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5日電 (記者 夏賓)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匯局」)25日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中國全口徑(含本外幣)外債餘額為150964億元人民幣(等值21324億美元,不包括中國香港特區、中國澳門特區和中國臺灣地區對外負債,下同),較2019年末增長751億美元,增幅為3.7%。
外匯局當天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下稱「報告」)稱,當前,外債規模合理,結構持續優化,主要安全性指標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內,外債風險總體可控。
報告指出,上半年外債增速整體平穩。2020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全口徑外債分別增長373億美元和378億美元,季度環比增幅均為1.8%。2019年季度增幅依次為0.3%、1.3%、1.7%、0.4%,增速整體平穩。
同時,外債結構持續優化。與2019年末相比,外債幣種結構和期限結構均有所改善。在幣種結構上,外幣外債為13287億美元,佔62%;本幣外債為8037億美元,佔38%,佔比較2019年末提高3個百分點。在期限結構上,中長期外債為9090億美元,佔43%;短期外債為12234億美元,佔57%,佔比較2019年末下降2個百分點。
報告特別提到,債券和貨幣存款餘額增加是外債增長的主要表現形式。2020年上半年,債券和貨幣與存款餘額分別增加374億美元和306億美元,對外債餘額增長貢獻率分別為50%和41%。在全球負利率環境下,中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債券市場持續開放,人民幣債券受到外國投資者青睞。此外,隨著中美利差持續走闊,非居民在境內銀行存款規模增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