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財神民間有很多傳說,今天梅嶺說事在這裡跟大家詳細的聊一聊這個人見人愛的神話人物。財神,是道教神,中國民間普遍供奉的一種主管財富的神明,有「正財神」、「偏財神」、「準財神」之分。「正財神」還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不同人家各有所司。崇文的人家供奉文財神,尚武的人家供奉「武財神」。文武之道雖不同,卻都各有財所發。

世人奉祀的財神,影響最大的當推趙公明。武財神趙公明,又稱趙公元帥、趙玄壇。根據道教傳說,趙公明本為終南山人,自秦時就隱居神山,虔誠修煉。後來漢代的張天師收他為徒,命他騎黑虎,守護丹爐,成為張天師修煉仙丹的守護神。趙公明吃了師父贈送的仙丹後,變化無窮。天師又命他守護玄壇——道教齋壇。玉皇大帝封他為「正一玄壇元帥,」所以世人稱他為「趙玄壇」。《封神榜》裡寫道,趙公明原在峨眉山羅浮洞修道,助殷伐紂。死後被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並統領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四個部下。至此,趙公明才有了財神模樣。

「武財神」還有關聖帝君即關羽關雲長。傳說關雲長管過兵馬站,善於算數,發明日清薄,而且講信用、重義氣,故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關公為他們的守護神,同時也被視為招財進寶的財神爺。「文財神」指的是範蠡。範蠡是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的大臣,足智多謀,幫助越王成就了霸業。但他看破紅塵,將後來做生意賺來的大量錢財都散給了親戚朋友,最後在陶邑定居下來,也稱「陶朱公」。範蠡能夠聚財又散財,在人們心中是難能可貴的,所以稱為文財神不難理解。

在正財神之外,還有偏財神,意思就是財神所在的神像位置而言。民間的偏財神是指「五路神」和利市仙官。「利市仙官」本名姚少司,是大財神趙公明的徒弟,後被姜子牙封為迎祥納福之神,一到新年,特別是商人,把利市仙官像貼在門上,並配以招財童子,對聯有「招財童子至,利市仙官來」隱喻財源廣進、吉祥如意。在中國民間信仰的眾多財神中,有一類只能算作是準財神,就是未得財神封號,但人們覺得他可以給我們帶來一定的財運的,劉海蟾和明朝的沈萬三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所以,關於財神有很多很多的傳說。這裡所說的都是比較符合大眾觀點所接受的。也是較為廣為人知的。也希望大家看到這篇文章可以財源廣進,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