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蘇聯士兵今昔對比

2020-12-06 人民網國際

原標題:二戰蘇聯士兵今昔對比

   70年前,蘇聯軍民經過4年浴血奮戰,以犧牲2700萬人的代價,戰勝了德國法西斯。自1945年起,蘇聯將5月9日確定為衛國戰爭勝利日。這組照片將展示5名不同兵種的蘇聯士兵今昔對比情況。左圖是蘇聯士兵瓦連京·巴爾明的資料照片。他當年在衛國戰爭時是步兵,曾先後在白俄羅斯第2和第3方面軍擔任軍醫指揮官。右圖是現在88歲的瓦連京·巴爾明站在俄羅斯莫斯科的潘菲洛夫烈士陵園裡(2015年4月23日攝)。新華社/路透

相關焦點

  • 二戰著名要塞布列斯特今昔對比照
    黑白部分為1944年6月28日,布列斯特要塞獲得解放,蘇軍士兵返回要塞(網頁截圖)中國網6月25日訊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毗鄰波蘭的白俄羅斯小城布列斯特要塞最先遭受德軍炮火突襲,但駐守此地的蘇軍浴血奮戰月餘,有效牽制了數十倍於自身的德軍兵力,譜寫了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史上可歌可泣的一頁。
  • 二戰著名要塞布列斯特今昔對比照(1/ 25)
    黑白部分為1944年6月28日,布列斯特要塞獲得解放,蘇軍士兵返回要塞。(網頁截圖)  中國網6月25日訊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毗鄰波蘭的白俄羅斯小城布列斯特要塞最先遭受德軍炮火突襲,但駐守此地的蘇軍浴血奮戰月餘,有效牽制了數十倍於自身的德軍兵力,譜寫了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史上可歌可泣的一頁。近日,俄羅斯媒體發布了一組布列斯特要塞戰時與戰後的今昔對比照,讓我們在時光穿越中重新見證那場戰爭的殘酷與血腥。(寧遠)
  • 二戰奇怪現象:蘇聯士兵喜歡德國衝鋒鎗,德國士兵喜歡蘇聯衝鋒鎗!
    左邊的士兵擁有標準的7 62x54mm莫辛納甘91/30手動步槍,這樣的步槍士兵一分鐘只能發射15發子彈,而他右邊的戰友,裝備了以其47發彈匣而聞名DP機槍,可以達到每分鐘150發子彈的速度,是主要的小隊支援武器,短程火力是兩支pps -41衝鋒鎗,他們每隔幾秒鐘就對目標發射幾十發子彈,兩者都使用71發的彈鼓(右邊的人正在裝彈),PPS-41衝鋒鎗經常給蘇聯步兵提供比德國小分隊重要的火力優勢
  • 美國南北戰爭戰場今昔對比圖
    美國南北戰爭戰場今昔對比圖從美國國家檔案館公布的老照片看來,150年前的美國內戰導致了大量人員死亡,屍體躺在教堂前,士兵被吊起懸掛在空中,成千上萬的士兵死於這場內戰。近日,美國國家檔案館公布了美國內戰時期的部分戰場老照片,與現如今這些地方的照片組合到一起,讓人們領略,同一個地方,150年以前和150年以後的今天差別之大。(小夢)
  • 二戰時蘇德戰場被譽「絞肉機」,為何蘇聯士兵卻不見少?
    導語:二戰時蘇德戰場被譽「絞肉機」,為何蘇聯士兵卻不見少?在世界發生二戰期間,全世界的人民都飽受戰爭之苦。當時各國都在忙著打仗,戰爭的範圍更是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這兩個國家就是蘇聯和德國,蘇聯和德國的關係在1941年6月22日之前還算友好,至少可以說是維持了表面的友好。可這兩個國家在這之後,就突然撕破臉。德國決定進攻蘇聯,集結了190個師共550萬人、4900架飛機、3700輛坦克、47000門大炮和190艘軍艦來攻打蘇聯。
  • 二戰各國士兵夥食如何?蘇聯麵包能當武器,我軍士兵最艱苦!
    二戰各國士兵夥食如何?蘇聯麵包能當武器,我軍士兵最艱苦! 在二戰時期,蘇聯士兵的夥食比較糟糕。由於糧草匱乏,蘇聯只能將鋸末、稻殼等雜物摻到黑麵包裡,這樣士兵有足夠的飽腹感。雖然這樣的做法緩解了士兵的飢餓感,但隨之而來產生了一個問題,摻雜物的黑麵包太硬了。
  • 二戰時,蘇聯首款「成熟」防彈盔甲,為何會遭到蘇聯士兵的嫌棄呢?
    二戰時期的蘇聯絕對是屬於「超級大國」和「軍事大國」的存在,槍械武器最先進的國家非蘇聯莫屬。迄今為止,蘇聯二戰時的武器在如今都是「神話」般的存在,在古代時就有士兵盔甲的存在,蘇聯當時也與一款早已「成熟」的防彈衣——SN-42防彈胸甲,據說能夠抵擋百米之內的彈藥射擊。
  • 俄羅斯重現二戰納粹集中營場景 紀念遇難蘇聯士兵
    俄羅斯重現二戰納粹集中營場景 紀念遇難蘇聯士兵 (1/4) "← →"翻頁
  • 二戰蘇聯士兵老照片,手裡「真傢伙」格外亮眼,波波沙成為經典!
    【蘇聯二戰老照片】這是一組蘇聯二戰時期的老照片(後期上色),如今蘇聯已經不服存在,但這些照片作為二戰的見證依然留存了下來。誰能知道圖中士兵手裡扛得「真傢伙」是什麼型號的武器呢?這名士兵手裡的「傢伙」可能是坦克狙擊槍,用來遠距離射擊坦克的。這樣的真傢伙威武霸氣,格外亮眼。
  • 二戰時優秀的半自動步槍,蘇聯的非常先進,卻遭到士兵嫌棄
    二戰真的可以說讓很多國家生產了許多先進的武器裝備,首先要說的就是二戰時候的半自動步槍,當時很過個國家都在生產,大家吸收了一戰時的經驗,二戰時候生產的半自動步槍都非常具有各自的特點,就算現在拿出來再看,也還是非常優秀的,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 二戰老照片:從美軍士兵屍體上扒軍靴的德軍,衝鋒的蘇聯士兵!
    阿登戰役中的一處戰場,在戰鬥結束之後,德軍打掃戰場,他們從美軍士兵身上扒下他們的軍靴,由於此時德國已經到了崩潰邊緣,物資供應線已經被隔斷,從而無法及時供應質量好的靴子,相反美軍士兵所穿戴的靴子就是橡膠材質,耐穿且舒適,從而在戰鬥結束之後,德軍士兵會在美軍士兵身上尋找適合自己穿戴的靴子。
  • 二戰反戰海報對比:蘇聯緊張,美國很大膽,我們的讓人熱血沸騰!
    二戰反戰海報對比:蘇聯緊張,美國很大膽,我們的讓人熱血沸騰!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其實這句話相對於戰爭而言,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戰爭。當然,一旦出現大規模的戰爭,就會有許多人反對戰爭,畢竟有人為利益死也有人為利益生。
  • 二戰時期各國軍糧對比,美國豪華,蘇聯陷入饑荒,看到義大利:想做俘虜!
    無論是什麼戰爭,還都是人在打,現在還做不到像是一些科幻電影中那樣用什麼仿生人或是機器人去戰場,所以就更別當年打二戰時候的士兵了,那可都是用血肉之軀攻下了一個個的陣地。所以作為戰爭的主體,士兵的日常生活也要受到重視,而人類的本質需求就是呼吸,吃飯,睡覺,娛樂和復讀。
  • 二戰時期,蘇聯士兵吃的黑麵包居然摻雜了木屑?原來大有玄機
    二戰時期,蘇聯士兵吃的黑麵包居然摻雜了木屑?原來大有玄機   戰爭中,任何一個微小的細節都會決定勝負成敗。大到重型軍事武器小到一頂帽子一顆紐扣。二戰後,各個國家都意識到了裝備在戰場中的重要性,先進的武器裝備能夠保障士兵的基本人生安全,為戰爭的勝利增加可能性。
  • 倖存者的悲傷: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70周年今昔對比 (組圖:
    倖存者的悲傷: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70周年今昔對比   (組圖:) 作者:     責任編輯:
  • 二戰時期各國士兵如何解壓,蘇聯士兵靠喝酒,日本鬼子最殘忍
    第二次世界大戰依然是現在人們經常談論的話題,因為這場戰爭給人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時的戰爭不像現代可以使用各種高科技的大型武器,主要依靠的是士兵的人數,所以戰爭都會陣亡大量的士兵,看著身邊的戰友一個個的離自己遠去,他們心裡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那麼這些士兵都是如何解壓的呢?
  • 涪陵區南門山棚改片區今昔對比
    {"title":"涪陵區南門山棚改片區今昔對比", "url":"/county/fuling/fulingnews/2017-07-14/402779.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county/fulingnews/2017-07-
  • 最倒黴的蘇聯元帥:二戰初期被降為士兵,二戰結束被處死
    1935年9月,蘇聯恢復軍銜制度,授予伏羅希洛夫、布留赫爾、布瓊尼、圖哈切夫斯基、葉戈羅夫元帥軍銜,到1940年,又授予三人元帥軍銜。不過布留赫爾、圖哈切夫斯基、葉戈羅夫三位先後被清洗掉,也就是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聯只有五位元帥。
  • 二戰歐洲戰場如此殘酷,為什麼蘇聯士兵越打越多?全員皆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國隊蘇聯進行了突襲,短時間內就摧毀了蘇聯很多的軍事據點和軍事裝備,可以說在戰爭初期就佔據了主動優勢,但是蘇聯並沒有因此而被擊垮,反而積極組織莫斯科保衛戰,不僅如此,在士兵傷亡慘重的二戰時期的歐洲戰場,其士兵就像是源源不斷一樣,從二戰開始到結束的時候,軍隊人數居然不減反增
  • 600萬支噴子:二戰德國士兵最喜愛的衝鋒鎗,竟是蘇聯的波波沙!
    要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紅軍士兵的標誌性物件和裝備,估計除了伏特加,就要屬「波波沙」莫屬了,「喝上一口酒,端著槍衝鋒」的蘇聯士兵這樣的畫面我們在很多影視橋段中都看到過,而除了廣泛裝備於蘇聯軍中外,「波波沙」還深受德國士兵的喜愛,那麼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