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補壹刀】;
解放軍東部戰區今天(18日)宣布在臺海附近組織實戰化演練!
結合昨天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剛剛到臺展開所謂的「訪問」,而解放軍這一次罕見地在演習開始當天,宣布在臺海這樣高度敏感的地區舉行一場非常重要的軍事演習,只能說一切都非同尋常。
這更像是在臺海演練「立即就戰」的能力。畢竟時機稍縱即逝,一場戰爭的打響,也許就在下一秒。
最為重要的是,就在18日一早,臺軍宣稱有18架解放軍多型軍機從四個方向逼近臺灣島。臺消息人士說,解放軍軍機這一次突入之深,範圍之大,相當少見。
為什麼解放軍選擇在這時展開「雷霆行動」?
1
18日上午,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在回應《環球時報》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天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海附近組織實戰化演練。
這個表態擲地有聲,也來得突然。
最近一段時間,美臺互動頻繁,昨天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更是「率團訪臺」,解放軍將會採取何種應對措施?
對此,任國強明確回應,18日開始的軍事演習是針對當前臺海形勢、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所採取的正當必要行動。臺灣是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幹涉。
與此同時,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春暉空軍大校在同一天也表示,近日,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在臺灣海峽進行戰備警巡和海空聯合演練,檢驗多軍兵種一體化聯合作戰水平。
張春暉說,有關行動是應對當前臺海局勢的必要舉措,有利於提高戰區部隊捍衛國家統一和領土主權安全的能力。戰區部隊堅決履行職責使命,有信心有決心挫敗任何人、任何勢力以任何形式策劃實施「臺獨」分裂活動。
很顯然,解放軍從國防部到東部戰區接連表態,說明現在的態勢已經非同一般。而且,與以往不同,這一次明確說了,軍演「針對當前臺海局勢」。這說明,演習的指向性非常聚焦,就是針對臺海一旦爆發戰事。
從緊迫性上來看,美臺不斷升級「官方互動」,而且對臺軍售的次數和武器的先進程度都大大超過以往。正因為美臺不斷在臺海「紅線」上試探、挑釁,所以解放軍當天宣布軍演,實戰性已經非常強。
就在18日當天一早,臺軍面臨解放軍18架軍機「飛越海峽中線,從四個空域方向逼近」。臺媒說,這也是近十年來的頭一次。
從臺軍公布的情況看,這18架解放軍軍機包括:2架轟-6某型軍機,8架殲-16戰鬥機,4架殲-11戰鬥機以及4架殲-10戰鬥機。可以說,除了殲-20之外,解放軍國產主力戰鬥機已經悉數「上陣」。
也許,這就是為未來某一天真的打響戰爭做提前演練。
根據臺「國防部」公開的信息,解放軍軍機陸續出現在臺西南空域、西部空域、北部空域以及西北空域。凸顯了沿臺灣海峽「全面突襲」的架勢。而且,都是在一個小時之內進行的。
最近一段時間,解放軍舉行了密集的軍演。進入9月後,解放軍繼續在四大海域進行軍演。在東海海域,就在克拉奇「到訪」臺灣同一天,臺媒援引浙江海事局通報稱,解放軍在當天早上8時至晚上6時在東海舉行軍事演習,5點連線內的海域禁止駛入。
根據東方網的報導稱,自今年7月下旬以來,解放軍在沿海地區的軍演接連不斷,這個勢頭到了9月依舊在保持。根據不完全統計,解放軍自7月下旬迄今在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等4大海域軍演已超過30場。
2
在發布解放軍演習消息的同時,任國強還發出了警告:近期美國和民進黨當局加緊勾連,頻繁製造事端,無論是以臺制華,還是挾洋自重,這都是痴心妄想,註定是死路一條,玩火者必自焚。中國人民解放軍有堅定的意識,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一切外部勢力幹涉和臺獨分裂行徑,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為什麼發出如此嚴厲的警告?因為民進黨當局和美國人在「以武拒統」方面,已經走得越來越遠,而且菜菜子在加強軍備方面已經非常有針對性。
比如,最近媒體爆出美國計劃增加對臺軍售,而且從過去涉及一兩項武器一下擴大到7項主要武器系統。
這7項武器採購案中,比較確定的項目包括「高機動性火箭炮系統(『海馬斯』)」、M109A6自走火炮、岸基「魚叉」飛彈、MQ—9「海上衛士」無人機及智能水雷。另外兩種武器系統,可能是F-16戰機偵照莢艙或「標槍」反坦克飛彈、陶式反坦克飛彈等。
仔細分析這些武器就能看出,突出攻擊性是最大的特點。
比如,「海馬斯」多管火箭炮系統,其射程最遠已經達到300公裡。而美國陸軍已經在研製利用該系統,發射新型戰術飛彈,使其射程突破500公裡以上。
在「環太平洋-2018」多國聯合演習中,美國陸軍就使用「海馬斯」發射了多枚火箭彈,成功擊中一艘退役的坦克登陸艦。而隨著技術的發展,遠程火箭炮與飛彈的差別逐步模糊。「海馬斯」本身就可以同時裝備火箭彈或戰術飛彈,因此威脅力並不小。
而為了避免敏感性,臺灣將之定義為「跨區增援」裝備,先進行小批量採購。
此外,臺軍打算採購的岸基「魚叉」飛彈,也不是以往的「魚叉」飛彈。
根據臺軍方官員透露,美國要求臺灣花費高達美金26億元(約新臺幣832億)預算採購的岸基型「魚叉」對陸攻擊飛彈(Land Based Harpoon)系統,總共發射車加飛彈很可能共10套。而且,臺軍將在未來數年的預算中再次增購。
這批岸基型「魚叉」飛彈,除了增程型的「魚叉」防區外發射對陸攻擊飛彈(SLAM)之外,可能還包括射程超過315公裡的「魚叉」增程型飛彈(SLAM-ER),將會以混搭的方式,布置在美制的魚叉飛彈發射車組中。
至於最終採購多少數量?目前被臺軍列為最高機密,但是由於採購時程相當短,決策過程緊急迅速,由此可見美臺是以緊急戰備的方式,省去了以往多輪談判討價還價的程序,進口此種攻擊性飛彈。
外界認為,這兩種攻擊性武器,很可能以機動發射車的方式,部署於臺灣西岸重要地區。
消息人士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預定本周向總統川普做簡報,其中部分交易一年多前臺灣就已提出,但最近才進入批准程序。此外,洛克希德·馬丁、波音和通用原子也正推進出口流程,預計數周內會通知國會。
《中國時報》稱,美國大筆軍售是試圖使臺灣重新成為「堡壘」。在冷戰時期,臺灣一直是美國在西太平洋第一島鏈上一個至關重要的「軍事堡壘」。但由於最近20年解放軍的軍事實力快速提升,臺海軍事力量平衡已經是大陸佔據一邊倒的優勢。
因此,臺灣的軍事價值前些年對美國有所減弱。如今,在美國的全面對華強硬政策下,臺灣的「堡壘」角色重新上升。
當然,美國方面美其名曰,臺灣海峽目前已「失去平衡」,「坦白說,臺灣需要做更多,以確保自身有能力阻止大陸侵犯」。實際上,美國人更大的目的是向臺灣兜售武器,賺取更多的金錢。
3
當很多臺灣人擔憂,民進黨當局領導下的臺灣會進一步淪為美國棋子的時候,蔡英文卻鐵了心要把臺灣打造成一個「刺蝟島」,在「以武謀獨」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有臺媒分析稱,按照民進黨當局現在的做法,未來兩到三年間,臺灣將成為不折不扣的「刺蝟島」,飛彈密度將提升至全球第一位,超越以色列,而這種「刺蝟戰術」,也是在美國方面多年來積極遊說之下,臺灣軍方終於接受、並且積極建立的「不對稱戰略」。
除了前面提到的「海馬斯」多管火箭發射系統和岸基「魚叉」對陸攻擊飛彈,臺灣已從美購得多達2000餘枚的陶式(TOW)新型無導線款反坦克飛彈、數量龐大的「標槍」反坦克飛彈。
除了從美國採購的飛彈已經如此數量龐大,臺灣還有不少自己研製的陸基型對陸攻擊、反艦飛彈,這包括「雄風-2」型反艦飛彈(射程大約150至200公裡)、「雄風-3」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射程約300公裡)、「雄風-2」增程型反艦對陸攻擊飛彈(射程約500公裡)。
根據此前的一些報導,臺軍還秘密發展了一些中程飛彈。比如,「雄風-2E」型巡航飛彈(射程約1000公裡)和神秘的「雲峰」超音速巡航飛彈射程號稱達到了1500公裡至2000公裡。
擁有如此之多的攻擊性飛彈,再加上現有的大量防空飛彈,臺灣正成為飛彈最密集的「刺蝟島」。
其實,這個所謂的「刺蝟島」戰略,也是美國軍方人士向臺軍和民進黨當局一直「推銷」的一項策略。
過去,美方一直在私下裡批評臺灣的軍事預算費用偏低,投資在軍備上面的資源有限。帶來的直接影響是買美國的武器少了。這肯定讓美國的軍工複合體不滿啊,說白了,那些美國利益集團都惦記著從臺灣的「錢包」裡多掏出點錢來。
畢竟,其他國家都不敢賣臺灣武器,這成了美國軍工利益集團的「自留地」。尤其是民進黨上臺後,更是如此。
2016年,與美國軍方關係密切知名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就曾經出臺大量報告和相當龐大的遊說力量,說服臺灣軍方,將昂貴的新式戰機、潛艇等投資經費,率先投資在成本較低的飛彈系統上面。
但是臺軍並未全盤接受此議,依舊在2019年獲購美制的F-16V戰機66架,成本高達美金80億以上。這時臺灣軍方依舊希望在傳統兵力上有所斬獲、不想把所有戰略優勢豪賭在所謂「不對稱戰略」方面。
但是,由於美國的對華政策變得越來越強硬,而且由於川普政府想把疫情應對糟糕、經濟難有起色的各種鍋都甩給中國,並且採取了不負責任的破壞性的打壓舉措,華盛頓與北京的關係呈現「自由落體」式下降。
這時,民進黨當局認為機會來了,以一個又一個軍售訂單抱住美國的「大腿」。希望能借提升與美國的關係,來拓展自己的「國際空間」。
可一旦面對解放軍意志堅決的武力統一行動,臺軍這些武器發揮不了什麼作用,根本不可能改變最後的結局。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6日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臺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放軍的有關戰訓活動是針對當前臺海安全形勢和維護國家主權需要採取的必要行動。我們有決心、有能力挫敗一切「臺獨」活動,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9月18日,在東部戰區的社交媒體頁面,一位網友在評論區留下「丟掉幻想,準備梧桐」的留言,@東部戰區 則表態:丟掉幻想,準備戰鬥!
這條回復引來了一眾網友「圍觀」,很多人驚呼「是那個啥意思嗎」。此外,@東部戰區 還在另兩位網友的評論下分別回覆:「時刻準備著」以及「中國必須統一,中國必然統一」。
這些細節,已經釋放出強烈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