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窮的日子你是怎麼度過的?連吃桶裝泡麵都是奢侈的!
現在北漂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越來越多的不願意回到老家,就像歌裡唱的:可能是不甘平凡吧,卻偏偏如此平凡。在這座擁擠的城市幻想能夠與平凡對抗。
正如那句話所說:他鄉容不下靈魂,故鄉裝不下夢想,所以才開始了漂泊。
在那些漂泊的日子裡,你最窮的時光是怎麼度過的?
記得大四要畢業的後半學期,很多同學都開始找工作,班裡很大一部分同學選擇去那種所謂「包就業」的培訓機構培訓,學成之後推薦就業,而我當時恰好不是其中一員。而其他參加培訓的不論學得好的不好的都找到了一份工作,儘管機構推薦的工作和所學習的內容並沒有什麼關係,最終大家都選擇了一份不知道是合適還是不得已的工作。
而我也在那時候開始了我的求職之旅,剛畢業那半年是我最難過、最窮的一段日子。苦苦在外奔波兩個月卻沒有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大多數公司都是「皮包公司」,大多數職位都是「虛」的,可能老天是可憐我太辛苦,很快一份工作找上門,各方面評估之後我在六月份上了班,那時候身上只有五百塊錢,又不意思給家裡要錢,好在公司提供一個臨時的住宿,並沒有太多的消費。
我是六月中旬上的班,直到七月的最後一天才發的工資,500塊錢支撐我一個半月,我都不知道我還有這樣的潛力。那時候住的地方離單位只有五分鐘的距離,每天早上兩個包子兩塊錢,中午回宿舍買兩塊錢麵條,一把生菜一塊錢,三塊錢吃完午餐和晚餐,每天過著沒有油水的生活。
連吃桶泡麵都是奢侈的!
懶得做飯的時候想吃泡麵,一桶四五塊,想想還是算了,四五塊能買兩三袋袋裝泡麵,買個康師傅也是捨得的,加個雞蛋加個腸大概算是大餐了吧!
再加上一些生活用品,每天都過著捉襟見肘的生活,每次想吃點葷的,還得先數數口袋裡的錢,吃了這頓下頓還能不能吃得上,這頓花的多了,下頓就得再省點。偶爾爸媽打電話過來問我吃得好不好,工作怎麼樣,錢夠不夠花,卻只敢報喜不報憂。
我相信難熬的日子都會過去的,在九月份開始我的生活才正式開始步入了正軌,生活一安逸,就總是對這不滿意對那不滿意,比如我的工作,薪資還可以,但是公司體制不完善,沒有任何福利待遇。工作很輕鬆,但是生活太安逸,每天重複著一樣的工作,再加上周圍奇葩的同事,讓我感覺工作難以繼續下去,所以在2月份的時候我辭職了,裸辭。
在爸媽眼裡,這是一份再好不過的工作,薪資好不加班,還能提供住宿,但是我就是不滿意,為此爸媽把我狠狠的罵了一頓,而我的解釋是:你們不在這裡工作,永遠不會知道我在這裡的感受,我做的不開心,我還能找到更好的!
事實證明,我可能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工作哪是那麼好找,最重要的是,我沒有了容身之處。從此以後,便開始了租房子的生活。那時候除了還一部分貸款,全身上下就三千塊錢的存款,可是我得租房子,幸運的是和我在同一個城市一個大學同學也在找房子,我倆便開始了合租的生活。
那時候的我們都沒有租過房子,第一次租房便被中介給坑了,選在了一個租房高峰期,租了一個一室獨衛帶廚房的隔斷,一年的房租加上物業水電網暖,雖然並沒有多少,但對當時沒有找到工作的我來說是個難題。這一年,過得也並不順,我找到了我現在這個工作,工資沒有之前的高,但是同事和睦,工作有動力,有發展空間,體制完善,對我來說除了工資算是個比較完美的工作,但是在六個月後才能轉正,這六個月是我最難熬的階段,我開始每個月還房租。
不幸的是在四月份又開始生病,喝了兩個月中藥,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每個月身上沒有一分錢存款,甚至還會預支下個月的工資,身上始終沒有多餘的一分錢,為了省錢,每天去菜市場買最便宜的菜,做最實惠的飯。看到好看的衣服不敢買,喜歡吃的零食也忍著,一個人度過了這難熬的一年。
最窮的日子是什麼時候?畢業一年多,一直都是最窮的日子,我記得當時的我很無助,不知道該怎樣度過這樣的日子,工作中的困難,想要卻得不到的委屈,面對奇葩的同事卻無能為力的無奈,金錢的摧殘,一切認為熬不過的日子,都這樣過來了,那些曾經在無數夜晚留下的淚水,現在早已沒有任何痕跡,就像那些日子,雖然過去了,但是卻留下了很多。
所有在外漂泊的孩子們,可能都經歷過那些難熬的日子,那些無奈與焦慮可能更是千百倍,但是你要相信,一切都會過去的,那些日子是值得你感謝的日子!2019年,是個新的開始,一切都在變好!
喜歡文章就點點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