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香港青年澳門創業,他給自己改了個「北京」名字

2021-01-11 北京日報客戶端

「我叫蔡京瞵。北京是祖國的首都,瞵有注視的意思,我很喜歡這個名字,讓我永遠記住自己是中國人,流著紅色的血,有著黃色的皮膚、黑色的眼睛。」近日,澳門菁英會副主席蔡京瞵在香港接受北京日報客戶端採訪時告訴記者,澳門人都熱切期盼12月20日「回歸祖國20周年」的重要時刻,「那天我也會在澳門跟朋友們分享節日的快樂。」作為在澳門創業的香港青年,蔡京瞵直言愛國愛澳是澳門年輕人最大的特質,他建議香港年輕人多與澳門青年交朋友,共同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積極擁抱祖國。

愛國愛澳,澳門青年最大特質

香港長大、北美讀書、澳門創業,像香港這座城市一樣,蔡京瞵的成長道路不乏「國際元素」。但與許多香港青年不同,蔡京瞵選擇去澳門發展。在香港人的傳統觀念中,澳門市場小、人口少,和香港沒有可比性。但在蔡京瞵看來,澳門有獨特的優勢,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一代,不要被舊的觀念誤導。

「澳門回歸前後真的變化很大。回歸之後,澳門的人均GDP已經是全球第二。澳門才60萬人口,能做到這一點,就是因為有祖國的支持。」蔡京瞵今年36歲,澳門回歸時他16歲,這種前後對比讓他感受非常強烈。

「香港和澳門是一家人,都說廣東話,文化、飲食很多方面都差不多。但香港人對澳門也缺乏了解。我一個香港人去澳門創業,起初也會擔心水土不服,但熟悉了之後,發現大家都是非常welcome(歡迎)。」2016年,蔡京瞵在澳門創立了瑞麥公司,近四年的時間裡,他已經有了濃濃的「澳門情結」。雖不是澳門人,卻深愛著澳門。

讓蔡京瞵最有感觸的,是澳門的同齡人。澳門的年輕人對祖國的感情,讓他想起了自己小時候。「長輩從小就跟我說,雖然我們身處港澳,但我們是背靠祖國,才可以面向國際。」

「他們真的很愛國愛澳,很支持『一國兩制』!」蔡京瞵興奮地說,澳門雖小,但澳門年輕人的眼界卻不小。祖國的發展帶來更多機遇,他們因此也樂於回祖國內地發展。而且,他們思想開放,喜歡交朋友,樂於接受新鮮事物。「以前我總以為他們是說葡語的,其實他們的英語講得也不錯。」

這些機遇,港澳青年都要抓住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為香港和澳門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不過,有些香港年輕人對此存在不必要的顧慮。其實,不妨先交一些澳門朋友,通過他們去了解內地,那樣會有更深更全面的認識。」蔡京瞵建議道。

他堅定地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是繼改革開放後的第二個大機遇。「改革開放初期我還沒出生,現在出現了這個新機遇,應該立刻衝過去擁抱。錯過了,可就沒有了。」

最近幾年,蔡京瞵每年都會花上大量時間去內地學習、參觀。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足跡,架起一座澳門年輕人與內地溝通的橋梁。他說,澳門每年接待遊客5000萬人次,全球講葡語的人口有2.5億,澳門要當好葡語系國家和地區「聯繫人」的角色,在「一帶一路」中發揮自己獨特的作用。同時,作為大灣區「9+2」裡兩個特區之一,澳門又將迎來新的機遇,澳門年輕人要把握住。

蔡京瞵說,香港和澳門就像鄰居,「尤其港珠澳大橋通車後,離得更近了。兩地年輕人要多交流,我希望自己在澳門的創業經歷能給香港年輕人一些啟發,為他們做個榜樣。」

「粵港澳大灣區,每個城市的角色定位不同,是互相協同、互相補充。我們要抱著謙卑的態度、開放的心態,去投入、擁抱這個機遇。」蔡京瞵說,香港的年輕人可向澳門年輕人學習,通過澳門這個平臺去了解大灣區其他城市乃至祖國內地。「多交朋友,才能共同進步。圈子越大,成功才越大。」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北京日報客戶端特派香港報導組

監製:張鵬

編輯:曾佳佳

流程編輯 王夢瑩

相關焦點

  • 香港青年暢談澳門回歸20周年
    交匯點特別報導組香港報導 在澳門回歸20周年之際,「近鄰」香港感觸頗多。記者採訪到三位香港青年——香港浸會大學學生、區議員參選者和香港菁英會副秘書長,他們結合澳門回歸20周年,以及香港近半年來發生的修例風波,暢談了對於澳門回歸20周年的感想,以及澳門的成功經驗對於香港的借鑑意義。
  • 澳門出版新書分享青年大灣區創業故事
    新華社澳門8月10日電(記者郭鑫)由澳中致遠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策劃,澳門文化公所、廣東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夢想起航——澳門青年在大灣區成功創業勵志案例》(以下簡稱《夢想起航》)一書,10日舉行首發儀式。
  • 聆聽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的故事
    【一線講述】  「我們對香港更有信心,對自己更有信心」  講述人:學學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創始人、香港創業青年 陳 升  2015年夏天,我們團隊第一次來到深圳前海,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創業團隊入駐儀式上接過辦公室鑰匙,開啟了創業尋夢之旅。
  • 30名澳門創業青年赴橫琴開展交流活動
    30名澳門創業青年赴橫琴開展交流活動。 劉心宇 攝中新網珠海12月12日電 (記者 鄧媛雯)12日,澳門創業青年橫琴交流活動在橫琴舉辦,30名澳門創業青年參觀走訪了橫琴創新創業載體,聆聽在橫琴創業澳門青年的創業故事。
  • 陳德堅 90後澳門創業青年:在大灣區追逐「科技與環保夢想」
    陳德堅在橫琴港通關後,從他在澳門凼仔島的家到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只花了半個多小時。即使在疫情下,他每周也會有一半的工作日待在橫琴。在澳門生活、在橫琴工作、看大灣區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像陳德堅這樣的90後澳門青年的日常生活。「橫琴得到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支持,這使得尋找供應商和招聘專業技術人員變得很容易。發展空間很大。」
  • 香港青年爭相湧入前海創業 進軍「拎包北上」夢工場
    這片土地讓眾多「拎包北上」的香港創業青年夢想成真。  深港兩城,近年來互聯互通更為緊密。作為新時期進一步擴大內地對港開放合作的國家級戰略平臺,前海在制度創新、新城建設、產業發展、青年創業、法治創新等多個方面,與香港形成了全面合作的新格局。  助力香港青年內地創業  「前海的創業氛圍很成熟,已經成為香港創業者施展拳腳的平臺。」
  • 「我的青春視界 共創美好生活」2019年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青年...
    7月27日下午,「我的青春視界 共創美好生活」2019年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青年視頻文創實踐營在馬欄山眾創園舉行結營儀式。省委統戰部副部長丁學新,共青團湖南省委副書記鍾娜出席儀式。來自澳門的領隊劉玉珠表示,此次青年視頻文創實踐營活動讓大家見識到了內地視頻文創產業未來的發展機會,讓大家對於視頻文創產業分工、產業現狀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也讓澳門青年們有幸結交到視頻文創領域的同行夥伴。臺灣地區的陳宣璟則表示,火辣的美食和熱情的長沙人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有機會能再次來到長沙學習體驗。
  • 香港青年暢談澳門回歸20周年:應向澳門學習,推行更多愛國教育
    荔枝新聞採訪到三位香港青年——香港浸會大學學生、區議員參選者和香港菁英會副秘書長,他們結合澳門回歸20周年,以及香港近半年來發生的修例風波,暢談了對於澳門回歸20周年的感想,以及澳門的成功經驗對於香港的借鑑意義。
  • 「2020澳門青年創業交流分享會暨結業典禮」在珠海舉行
    近日,來自澳門各大高校及社會團體的45名澳門青年學員齊聚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下簡稱廣科院),參加了由廣科院國際合作學院組織的「2020澳門青年創業交流分享會暨結業典禮」。頒髮結業證書後,澳門青年學員集體參觀了廣科院國家「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計算機學院和廣東省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機器人學院的實訓大樓,學校科技驅動、產教融合、灣區特色的辦學理念、先進的實訓條件以及師生幹事創業的精神和行動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次活動是珠海橫琴新區管委會澳門事務局舉辦的「澳門青年創業線上學習活動」的線下交流部分。
  • 廣州市青年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廣州市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
    其中「粵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4個、「粵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1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基地」3個、「僑夢苑」1個、市級示範基地8個(每個基地給予100萬元建設資金資助),吸引港澳臺348個創業項目、600餘個團隊、3000多名青年落戶。團市委市團校成立「廣州青年公益直播研究院」,在市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家園。
  • 追夢圓夢 圳等你來:深圳多措並舉力撐港澳青年創新創業
    深圳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和關心港澳青年在深圳學習、就業、生活,出臺便利港澳居民在深發展18條措施。深圳海外聯誼會也始終心繫港澳青年,牽頭制定便利政策,設立14個深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幫助港澳青年累計孵化了224個創業項目,並攜手深圳大學成立全國首個港澳青年憲法基本法研修基地,在全市打造63個鄉情文化基地,支持成立香港深圳青年總會,不斷推動深港澳青年交往交流交融。
  • 「創新創業」成蘇港澳青年精英論壇熱詞
    原標題:「創新創業」成熱詞江蘇、香港、澳門有著與生俱來的血脈親情,也有著休戚相關的共同利益。作為蘇港澳交流的重要部分,三地間青年的交流一直是三地政府和青年組織關注的重點。三地青年交流進入「3.0時代」江蘇省青年聯合會主席王偉在論壇開幕式的發言中表示,香港青年聯會原主席霍啟剛曾用三個時代來形容蘇港澳三地青年的交流。
  • 深圳打造「拎包北上」夢工場 香港青年湧入創業
    從空中俯瞰,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是書寫在大地上的一個「夢」字。這片土地讓眾多「拎包北上」的香港創業青年夢想成真。  深港兩城,近年來互聯互通更為緊密。作為新時期進一步擴大內地對港開放合作的國家級戰略平臺,前海在制度創新、新城建設、產業發展、青年創業、法治創新等多個方面,與香港形成了全面合作的新格局。
  • CBD迷你倉曹肇棆&梁家健:香港青年北上創業的最佳拍檔
    最重要的,他們都是有著創業理想的香港青年,又相遇在北京。  本期小西訪談的嘉賓是「網際網路+存儲」領域CBD迷你倉的兩位創始人——CEO曹肇棆(Alan)和COO梁家健(Kevin)。  ——從創業夢到創業者:夢想與艱辛並存——  Alan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海歸」,12歲便遠離香港海外求學。
  •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舉辦「2020澳門青年創業交流分享會暨結業...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朱子榮 通訊員 李斌):來自澳門各大高校及社會團體的45名澳門青年學員日前在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下簡稱廣科院)參加了「2020澳門青年創業交流分享會暨結業典禮」。
  • 連續兩天,澳門、香港中聯辦主任前後腳都到了這裡
    綱要明確,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其中四個中心城市是——香港、澳門、廣州、深圳。
  • 一橋通車三地融合,澳門人在珠海創業到香港招聘成為現實
    香港青年袁梓朗就密切關注著大橋的一舉一動。在聽說大橋通車的消息後,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以前從香港去澳門,主要是乘船,航行時間大概一個小時。大橋開通以後,時間能縮短一半左右。」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大橋正式開通並巡覽大橋。
  • 香港張子強不敢動他,澳門崩牙駒都聽他指揮,他才是香港真正大佬
    當時張子強已經被處理了,而粵港澳正在聯合大行動,準備清理掉一大批的黑幫,當時不少的黑道人物都紛紛落馬。 崩牙駒一直在澳門負責賭場的疊碼跟放貸的生意,算是何鴻燊的頭馬人物。這個事情發生之後,何鴻燊把形勢看得非常清楚,這次絕對不是開玩笑。於是他就崩牙駒寫了絕密信,上面只有6個字:「搞點事情,進去。」
  • 澳門教育界和青年代表表示香港國安法是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定海...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肖中仁):連日來,澳門社會各界高度關注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法的相關情況。澳門教育界人士和青年代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維護國安法是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定海神針」,將有助於香港止暴制亂,為居民安居樂業、經濟繁榮發展提供根本保障。
  • 香港女警辭職去惠州創業
    他稱自己最初是十幾年前在惠州市惠城區開辦琴行,當時有些家長開車一兩個小時送小孩來學習,現在家長更忙,他們很多在下午4點半至6點多將小孩放在琴行學琴,「這就是需求」。    出生於1984年的彭家偉,迄今已經在惠州創業18年,擁有3家琴行。3月30日下午,彭家偉在自己位於惠州惠沙堤東藝琴行的辦公室內,時不時用兩個手機處理不同的公司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