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座800多年的古橋是中國四大名橋之一,白天閉合晚上斷開

2021-01-13 渝帆

橋梁是跨越河流和峽谷的建築,在我國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早在1400年前,河北趙縣便建起了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橋——趙州橋,而且幾乎每一個城市都會有一座著名的橋梁建築,比如揚州的五亭橋、成都的安順橋、蘭州的中山橋、南京的長江大橋、廈門的海滄大橋、海口的世紀橋、泉州的洛陽橋……等,這樣的橋,每個地方都有,廣東自然也不例外,而且有一座橋還非常著名,位列中國四大名橋之一,大家知道叫什麼橋嗎?

這座橋既不在省會廣州,也不在特區深圳,而是在粵東的潮州,它建於宋代,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是名符其實的中國四大名橋之一,它就是廣濟橋。

廣濟橋,古稱康濟橋、丁侯橋、濟川橋,潮州人一般都叫它湘子橋,它位於潮州古城的東門(廣濟樓)外,橫跨韓江,聯結東西兩岸,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也是潮州八景之一。廣濟橋也與河北的趙州橋、北京的盧溝橋、福建的洛陽橋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橋。

廣濟橋能位列中國四大名橋之一,可不完全是因為歷史悠久,而是非常的特別,它集梁橋、浮橋、拱橋於一體,是我國古橋的孤例,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

該橋始建於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

所謂「十八梭船廿四洲」,洲是指四面環水的陸地,在這裡指橋墩:廣濟橋由東西兩段橋墩及中間的十八艘梭船連接而成。形成梁舟結合的獨特格局。浮橋可開可合。解開梭船可通船隻,洪水來時,更利於洩洪,以免橋墩被洪水衝垮;這樣的設計在全世界都是極為罕見的,也難怪茅以升老人家會說這是世界橋梁史上的特例。

關於廣濟橋的特點,除了「十八梭船廿四洲」這樣的描述之外,還有一句就是「廿四樓臺廿四樣」,什麼意思呢?有學者認為,明代宣德十年潮州知府王源在廣濟橋上建有十二座高樓,每樓東西各一匾,「由橋西亭而東行,樓之一西曰奇觀,東曰廣濟;樓之二西曰凌霄,東曰登瀛……」合起來就成了「廿四樓臺廿四樣」了;

對此,也有學者認為「廿四樓臺廿四樣」,主要表現在建築平面大小不一(即每個橋墩各不相同),還有建築立面變化無窮,樓閣屋頂形式多種多樣(有重簷、攢尖、歇山等等),使用功能也各有差異。廣濟橋上的建築千姿百態,主要在於使複雜多變歸於統一,又使統一具有變化。就這一點來說,也是非常奇妙的。

一裡長橋一裡市 到了湘橋問湘橋,這是廣濟橋的另一個特點,意思是說廣濟橋本身就是一座城市。明宣德十年(1435年),潮州知府王源主持了規模空前的重修工程,橋上建亭屋126間,亭屋間建起12座樓臺,以壯遊觀。過往人們不論從陸上還是從水上都要從這裡通過,並在這裡集散物資,所以橋上店鋪林立,有茶樓、酒肆飯館,還有賣藝唱戲、下棋、耍猴、問卦等等,熱鬧非凡,且官府曾在橋上設稅所,收取鹽稅。

二隻生牛一隻溜 神奇故事傳千秋。 鉎牛是廣濟橋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初,鉎牛是用以鎮水的,但歪打正著,洪水鎮不了,如今卻成了橋上的雕塑,如上圖。道光二十二年(1842),「夏秋淫雨,大水,江東堤潰,廣濟橋墩多圮,鉎牛失其一。」(光緒《海陽縣誌》)失去的是東洲的鉎牛,後來遂有「二隻鉎牛一隻溜」的民謠,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

不過現在很多到此一遊的遊客都喜歡去摸這隻僅剩的鉎牛,據說摸了之後可以牛氣沖天,尤其是炒股票的更是能賺得盆滿缽滿。

民不能忘吳府公 牌坊一座慰英靈!在廣濟橋上,我們還看到一個牌枋,《中國大百科全書牌坊》:「牌坊又稱牌樓,是一種只有單排立柱,起分劃控制空間的建築。」它以簡約而細膩的手法形成獨特的建築形式,在中國古代建築中獨樹一幟。廣濟橋上的石牌坊屬德政坊,這類牌坊通常叫官坊,是表彰地方官員政績的牌坊。據《海陽縣誌建置》中記載「民不能忘坊為太守劉潯、分司吳均建。」據說當時韓江上發大水,幾個橋墩被衝走,連鉎牛都被衝走一隻,所以當地官員向民間募集資金進行重修,後立此牌坊。其目的是為了給人們樹立道德楷模,具有紀念追思作用。

從一定意義上講,廣濟橋不僅是溝通韓江兩岸的交通工具,也是潮州重要的文化標誌,在當地人民的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連晚上的城市燈光秀都是圍繞廣濟橋來打造的,當然作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作為中國四大名橋之一,廣濟橋是有這個資格來作為潮州的文化代言的,它也正是潮州這座古老城市悠久歷史和厚重文化的精華與縮影。

相關焦點

  • 我國四大古橋,歷史悠久宏偉壯觀,你最想去看哪一座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著幾千年燦爛的文明歷史,這個神州大地上保留著許多古代建築,古橋是其中之一,古時候,我國的橋就被稱為「故鄉的橋」,橋在我國發展為隋,繁榮於宋,大江南北的大橋,構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連接著祖國的東西南北,在古橋中,最有名的是我國的四大古橋,我感受到歷史的重量,今天旅行影君重點介紹一下
  • 中國十大名橋之一,蘇州鮮為人知的景點,你去過嗎
    蘇州之美,美在雕梁畫棟,美在小橋流水,很多人去過蘇州,知道蘇州市著名的園林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稱,四大園林、虎丘、寒山寺、太湖、古鎮,一一數過,一一滿是江南風韻。其實蘇州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景點非常多,有些景點對於外地遊客就鮮為人知了,比如寶帶橋,這是中國十大名橋之一,你去過嗎?寶帶橋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旅遊景區,而是作為名勝古蹟,在時光變遷中掩映在蘇州的現代化都市之間。寶帶橋又名長橋,與大名鼎鼎的趙州橋、盧溝橋等合稱為「中國十大名橋」。
  • 中國真正的斷橋,位於廣東潮州,白天是座橋,晚上走到一半就沒路
    杭州西湖斷橋雖然有個「斷」字,但橋並沒有斷,真正的「斷」橋在廣東潮州就有一座,名字叫廣濟橋,當地百姓更喜歡稱它為湘橋或湘子橋,因為在當地的民間傳說中,廣濟橋是八仙之一的韓湘子降世修建的。廣濟橋位於潮州古城外,直面廣濟門城樓,東邊斜對韓文公祠,這座橋梁最特別之處在於白天連成一條線,遊客可以直接穿行而過,但一到晚上就「斷成兩半」,遊客都會圍在濱江長廊望江讚嘆。為什麼呢?
  • 廣東潮州廣濟橋——我國古橋建築孤例,集梁橋、浮橋……
    與趙州橋、洛陽橋和盧溝橋並稱中國著名古橋。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今日有幸來到潮州廣濟橋。認識廣濟橋是從航拍中國裡開始。影片裡介紹說這是潮州文化歷史的縮影。民諺有,「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場。到潮不到橋,痛到衝衝潮。」說法。和我國的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橋。廣濟橋作為水上的通道,可謂是嘆為觀止的世界奇蹟了。
  • 北京這座低調的石拱橋,中國四大名橋之一,更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
    導讀:北京這座低調的石拱橋,中國四大名橋之一,更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北京我國著名的旅遊城市,有著800年的古都史,名勝古蹟更是數不勝數,如故宮、圓明園、長城等,這些都是大家口熟能詳的景點。盧溝橋位於北京市西南豐臺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此橋始建於金代,有著800多年歷史,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全長266.5米,寬7.5米,有橋墩10座,為11孔聯拱橋,拱洞由兩岸向橋中心逐漸增大,橋身是石體結構,均以銀錠鐵榫連接。橋面兩側設置石欄,北側有望柱140根,南側有141根。
  • 中國有四大古橋,只有一座免費!它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跨海石橋
    今天,我們將目光轉向福建,小漁要為大家介紹一座「中國四大古橋」之一的洛陽橋。洛陽橋,不在洛陽而在福建泉州。泉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早在唐宋時期,便是一個重要的通商口岸。洛陽橋位於泉州城東13公裡的洛陽江的入海口,又名「萬安橋」。與河北趙州橋、北京盧溝橋和廣東湘子橋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橋」。
  • 廣東唯一的古城,彩旗飄揚像電影片場,還有每天斷成兩截的古橋
    作為省會的廣州市,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不過由於發展速度較快,已經感受不到古城味了,也沒有完整的區域展示古城風情。如今的廣東,可以稱得上古城的只有潮州市。潮州毗鄰汕頭市、揭陽市、梅州市和漳州市,從出土文物看,早在一萬多年前就有人類生活史,潮州的府城文化也有一千多年,現在看到的古城建築保留了唐代到民初時期的建築風格。
  • 還去杭州西湖人擠人,廣東千年古城藏一座真正斷橋,晚上最漂亮!
    西湖十景中的「斷橋殘雪」不僅風景優美,而且還有中國著名的民間愛情傳說《白蛇傳》,為它增添了浪漫色彩。很多沒到過西湖的遊客,聽到「斷橋」之名,會誤以為這座橋是真的斷成兩半了,但其實它的名稱由來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說孤山之路到此而斷,故名;另一種是說這橋原名是段家橋簡稱段橋,諧音為斷橋。但在我國的另一座城市,可是真實存在一座「斷橋」。
  • 中國境內五座著名古橋,一座橋一段歷史,你了解多少?
    中國的建造技術發展速度一直非常的快,特別是在造橋的基礎上,並且中國也曾經多次的幫助其他國家建造橋梁,其實中國之所以有如此高超的建造技術,也是受到了古代的一些影響,因為在古代我們國家的造橋技術就已經非常發達了。
  • 杭州「斷橋」是名「斷」實不斷,廣東潮州這座橋名沒「斷」卻真斷
    在中國,提到「斷橋」,大家多數會想到杭州西湖的「斷橋」,因為在中國著名的民間故事《白蛇傳》中,斷橋是白娘子和許仙最初邂逅的地方,在戲劇中又稱「斷橋相會」。但杭州西湖的斷橋只是名字上有個「斷」字,並非橋真的會「斷」開。那麼,有沒有真的會「斷開」的橋呢?答案:有。
  • 中國四大名橋之一,每日下午5點都上演:「過河拆橋」已延續千年
    中國有四大古橋每一座都有厚重的歷史和令人驚嘆的建造工藝和技術,但我認為最奇特的一座要數潮州的廣濟橋,他還有另外一個名字,一般潮州當地人會稱之為湘子橋,在古時候各種條件技術的限制,想要建造一座跨江橋,其難度之大真的很難想像的到,古時的人基本上超出自己想像和能力的事情
  • 中國極為特殊的一座橋,中間斷開了還能通行,成為橋梁史上的神話
    中國的造橋史最早可追溯到三千年前的渭水浮橋,相傳是周文王為了娶親,把數十艘船並排綁在一起,在船上鋪上木頭,形成一座浮橋。當然,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還是中國四大古橋,可你知道是哪四大嗎?今天要說的就是素有四大古橋之首的——潮州廣濟橋。
  • 中國一座最神奇古橋,地處福建但得名河南,橋基上是動物「屍體」
    說到橋梁建設技術,我國排第二名,大概沒有哪個國家能奪得第一名,中國自古是「橋的國度」,橋梁建設起步很早,橋梁建設技術始終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即使在今天,我國也有數千年的歷史,不僅見證了古老的智慧,而且還創造了吸引世界各地遊客的特殊景觀。
  • 「小樹」也會調整生物鐘 白天舒展身姿晚上閉合「睡覺」(圖)
    金黔在線訊 近段時間來,凱裡市民楊先生都為自己家裡那株白天舒展身姿晚上緊緊閉合8月初的一天,晚歸的楊先生在給已經長大的「小樹」澆水時發現了非常奇怪的景象,只見小枝椏每個枝頭的葉子都成雙成對地閉合在一起「睡著了」。這以後,楊先生開始留心起「小樹」的生活起居來。他發現,每天天微亮,「小樹」的葉子就甦醒了過來,到了晚上8點左右,就會準時「睡覺」。  8月26日下午,筆者在楊先生家裡看到,「小樹」的每個枝頭都有六片葉子,每張葉子都是舒展開的,沒有什麼異樣。
  • 中國古橋有多美?這6座古橋,讓你見識中國古橋的魅力!
    中國是橋的故鄉,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遍布神州大地的橋,密布如織的橋梁四通八達,連接著祖國的各個地方。在中國橋梁中,古橋最能體現出中國人民勞動智慧的美麗,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些橋梁,是最具代表性的6座古橋,讓你最直觀的感受到中國橋梁的魅力!
  • 真正的斷橋不在杭州西湖,而是在廣東潮州,一到晚上就斷成兩截
    真正的斷橋並不在杭州,而是在廣東潮州,它是世界最早的啟閉式橋梁,一到晚上斷成兩截,你們知道是哪座橋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這座橋就是廣濟橋, 又稱湘子橋,位於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東門外, 橫跨於韓江兩岸,這座橋始建於1171年,如今我們能看到的景觀,都是在幾年前全面修復後的效果。廣濟橋不僅是潮州八景之一,4大古橋之一,還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被專家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
  • 我國現存最長的一座多孔石橋,足足有53孔,是中國十大名橋之一
    當然在我國也是有不少的古橋是漸漸的被人所忽略了,這裡面也是有很多這樣的古橋都是處於這樣的尷尬位置,但也不乏是有些很獨特的古橋,所以就來看看我國現存中比較新奇的古橋,從它的外觀上看來,它就是很與眾不同,就更不要說是在其它的方面上說來的了,所以這座古橋的發展也是顯得比較奇特無比。它就是寶帶橋。
  • 中國——最美的古橋
    中國是橋的故鄉,遍布在神舟大地的橋、編織成四通八達的交通,也連接著祖國的四面八方。自古就有著「橋的國度」之稱,中國古代橋梁的建築藝術,有不少是世界橋梁史上的創舉,充分展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洛陽橋 福建泉州洛陽橋原名萬安橋,位於福建省泉州的洛陽江上,是中國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現橋長731.29米,有44座船形橋墩、104隻石獅、1座石亭、7座石塔。洛陽橋的建成,對泉州海外交通事業的發展也有些很大的作用。是中國四大名橋之一。
  • 中國最有名的5座古橋,都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你了解嗎?
    中國的建造技術,可以說是發展的非常快,尤其是在造橋的基礎上,而且中國也曾幫助過其他國家建造橋梁,所以在我們中國的建橋技術如此高超,也是受到一些古代的影響,因為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的造橋技術就如此發達。而在我們中國有5座著名的古橋,每一座都有刻骨銘心的歷史,隨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 中國古橋:一座古橋,等一不歸人
    中國是橋的故鄉,橋在中國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中國的橋,發展於隋,興盛於宋。遍布各地的歷代橋梁,跨越了山水,將建築、藝術與科技和諧相融,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中國古代橋梁的建築藝術,有很多是世界橋梁史上的創舉,可見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與才能。並且自從被建立起來後,歷經千年而不倒,是濃厚的文化沉澱。中國的古橋似乎總是蘊藏著一份欲說還休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