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服不服?清華北大,一個區考的人數,比一個省份考的還多!

2020-12-11 小菜一碟樂趣多

在無數中國人看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是中國最好的大學,其他大學只能從第三開始往後排;因此,每年考取清華、北大的學生人數就用來衡量一所學校,一個地區的教學水平和尖子生培養實力,甚至被視為政績和潛在的考核指標。

讓人不得不佩服的是!有一個區考取每年清北的人數竟然能遠遠超過一個省考取的人數!請看下圖:

北京市海澱區的各高中學校,2020年考取清北人數加起來接近500人,遠超任何其他任何一個省份,當然也超過全國招生的牛校——衡水中學(含私立衡水市第一中學),如果整個北京的清北人數加起來,得有多少?

相比之下,河南作為人口第一大省,清北人數錄取已經不少,超過其他不少省份,但是與海澱區相比,還是汗顏;如果北京的孩子六百多分可以上清北了,河南的孩子(理科)700分也上不了。

如果想考清華大學,最好是進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你看圖表上,這個學校考取清華大學的人數遠超北大;那要是想考北大呢?當然是去北大附中,你看考取北大的人數遠超清華。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我們從網友的評論中就能得到一些信息,當然不同立場的人說法肯定不同,你怎麼看?

網友一:北京的考生,可能比不過一些外省市考試機器培訓出的考生。但是,北京考生的智商、學習能力和遺傳基因並不差,因為北京是全國人才聚集的地方,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國家機關等等,這些人才的後代智商和能力是不會低的。

網友二:從我身邊看到的海澱區學生從小學就開始拼,報各種學習班,一刻都不鬆懈,但初中能上人大附這種名校的也是全市尖子生裡百裡挑一,高中更是競爭激烈。所以才有今年人大附中考取清北169人的成績。

網友三:北京自己出題,結果和其他省市雖然是一樣的考分,但含金量差遠了。再就是北京高校名校多,對北京市的招生名額也多,對全國的考生來說又是一個不公平。沒辦法,誰讓人家是北京來著。

網友四:知道北京為什麼要單獨用北京卷嗎?2002年北京也是用全國卷,結果一本線只有400多分,而山東一本線高達580分,同樣一張試卷,最後山東考生告到教育部,最終從2003年,北京單獨出卷,並不是北京學生有多強,強不強看奧賽啊,奧賽國際金牌北京拿過幾塊?強的還是兩湖江浙地區,從古至今如果說讀書,幹得過這幾個地區?所以還是不公平!

網友五:高考北京卷基本上是最簡單的

網友六:山東高三老師:馬上高考了,來做做北京卷找找自信。

網友七:北京十六個區,幾百所中學,每年能上清華北大的就那麼幾個區的幾個中學的學生,也沒聽別的區,別的中學喊什麼不公,因為他們知道只少在教育投入上比人家差很多。同樣北京市用於教育上的投資比全國各省市都多,擁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考生的省用於教育上的投資不如幾萬考生的北京多,怎麼去比公平?

網友八:太公平了,首先你好好高考,然後去北京找份能落戶口的工作,然後再買10萬一平的房子。你的孩子們就有機會上清華。別人就是這麼過來的,你也可以啊。

網友九:外省人,小視野。清北招生搞平均分配就合理嗎?我說過,這不是去分福利。海澱是清北所在地,也是著名高校和全國拔尖人才聚集區。而且,海澱在的高中下教育也是全國頭牌。不要拿衡水和海澱比,不要拿某省和海澱比。否則,遺傳理論要另寫了。還有,有意見的人不說某省考到700分去不成清北嗎?你可以讓幾個學生去試聽試聽清北課程,看和人家學生有否差別?

網友十:混淆概念,你知道海澱區聚集著多少中國最優秀的知識分子嗎,這是重視教育的結果!你可以放開,一起競爭,那樣北京的孩子考上清北的更多!

網友十一:你咋得不說海澱學區房多貴,1000萬買一個老破小也不提,這是光看到事物一面,學區房多貴父母付出了多少

網友十二:一年有好幾千清北留京工作,一年清北在北京就錄取幾百。北京的孩子比父母更難好嗎

相關焦點

  • 中國最「難考」的三所「非211」,比清華北大還難考,考上不得了
    在高考錄取分上,中國科學院大學一般比清華、北大低20分左右,那麼為什麼說中國科學院大學會比清華北大還要「難考」呢?首先,中國科學院大學每年本科招生名額不多,只有300-400人,而且在一些省份並沒有招生計劃,招收本科生的地區只有北京、河南、浙江、湖南、江蘇等12個省份,連天津、上海等地都沒有,因而,對於沒有招生計劃的地區並不是難不難考的問題,而是分再高也考不上的問題。
  • 中國最「難考」的四所「非211」, 比清華北大還難考,考上不得了
    不過有一些這樣的大學,在各種大學排名中「不見身影」,既沒有211的標籤,更沒有985標籤,然而實力卻超過很多985大學,甚至接近清華北大,而且這些大學因為每年招生人數非常少,甚至一些省份不招收,因而很難考。
  • 北京戶口學生就容易考清華北大嗎?聽聽北京學生是如何分析的
    北京戶口學生就容易考清華北大嗎?聽聽北京學生是如何分析的相信大家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聽說過這樣的話語,北京戶口的學生上清華北大就是小菜一碟,要遠比其他省份容易得多,事實真的就如人們所理解的那樣嗎?聽聽北京學生是如何分析自己考清華北大的現狀的吧。首先,在這裡要明白的就是,清華北大招生每年都有固定的名額給到每個地方,這就是說如果給到北京市100個名額,那麼北京市就只能是有100個人可以上清華北大,這個是固定的,並不是說成績達線了就可以直接上清華北大,相信看到這個現實你就不會說北京戶口的學生更容易考上清華北大了。
  • 中國「最難考」的三個大學,實力不輸清華北大,考上的都是學霸!
    我們一說到國內的名校最先想到的是清華北大,這兩所大學也是很多的同學夢寐以求想考進的大學,但畢竟招收的學生有限,只有分高者才能被錄取,很多的同學都認為清華北大就是最難考的大學。的確清華北大是我國的兩所頂尖名校,師資力量和綜合實力都很強,在全國也是排名數一數二的。
  • 中國6所最難考的大學,比清華北大還難,考上夠吹一輩子了
    在國內,我相信很多人還小的時候,家長和老師都愛灌輸一種思想,那就是一定要好好學習,然後上清華北大。清華北大作為國內的最高學府,綜合實力很強。但是除了清華北大之外,其實國內還有另外一些優秀的大學,這些學校無論是在專業領域還是社會影響力方面,都非常優秀。
  • 高考:各省要考多少分才能考進清華和北大?教育達人來給你答案!
    每年能夠考上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人寥寥無幾,而這些人都是人中龍鳳,被大家譽為考神考霸,只有進入到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才能發現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人跟人的差距真是大,但這些人也絕不是沒有通過努力就能夠得到這個結果的,從往年清華北大在各省的錄取分數就能看出來,大部分人想要考上清華和北大還是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
  • 考清華北大和中進士,哪個更難?
    每逢高考,各個學校和地區對待考入清華和北大的同學就如同古代對待進士一樣,古代鳴鑼報喜,今天大音響報喜,古代懸掛匾額,今天全家的親戚都發朋友圈。年少時候總是被問起考清華還是考北大,長大後才發現真的好難。相比於電視劇裡動不動就高中狀元,進士及第,古代的科舉相比於今天的高考容易的多。
  • 現在知道為啥清華北大在兩江兩湖4個省招生人數最多了吧?
    就是每個省985錄取率差別太大,就是很多名校在不同省份招生額度差別太大。說實話,我向來對復旦交大浙大這3所學校有點鄙視。不為別的,就因為這3個學校主要面向長三角包郵區招生,給廣大中西部省份的招生額度太少太少。就這,好意思宣稱自己是全國知名大學嗎?不過是長三角包郵區專屬知名大學罷了。
  • 清華美術生今年兩次上熱搜,清華美院容易考嗎?
    12月5日、6日,是全國不少省份的美術聯考的日子。我估計有不少人是想要考清華美院的。 今年,清華美院上了兩次熱搜了。一位山東德州考生,考上了清華美院。現在考個清華、北大都算是個新聞,所以媒體趕緊去採訪這位女生。
  • 河南雄霸一方的高中,200多人考上清華北大,本科人數河南第一
    說到高考人數最多的省份,首先讓我們想到的就是河南省,據統計,2020年河南高考報名人數達到108萬,再創歷史新高,位居全國第一。在高考競爭如此激烈的省份,有一所赫赫有名的中學,雖然地處經濟不發達的縣城,但是高考成績非常輝煌,考入清華北大總人數位居全國縣級高中第一。
  • 考進「清華北大」有多難?過來人:裸考進清北,難於上青天
    首先說一點,清華北大在全國各個省份要招的學生是有限的,而且在這些有限的學生中除了「保送生」「自主招生」各類計劃生之外,靠裸考進清華北大真的要在尖子生裡挑尖子生了。就拿分數線要求來說,過一本線很多學生就想要「放炮慶祝」了,而清華北大的錄取分數線通常都要高於當地省份100分以上,最多的甚至能達到200分以上(如:西藏) 。
  • 古今學歷對照:古人想考取秀才功名,比今人考清華北大還難
    前幾天我寫了一篇文章,講了永豐曾氏出了32個進士,還出了狀元曾棨的故事,有網友問我:「古代的進士,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學歷?」關於古今學歷對比的話題,應該從錄取名額·、學歷含金量、就業前景的角度來分析。古代的進士科,一般三年一考。每科錄取的人數,少則幾人,多則數百人。唐太宗時期,每科錄取的進士都是個位數。宋朝的時候,每科錄取的進士,大部分在百人以上。
  • 高曉松「考北大是恥辱」;美女考砸了去清華;我們「學渣」怎麼辦
    同時也有很多人在心目當中,清華大學就一直強於北大。比如我國著名的節目主持人高曉松。在他看來,考不上清華而上北大,似乎是「一種恥辱」。高曉松不僅是著名的音樂人和節目主持人,同時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學霸。不僅他自己本人是學霸,他的整個家族都是學霸。高曉松曾經說過「我家四代都去清華!我去北大就是背叛」。當然,不同的人心目中的理想學府並不一樣。
  • 中國最低調的4所大學,卻比清華北大還難考,考上的人都是學神
    我國大學有各種各樣的高校,但提起高校中的頂級大學,我們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清華或者北大了。毫無疑問,這兩所大學非常難考,而且綜合實力特別強。能考上的人也是實力成績拔尖的人。其實在我國不僅有清華北大,還有這幾所大學,雖然很低調,但是實力卻不遜色於清華北大,甚至比清華北大更難考。1.南京大學南京大學,簡稱南大,成立於1902年。是首批雙一流,211工程985高校。姐在國外的排行榜上,有時能排到內地高校的前三名,其實力也是很強大。
  • 海澱區479人考上清華北大,北京真的好考大學嗎?看看分數!
    前天,我寫了篇文章2020高考,海澱區479人考上清華北大,網友:還是少了!很多人說,我是為北京考生洗白,其實不是,這只是一篇實事求是的文章,很多人認為北京考大學簡單,上清華、走北大跟串門一樣簡單,事實則不是!
  • 在國內,你知道哪四所大學比北大清華還難考嗎?
    在我們中國人的觀念裡面,只要一談起國內的頂尖學府,北大與清華幾乎是脫口而出的。大家都知道,北清是各省市狀元們的聚居地。只有非常優秀的學神、學霸級別的人物才能考進去。可大家不知道的是,有四所大學居然比北大清華更難考。
  • 考上軍校和清華北大,你覺得哪個比較難?為什麼?大學百事通
    肯定是清華北大比較難考!軍校難考在哪裡?首先軍校對政治背景有要求,家裡面有吸毒的有坐牢以及有不良因為而有前科的一般都能不報考軍校。不過這個是要求的直系親屬,既然直系親屬都這樣了,家教還會好嗎?這個就很簡單了,就是分數高,想一想清華北大需要680以上的分數,很多人直接望而退步。但是想一想,考高分到底需要什麼?自然是努力天賦和方法。很多人非常努力,但是依舊考不上清華,也可能方法也有可能是智力。有人就做過統計,高考普通智力水平,努力到極限,分數就是660左右,再往上很難。
  • 別不服,高考狀元也上不了清華北大
    皇榜揭曉,舉國上下一片譁然,上榜之人共有52人,竟然全部都是南方人,北方連一個人都沒有。憤怒的北方士子聯名上疏,認為是主考官作弊偏袒,才會導致北方士子全軍覆沒。經過嚴格的調查,事實上,還真不是主考官徇私,南方舉子的卷子確實比北方要強不少。
  • 中國科學院大學高考錄取分析,院士人數第一,敢搶清華北大生源!
    院士是科研工作者的頂級榮譽,一所高校院士數量多少反映了一個學校的辦學水平,如果一個學校有3名以上的院士那基本上就是211的水平,如果一個學校有十名以上的專職院士,妥妥985的配置。那全國哪一所高校的院士數量最多呢?
  • 廣東16歲女孩口出豪言:「懶得考清華北大」,她最後考了多少分?
    自強不息與艱苦奮鬥都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之一,這激勵了無數的中華兒女奮發圖強,在每個時代中煥發著耀眼的光芒,但是在不久前,卻有一個16歲的廣東女學生揚言「懶得考清華北大」,而她最後也真的沒有參加高考,她最後到了哪裡呢?而她背後的話是否另有隱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