克 蘇子20克 地龍30克 黃芪50克
10.阻塞性肺氣腫 治法:化瘀行氣,通腑益氣
藥物:地龍30克水蛭粉8克(衝) 陳皮15克 大黃5~15克 黃芪30克
11.肺炎 治法:清熱平喘,通腑化瘀
藥物:黃芩30克 魚腥草30克 麻黃15克 大黃5~20克 地龍30克
12肺結核 治法:清熱養陰,化瘀益氣
藥物:黃芩20克黃精30克 百合30克 丹皮30克西洋參10克
13.結核性溢出性胸膜炎 治法:清熱通腑,化瘀利尿
藥物:黃芩30克 大黃10克 蚤休15克 地龍30克 澤瀉20克
二、循環系統疾病
14.慢性心功能不全 治法:益氣,安神 ,通絡
藥物:黨參30克(或人參10克) 炙甘草15克 五味子20克 麥冬30克 川芎20克
15.房性早搏 治法:益氣,安神,化瘀
藥物:黨參30克(或人參10克) 炙甘草15克 五味子20克 磁石30克 丹參30克
16.竇性心動過緩 治法:益氣,養血,化瘀
藥物:西洋參10克 炙甘草15克 熟地30克 川芎20克 丹參30克
17.原發性高血壓 治法:瀉肝通腑,化瘀潛陽
藥物:龍膽草15克 大黃5~10克 地龍30克 菊花30克 磁石30克
18.動脈粥樣硬化 治法:降脂化瘀,通腑祛濁
藥物:薑黃20克 山楂40克 水蛭15克 大黃10克 澤瀉30克
19.冠心病 治法:化瘀通絡,益氣安神
藥物:地龍30克 川芎30克 黨參30克 炙甘草15克 五味至20克
20.心肌炎 治法:清心化瘀,益氣安神
藥物:黃連10克 水牛角30克 丹皮30克 西洋參10克 硃砂麥冬20克
21.血栓性靜脈炎 治法:清熱解毒,化瘀通絡
藥物:地丁30克 虎杖30克 大黃5~15克 地龍30克 絡石藤30克
三、消化系統疾病
22.反流性食道炎 治法:利膽通腑,清熱化瘀
藥物:鬱金20克 金錢草20克 大黃3~5克 黃連5克 地龍30克
23.慢性淺表性胃炎 治法:清熱化瘀,益氣消食
藥物:蒲公英30克 黃連5~10克 地龍30克 黨參30克 建曲20克
24.萎縮性胃炎 治法:清熱化瘀,消食益氣
藥物:蒲公英30克 地龍30克 山楂40克 建曲20克 黨參30克
25.消化性潰瘍 治法:清熱化瘀,益氣消食
藥物:蒲公英30克 地龍30克 乳香10克 黨參30克 建曲20克
26.潰瘍性結腸炎 治法:清腸行氣,化瘀益氣
藥物:白頭翁20克 鬼針草30克 木香20克 地龍30克 黨參30克
27.慢性肝炎 治法:清熱通腑,化瘀益氣
藥物:黃芩30克 梔子20克 大黃5~15克 地龍30克 黃芪50克
28.肝硬化 治法:化瘀,通腑,益氣
藥物:土鱉蟲30克 水蛭粉8克(衝) 炮山甲粉10克(衝) 大黃3~10克 黃芪50克
29.脂肪肝 治法:化瘀消食,通腑利尿
藥物:水蛭15克 地龍30克 山楂40克 大黃5~10克 澤瀉30克
30.急性膽囊炎 治法:清熱利膽,通腑止痛
藥物:黃芩30克 金錢草30克 鬱金30克 大黃10克 元胡20克
31.慢性膽囊炎 治法:清熱通腑,化瘀益氣
藥物:黃芩30克 大黃5克 地龍30克 丹參30克 黨參30克
32.小兒營養不良 治法:清腸益氣,消食驅蟲
藥物:胡黃連5克 太子參30克 山楂20克 建曲10克 使君子10克
33.小兒腹瀉病 治法:清腸止瀉,健脾消食
藥物:鬼針草20克 黃連3~5克 煨葛根20克 太子參20克 建曲10克
四、泌尿系疾病
34.急性腎小球腎炎 治法:清熱攻下,化瘀益氣
藥物:黃芩30克 魚腥草40克 大黃10~20克 地龍30克 黃芪50克
35.慢性腎小球腎炎 治法:清熱化瘀,益氣補腎
藥物:魚腥草30克 大黃5~20克 地龍30克 黃芪50~90克 黃精30克
36.腎病綜合症 治法:清熱化瘀,益氣補腎
藥物:魚腥草30克 大黃5~15克 地龍30克 黃芪50克 黃精40克
37.隱匿性腎炎 治法:清熱化瘀,益氣補腎
藥物:黃芩20克半邊連30克 丹參30克 黃芪50克 黃精30克
38.膀旁胱炎 清熱利溼,化瘀益氣
藥物:黃柏20克 車前草40克 丹皮30克 山楂30克 黃芪30克
五、血液和造血系統疾病
39.再生障礙性貧血 治法:益氣,補血,活血
藥物:西洋參10克 黃芪50克當歸20克 熟地30克 丹參30克
40.過敏性紫癜 治法:清熱解毒,化瘀益氣
藥物:連翹20克 地丁30克 蟬蛻15克 三七粉10克(衝) 黃芪50克
41.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治法:益氣補血,化瘀止血
藥物:西洋參10克 黃芪50克 當歸20克 三七粉10克(衝) 仙鶴草30克
42.播散性血管內凝血 治法:化瘀清熱,通下益氣
藥物:地龍30克 水蛭粉8克(衝) 黃芩20克 大黃5~20克 黃芪50克
43.血栓性疾病 治法:化瘀行氣,通下益氣
藥物:地龍30克 水蛭粉8克(衝)枳殼20克 大黃5~20克 黃芪30克
六、內分泌系統疾病
44.甲亢 治法:清熱化瘀,養陰安神
藥物:黃芩20克 丹皮30克 夏枯草30克 麥冬30克 五味子20克
45.甲狀腺炎 治法:清熱攻下,化瘀安神
藥物:黃芩20克 蒲公英30克 大黃5克 丹皮30克 五味子20克
七、代謝性疾病
46.糖尿病 治法:清熱化瘀,養陰益氣
藥物:黃連5~10克 大黃5~15克 地龍30克 花粉40克 黃芪50克
47.肥胖症 治法:化瘀消食,通便利溼
藥物:丹參30克 山楂40克 大黃3~15克 澤瀉30克 荷葉20克
48.痛風 治法:通便利溼,化瘀通絡
藥物:大黃5~15克 車前草30克 地龍30克 丹皮30克 秦艽30克
八、風溼性疾病
49.類風溼性關節炎 治法:祛風通絡,化瘀止痛
藥物:秦艽30克 雷公藤10克 地龍30克 丹皮30克 兩面針30克
50.強直性脊柱炎 治法:祛風活絡,化瘀止痛
藥物:秦艽30克雷公藤10克 地龍30克 川牛膝30克 元胡20克
51.系統紅斑狼瘡 治法:清熱涼血,化瘀補腎
藥物:黃芩20克 板藍根30克 茜草30克 地龍30克 黃精30克
52.進行性系統性硬化症 治法:活血化瘀,健脾補腎
藥物:地龍30克 水蛭15克 土鱉蟲30克 黨參30克 枸杞30克
九、神經瘀精神系統疾病
53.精神分裂症 治法:攻下利尿,化瘀通竅
藥物:大黃5~20克 木通10克 地龍30克 丹參40克 石菖蒲30克
54.血管性痴呆 治法:化瘀通下,益氣補腎
藥物:地龍30克 水蛭10克 大黃5~10克 西洋參10克 黃精40克
55.梅尼爾病 氣熱利尿,化瘀安神
藥物:黃芩20克 大黃3~5克 車前草40克 地龍30克 磁石20克
56.坐骨神經通 蛭法:祛風痛絡,化瘀止痛
藥物:秦艽30克 洛石藤30克 丹皮30克 兩面針30克 元胡20克
57.偏頭痛 治法:疏風化瘀,安神止痛
藥物:白芷20克 細辛5克 乳香10克 五味子20克 元胡20克
58.癲癇 治法:攻下化瘀,鎮靜安神
藥物:大黃5~20克 地龍30克 蜈蚣2~5條 牡蠣60克 五味子20克
59.局限性腦梗 治法:攻下化瘀,益氣補腎
藥物:大黃5~20克 地龍30克 土鱉蟲30克 黃芪50克 淫羊藿25克
60.腦血栓形成 治法:攻下化瘀,益氣通絡
藥物:大黃5~15克 地龍30克 水蛭15克 黃芪50克 川芎20克
十、傳染性疾病
61.甲性病毒肝炎 治法:攻下利尿,化瘀益氣
藥物:大黃5~15克 梔子20克 車前草30克 丹參30克 黃芪50克
62.乙性病毒性肝炎 治法:清熱利膽,化瘀益氣
藥物:黃芩30克 板藍根20克 鬱金20克 地龍30克 黃芪50克
63.流行性乙型腦炎 治法:清熱攻下,化瘀益氣
藥物:板藍根30克 黃芩30克 大黃10~20克 地龍30克 西洋參10克
64.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治法:清熱攻下,化瘀益氣
藥物:黃芩30克 蒲公英30克 大黃10~20克 地龍30克 黃芪30克
65.麻疹 治法:清熱透疹,化瘀益氣
藥物:薄荷15克 蟬蛻10克 板藍根20克 丹參30克 太子參30克
66.水痘 治法:清熱利溼,化瘀益氣
藥物:薄荷15克 滑石20克 板藍根20克 丹皮30克 黃芪30克
67.帶狀皰疹 治法:清熱解毒,化瘀益氣
藥物: 紫花地丁30克 土茯苓40克 馬藍30克 地龍30克 黃芪30克
68.流行性腮腺炎 治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藥物:板藍根20克 紫花地丁30克 半邊蓮30克 丹皮30克 地龍30克
69.流行性出血熱 治法:清熱攻下,化瘀益氣
藥物:黃芩30克 大黃5~15克 丹皮30克 地龍30克 黃芪30克
70.腸傷寒 治法:清熱攻下,化瘀益氣
藥物:白頭翁20克 鬼針草30克 大黃5~15克 丹參30克 黨參30克
71.細菌性痢疾 治法:清熱攻下,化瘀消食
藥物:黃連5克 鬼針草30克 大黃3~5克 丹皮30克 建曲20克
72.猩紅熱 治法:清熱攻下,化瘀益氣
藥物:紫花地丁30克 黃芩30克 大黃5~15克 地龍30克 黃芪30克
73.敗血症 治法:清熱攻下,化瘀益氣
藥物:黃芩30克 大黃5~20克 地龍30克 丹參30克 西洋參10克
74.鉤端螺旋體病 治法:清熱攻下,化瘀益氣
藥物:土茯苓50克 地丁30克 大黃5~20克 丹參30克 黃芪30克
十一、男性疾病
75.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 治法:清熱解毒,攻下化瘀
藥物:黃芩30克 蒲公英30克 車前草30克 大黃5~20克 丹參30克
76.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 治法:清熱攻下,益氣化瘀藥物:黃柏20克 大黃3~20克 水蛭粉8克(衝) 地龍30克 黃芪50克
77.非細菌性前列腺炎 治法:清熱攻下,化瘀益氣
藥物:黃芩30克 大黃3~20克 水蛭粉8克(衝) 丹參30克 黃芪50克
78.前列腺痛 治法:攻下化瘀,行氣止痛
藥物:大黃3~15克 地龍30克 陳皮20克 徐長卿20克 元胡20克
79.前列腺增生 治法:攻下利尿,化瘀補腎
藥物:大黃3~25克 車前草30克 地龍30克 莪朮30克 淫羊藿15克
80.尿道炎 治法:清熱利尿,化瘀益氣
藥物:黃柏20克 車前草30克 半邊蓮30克 山楂40克 黃芪50克
81.慢性精囊炎 治法:清熱攻下,化瘀益氣
藥物:黃芩30克 地丁30克 大黃3~15克 地龍30克 黃芪50克
82.血精症 治法:清熱攻下,化瘀止血
藥物:黃芩30克 虎杖30克 大黃3~15克 三七粉10克(衝) 側柏葉30克
83.急性睪丸炎 治法:清熱攻下,化瘀止痛
藥物:蒲公英30克 大黃3~20克 荔枝核30克 地龍30克 元胡20克
84.慢性睪丸炎 治法:清熱攻下,活血化瘀
藥物:黃芩30克 大黃5~15克 荔枝核30克 地龍30克 水蛭15克
85.附睪炎 治法:清熱攻下,活血化瘀
藥物:黃芩30克 大黃5~15克 荔枝核30克 地龍30克 水蛭15克
86.陰囊溼疹 治法:清熱利溼,活血化瘀
藥物:黃柏20克 土茯苓30克 苦參10克 車前草30克 丹參30克
87.鞘膜積液 治法:清熱利溼,攻下化瘀
藥物:黃芩30克 車前草30克 澤瀉20克 大黃5~20克 丹參30克
88.精索靜脈曲張 治法:活血化瘀,攻下行氣
藥物:地龍30克 水蛭粉8克(衝) 丹參30克 桃仁30克 大黃5~20克 陳皮20克
89.陰莖硬結症 治法: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藥物:地龍30克 水蛭5克 土鱉蟲30克 浙貝20克 牡蠣40克
90.輸精管堵塞 治法:活血化瘀,清熱攻下
藥物:地龍30克 水蛭粉8克(衝) 丹參30克 黃芩30克 大黃5~20克
91.精少症 治法:補腎壯陽,滋陰壯陽
藥物:巴戟天30克 淫羊藿15克 蜈蚣2~5條枸杞30克 西洋參10克
92.精液不液化症 治法:清熱攻下,化瘀滋陰
藥物:黃芩30克 大黃5~15克 水蛭15克 丹參30克 黃精30克
93.陽痿 治法:補腎壯陽,益氣活血
藥物:巴戟天30克 淫羊藿15克 仙茅20克 西洋參10克 川芎20克
附:藥對配伍法
一、用於心臟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清心
清心瀉火:石膏 — 梔子、連翹,如清瘟敗毒散;竹葉—石膏,如竹葉石膏湯;梔子 — 知母,如消黃散。
清心解毒:黃連 — 黃芩、梔子,如黃連解毒湯;連翹 — 木通、大黃,如洗心湯;大黃 — 黃芩、黃連,如瀉心湯;連翹 — 牛蒡子、玄參,如普濟消毒飲。
清心涼血:犀角 — 生地、玄參,如清營湯;赤芍 — 牡丹皮,如犀角地黃湯。
清心利尿:梔子 — 木通,如洗心湯;滑石 — 梔子、車前子,如八正散;木通 — 竹葉、生地。
清心止血:車前子 — 梔子、蒲黃,如秦艽散;生地 — 犀角,如犀角地黃湯。
清心鎮驚:黃連 — 硃砂,如硃砂散。
清心祛暑:香薷 — 柴胡、黃連,如香薷散;滑石 — 甘草,如六一散。
清心洗痰:黃連 — 膽南星、竹茹,如消黃益心湯;黃連 — 天竺黃, 如天竺黃散。
交通心腎:黃連 — 桂心,如交泰丸。
(二)溫心
溫心壯陽:附子 — 肉桂,如回陽救急湯。
溫心通脈:附子 — 乾薑,如四逆湯。
溫心止痛:附子 — 玄胡索。
和陽益陰:桂枝 — 白芍,如桂枝湯。
溫通開竅:細辛 — 牙皂,如吹鼻散。
(三)補心
益氣回陽:人參 — 附子,如參附湯;黃芪 — 附子,如芪附湯。
補氣養血:黃芪 — 當歸,如當歸補血湯;黨參 — 黃芪、當歸,如通乳散。
益氣止血:黃芪 — 地榆,如地榆合劑。
益氣復脈:炙甘草 — 桂枝,如炙甘草湯。
益氣止汗:黃芪 — 麻黃根、浮小麥,如牡蠣散。
益氣斂陰:人參 — 麥冬、五味子,如清暑益氣湯。
和營補血:熟地 — 當歸,如四物湯;白芍 — 熟地,如膠艾湯。
滋陰養血:幹地黃 — 阿膠,如黃土湯;麥冬 — 生地,如炙甘草湯。
滋陰安神:生地 — 酸棗仁、麥冬,如天王補心丹;五味子 — 苻神、遠志,如養心湯。
滋陰降火:生地 — 熟地、黃連,如當歸六黃湯。
二、用於肺臟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清肺
清肺瀉火:石膏 — 知母,如白虎湯;黃芩 — 梔子,如潤肺湯。
清肺止咳:石膏 — 麻黃、杏仁,如麻杏石甘湯;石膏 — 杏仁,如麻杏石甘湯;銀花 — 款冬花、桔梗,如款冬花散;前胡 — 紫苑,如滋陰定喘湯。
清肺祛痰:黃連 — 貝母、白礬,如白礬散;知母 — 貝母,如二母散。
清肺解毒:板藍根 — 馬勃、玄參,如普濟消毒飲;銀花 — 連翹、大黃如消黃清涼散;黃連 — 黃芩、梔子,如消黃散。
清肺解表:銀花 — 連翹、荊芥,如銀翹散;桑葉 — 杏仁,如桑杏湯。
清肺利咽:牛蒡子 — 桔梗、甘草,如銀翹散。
清肺止血:知母 — 側柏葉、梔子,如十黑散;黃連 — 白芨、阿膠,如白芨散。
清肺止癢:玄參 — 紫參、苦參,如五參散。
清肺排膿:葦莖 — 苡仁、桃仁。
瀉肺行水:葶藶子 — 大棗。
(二)溫肺
溫肺發表:細辛 — 麻黃、乾薑,如麻黃桂枝湯;荊芥 — 防風,如荊防敗毒散。
溫肺止咳:麻黃 — 杏仁,如厚樸麻黃湯;杏仁 — 桔梗,如發表青龍湯。
溫肺化痰:乾薑 — 細辛、半夏,如小青龍湯;紫苑 — 蘇子。
燥溼化痰:半夏 — 陳皮、茯苓,如二陳湯;半夏 — 枯礬,如半夏散。
化痰降氣:蘇子 — 萊菔子、白芥子,如三子下氣湯;半夏 — 蘇子,如蘇子降氣湯;紫苑 — 白部、白前,如止嗽散。
宣肺利氣:桔梗 — 幟殼,如荊防敗毒散;杏仁 — 陳皮,如發表青龍湯。
宣肺行水:麻黃 — 白朮;桂枝 — 防己。
(三)潤肺
潤肺清熱:知母 — 貝母、玄參,如知母散;沙參 — 麥冬、天花粉,如沙參麥冬湯。潤肺生津:麥冬 — 生地、知母,如清肺潤腸散;麥冬 — 沙參、玉竹,如沙參麥冬湯。
潤肺止咳:麥冬 — 杏仁、枇杷葉,如清燥救肺湯;款冬花 — 紫苑,如黃柏散。
潤肺化痰:百合 — 貝母、麥冬,如百合固金湯;天冬 — 麥冬、瓜蔞殼,如理肺散。
潤肺滋腎:生地 — 熟地、玄參,如百合固合湯。
(四)補肺
益氣斂肺:人參 — 五味子,如虛勞補陽散;
益氣平喘:人參 — 麻黃、杏仁。
益氣化痰:人參 — 貝母。
益氣固表:黃芪 — 白朮、防風。
補肺潤燥:黨參 — 沙參、制首烏,如五參散。
三、用於脾臟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溫脾
溫中祛寒:乾薑 — 厚樸,如健脾散;官桂 — 砂仁,如益智散。
溫中行氣:厚樸 — 青皮、陳皮,如厚樸散;桂心 — 砂仁、陳皮,如桂心散。
溫中止痛:丁香 — 吳萸,如丁萸理中湯;砂仁 — 木香,如香砂散。
溫脾止瀉:肉豆蔻 — 訶子,如養臟湯。
溫脾止血:附子 — 白朮、灶心土,如黃土湯;附子 — 炮姜炭。
溫脾攻下:附子 — 大黃,如溫脾湯。
溫脾助陽:乾薑 — 草果仁、附子,如實脾湯;白朮 — 附子,如術附湯。
(二)清脾
清熱解毒:石膏 — 黃連、黃芩;升麻 — 玄參。
清熱祛溼:黃連 — 黃芩、黃柏,如黃連解毒湯;梔子 — 藿香;黃柏 — 蒼朮,如除溼壯筋湯;石膏 — 蒼朮,如溼熱吐草方。
(三)健脾
健脾除溼:苡仁 — 防已、陳皮,如滋補散;茯苓 — 苡仁、大腹皮,如消腫利水散;白朮 — 茯苓,如四君子湯。
燥溼健脾:蒼朮 — 厚樸、陳皮,如平胃散;檳榔 — 蒼朮,如麻黃桂枝湯;蒼朮 — 神曲,如加味平胃散。
健脾行氣:陳皮 — 青皮,如曲櫱散;茯苓 — 枳殼,如和胃消食湯。
健脾破滿:白朮 — 莪朮,如導水散;白朮 — 枳實,如枳實導滯丸。
健脾利水:黃芪 — 茯苓、防己,如防己散;白朮 — 茯苓、豬苓,如五苓散。
(四)補脾
補脾益氣:黨參 — 黃芪、白朮,如扶脾散;人參 — 白朮,如四君子湯。
補中健脾:人參 — 白朮、陳皮,如異功散;白朮 — 山藥,如完帶湯。
益氣昇陽:黃芪 — 升麻、柴胡,如補中益氣湯。
益氣溫中:黃芪 — 桂枝;人參 — 白朮、乾薑,如理中湯。
補中和胃:白朮 — 砂仁、陳皮,如香砂六君子湯。
益氣澀腸:人參 — 肉豆蔻、訶子,如養臟湯。
四、用於肝臟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清肝
清肝瀉火:黃芩 — 梔子,如龍膽瀉肝湯;黃芩 — 生地、黃連,如黃芩散;大黃 — 菊花、黃芩,大黃當歸散;梔子 — 牡丹皮,如丹梔逍遙散。
清肝明目:菊花 — 木、車前子,如洗肝散;青葙子 — 草決明、石決明,如青葙子散。
清肝利溼:梔子 — 茵陳;龍膽草 — 木通、車前子。
清肝熄風:羚羊角 — 鉤藤,如羚羊鉤藤湯;全蠍 — 僵蠶、蟬蛻,如千金散;蟬蛻 — 蚯蚓。
清肝止血:黃芩 — 大黃、梔子,如大黃當歸湯。
平肝潛陽:鉤藤 — 石決明、天麻;白芍 — 龍骨、牡蠣。
(二)溫肝
溫肝散寒:吳萸 — 生 姜,如四神丸。
溫肝行氣:吳萸 — 小茴香,如木瓜散;高良姜 — 香附。
溫肝清胃:吳萸 — 黃連,如木瓜散。
溫肝舒筋:木瓜 — 苡仁、桂枝,如舒筋散。
(三)疏肝
疏肝清熱:川楝子 — 玄胡索。
疏肝解鬱:柴胡 — 白芍,如逍遙散;柴胡 — 麥芽、陳皮,如和氣飲;枳殼 — 鬱金;柴胡 — 香附,如柴胡疏肝散。
疏肝行氣:香附 — 枳殼,如柴胡疏肝散;川楝子 — 小茴香,如金鈴散;川楝子 — 烏藥、青皮;白芍 — 陳皮、青皮。
疏肝利膽:柴胡 — 龍膽草,如龍膽瀉肝湯;柴胡 — 大黃、黃芩,如柴胡清涼湯。
疏肝理脾:柴胡 — 枳實、甘草,如四逆散;柴胡 — 木香、陳皮,如和氣飲;香附 — 蒼朮。
疏肝和胃:柴胡 — 陳皮、半夏,如柴芍六君子湯。
疏肝養血:川楝子 — 地黃;柴胡 — 當地 如逍遙散。
疏肝活血:柴胡 — 桃仁,如血府逐淤湯;川楝子 — 鬱金。
(四)補肝
補血養肝:當歸 — 白芍,如四物湯;當歸 — 枸杞子,如滋腎補肝散。
滋肝明目:山茱萸 — 枸杞子、菊花,如枸菊地黃丸。
養肝滋腎:枸杞子 — 生地、菟絲子,如滋腎補肝散。
強筋健骨:杜仲 — 續斷、桑寄生,如獨活寄生湯。
和營緩急:白芍 — 甘草,如香連散。
五、用於腎臟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溫腎
溫腎壯陽:肉桂 — 附子、熟地,如桂附八味散;補骨脂 — 巴戟天、葫蘆巴,如血竭散。
回陽救逆:附子 — 乾薑、炙草,如四逆湯。
溫腎強腰:肉桂 — 懷牛膝、杜仲;補骨脂 — 葫蘆巴,如血竭散。
溫腎納氣:附子 — 蘇子,如三子下氣湯。
補腎催情:菟絲子 — 淫羊藿、陽起石,如催情散。
溫腎縮尿:益智仁 — 山藥、烏藥。
溫腎利水:附子 — 茯苓,如真武湯;懷牛膝 — 車前子。
溫陽發表:附子 — 麻黃、細辛,如麻黃附子細辛湯。
溫腎暖脾:補骨脂 — 肉豆蔻,如四神丸。
溫腎暖胃:益智仁 — 官桂、砂仁,如益智散。
(二)補腎
滋腎清熱:熟地 — 地骨皮、柴胡,如熟地黃散。
滋腎益精:枸杞子 — 生地、菟絲子,如滋腎補肝散;熟地 — 生地、山萸肉;夏盆子 — 菟絲子、枸杞子。
補腎健骨:懷牛膝 — 熟地、巴戟天,如滋腎補肝散;續斷 — 巴戟天、杜仲。
補腎澀精:菟絲子 — 龍骨、牡蠣;沙苑蒺藜 — 芡實、蓮子,如金鎖固精丸。
滋腎瀉濁 藥物配對:熟地 — 澤瀉,如六味地黃丸。
滋腎潤燥:肉蓯蓉 — 當歸、麻油,如當歸蓯蓉湯;生地 — 玄參、麥冬,如增液湯。
六、用於胃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清胃
清胃瀉火:石膏 — 梔子、連翹,如清瘟敗毒散;石膏 — 知母,如白虎湯。
清胃解毒:升麻 — 黃連,如普濟消毒飲;大黃 — 黃連,如瀉心湯;石膏 — 黃芩、黃連,如石膏竹瀝湯。
清胃生津:石膏 — 麥冬,如竹葉石膏湯;升麻 — 生地。
清胃降濁:黃連 — 水竹茹,如連茹二陳湯;黃連 — 半夏,如消黃益心湯。
(二)溫胃
溫胃散寒:砂仁 — 草豆蔻,如益胃散;桂心 — 砂仁,如桂心散。
溫胃行氣:桂心 — 茴香、陳皮,如通靈散;丁香 — 木香,如丁香散。
溫胃和中:乾薑 — 甘草,如理中湯。
溫胃止吐:陳皮 — 生薑,如香砂平胃散;乾薑 — 半夏;砂仁 — 陳皮、半夏,如香砂六君子湯。
溫胃活血:厚樸 — 當歸,如溫脾湯。
溫胃攻下:桂枝 — 大黃,如透腸散。
(三)和胃
和胃降逆:半夏 — 黃連、竹茹,如連茹二陳湯;木瓜 — 吳萸,如木瓜散。
消食導滯:山楂 — 神曲、麥芽,如曲櫱散;半夏 — 神曲,如保和丸;神曲 — 山楂、檳榔,如和胃消食散;神曲 — 大黃,如三仙湯。
和胃止吐:陳皮 — 半夏,如二陳湯;藿香 — 半夏。
和胃解表:藿香 — 蘇葉
行氣導滯:木香 — 檳榔,如木香檳榔丸;陳皮 — 厚樸,如平胃散;枳殼 — 神曲,如枳殼散。
(四)補胃
益氣清胃:人參 — 石膏、竹葉,竹葉石膏湯。
生津養胃:沙參 — 麥冬、玉竹,沙參麥冬湯。
益氣和胃:人參 — 白朮、砂仁,參苓白朮散;人參 — 陳皮、半夏,如六君子湯。
七、用於膽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清膽
清膽瀉熱:柴胡 — 龍膽草,如龍膽瀉肝湯;柴胡 — 黃芩、大黃,如柴胡清涼散;赤小豆 — 連翹。
和解少陽:柴胡 — 黃芩,如小柴胡湯。
和解發表:柴胡 —桂枝、白芍,如柴胡桂枝湯。
和解攻下:柴胡 — 白芍、大黃,如大柴胡湯。
清膽退黃:茵陳 — 澤瀉、豬苓,如茵陳五苓散;梔子 — 茵陳、木通。
清膽和胃:竹茹 — 半夏、枳實,如溫膽湯;柴胡 — 半夏、生薑,如小柴胡湯。
利膽排石 藥物配對:茵陳 — 四川大金錢草、大黃。
(二)溫膽
溫膽退黃:附子 — 茵陳,如茵陳四逆湯;白朮 — 附子、茵陳,如茵陳術附湯。
八、用於大腸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清腸
清腸祛溼:大黃 — 黃連、黃芩,如芍藥湯;黃連 — 黃芩、黃柏,如黃連解毒湯。
清腸止瀉:黃連 — 木香,如香連散;白頭翁 — 苦參、黃柏,如白苦湯;黃連 — 葛根、黃芩。
清腸行氣:黃連 — 枳殼,如加味鬱金散;大黃 — 木香,如通腸芍藥湯。
清腸攻下:芒硝 — 大黃,如大承氣湯。
清腸止血:黃芩 — 地榆、槐花,如清腸飲;槐角 — 生地、黃芩,如槐角丸;槐花 — 地榆,如槐花散。
清腸活血:黃連 — 當歸、白芍,如芍藥湯;大黃 — 桃仁,如通關散;地榆 — 赤芍,如血痢方。
(二)溫腸
溫腸行氣:官桂 — 木香、砂仁,如香砂散;小茴香 — 青皮、陳皮,如橘皮散。
澀腸止瀉:罌粟殼 — 煨訶子,如訶子散;烏梅 — 煨訶子,如烏梅散。
(三)攻腸
潤下滑腸:火麻仁 —當歸、桃仁,如通關散;火麻仁 — 杏仁、大黃,如麻子仁丸;鬱李仁 — 火麻仁。
攻腸逐水:大戟 — 甘遂、大棗,如十棗湯;大黃 — 牽牛子,如大戟散。
攻下和營:大黃 — 白芍,如鬱金散。
行氣破滿:木香 — 檳榔、山稜,如馬價丸;厚樸 — 枳實,如大承氣湯;烏藥 — 大腹皮、枳實,如消脹湯。
潤腸祛風:火麻仁 — 桃仁、防風,如通關散。
九、用於膀胱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清熱
清熱利尿:竹葉 —木通、生地;滑石 — 甘草、澤瀉,如止淋通關散;梔子 — 大黃,如八正散。
滲溼利水:豬苓 — 茯苓、澤瀉,如五苓散。
利水通淋:木通 — 車前子、滑石,如八正散;石葦 — 燈草心、瞿麥,如利尿散。
清熱止血:梔子 — 小薊、大黃;生地 — 炒蒲黃、梔子。
利水堅陽:滑石 — 知母、黃柏 如豬苓散。
通淋排石:海金沙 — 石葦、四川大金錢草。
(二)溫補
溫陽化氣:桂枝 — 澤瀉,如五苓散。
化氣堅陽:肉桂 — 知母、黃柏。
滋腎固浮:益智仁 — 烏藥、桑螵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