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手跡「天天向上」,最早是給誰題寫的?

2020-11-19 閒情偶記

毛主席題詞


1940年4月12日,中共中央機關報《新中華報》第四版,刊登了毛主席手跡「天天向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當代勵志經典,激勵、鼓舞了數代中國人,也令無數人記憶猶新。

新中國成立前,毛主席題詞「好好學習」與「天天向上」,一直是分開題寫的。《新中華報》刊登的毛主席題詞「天天向上」,是主席相關題詞手跡第一次見諸報端。這幅題詞,其實是毛主席寫給史家灣一個女孩的。

史家灣「史推恩故居」門


這個女孩,名叫史洛明(1923—2009),史推恩四女,史逸侄女,史尚寬堂妹。

1938年,史洛明奔赴延安。這時的史洛明,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在延安主要從事婦女兒童工作。當時的中國兒童節,是4月4日。1940年兒童節前夕,在中央青委(團中央)做少年兒童工作的史洛明,想把孩子們的活動搞得熱烈、隆重些。可是,手上沒有錢。

史洛明熱情活潑,又稚氣未脫,她想到便做,一個人直接跑到吳玉章等中央領導家,搞起了募捐。錢還是不夠,史洛明便跑到毛主席家來了。史洛明見到毛主席就喊:「過兒童節了,我們想買些文具之類的禮物送給孩子們。」

主席當時正忙,見來了這麼一位率真的姑娘,還是停下了手中的活。主席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你來招呼一下我的小客人吧!」

毛主席也沒說捐多少錢,工作人員便打開抽屜,讓史洛明自己拿。史洛明拿出幾張後,將抽屜關上。工作人員問:「你為什麼不多拿點?」史洛明咯咯笑了起來:「留些給主席買煙吃吧!」

拿著錢出來,主席還在忙,史洛明打了聲招呼,就匆匆告辭了。

這一年的兒童節活動很成功,反響也好,史洛明感到格外開心,突然又像是明白了什麼。於是,史洛明領著項英的女兒和高崗的兒子,跑到毛主席家表示感謝。

在毛主席住的窯洞裡,兩個孩子為主席戴上紅領巾,並敬禮致謝,然後就跳跳蹦蹦地走了。史洛明也準備回去,主席正好有空,便叫住史洛明:「別走,坐下談談。」

主席讓史洛明在小圓桌旁坐下,親手為她倒了一杯水,聊起了家常。主席問:「你是那裡人?多大年歲?父親幹什麼的?怎樣到延安來的……」史洛明回答:我是安徽人,17歲。父親是老同盟會會員,辛亥革命後,他是第一任安徽省的財政廳長,現在是安徽省議長、國民參政員。他主張抗日,同情共產黨。我的三哥、四哥都是共產黨員。三哥史偉,北大學生,1937年底犧牲在山東抗日前線。他犧牲得很英勇,當時武漢的《新華日報》發表過題為《千萬人中的一個》的長篇報導,報導他的英雄事跡。四哥史洛文,現在延安中央青委工作,北平「一二·九」學生運動時,他是北平中國大學的學生會主席,1936年底奉中央的命令撤回到延安。我在哥哥的影響下,1938年2月千辛萬苦地跑到延安來,找八路軍,找共產黨,現在也是共產黨員了……

革命烈士史逸像


史洛明開朗健談,話匣子一打開,簡直收不住。主席也不打斷她,頗有興致地聽著史洛明孩子氣的敘述,還不時地點頭微笑。當史洛明談到自己的父親時,主席插了一句:「快告訴柯慶施(當時在延安負責統戰工作),我們的統戰部門要了解你父親的情況並幫助他。」

這一聊就聊到了中午,快到午飯時間,史洛明站了起來,搓搓手要走,主席用手示意了一下:「別走,就在我這裡吃午飯吧!」說完,主席走進書房。不一會兒,主席出來了,手裡拿著一張寫著「天天向上」的白紙遞給史洛明。題字下,署名「毛澤東」。

史洛明拿著主席的題字,興奮得蹦了起來,飯也不吃了,扭頭就跑。史洛明一路狂奔,到單位見人就嚷:「看,主席給我題字啦,主席給我題字啦!」

這天,中共中央機關報《新中華報》記者葉瀾,正在中央青委採訪。葉瀾的新聞敏感性極強,聽到史洛明的嚷嚷聲,立刻跑了出來。葉瀾一看,真是主席題字,激動地對史洛明說:「小鬼!把這題字交給我,這是毛主席給兒童節的最好的禮物,我要把它登在《新中華報》上。」

當時的《新中華報》是三日一刊,毛主席的題詞手跡「天天向上」,就此出現在下期的中央中央機關報上。刊登主席題詞手跡的《新中華報》,同版還配發了一篇簡短的兒童節報導。

1940年4月12日《新中華報》

相關焦點

  • 家喻戶曉的毛主席名言,「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寫給誰的?
    毛主席「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題詞,一直激勵著無數人的學習和成長,今天更是如此,它的範圍早已從中小學生擴大到成年人,甚至包括年已花甲的老人,因為學習是每個人一生的任務。但這八個大字,毛主席是寫給誰的呢,又為什麼要寫給他呢,這似乎是個謎。相信不少人也對這個問題非常好奇,甚至在學生時代就詢問過老師,但恐怕老師也不知其中的故事。
  •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八個字其實是毛主席寫給我們的
    毛主席跟孩子們在一起的著名影像毛主席最初經常題寫「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兩句話,但是都是分開題寫的。1940年兒童節時,毛主席特地題詞「天天向上」,發表在1940年4月12日延安《新中華報》上。1949年9月,新中國成立的前夕,《中國兒童》雜誌在北京創刊,毛主席為其題詞「好好學習」。據周總理的的侄女周秉德的回憶錄記載,1949年,她住進中南海後不久,毛主席也為她題寫過「好好學習」。
  • 北京飯店店名誰題寫? 曾用毛主席信封集字
    北京飯店店名誰題寫?  北京飯店的店名是由誰題寫的呢?  曾用毛主席信封集字  1965年7月,國民黨政府前代總統李宗仁先生由美國回到祖國懷抱。  自1949年毛主席在北京飯店舉辦「開國第一宴」後,毛主席雖然也多次到北京飯店參加歡迎各國政府首腦的會談和國宴,但北京飯店都沒有機會得到毛主席書寫的隻字片紙,當時店裡的領導看到北京火車站有毛主席題寫的「北京站」站名,也曾有意想請毛主席題寫店名,但是看到毛主席日理萬機,一直沒有人敢向上級提出來。
  •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個陪伴我們一起長大的標語怎麼來的?
    毛主席跟孩子們在一起的著名影像毛主席最初經常題寫「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兩句話,但是都是分開題寫的。1950年,毛主席曾經為李訥題寫過一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條幅,原件在育英小學丁老師手中保存了一年,後被上級單位收走。但是當時這八個字並未公開發表,而且這八個字此時也未定型。最早對「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個題詞進行公開發表的,是1951年5月28日的《革大改造報》。當時這個題詞的背後還有一段被人津津樂道的故事。
  •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中學校訓激勵語大不同
    【校訓】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釋義】只要每天認認真真學習,都會有一點點收穫和進步。日積月累,必將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才。  【故事】一說起毛主席的題詞「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很多人都不陌生。毛主席是在怎樣情況下題寫的,又是如何成為湘潭市韶山學校校訓的,了解內情的人可能不太多。10月31日,記者特地趕到韶山學校採訪。
  • 北京飯店店名誰題寫?
    原標題:北京飯店店名誰題寫? 北京飯店的店名是由誰題寫的呢? 曾用毛主席信封集字 1965年7月,國民黨政府前代總統李宗仁先生由美國回到祖國懷抱。
  • 獲毛澤東毛主席「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題詞的小學生後來怎樣了?
    能夠獲得毛澤東毛主席題詞,是一件十分光榮,極為罕見的事情。而獲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句學校每個教室都有的標語的題詞,那更是不得了。究竟是誰,有什麼貢獻,讓毛主席為他寫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樣膾炙人口,影響深遠的題詞?這人後來取得什麼成就,現狀如何?快來和小鯰魚一起一探究竟吧。
  • 老將軍珍藏毛主席親筆手跡 曾用做訂婚紀念物
    老將軍珍藏毛主席親筆手跡
  • 我的大學,是誰的手跡裝點了你的門楣?
    很多高等院校的校名都由名人題寫,那麼,你的母校校名題字出自誰手,這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信中邀請毛主席在北大五十一周年校慶紀念日(12月17日,解放後的第一個校慶)之際為北京大學題寫校名,以備製作新的校徽之用。信中附寄了一張紙,紙上有文書劉椿年畫的一個長11釐米、寬3.1釐米的長方形框,框下標註「北京大學」四個字,供毛主席寫校名時作尺寸參考。1950年3月17日,中共中央秘書室將毛主席的題字放在一信封內送給北大,並附言:「寄上毛主席為北大校徽題字,敬請收查。」
  • 鄉村教師意外發現,這份毛主席手跡是偽造品,竟是江青模仿出來的
    這首詩最早發表在了1963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發表的詩稿,已經將最早的「飆爽」改為「颯爽」,「武妝」改為「武裝」。詩中標題的「題照」是為照片題字的意思,毛主席在這首詩中對女民兵給予的高度讚揚,一經發表,迅速在全國流傳。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毛主席開篇既是對女民兵的讚美之詞,手持五尺鋼槍,精神抖擻,颯爽英姿的女民兵戰士,在黎明曙光初現的訓練場上,習練殺敵本領。一幅女民兵威武英俊的訓練畫面,躍然紙上。
  • 只有他敢請毛主席為自己的書齋題寫「上天下地之廬」
    只有他敢請毛主席為自己的書齋題寫「上天下地之廬」 毛主席為柳亞子居所題書古往今來,敢把自己的居所叫做「上天下地之廬」的,唯有柳亞子一人。柳亞子知道國民黨還會反對自己,特地向蔣介石捎話:誰反對柳亞子當政協委員,柳亞子就要報復誰!可是蔣介石不怕柳亞子報復,硬是拒絕柳亞子參加政協。柳亞子就利用詩人身份進行政治活動。他與毛澤東詩詞唱和,引出毛澤東的《沁園春 雪》,轟動山城重慶。1948年民革籌建時,醞釀由李濟深主持工作,柳亞子擔任民革秘書長。柳亞子覺得李濟深聲望不如自己,對其言語不恭。
  • 毛主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手跡,有二個落款
    毛主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手跡,有二個落款1943年12月9日,毛主席來到陝北延安視察軍民大生產成果展覽,陪同人員有陳雲、林伯渠等,接待人員是陝甘寧邊區政府工業局局長兼延安陳列館館長胡仁。毛主席參觀展覽休息時,胡仁請主席題詞留念。毛主席對解放區的軍民大生產運動成果非常高興,欣然命筆寫下:「自已動手、豐衣足食」八個大字。
  • 《人民日報》有4個報頭,毛主席親題3個
    名字有了,請誰來題寫報名呢?大家都希望請毛主席題寫。這時,任晉冀魯豫中央局副書記的薄一波正好去延安匯報工作,於是便決定由他去請毛主席題寫。可是,邯鄲離延安很遠,交通不便,來回要很長時間,等不及把報頭拿回來就要出刊。大家想到了一個辦法---尋找毛澤東手跡,先用集字方法做報頭;等毛主席題寫的報頭拿回來後再更換。
  • 毛主席題寫新華日報報頭的故事
    1966年,報社舉行慶祝毛主席為新華日報題寫報頭兩周年紀念活動。隨後,毛澤東第一次為新華日報題寫報頭,於1949年9月17日正式啟用。  1953年2月22日,毛澤東經過四天三夜的長江航行到達南京視察。第二天上午,就在一張中國人民革命委員會的信箋上,給時任江蘇省委第一書記的柯慶施寫了一封信,並為《新華日報》第二次題寫報頭。信中說:「建議《新華日報》換一個報頭,原報頭太垮。」柯慶施當即把主席題字交給報社負責同志。
  • 從未見過的毛主席第一次為劉胡蘭題詞被他考證再現
    罕見墨跡:從未見過的毛主席第一次為劉胡蘭題詞被他考證再現 1957年毛主席第二次為劉胡蘭題詞眾所周知,毛主席曾2次為劉胡蘭題詞。毛澤東問:&34;任弼時說:&34;毛澤東深受感動,於3月26日題寫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八個大字。 新華出版社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毛澤東年譜》等文獻均記載題詞手稿送達文水縣後,「因戰爭、洪水等原因散失」。第二次題詞是1957年。1956年12月,共青團山西省委作出紀念劉胡蘭就義10周年的決定,同時懇請毛主席為劉胡蘭烈士重新題詞。
  • 毛澤東為家鄉題寫了這些「金字招牌」
    ●拒絕「湖南大學」改名「毛澤東大學」,但題寫校名予以鼓勵 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的首任校長,李達為湖南大學留下的最寶貴的有形資產之一,應該要算他請毛澤東親筆題寫的「湖南大學」校名了。國內許多高校校名都用的是毛體字,但不少是從主席的手跡中拼裝組合而成,只有湖大等為數不多的幾所高校享有主席親筆題寫校名的殊榮。
  • 美麗的嶽麓山「愛晚亭」毛主席親筆題寫 免費開放歡迎你的到來
    仔細一看,愛晚亭左下角還有毛主席親筆題寫名字的落款。「愛晚亭」三個字是毛主席在1952年所題寫。可見毛主席對嶽麓山是有非常深厚的感情的。在湖南第一師範就讀時,遊湘江,爬嶽麓: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是何等意氣風發。1925年,毛主席在《沁園春 長沙》中將長沙描繪得如詩如畫: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 毛澤東題寫報頭的故事
    毛澤東最早題書的黨報報頭是《陝西日報》的前身、1940年在延安創刊的《邊區群眾報》,該報1948年易名為《群眾日報》時,其報頭也是由毛澤東題書的。據統計,由毛澤東題書的省級黨報的報頭達24個之多,再加上中央級和有關地、市(縣)級黨報,總數至少在34個以上。毛澤東1950年為《鄭州日報》題寫了報頭,1964年又為《鄭州晚報》題寫了報頭。
  • 全國獨一份,文香蘭請動毛主席為縣報題寫報頭
    毛主席給很多報紙題寫過報頭,絕大多數是省級、國家級的報紙,到地市級的就很少了。如果有一份縣級的報紙,想請毛主席題寫報頭,那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你別說,還真有人做成過這樣一件事,這個人在當時只是一個20多歲的姑娘,她的名字叫文香蘭,是河南省伏牛山東麓、平頂山市的魯山縣人。她在1955年5月曾經請動毛主席,為《魯山報》題寫了報頭,至今仍被傳為美談。
  • 天天向上20170324介紹了哪些地方的民宿 天天向上民宿攻略大曝光
    本期《天天向上》天天兄弟們將去往郊區「踏春賞花」,帶領大家尋找最美麗的春天。當天王一博身穿白色短袖休閒牛仔褲外搭白色寬鬆外套,整個人青春洋溢,煥發著少年特有的模樣,與美麗的油菜花融為一體。天天向上20170324介紹了哪些地方的民宿 天天向上20170324民宿攻略大曝光  本期節目中,來自雲南雙廊的粉四酒店、浙江杭州的夕霞小築、廣西陽朔的梵麗酒店、四川成都的遠歸客棧、江西婺源的西衝院和長沙的地球倉六大知名民宿獨具風味,而民宿老闆們也是擁有奇妙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