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製作人不是終點站?董卿的成功,源於她從不放棄成長

2020-12-17 一味清歡說

作者 | 一味清歡

最近,「謝娜取代董卿主持《我要上春晚》」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有網友不禁產生疑問:董卿是要退出央視了嗎?

但很快這疑問就被推翻,因為最近央視推出了一檔新的綜藝節目,叫《故事裡的中國》,由董卿擔當主持人。

根據豆瓣介紹,《故事裡的中國》,「不僅演繹經典,更由主持人董卿邀請故事的親歷者和見證者登臺講述,深入挖掘經典背後的真實過往,甚至是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

從介紹來看,《故事裡的中國》是一檔有深度、有家國情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節目,由知識淵博、優雅知性的董卿擔任主持人,再合適不過。

董卿果然也不負眾望,憑藉豐富淵博的學識和富有感情的話語,將節目主持得有聲有色。目前,節目僅播出2期,豆瓣評分就已高達8.5分。

「優秀」二字,在董卿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1973年11月17日,董卿出生在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復旦大學的高材生,畢業後被分配到安徽淮北工作,小董卿不得不跟隨父母去安徽上小學。

在董卿的記憶裡,從小學到中學畢業的這段時間,充滿了痛苦和眼淚。

作為家裡的獨生女,董卿沒享受到家裡的寵愛,反而時刻都生活在父親的嚴苛教育下。

父親對董卿要求十分嚴格,要求她學習好,課餘時間看書、抄書、背書,每天早上跑1000米,不準浪費時間在穿衣打扮上,還要分擔家裡的家務,寒暑假去打零工。

在父親的「魔鬼式」教育下,董卿滿腹委屈,對父親充滿了怨言,但與此同時,她又收穫了受益終身的淵博知識與強大內心。

多年後,在回憶這段時光時,董卿完全理解了父親的苦心,並認同了他的教育方式,說如果沒有父親這樣嚴格地要求她,就沒有現在的她。

1991年,董卿考入浙江藝術學院表演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浙江省話劇團。1994年,董卿陪一個朋友去考浙江電視臺,沒想到竟意外被錄取,成為浙江電視臺主持人。

在浙江電視臺兩年間,董卿的生活多彩又充實,最忙的時候,她兼職導演、主持、撰稿、剪帶,一人幹幾個人的活兒。

雖然很忙碌,但董卿卻十分享受忙碌且充實的狀態。那時,董卿骨子裡女強人的性格就已初見端倪。

隨後,父親從報紙上看到東方電視臺向全國招聘的消息,便鼓勵董卿去報名,沒想到命運再一次眷顧了她,她最終成功進入東方電視臺。

進入東方電視臺後,由於是新人,董卿沒有節目可做,一下子閒了下來,於是她就去考了上海戲劇學院的電視編導系,邊工作邊上學。

但金子總會發光,1998年,董卿受邀主持新節目《相約星期六》,她那清新自然的主持風格,讓觀眾很快就喜歡上了她,她開始小有名氣。

後來上海衛視成立,董卿為了追尋更大的舞臺,毅然放棄了已有的位置,在新頻道重新做起。

一開始,董卿的才能完全沒有發揮的餘地,閒的時間又變多了起來,她失落、彷徨。為了沉澱下來,她在家裡讀古典文化,並考入華東師範大學攻讀中文系古典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或許上天對優秀且努力的人都是偏愛的,上海衛視的改革逐漸進入如火如荼的階段,董卿突然被委以重任,主持多檔節目。

2000年,董卿受邀主持上海—雪梨雙向傳送音樂會,憑藉熟稔的英語和大氣的風格,一舉奪得2001年中國播音主持界的最高獎項——「金話筒獎」。

這次獲獎,也給董卿帶來新的機會。2002年,一位「金話筒」的評委邀請她加盟央視西部頻道《魅力12》,她考慮再三後,答應了。

作為一個從小生長在東部的姑娘,董卿對西部的印象還很模糊,更別提西部的文化、習俗等。為了了解西部,使工作更順利,董卿查了大量的資料,做了很多功課。

在進入央視的前兩年,董卿主持了130多場晚會和文娛節目,大氣沉穩的風格不僅讓觀眾喜歡上了她,還讓央視綜藝頻道向她遞來橄欖枝,她毫不猶豫就接了過來。

而更大的機會還在等著她,2004年的一天深夜,董卿正在新家打掃衛生,突然接到央視頻道總監郎昆的電話,邀請她主持2005年春晚。她特別淡定地掛了電話,但卻在掛完電話後,拿著掃把在房間裡高興地轉圈。

或許那時的董卿還沒想到,在以後的13年,她都會站在春晚舞臺中央,陪伴全國人民度過除夕,並在一檔檔節目和一場場晚會的磨鍊中,形成愈加成熟大氣的主持風格,成為觀眾心中最好的主持人之一。

可在主持了10年春晚後,董卿卻迷茫了,這個舞臺不會永遠屬於她,她總有一天要退出,到時候她該怎麼辦?

經過深思熟慮後,董卿決定暫停工作一年,於2014年4月,以訪問學者的身份,赴美國南加州大學進修。

這一年,董卿的生活全部被瑣事所填滿,但她卻有時間好好思考人生和未來。她發現主持已經限定了她的發展,必須做點什麼來尋求成長。她心裡有隱隱約約的想法,卻並不明晰。

這想法在2016年變得愈加清晰,董卿決定做一個從前不曾有過的嘗試——當製作人,於是,她將自己的想法寫成策劃案,交到臺裡,後來她就成了《朗讀者》的製作人和主持人。

看過《朗讀者》的人,沒有不喜歡董卿的,她的淵博、知性、努力、執著、優雅,都深深地打動著觀眾,許多觀眾甚至覺得董卿的這些特質,讓她美到了骨子裡。

從浙江、上海到北京,從浙江藝術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到華東師範大學,從話劇團演員、主持人到製作人,董卿抓住每一個機會,不斷尋求成長,最終變得愈加優秀和強大,成為許多人仰望的偶像。

董卿說:「我們最好永遠都不要長大,我們最好永遠都在成長的過程中。這是最最美好的一種狀態。」

抓住一切機會成長,不斷向前邁進,成就了董卿光輝璀璨的一生。

我相信,從董卿從不放棄成長的性格來看,《朗讀者》製作人,絕不是她的終點站,未來董卿將會給觀眾帶來怎樣的驚喜,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朗讀者》主持人變製作人,47歲董卿轉戰幕後,工作事無巨細
    近日,中國播音主持網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董卿2017年談轉戰幕後原因的短視頻。對於董卿轉戰幕後做《朗讀者》製作人的原因,她說自己做主持人已經21年,文藝綜藝領域她幾乎都已經做過,她渴望觸碰新鮮的東西,說這話的董卿眼裡好像有光,她從容不迫的回答著自己的想法,讓別人也不得不誠服。
  • 朗讀者的成功離不開董卿的性格
    董卿在接受環球人物的採訪的時候曾經說到了做朗讀者的原因,她表示,我不會去強求做什麼事情,可能十年前就有人提議所以你為什麼不自己做製作人呢,因為現在有種升到了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能力之後就開始做這個事情。我始終沒有這麼做生我覺得我的個性不是很合適,一個是因為做主持人呢相對比較安靜,還是比較單純的一項工作,我只要把我自己整他們的事情做好就行。我其實不是特別善於和別人打交道的,另外一個呢我是一個比較苛刻的人,我自己做主持人的時候為了一臺節目我又可以比如說我從六七點鐘做下去我幾乎就不離開書房了,我可以一直做到早上兩三點三四點我要把這臺節目明明白白的我知道我是個特別較真的人。
  • 央視《朗讀者》首播 董卿再品美文
    央視《朗讀者》首播 董卿再品美文 2017-02-19 20:03   中新網北京2月19日電 (記者 高凱)繼春節期間央視剛剛播畢的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引爆全國觀眾對於中國詩詞的熱情後,2月18日晚,央視一套三套聯合播出了董卿主特併兼製作人的又一文化綜藝新作
  • 白巖松助陣董卿《朗讀者》 感嘆"鄰家妹妹"做大事
    昨日,由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首次擔當製作人的文化類綜藝節目《朗讀者》在京舉辦開播發布會,央視名嘴白巖松、著名演員王學圻等人也現身發布會助陣。《朗讀者》將於本周六起登陸央視一套和三套晚間黃金檔。(文字綜合大河報、浙江在線、長春晚報等) 董卿自曝轉型辛苦遠超想像 董卿坦言,首次轉型當製作人,箇中辛苦遠超自己想像。她自曝為剪片經常熬到凌晨四點才離開機房,導致嚴重缺覺。受邀出席發布會的著名演員王學圻也在個人微博上感嘆:「我一直納悶,又是錄節目,又是春晚,又是詩詞大會,董卿是怎麼做到樣樣完成,完成的還那麼高質量。
  • 董卿攜《朗讀者II》現身濟南
    4月20日,「朗讀城市·濟南——《朗讀者II》山東讀者見面會」在濟南市圖書館舉行。在央視主持人張澤群的主持下,《朗讀者》節目製作人、圖書主編董卿暢聊「朗讀者」節目及圖書製作背後的故事,以及與熱愛朗讀和閱讀的泉城讀者溫情對談,共同朗讀,開啟一場別開生面的《朗讀者》山東讀者見面會。
  • 《朗讀者》董卿:真正的「美人」,從來無懼歲月
    4月17日中午,央視綜藝發布正式聲明,稱董卿從未向央視提出離職,是在高負荷工作後選擇「暫時放下話筒」,調整生活節奏,暫離央視赴美國留學深造一年。其實,作為一個連續 13 年主持央視春晚的主持人,忽然放棄如日中天的事業去遊學,並不是簡單的決定。
  • 北汽攜手董卿 打造文學巨作《朗讀者》
    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和誼(中)在發布會現場與董卿和尼格買提互動  《朗讀者》發布會現場,著名主持人董卿盛裝出場主持,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和誼,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速平,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蔡建軍
  • 董卿轉型製片人打造"朗讀者" 籌備一年苦尋贊助商
    主持董卿首次擔當製作人,她的轉型之作是一檔文化類節目《朗讀者》,籌備一年多,終於找到了廣告贊助商。在日前舉行的籤約儀式上董卿坦言,這檔節目對她來說是一次難度極大的挑戰,「我對於一檔有著人文精神的電視節目的追求,終於要實現了。」據悉,這檔節目將在CCTV-3和CCTV-1聯動播出。   被斯琴高娃朗讀感動流淚   從去年年初,董卿就帶著《朗讀者》的製作理念參加了數次央視面對廣告客戶舉行的節目資源推介會。
  • 董卿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主持人,因為《朗讀者》更讓人刮目相看
    董卿是人們非常喜愛的主持人,董卿多才多藝,確實讓人心生敬仰,董卿了不起,值得人們學習。董卿是優秀的節目主持人,這些年主持了很多的名牌欄目,更是連續多年主持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董卿身上有多個標籤,她在諸多領域都很優秀。
  • 北汽集團攜手董卿 打造央視文學巨作《朗讀者》
    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和誼(中)在發布會現場與董卿和尼格買提互動《朗讀者》發布會現場,主持人董卿主持,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和誼,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速平,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蔡建軍
  • 董卿講述《朗讀者》幕後 曾被老翻譯家拒之門外
    原標題:董卿講述《朗讀者》幕後曾被老翻譯家拒之門外 董卿形容,當初籌建《朗讀者》之難是「一個念頭在腦中,兩頁策劃在手上,三個散兵起步,四處磕頭化緣」,為此她和同事調侃「現在明白了吧,做製作人要學會低下你那已經習慣了高昂起來的頭。」   除了錢,真正困難的還是「怎麼樣讓文化節目引發大多數人的參與和共鳴。」為此,董卿和模式研發者以及國內的眾多學者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去研究「《朗讀者》誰來讀?讀什麼?怎麼讀?」
  • 董卿當上總導演《朗讀者》第三季濮存昕朗誦巴金作品
    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董卿攜《朗讀者》正式回歸央視,間接粉碎辭職央視謠言。近日,時隔800多個日夜,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帶著她的王牌節目《朗讀者》第三季,以總導演、製作人、主持人三種身份與全國觀眾見面。許久不見的董卿,在節目《朗讀者》第三季中,一人任三職,一頭幹練的短髮,別具魅力。最近幾年,已經鮮少能看到董卿活躍在央視的舞臺上,這也讓董卿已經辭職離開央視的傳聞甚囂塵上。今年9月的時候,封面新聞記者曾報導了董卿現身為新一季的《朗讀者》拍攝宣傳片一事。兩個多月過去了,第三季《朗讀者》與觀眾見面。
  • 文章頻道 - 《朗讀者》為什麼會成功?董卿親述從籌備到播出的種種...
    來源:CCTV朗讀者原標題:製作人董卿親口講述:《朗讀者》從籌備到播出經歷了什麼?為什麼會成功?數英對原文有所刪改編輯註:2017年4月7日,《朗讀者》製作人、主持人董卿在總局電話會議上,分享了製作《朗讀者》的經驗和心得。
  • 董卿贊柯潔直面挫敗勇氣 柯潔上《朗讀者》全程回顧
    6月16日晚,第23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頒獎典禮在上海開幕,《朗讀者》第一季脫穎而出斬獲季播節目唯一大獎。第一次擔任製作人就拿到白玉蘭獎,董卿坦言有些緊張,她提到了節目中採訪柯潔時的原話:「一定要打敗AlphaGo,哪怕以後會成為笑話」。
  • 董卿《朗讀者》書單 你珍惜了和它們的遇見嗎
    最近整理書架,翻出了一本《朗讀者1》,這本書的主編是董卿,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央視電視臺主持人,她還是一位酷愛閱讀名著的學者。2017年由她擔任製作人的一檔文化類節目《朗讀者》順利開播,首期開播後《朗讀者》在豆瓣的評分竟高達9.3分,不久後這檔節目被編製成了書籍,在眾多書店銷售。恰巧,我買到了一本《朗讀者1》,這本書陪伴我多年,成了我茶餘飯後享受時光的樂趣。《朗讀者1》第一期的書單,你讀過幾篇呢?
  • 董卿:親臨廈門大學取景拍攝,行色匆匆為《朗讀者第三季》忙不停
    :【#董卿來廈門了# 廈大,環島路…可以看見她!】#朗讀者第三季# 經過兩年的沉澱,《朗讀者》第三季即將回歸。這兩天,節目製作人、總導演兼主持人董卿現身廈門採訪、拍攝,與書香鷺島進行了一次浪漫邂逅,也為即將在廈門舉行的「一平方米」朗讀亭直播活動做準備通過央視綜藝朗讀者轉發的這一則時長達01:01秒的短視頻來看,著名央視綜藝節目主持人10月7號放棄雙節小長假的休息時間,親臨廈門大學取景拍攝,同時也為即將在廈門舉行的「一平方米」朗讀亭直播活動做準備。
  • 《朗讀者Ⅱ》出版 董卿:做《朗讀者》就像農夫耕種
    董卿將《朗讀者》電視節目的製作和圖書的出版比作農夫耕種,「都是在頭一年冬天開始挑選種子,嘉賓就是優秀的種子,春天耕地播種,電視節目播出和圖書的出版,就像南方種的水稻,一年可以收穫兩次。得到嘉賓和觀眾的認可,就像是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耕種許久,抬眼看到眼前是一片綠油油的秧苗時的那種欣喜。」
  • 董卿《朗讀者》:紀念日
    #已經很久沒有整理董卿老師的傾心之作《朗讀者》了,我想董卿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朗讀,更多的是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一段段可以寫成一本書的人生。這一期帶來的是「紀念日」篇,謹以此片獻給愛好《朗讀者》的你。下面有請董卿!卷首語紀念日是結繩記事上的一個繩扣,她紀念著一個生命的誕生和離去,也紀念著一個歷史的開始和結束。
  • 《朗讀者》第三季即將重磅推出,好久不見的董卿終於回央視螢屏了
    《朗讀者》第三季即將重磅推出,好久不見的董卿終於回央視螢屏了據央視綜藝官方消息,暫停了兩年時間,備受觀眾期待的央視大型文化類綜藝節目《朗讀者》第3季即將回歸電視螢屏。作為央視重點打造的精品創新節目《朗讀者》,自2017年開播以來,已經連續兩年播出了第一、二季。
  • 明天,董卿的《朗讀者》走進浙大紫金港!期待你的朗讀,感動全國觀眾!
    溫暖的節目——朗讀者  朗讀者、書和書架,沒有炫目的舞臺,只有6組嘉賓安靜的朗讀。相比其它娛樂綜藝而言,這樣一個看似「冷淡」的節目,背後充滿著溫情。  做主持21年,董卿說,創作《朗讀者》這樣一個節目,感覺是「應該到了這樣一個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