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4月22日從教育部獲悉,日前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做好民族地區、貧困地區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訓工作的通知。
通知稱,要針對「三區三州」地區的民族聚居地區,面向普通話教學能力較弱的少數民族教師、農村教師進行60學時的專項培訓。同時,組織實施對52個未摘帽貧困縣開展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線示範培訓。
根據通知,此次培訓的任務及內容為,通過國家示範引領、相關地方為主實施,以民族地區、貧困地區中小學和幼兒園的少數民族教師、農村教師為主要對象,圍繞提升普通話水平和普通話教學能力,通過多種形式,使參訓教師的普通話水平和相關教育教學能力在短期內得到明顯提升,示範帶動薄弱地區學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具體實施中,培訓將分為國家級、省及地市級兩個層次,分別由教育部、省及地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
國家級示範培訓上,做好「國培計劃」示範項目的組織實施。針對「三區三州」地區的民族聚居地區,面向普通話教學能力較弱的少數民族教師、農村教師(以語文學科為主,兼顧其他學科教師)進行60學時的專項培訓。該培訓項目經費按照不超過400元/人/天的綜合定額標準給予撥付。
同時,組織實施對52個未摘帽貧困縣開展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線示範培訓。組織首批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中的50所高校組建培訓團隊,對口2020年52個未摘帽貧困縣,為每縣100名普通話教學能力較弱的中小學和幼兒園少數民族教師、農村教師,提供不少於60學時的在線培訓,探索形成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遠程培訓的有效模式,做好推普助力脫貧攻堅收官工作。
此外,省及地市級培訓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地市級教育行政部門具體組織實施。通知要求,相關省份要在「國培計劃」等項目中充分考慮民族地區、貧困地區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訓需求,統籌相關中央教育轉移支付資金和自有財力,做好相關工作;「三區三州」相關省份要按照教育脫貧攻堅中央資金項目規劃,加快「國家通用語言推廣」項目執行;要針對深度貧困地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國家級貧困縣的少數民族教師、農村教師、鄉村幼兒園教師的普通話水平進行摸底,對普通話未達標特別是在三級及以下水平的教師進行統計核實,明確2020年培訓目標並開展全員培訓;要統籌安排培訓規劃,制定專門培訓方案,因地制宜,完成培訓任務。原則上應於11月底前完成今年培訓任務。
通知還特別提到,在疫情防控期間,可採取遠程培訓、直播課堂、網絡研修社區和工作坊研修等線上培訓方式,靈活安排培訓項目並儘快組織實施,待疫情結束後組織實施線下培訓環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