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山東省各高校校訓:青春 從銘記校訓起步

2020-12-18 人民網

原標題:盤點山東省各高校校訓:青春 從銘記校訓起步

  校訓,是學校精神的凝練表達,校訓中傳遞的價值信念,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本網編輯梳理山東省各大高校校訓,青春,從銘記我們的校訓起步!

  山東大學校訓:氣有浩然 學無止境

  中國海洋大學校訓:海納百川 取則行遠

  山東師範大學校訓:博學篤行,弘德明志

  山東農業大學校訓:登高必自

  青島大學校訓:明德博學、守正出奇

  山東科技大學校訓:惟真求新

  青島科技大學校訓:拓新,弘毅,篤學,明德

  曲阜師範大學校訓:誨人不倦,學而不厭

  山東中醫藥大學校訓:博學篤行,厚德懷仁

  濟南大學校訓:博學,求真,至善,弘毅

  煙臺大學校訓:好學,求實,守信,力行

  青島理工大學校訓:求實,創新,嚴謹,勤奮

  山東理工大學校訓:博學,厚德,至善,篤行

  聊城大學校訓:博學,創新,敬業,求實

  山東建築大學校訓:厚德博學,築基建業

  96年前,浩浩蕩蕩的「五四」愛國運動激蕩中華大地,「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風起雲湧。從北京大學倡導「思想自由,兼容並包」,到清華大學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校訓,中國的大學紛紛以極具歷史擔當的箴言警句為校訓,作為引領大學生和青年的精神航標。

  去年五四,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北大師生座談時,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處著眼,進一步提出「勤學、修德、明辨、篤實」八字,與高等學府的校訓相映照,對大學生和廣大青年提出殷切期望。一年後,新華社記者重訪北大等知名學府,在溫故知新中,感知中國青年與時俱進的青春脈動。

相關焦點

  • 青春,從銘記我們的校訓起步
    原標題:青春,從銘記我們的校訓起步——寫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  新華網北京5月3日電 (記者許曉青李雲路韓淼) 96年前,浩浩蕩蕩的「五四」愛國運動激蕩中華大地,「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風起雲湧。
  • 「五四」青年節:青春,從銘記我們的校訓起步
    青春,從銘記我們的校訓起步——寫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從北京大學倡導「思想自由,兼容並包」,到清華大學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校訓,中國的大學紛紛以極具歷史擔當的箴言警句為校訓,作為引領大學生和青年的精神航標。去年五四,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北大師生座談時,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處著眼,進一步提出「勤學、修德、明辨、篤實」八字,與高等學府的校訓相映照,對大學生和廣大青年提出殷切期望。
  • 青春,從銘記我們的校訓起步——寫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
    (新華全媒頭條)青春,從銘記我們的校訓起步——寫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  新華網北京5月3日電(記者許曉青 李雲路 韓淼)96年前,浩浩蕩蕩的「五四」愛國運動激蕩中華大地,「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風起雲湧。
  • 各大學校訓盤點,校訓雷同、沒有校訓、超長校訓,你一定好奇!
    在當今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時代,越來越多的高校尋求改名,伴隨著眾多學院升格為大學,也面臨著改名的問題,都想有一個霸氣、響亮、知名度高的校名。前幾天教育部再次限定了高校名稱範圍,可以預見到,今後大學的校名很可能會越來越像。
  • 青島高校校訓盤點 多出自古籍"德""學"受青睞
    中國海洋大學校訓。   有人說大學有「三寶」,校園、校友、校訓。我國目前有2000多所大學,絕大多數高校都有自己的校訓。隨著各高校錄取通知書的發放,準新生們滿懷期待打開手中的通知書時,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學校的校訓。這些校訓如何而來?對於校訓那些事你知道多少?
  • 畢業請把校訓裝入行囊
    □徐明輝 又是一年高校畢業季。一場畢業式、一句寄語、一張集體照,都刻錄了畢業生們對母校的眷戀,疊加了對大學生活的不舍。在這「君子臨行,贈人以言」的重要時刻,大學校長們在畢業生典禮上的致辭,或闡發為學之道,或分享為人之思,或寄望未來之行,與躊躇滿志的青春形成共鳴。中國政法大學校長說:萬象人生,點一盞不滅心燈;華中大校長說:讀書越多,責任越大;南京大學校長說:嚼得菜根香,立志做大事,等等。更有哈爾濱理工大學校長在畢業晚會上和學生共唱《同一首歌》,感動全場。
  • 高校校訓「德」字為先 四詞八字最常見最長校訓28字
    清華大學校訓  9月,各大高校紛紛開學。新生了解學校的時候,校訓往往必不可少。無論國內還是海外,絕大多數高校都有其獨一無二的校訓,鮮明地表達出辦學理念和治學特點。  校訓作為一所高校學風的體現,也是大學培養人才的首要準則。日前,網易數讀對2454條學校校訓進行數據統計發現,在我國高校校訓中,「德」字出現的頻率高居榜首。
  • 盤點陝西52所高校校訓 「學」「德」兩字最受青睞
    又是大學錄取通知書發放季,各高校的校訓也隨著錄取通知書被準新生們認知。這些校訓出自誰之手?發生過什麼樣的變遷?校訓那些事你知道多少?且看華商報記者梳理在陝52所高校校訓後的發現。昨日,有關這篇稿件的預告消息已在華商網、華商報新浪官方微博上刊發(詳細),引來上萬華商網友點擊。今天,我們就將稿件呈現給大家。
  • 這所大學的校訓只有2個字,我國各大高校校訓集錦
    大家都知道每一所大學都有自己的校訓,校訓代表著學校的風採及辦學方針,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一份校訓名單。01 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02 北京大學校訓:思想自由,兼容並包03 北京師範大學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小編覺得這個校訓很有意思,點讚)
  • 媒體盤點校訓高頻詞:團結勤奮求實創新(圖)
    8月25日,北京交通大學,一名學生在校訓石碑旁讀書。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  8月15日,清華附小,兩名學生在校園裡玩耍,背後的樓上懸掛著校訓「立人為本,成志於學」。  近日,北京各大高校陸續迎來新生報到。
  • 高校書記校長第一課㉔|鹽城師範學院戴斌榮:秉承鹽師校訓,成就...
    為深入貫徹中央關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意見》和省委《實施方案》,認真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和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 ,推動高校始終把牢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根據加強高校領導班子政治建設要求,省委組織部 、省委教育工委聯合在「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江蘇先鋒網 、江蘇教育新聞網推出「高校書記校長第一課
  • 湖南36所高校校訓,「博學」頻率最高
    本報記者範典長沙報導    進入9月,高校都將陸陸續續開學,湖南的高校也將迎來十幾萬名新生。在拿到通知書的時候,多數新生都會接觸到這所學校的校訓。那麼湖南本土的高校,最喜歡通過校訓告訴學生哪些思想呢?
  • 「江西校訓」徵集|各有內涵!南昌贛州宜春多所學校曬校訓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杜宇蔚報導:校訓激勵學校師生,校訓凸顯學校內涵,校訓彰顯時代風採,為了充分展示江西學校的文化內涵。12月5日起,大江新聞客戶端啟動了「江西校訓」徵集活動。目前,已有南昌、贛州、宜春等地多所學校在大江新聞客戶端上曬出了各自學校校訓,並紛紛為此次校訓徵集活動點讚。
  • 李嵐清惠贈中國科大校訓印章
    《中國部分高校校訓篆刻作品選》。  李嵐清在退休之後依然情系教育,十分重視校訓的建設和積極作用,希望用篆刻這一傳統藝術銘刊高等院校的校訓,引起人們對校訓的重視,通過學習、詮釋、銘記、踐行校訓精神,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精神文明建設,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李嵐清一直關心中國科大建設與發展,曾於2005年9月27日做客「中國科大論壇」暢談《音樂·藝術·人生》,給廣大師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 中國各大高校校訓 軍校感人 鄭州大學最長
    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校訓,那麼這些校訓又有什麼樣的規律呢?—————————————————————————————————外交學院校訓:站穩立場、掌握政策、熟悉業務、嚴守紀律————————————————————————————————最長的校訓:
  • 為「校訓的故事」點讚——「大學校訓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光明日報從4月25日起推出了《校訓的故事》專欄,尋訪報導一批知名大學「校訓」背後的故事,通過講述「校訓」的由來、傳承和發展,從歷史與現實兩個維度弘揚其所蘊含的精神和文化。截至7月28日,專欄已刊發25所知名學府的「校訓故事」,故事中的人和事引起了高校師生的共鳴,使校訓進一步成為引領和激勵師生奮進的正能量。 「應當為光明日報推出的《校訓的故事》點讚!」
  • 關於各大名校校訓 各大名校的校訓是什麼
    校訓,是廣大師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與道德規範。它既是一個學校辦學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總之來說,校訓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那麼,各大名校的校訓是什麼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大數據分析了2740所大學的校訓,我們「記不住」校訓的原因找到了
    ,有將近六成的大學生「記不住」自己大學的校訓,而記得大學校訓的同學中,知道校訓來源和含義的不到三成。八字校訓備受高校青睞,其中校訓八個字的大學有1700多所,佔大學總數的63%,而相比本科院校比專科院校更喜歡使用四字、八字校訓。
  • 盤點校訓高頻詞: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訊 近日,北京各大高校陸續迎來新生報到。踏進嚮往已久的大學校園,學子們最先注意到的,往往是校園裡刻在石碑上的校訓。  有公開資料顯示,現代各校校訓中,「團結、求實、勤奮、創新」等是常被用到的詞語。
  • 百年老校校訓彰顯「德智並舉」
    大門內,銘刻著執信校訓:「崇德瀹智」。   這大概算是最難懂的校訓之一。執信中學副校長陳民告訴記者,在《辭海》中,「瀹」有滲透之意,校訓的含義在於,以德為先、滲透智慧。   「滲透智慧的過程,就像春雨滋養萬物的過程,潤物細無聲。」陳民說,在校訓的指引下,學校辦學不主張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希望給予學生自我發展的空間,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引導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