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說井裡蛤蟆醬裡蛆,飯裡的沙子老規矩,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1-01-09 村裏白哥黑嫂

農村有不少老話、俗話,還有不少的歇後語。不管是俗話還是老話,又或者是歇後語,有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通俗易懂。

但是,這個通俗易懂並不代表就是粗俗,事實上,這是無數人對於生活的總結,有著一定的道理。雖然有些話中的道理會隨著時代的時步而過時,甚至是淘汰,但大多數還是具有警示意義的。

在這些話中,有一種佔著大類,那就是體現生活的,關於生活的俗話、老話、歇後語實在太多太多,幾乎每個農村老人張嘴就能說出幾個來。

比如這句:井裡蛤蟆醬裡蛆,飯裡沙子老規矩,很多人看到這句話時,會認為這是一句俗話或者是老話,但假如單純從俗話或老話去理解,就會理解岔劈,因為這句話它是個歇後語,後面還有半句呢。

當然了,各地的說法可能不一樣,在我們這邊,完整的是井裡蛤蟆醬裡蛆,飯裡的沙子老規矩——都不差。

這句話該怎麼理解?有沒有道理?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我們上面說了這句話是句歇後語,完整的是井裡蛤蟆醬裡蛆,飯裡的沙了老規矩——都不差。

如果按照老話來理解,這句話最容易理解錯的地方是後面三個字,也就是老規矩。因為如果按照老話來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管是井裡的蛤蟆還是醬裡的蛆,又或者是飯裡的沙子,這些都是老規矩了,挺正常的,意思是必然要有的。

但是,這句話中的四個關鍵詞井裡蛤蟆、醬裡蛆、飯裡沙子、老規矩,說的是四個單獨的東西,後面這個老規矩並不是為了總結前面這三樣東西。所以,這句當成歇後語來理解比較合理,也就是後面的半句:都不差。

這裡的這個差,得理解成錯,都不差,就是都不錯。

為什麼這麼說?首先咱們說這個井裡的蛤蟆,相信農村的老人對於平時吃水這件事深有記憶,因為那時候都是去村裡的大旱井裡打水,然後挑回家,這也是為什麼農村老一輩時,家家戶戶都有水缸的原因。

而這個井裡會時不時打出蛤蟆來,按照一般人的理解,這蛤蟆都是存在於水坑裡,井裡怎麼會呢?事實上,這種事很正常,有可能是掉進去的,也有可能是跳進去的,反正不影響它們生存。

醬裡蛆這個有點重口味,但這是個事實,以前農村人喜歡自己做醬,最多的就是黃豆醬,需要粉碎、發酵等等工序,在這些過程中,容易招到蒼蠅,特別是放入缸裡發酵成醬時,最容易招來蒼蠅,如果是沒有蓋好,後面生蛆是肯定的。

黑嫂小時候就是因為這個,從來不吃醬,自己心裡不舒服。其實不止是醬,以前農村醃鹹菜也會生蛆,凡是這種需要放置發酵的,都容易生蛆。

飯裡的沙子這個容易理解,以前人吃飯,會說墊牙啥的,其實就是吃到沙子了,不局限於是吃米飯,吃粉條啥的,也會經常這樣,說的是不乾不淨,吃了沒病。

老規矩是個啥?就是存在於農村裡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規矩,每個地方的農村都有,而且這些老規矩極有權威性,不是寫在紙上的,但是村裡每個人都在遵過,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農村白事時找人幫忙,不找就不說了,找了就必須去,因為誰家都會有這樣的事。再比如紅事端盤子,管你在外面是老闆還是打工的,讓你端你就得端,別廢話,也不能拒絕。

這就是這句話完整的意思,這是句歇後語,按照這句話中的意思,這是不錯的。那麼,這句話有道理嗎?

Ⅱ:這句話有道理嗎?

如果放在以前,這句話當然是有道理的,因為說的都是事實,以前人吃水全靠旱井裡的水,水裡出現蛤蟆太正常了。而醬裡生蛆這種事,別說老一輩子的人了,就算是黑嫂小時候也經常見。飯裡沙子這件事的確讓人膈應,但誰沒有吃過呢?相信很多農村孩子都吃過這樣的飯。

老規矩這個到現在仍然存在,現在的農村,不管辦紅事還是白事,還被眾多老規矩支配著。

所以,我們說這句話放以前是有道理的。

但放到現在,一些道理已經過時。

首先這個井裡蛤蟆,現在農村旱井已經很少了,的確有些山村還要靠旱井吃水,但是大多數都成了自來水,村裡沒井,就算是地裡澆地的井也都封住了井口,主要是怕發生什麼危險。所以,井裡蛤蟆這種事已經很少見了。

醬裡蛆這件事,別說城裡人,就算是現在的農村孩子也很少見了,一來現在人不太自己做醬了,二來現在人就算做醬也特別注意,講究衛生,防護措施做好後,這些是可以避免的。

飯裡沙子這種事現在也很少見了,以前動不動喊咯牙的飯,現在很少見甚至是見不到了。

唯獨這個老規矩仍然存在,而且還具有一定的道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農村生活的特殊性,需要這些老規矩來發揮作用。比如說蓋房子留滴水這種事,沒有什麼明文規定要留多少,都是老輩子傳下來的老規矩在發揮作用。比如一層後牆留七寸,後牆留三寸這些,如果沒有老規矩,誰都亂留或不留,那樣就會起糾紛。

還有眾多的紅事和白事,都需要一些規矩來發揮作用。

Ⅲ:綜上,我們可以看出來,有時候我們理解農村這些話時, 容易理解岔劈,因為沒明白這句話真正在說什麼,雖然說通俗易懂,但也要真正理解。

同時,我們在說一句話有沒有道理時,一定要明白,有些道理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哪裡有絕對的道理呢?比如我們上面說的,這些事情雖然在現在的農村不再成為常態,也就是說現在已經過時,但並不能說過時的就沒有道理。

就比如這個農村老規矩,雖然不是明文規定的,但不能說沒有道理,您認為呢?

相關焦點

  • 農村打井老規矩「坑前不坑後,坑左不坑右」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即便是在農村裡,也基本上家家戶戶都用上了自來水。而在前些年農村裡用水及飲水方面,基本上還是一個村的人共有一口水井。當然了有些地方,現在還是這樣,有些人還是需要每天去水井裡擔水。不過,在很多地方有些有條件的人家就會自家挖井,這樣自家有井,用水就會方便很多。
  • 農村俗語:「茶七飯八酒十分」,知道啥意思嗎?覺得有道理嗎?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農村俗語:「茶七飯八酒十分」,知道啥意思嗎?覺得有道理嗎?不知道你回家的時候有沒有聽清老人說起這樣的話,這是關於農村的俗語,是老一輩總結下來的經驗,剛聽的時候肯定會不懂意思,可是一旦你向老人了解之後,是不是感覺還有一點意思呢?
  • 俗語「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啥意思?農村還有這個老規矩嗎?
    摘要:俗語「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啥意思?農村還有這個老規矩嗎?回去以後嶽父嶽母就對他有意見了,後來才知道在老婆這邊有個習俗,雞屁股是用來招呼最尊貴客人的。雖然也不知道老人們所說的這個故事是真是假,但是它至少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入鄉隨俗的重要性。就算是自己不喜歡,但是到了當地以後,就得先了解當地的文化和習俗,不然就容易鬧出一些笑話。今天農夫要和大家說的這句俗語,也是和規矩有關。
  • 農村老規矩「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啥意思?為什麼這樣說
    在農村裡現在依然還有著「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的說法,這算得上從祖祖輩輩就流傳下來的老規矩了,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這句在國內廣大農村地區流傳的老話,其意思是說如果村裡有誰家有親人過世了,那是不用去專門打招呼,村裡的人每家每戶也會主動過去幫忙。
  • 生意人常說:「賺熟人錢,吃生人飯」,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文/玉濁清生意人常說:「賺熟人錢,吃生人飯」,是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流傳著很多的文化,而最為常見的就是農村流傳的俗語,這些俗語幾乎遍布在各個領域之上,也有一些俗語教會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可能做生意的人會深有體會:賺熟人錢,吃生人飯?
  • 農村俗話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飯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很多俗話具有深刻的警世意義,但不可否認的是,同時也有很多俗話具有時代的局限性。所以當我們看俗話時,一定要帶上自己的思考,不能盲目認為既然是俗話,就一定有道理,也不能想當然地認為,俗話都是過去式的,所以一定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二八月裡亂穿衣」,到底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前言:農村俗語「二八月裡亂穿衣」,到底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作為一個地道的農村人,小編也算是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於農村的情感雖說沒有莫言之於高密東北鄉和賈平凹之於商州那樣濃烈,但是就小編個人而言也是刻骨銘心的。
  • 農村俗話「雲裡日頭洞裡風,蠍子尾巴後娘心」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比如這句「去裡日頭洞裡風,蠍子尾巴後娘心」就是講這個的,這裡面突出一個後娘不好當,也想暗地裡說明後娘的心是毒的,因為有前面的排比句。那麼,這句農村老話究竟是想說個什麼道理呢?我們得先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然後再說其中有沒有道理。
  • 農村老人說:「家裡出三癮,家敗人也亡」,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說:「家裡出三癮,家敗人也亡」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老人的話不可不聽,在我年少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有很大的本事,把農村老人的話當做耳旁風,但是在經歷過一些跟頭的時候才明白農村老人的一些話是很有道理的。
  • 在農村,俗語裡說「窮時不訪親、富時不返鄉」,大家說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俗語裡說「窮時不訪親、富時不返鄉」,大家說有道理嗎?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四大古國之一。而且我國自古以來,也一直都是一個超級農業大國。
  • 農村俗語「五虛令人貧,五實人富貴」,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的俗語很多,但多數都跟勞作和宅子有關係,因為在農民眼裡,衣食住行吃和住還是佔很大的比重,所以很多一俗語都跟這兩樣有關係,特別是農村建宅子的時候都有特別的講究,相關的俗語也特別多,下面筆者給大家分享3句俗語,來看看它們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 農村的老規矩:為何結婚時男方的舅舅要坐「上席」,有啥說法嗎?
    摘要:農村的老規矩:為何結婚時男方的舅舅要坐「上席」,有啥說法嗎?文/農夫也瘋狂時代在發展,思想觀念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在農村裡以前是有很多老規矩的,而到了今天多數都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一方面是現在觀念不同了,對這些老規矩就沒那麼講究了。
  • 在農村,老人常說:「十裡路莫問飯,二十裡莫問宿」,啥意思?
    農村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優美的環境讓人留戀,生活在農村更是自由自在的,無拘無束的,多姿多彩的。不僅是這些讓人記憶深刻,更有那淳樸的民風和一些農村流傳下來的一些老語讓人懷念,這些老話是農民在生產和生活中所總結的經驗,有關於工作方面的,為人處世的,生活瑣事的可謂是包羅萬象,不由得讓人感到驚嘆。今天老農就為大家分享以下幾句老話,不知道你聽說過沒?
  • 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有很多農村俗語,它們能一直流傳到現在,也是因為從俗語本身有著獨特的道理。這些俗語都是古人從生活中吸取的點點滴滴。在很多地區,村裡都有自己的方言,用村裡的方言講出來的農村俗語,更是另有一番風味。我們年輕人也經常聽到老人說一些俗語,有一些俗語只要說出來,我們就能記在心裡。
  • 農村老話:1人不進廟,2人不看井,3人不抱樹,啥意思,有道理嗎
    1人不進廟,2人不看井,3人不抱樹,啥意思,有道理嗎?我國的農村人口佔據了總人口中的一大半,農村文化基地深厚,農民們在自己的勞動和社會生產過程中,總結出了很多經驗,然後將寶貴的經驗總結成一句話,就成了老話。
  • 在農村,高齡老人說;「人窮不碰三」,說的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在農村,高齡老人說;「人窮不碰三」,說的是啥意思?有道理嗎?在村裡,這種情況筆者也有見過,前段時間和幾位長輩聊天的時候,也說到這個話題,村裡有一位高齡老人和大家交流的過程中,說了這麼一句話,那就是「人窮不碰三」,那麼問題來了,村裡這位高齡老人說這句話是啥意思呢?咱們今天就來探討一番。
  • 農村俗語「羊不姜、雞不椒、狗不蒜」是啥意思?這樣做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羊不姜、雞不椒、狗不蒜」是啥意思?這樣做有道理嗎?哈嘍,大家好,我是大廚江一舟,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民以食為天」,吃飯乃是人生的頭等大事。說起吃飯,就必須有人做飯才能吃到飯。在我們平時吃的飯菜當中,可以吃肉菜也可以吃素菜。
  • 農村老人常說:「七不出門,八不歸家」,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長大的朋友,或多或少都聽村裡老人講過一些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人結合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看似簡短的一句話,卻蘊含這大道理。相信大家都聽說話這麼一句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家」,這句俗語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在農村,老人常說「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啥意思,有何道理?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以前人們的生活並不富裕。人們吃完飯只能在一起坐著聊聊天,講一些村裡發生的趣事。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說起一些老話,有些老人還會用這些老話去教育自己的晚輩。記得小時候,最喜歡和老人坐在一起,聽她們說一些農村老話。那個時候只要沒事的時候,就會湊到她們身邊,聽老人說起一些古時候的故事。
  • 農村俗語「美女賣笑千金易、壯漢窮途一飯難」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美女賣笑千金易、壯漢窮途一飯難」啥意思?有啥道理?現在社會經濟在快速發展,而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變得更緊巴。而在農村生活卻是另一番風景,農村生活節奏慢、在慢生活節奏下心裡的壓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