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大年初一是幾月幾號什麼時候 給長輩親戚拜年的講究

2020-12-09 閩南網

  春節俗稱「過年」,原名「元旦」,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大年三十和除夕是同一天嗎]

  中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經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確定過自己的元旦,即改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時間。顓頊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曆,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商代使用殷歷,殷歷建醜,以農曆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周代使用周曆,周曆建成子,以農曆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使用秦歷,秦歷建亥,以農曆初一為元旦;西漢前期仍然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馬遷、洛下閎創製的太初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曆,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以後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醜的殷歷,唐武后和肅宗時改用建子的周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曆至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孫中山從上海到南京就職前一天,南京參議院決定改用陽曆,並以中華民國紀年。但陰曆相沿已久,且有利於安排農事,因此,民間仍偏重陰曆。

  》》春節過年貼春聯的最佳時間是幾點

  》》大年三十高速收費嗎

2018大年初一是幾月幾號什麼時候

  2018年2月16日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大年初一給長輩親戚拜年的講究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係,大體可分4類:

1、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嶽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 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2、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 ,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喧 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3、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 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枕。

4、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 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裡,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 「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原標題:大年初一有什麼習俗?過大年拜年習俗詳解(圖)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春節,北方農村大年初一晚輩給長輩「下跪拜年」,親戚多很頭疼
    春節,北方農村大年初一晚輩給長輩「下跪拜年」,親戚多很頭疼!所以,對於某些地區的人們來說他們已經非常緊張的在置辦年貨,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春節的時候有很多的習俗都是我們延傳至今的習俗,當然或許有些地區的習俗不一樣,這種習俗不同源自於人們的生活環境不同,所以在飲食生活習性還有習俗上都會有一些不同。不過總的來說,春節就是讓人高興的一個節日。
  • 大年初一走親戚啥講究?老祖宗總結了這3個「禁忌」,不妨看看
    大年初一走親戚啥講究?老祖宗總結了這3個「禁忌」,不妨看看馬上就要過年了,大家是不是都很激動?年貨有沒有準備好呢?每到大年初一,農曆新年的第一天,人們總是走上街頭,通過各種各樣的祝賀活動辭舊迎新,迎禧接福。其中一項活動必不可少,那就是拜年了。拜年是我們民間的一種傳統習俗,估計很多朋友小時候都有過被家長帶領著四處收壓歲錢的經歷,大年初一的時候走親戚應該是小朋友們最期待的活動了。
  • 大年初一除了拜年拿紅包,還有很多講究哦!一起來看看
    大年初一到處喜氣洋洋、歡聲笑語大年初一除了拜年拿紅包還有很多講究哦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走親訪友拜大年初一早晨出門走親訪友,俗稱拜年。拜年是春節裡一項重要活動,首先從家裡開始,晚輩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而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登高初一這天,一般人家都是家居自樂,不外出活動,晚上早睡。
  • 大年初一:過大年!這樣拜年不失禮
    直至1914年為接軌西方曆法才將「元旦」之名移到陽曆1月1日,陰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照此推算,己亥豬年正月初一,是1914年以來的第106個春節。大年初一這樣拜年大年初一,我國民間有拜年的習俗。在這一天,人們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
  • 過年拜年走親戚,拜年的順序你要了解
    過年走親戚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傳統,趁著過年熱鬧和喜慶,大家碰個面,相互分享了一下家裡的美食,交流一下感情。現代人平時忙於工作,過年這段時間就顯得很珍貴,如何合理的安排時間拜訪親戚朋友就很重要。去親戚拜年都講究個親疏遠近,同時要考慮符合禮俗。中國自古是一個禮儀之邦,過年的習俗也一直沿用至今,不防參考一下。大年初一是一家團圓的日子,一家人聚在家中,相互拜年,為新年祈福。如果是大家族,晚輩要去長輩家中拜年,長輩給晚輩封利是作為回禮。
  • 大年初一,去拜年!
    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拜年,守歲,放鞭炮,貼春聯,給壓歲錢等。拜年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係,大體可分四類:◎走親戚。
  • 國外春節也瘋狂:朝鮮人給長輩拜年要磕頭
    日本:忙著搶福袋   日本在歷史上受中國的影響很大,春節也曾是他們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日本的春節是從1月1號開始,也就是中國的元旦那天。過年時,商家會用「福袋」裝要出售的商品。   所謂福袋,就是裝著商品的不透明的袋子。福袋有很多種,化妝品、服裝、生活雜物、電器等,總之能裝進袋子裡的都行。
  • 大年初一走親戚有講究,老祖宗留下三個禁忌,年輕人還知道嗎?
    大年初一走親戚有講究,老祖宗留下三個禁忌,年輕人還知道嗎?再過一個星期就是除夕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做好迎接新年的準備呢?可以趁著新年的時候買自己看中的新衣服,小孩子也能肆無忌憚的吃喜愛的零食。直到現在依然有很多家庭保留著大年初一去親戚家拜年的習慣,通常去的都是一些平時來往密切的親戚家裡,或者是一些家裡有上了年紀的老人的家裡。古時候的規矩是晚輩需要向長輩叩頭問安,同輩之間也要互相行禮,但經過千年的演變,現在這些規矩已經被簡化了,晚輩只需要陪長輩聊天,同輩之間也只是互道新年快樂就足夠了。
  • 春節走親戚都有哪些講究,2019年豬年初二走親戚時間順序禮節
    (1)大年初一:晚輩向長輩拜年.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大部分地方大年初一是不走親戚的,真正的春節走親戚是從大年初二開始的
  • 農村拜年走親戚,這個順序不要亂
    明天就是大年初一。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大年初一吃完早餐,大家就得出門互相拜年了。一來熱鬧,圖個喜慶。二來互贈祝福,希望新年有個好願景。但是,這個拜年可不是隨便拜的。本家,親戚,朋友之間可還是有個順序講究的。我說說我們這的習俗。一大早起來先給自家長輩拜年這個就不說了。就說出門拜年的那些事兒。大年初一不出隊這個『隊』就是生產小組,少則十幾戶,多的就有二三十戶人家。
  • 2019大年初一拜年祝福語吉祥話 初一走親戚說什麼
    2019大年初一拜年祝福語吉祥話 初一走親戚說什麼  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 2020,開啟拜年的正確姿勢
    節前還得站好最後一班崗,一大早在辦公室聽到幾個同事聊起春節拜年。胖子和張小睿是90後,就從來沒有在春節時給父母和長輩磕頭拜年,也沒有給過世的祖先磕頭祭拜過,邊上的幾個90後也是這樣。胖子是北碚人,張小睿是忠縣人,2人是重慶不同區縣的,重慶人拜年都是這麼隨性嗎?難不成現如今不興拜年了,筷子俠有些著急。筷子俠剛工作時北方同事多,知道北方人拜年都要規規矩矩磕頭的,家家戶戶在大年初一都要給長輩磕頭,那儀式馬虎不得。
  • 春節大年初一,拜年禮物送什麼白酒給長輩?除了茅臺還有他們!
    最近大家一直在討論的問題就是過年送禮,拜年的時候給長輩應該要送什麼酒? 不管是想買點好酒送給父母,還是初次登門拜訪未來老丈人的,又或者是感謝師恩的……不管是哪一種,都要有各自的分寸。
  • 農村「大年初一迎財神」有什麼講究?老農給你解答!
    中華上下五千年來,中國流傳著很多的風俗習慣,現在在農村裡面還是有很多的習俗被留了下來,比方說是在農村裡面過年的時候,初一的時候是需要向家裡的長輩下跪拜年的,這時長輩會給你們包一個紅包!其實初一早上除了要給自己人拜年之外還有一個說法,那就是「大年初一迎財神」,農村「大年初一迎財神」有什麼講究?老農給你解答!農村裡面過年的講究是非常多的!比方說是初一的時候財神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迎財神?什麼時候拜財神?這些東西其實在很多地方都是有很多的說法的,畢竟根據地域的不同所以就會導致文化的差異!其實針對於「大年初一接財神」的說法真的是非常多的!
  • 超七成年輕人"六親不認" 拜年叫不準親戚稱謂
    民俗專家稱,講究宗親關係包含著家族的親情意識和感恩意識,長輩應該多引導小輩來繼承這一傳統文化。  現象  春節拜年居然不知叫啥  過年,總少不了走親訪友、親戚聚會,不過令不少「80後」、「90後」頭疼的是,家裡面突然冒出來很多陌生的「七大姑、八大姨」,叫人不知道怎麼稱呼。
  • 2018年大年初一到初七有什麼習俗要注意!
    2018年大年初一到初七有什麼習俗要注意!時間:2018-02-16 00: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大年初一到初七有什麼習俗要注意! 大年初一 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 過年壓歲錢是「年三十」給,還是「大年初一」給?有什麼講究嗎?
    在歷史上,壓歲錢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長輩給晚輩的,表示「壓祟」,表達長輩對晚輩的關切和真誠的祝福; 第二種是晚輩給老人「壓歲」的,寓意期盼老人長壽,讓年歲慢些長的寓意。
  • 大年初一,長輩不讓小輩做的四件事,你的家鄉有什麼樣的禁忌呢?
    大年初一,長輩不讓小輩做的四件事,你的家鄉有什麼樣的禁忌呢?轉眼就到了年底,距離新年也就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春節是我國流傳已久的而一個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很多人不管身邊有什麼要緊事都會放下回家去過一個好年,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在農村過年時有很多的禁忌,所以在過年的時候家長總是會叫我們不要亂說話,特別是大年初一,更是存在著不少禁忌,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說大年初一長輩絕對不允許做的幾件事。
  • 農村大年初一有什麼禁忌?許多年輕人不知道,這4件事長輩不讓做
    在農村由於老年人的封建思想,所以每逢春節來臨前是有很多風俗習慣和禁忌的,在過年期間長輩也是不允許我們做晚輩的亂說話,生怕不小心就說錯話觸到了黴頭。大年初一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也是我國傳統節日裡最隆重的一天,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小孩子們會早早的穿上新衣服給長輩磕頭拜年討壓歲錢。
  • 大年初二,拜年的20種講究,不可不知!
    拜年的20種講究,不可不知拜年與除夕夜的團圓飯一樣,是最能體現「年味」的春節習俗。在過去,家庭拜年順序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初一晚輩給長輩拜年,祝願長輩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新年後給親戚拜年,一般的規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嶽家、初三拜親戚。在同學、同事、朋友、合作者、鄰裡之間也要相互拜年。在「過年好」的道賀聲中,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增進了人與人的感情。正如古語所說,拜年「以聯年誼、以敦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