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上午,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建專業60周年院慶大會在北校區文化活動中心舉行,校長楊宗凱出席大會並致辭。南京大學校長呂建院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楊孟飛院士,原總裝備部基礎信息部副部長李紀南將軍,裝甲兵工程學院徐宗昌將軍,空軍工程大學王穎龍將軍,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曉蘭,北京拓爾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施水才,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聯盟理事長盧葦教授,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申恆濤教授,校長助理王泉出席大會。大會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李青山主持。
出席大會的還有學院老教師代表朱保馬、王厚生、蘇東莊、王金檀、戴翊、王寶樹、周利華、蔣洪、段振華、李伯成、朱儒榮、靖明山、王力、徐學洲。參加會議的有全國高校兄弟計算機學院和軟體學院領導代表,學院六十年專業建設中各年級本、碩、博院友代表,學院部分老領導、學校職能處室和各學院領導代表、學院合作單位代表,學院教職工以及本、碩、博在校學生代表。
上午 10 時,大會正式開始。在雄壯的樂曲聲中,全體與會人員起立,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新起點 新徵程 新的未來楊宗凱在致辭中代表學校向前來參加大會的各位領導和來賓表示熱烈歡迎,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全體師生員工和校友致以誠摯祝賀,向長期支持和關心學校學院發展的國內國際同仁們表示衷心感謝。
楊宗凱表示,60年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辦學宗旨和「姓黨、愛國、為民」的西電特質,累計培養出3萬餘名計算機領域高級專門人才,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國家信息化建設不斷輸送人才;主持或參與研製出首批國產電晶體計算機「441-B」、國內首臺HA大型數控繪圖機、國內首批50M、100M、200M 磁碟驅動器、填補我國醫療事業空白的電子喉頭鏡等,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計算機科學ESI排名進入全球前1‰,自2012年開始完成了從1%到1‰的6年長跑,實現了從高水平學科到一流學科的蛻變,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學院全體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和廣大校友的大力支持。
楊宗凱指出,當前,學校正處於全面深化綜合改革時期,整個社會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大數據、人工智慧上升為國家戰略,計算機作為當今最具活力、最有創新力和影響力的學科之一,將面臨無數機遇,大有可為。希望西電與兄弟院校、研究所和行業企業深度交流合作,實現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廣大海內外院友與學校、學院彼此支撐、攜手奮進;全院師生以六十甲子作為發展的新起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培養更多具有出色才華和西電特質的行業英才,為創建一流大學、打造人工智慧+教育標杆大學貢獻力量,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光輝歷史譜寫新的篇章。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做新時代的西電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執行院長崔江濤在發言中回顧了學院的建立過程及60年來在學科建設、師資隊伍、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國際交流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並對長期以來關心幫助學院發展的各界領導、專家、院友及校友表達真誠的謝意。他希望各兄弟單位、各位校友能夠繼續關注和支持西電計算機學科發展,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等各個方面加強合作交流,推進教育現代化,助力教育強國戰略。新時代呼喚新使命,新使命決定新作為,西電計算機人將堅持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發揚傳統,開拓創新,為我國計算機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學院老教師代表王寶樹在講話中表示,作為三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前身)第一屆畢業又留校工作的老師,看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每一點進步都感到無比自豪。60年來,學院為國家和社會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遍及海內外的校友在各自不同領域施展才華、建功立業,不僅為國家和社會做出了重要貢獻,更為西電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學院在師資隊伍和學科建設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希望全院師生能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時刻牢記西電精神,立自強之志,邁堅實腳步,努力成為新時代的西電人。
青年教師代表田聰在講話中表示,十八大以來,學院緊跟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在「一流學科」、「新工科」、「產教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作為西電計科院的教師,一方面要言傳身教,使「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求真務實、愛國為民」的西電精神代代相傳。一方面,主動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以學生能力培養為出發點,以新技術、新方法、新思路重塑教學「新模式」,培養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的計算機人才,服務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
院友代表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曉蘭在講話中表示,中國電子學會一直與學院有著廣泛的聯繫,學校、學院的許多項目都曾獲得電子學會獎項。中國電子學會非常願意為母校、為學院老師和同學們搭建平臺,助力科技成果脫穎而出,助力科技人才茁壯成長,希望學弟學妹們勤學、修德、明辨、篤實,讓夢想飛揚,讓理想馳騁。
院友代表北京拓爾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施水才在講話中表示,作為82級校友感到非常驕傲,紅色基因、學在西電都是學校顯著的標識和社會認知,西電人不僅有產品研發的工匠精神,也有創新創業的激情,更有系統化戰略思維的格局。以終為始,希望在學校和學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全體學院同仁和院友的努力下,以腳踏實地的西電精神、以放眼世界的格局胸懷,使西電計算機學科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推進合作與交流 共同服務國家建設
南京大學校長呂建院士在講話中表示,長期以來,南京大學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計算機領域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都保持著良好的合作,共同為我國計算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希望兩校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出更多的社會精英、國之棟梁,為國家經濟發展注入活力;要擔負起新時代計算機學科改革發展的歷史重任,堅持以充分的自信和高度的自覺,助力計算機學科在世界舞臺上發出更耀眼的光芒。
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申恆濤教授在講話中表示,電子科大和西電都是行業特色型大學,都是最早成立計算機專業的學校,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和良好的合作關係。長期以來,兩院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都開展廣泛合作與交流,希望兩校相輔相成,共同推進我國教育現代化,培養高質量人才,服務國家建設。
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聯盟理事長蘆葦教授在講話中表示,60年來,西電計算機人為計算機領域的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做出了卓越的示範,也為中國產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希望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在未來的徵程中能夠牢記使命,砥礪前行,把計算機人、軟體人的精神繼續發揚光大,再創輝煌。
會上,校長助理王泉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楊孟飛院士共同為學院發展戰略諮詢委員會揭牌,楊孟飛院士任學院發展戰略諮詢委員會主任。
在講話中表示,60年來,學院培養的3萬學子在各個崗位為國家做貢獻。希望今後和各位委員一起履行職責,努力為西電未來發展作貢獻;希望學院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為我們國家現代化的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會上,學生代表為學院老一輩教師代表獻花,感謝老一輩計算機人無怨無悔的付出。
最後,大會在全體人員的合影留念中圓滿結束。
相關連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前身是1958年12月9日時任通信兵部主任王諍中將在學校第三屆黨代會上正式宣布建立「自動控制系」,其中飛彈系統專用計算機方向就是現在計算機專業的前身,西電也成為國內最早設立計算機專業的高校之一。改革開放之初,西電計算機人率先梳理建立計算機培養體系,主持了6種國家統編教材的編寫工作,其中蘇東莊的《計算機系統結構》、謝子良的《計算機原理》、蔡希堯的《面向對象技術》等數十部經典教材被國內眾多高校選用,與其他高校一起引領了國內計算機教育事業的發展。西電計算機人也是國內首批開展國際交流的專業。
學院累計建設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實驗示範中心1個。建設有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3個,2個專業通過認證,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國內首批通過認證的專業,網絡工程專業是2015認證新標準發布後全國首個通過認證的網絡工程專業。學院先後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8項、省級教學成果獎26項、出版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15部、國家級精品資源課和省級精品課程22門。
學院研製的自主可控國產軟硬體及系統已裝備部隊,產生了顯著的軍事效益;研製的可信軟體設計開發平臺,已應用於「探月工程」;異構多域無線網絡協同安全關鍵技術,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秦盾」雲加密資料庫系統,獲得了中國科協會全國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和最佳商業投資價值獎,獲2018CCTV十大創業榜樣,是高校中唯一獲此殊榮的項目。
2017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進入「A-」檔;軟體工程學科進入「B+」檔。計算機科學學科ESI全球排名持續提升,2018年進入全球前千分之一,截至2018年11月,全球排名32位,位居國內高校第6。建專業60年來,累計為國家培養了3萬餘名優秀人才,畢業生主要進入十大軍工集團、科研院所、政府事業單位和國內外知名高新技術企業,為國家經濟發展和軍隊建設貢獻了「西電力量」。
2018年7月3日,學校重組計算機學院和軟體學院,成立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由此開啟了西電計算機專業和學科發展的新篇章。
(記者 馮毓璇 來源 西電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