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那個不愛做家務的爸爸

2020-12-04 尹建莉父母學堂

不久前我看到某公眾號一篇爆款文章,叫:「99%的爸爸都不知道,真正決定女兒未來的,是你的家務量。」帶著好奇,我看完了。

我就是那個不愛做家務的爸爸。

我想起那個著名的蝴蝶效應,一隻蝴蝶在大西洋煽動一下翅膀,就引起了大洋彼岸的巨大風暴。

難道家務,就是那隻掀動風暴的小小蝴蝶?我每次對家務的拒絕,都在一點點毀掉孩子的未來?

這篇爆款文章還舉了一些例子來佐證它的觀點。

比如:哥倫比亞做的一個實驗,以7-13歲的326名兒童為對象,對爸爸是否承擔家務與孩子未來的發展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爸爸承擔家務量的多少,直接決定女兒是否有「野心」。

緊接著,該作者用演員黃磊和他女兒來證明:「爸爸多做家務,女兒更有抱負。」

作家又接著舉例,年邁的父親去已婚的女兒家做客,看到女兒無比辛苦,又是帶孩子,又是做家務。而女婿啥事也不幹,看著電視喝著咖啡玩著電腦。作者因此說:爸爸的家務量,決定女兒的婚姻幸不幸福。

看到這樣,我想為不愛做家務的爸爸們訴一下苦。

其實很多時候,如果妻子好好說話,丈夫還是願意做家務的。

比如「老公,我今天加班太辛苦了,回來還想看一下網劇,你能幫我洗下碗,做一下家務嗎?」

這樣說,我一般都不好意思拒絕。

但很多女性都不這麼說。她們怎麼說呢?比如「你個豬啊,我一天不回來,你看這家,搞得跟豬圈一樣。這還是人呆的地方嗎?……」你看,丈夫本來可能還有點愧疚,想彌補錯誤。這一罵,牛脾氣來了,更不搞家務了。

還有的呢。有的丈夫有時候也搞家務,比如我,但質量確實不高。結果還是被罵。「你怎麼搞的,要你洗碗,你把自己的碗洗了,那其他人的碗呢?要你買菜,你只買回來一根蔥,中午就吃蔥啊?這是你洗的衣服啊?跟沒洗一樣……」

於是,妻子看到丈夫家務搞得不好,又恨鐵不成鋼地奪回了做家務的工作。

本來還想做一點家務的丈夫,更加提不起做家務的興致了。

女性說,女性需要讚美。但男性有時候也需要讚美一下的。

丈夫有時候也挺忙的,但他還是抽出空來,把家裡裡外外都打掃一遍,如果妻子在這時候感嘆幾句:「哇!這地板閃閃發光。」「哎!你為家付出了這麼多,來,讓我給你一個愛的抱抱。」如果孩子在身邊,妻子還可以說:「孩子,你知道我這一輩子做的最英明的一件事情是什麼嗎?就是嫁給了一個愛做家務的爸爸。」

那這個丈夫一定會發自內心地感到高興和振奮,下次說不定做家務的勁頭會更足。

我覺得,女性不能從女性的高度來衡量爸爸做家務的質量問題。因為做家務,那天然是媽媽們的所長。從原始社會開始,媽媽們就做家務了,而爸爸們則在外面打獵。21世紀了,媽媽們還在做家務,爸爸們不打獵了,但他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掙錢養家。

女性年復一年,在家務上有著比許多男性更多的領悟。

比如近藤麻理惠,被譽為「日本整理女王」,而且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15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之一,上榜理由是特別會做家務。

對於家務整理,近藤麻理惠還自創了一套「怦然心動整理法」。她說,接觸我的每一件物品。當我拿它在手中,會讓我怦然心動的,才把它留下來。通過整理家務,她才會清楚什麼對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也會漸漸對自己的判斷、思考更有信心,糾結得更少,生活會更加輕鬆。

看到這裡,我不禁對這樣的女性肅然起敬。看似平庸的家務勞動,一下子被升華,有了生命的高度。

所以,我也想勸所有的爸爸們,放下心中的有色眼鏡,不要覺得家務是一件多麼沒有技術含量的事情(凡是這麼說的爸爸,罰他幹一個月家務!)。

家務裡,其實蘊含著大智慧呢!所以要讚美那些默默無聞做著家務的媽媽們。

而且,據我觀察,我周圍也有許多做家務的男性,但做得好的,非常罕見。

所以,我也希望所有的媽媽們,能對爸爸們多一點寬容,給他們成長的時間和機會,他們在這一塊還是個小學生,雖然做得不好,但他們已經在努力。

像我這麼不愛做家務的爸爸,也有不得不連續做家務的時刻。

原因是,有段時間,孩子他媽出差了,出很長一段時間差。

那時候家裡也沒請保姆。我爸遠在湖南,嶽父嶽母自己也無暇來幫忙。

我不得不獨自照顧兒子。

前幾天,家裡滿屋子的凌亂,洗衣籃裡的臭襪子衣服堆積如山。最後實在換無可換,我不得不一件一件給兒子洗衣服,洗褲子,洗襪子……

有一周,在我和兒子的餐桌上,永遠只有雞蛋湯和花生米。這是我最拿手的兩樣菜。在超市,兒子問我,你會做魚嗎?我搖頭。兒子問我,你會做蝦嗎?我想了想,說得看運氣。兒子於是決定,那我們做餃子吧!我說,那是姥姥的絕活。兒子看著我,那你會做什麼?一個個菜攤走過去,我們選擇了一盒雞蛋和一袋花生米。

我繼續在家裡做雞蛋湯和炒花生米。我熟練地將油燒得滾燙,把花生米倒進油鍋裡,我看到它們發生爆裂的聲音,聞到它們的香味,我知道,我該學習廚藝了。

但我的廚藝因雞蛋湯和花生米而獲得兒子的稱讚。他到處向他同學宣傳我的廚藝,一點也不覺得自己的童年悲苦。而我開始學著做菜,燉魚,炒土豆……後來,我也確實做到了。

所以,很多媽媽如果想讓爸爸在做家務這塊成長起來,也可以參照我媳婦的辦法。

很多時候,爸爸們不是黃磊,但逼一下他,他還是能做的像模像樣的。

《蝸居》的作者六六在一篇隨筆中寫家庭主婦的日常:

「今天洗衣服,明天收衣服疊衣服燙衣服,後天抹灰收拾家,大後天又要洗衣服,大大後天又收衣服疊衣服燙衣服,大大大後天就要拖地抹灰洗塵收拾家。每天都要做飯,做晚飯要洗碗……」

王安憶在《關於家務》裡也提到:

「以往,我是很崇拜高倉健這樣的男性的,高大、堅毅、從來不笑,似乎承擔著整個世界的苦難與責任。可是漸漸地,我對男性的理解越來越平凡了,我希望他能夠體諒女人,為女人負擔哪怕是洗一隻碗的小小的勞動。」

兩位女性作家說的都很好,但我知道,她們不僅是為了得到丈夫的讚美,更在乎的是希望得到平等的對待。

家務是商量著來的,如果所有的家務都是媽媽幹了,那么爸爸是否需要在別的方面做一些補償和努力呢?

在中國,有不愛做家務的爸爸,也有不愛做家務的媽媽。

如果兩個人都沒有時間做家務,那就請一個保姆來幫你們。

錢,也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美國一項調查顯示,很多夫妻認為家務分配不公是導致他們離婚的主要原因。而如果這些家庭花錢購得專業家政服務,他們會把省下來的時間用在與家人相處上,並同時獲得更多滿足感。因此,《紐約時報》就曾撰文說,「花點錢,來拯救婚姻。」

所以,如果妻子每次下班回來,還帶娃,做家務,而你只是無動於衷地縮在沙發上打遊戲的話,作為同樣不愛做家務的我,可以勸你一句,該是「買一張去馬爾地夫的旅行機票」給你的妻子了。

並且你很牛氣地告訴你的妻子:「不要管家裡,家裡有我,我帶娃!」

所以,我現在每晚睡覺前都給兒子讀繪本,至今不斷。我也在妻子做家務時,讚美她的雙手和心靈。有時候,妻子幹了一天家務十分勞累需要休息,我也給她泡杯茶,悄悄帶著兒子出門去,不讓她再累上加累。我也在妻子出差時,每天半夜醒來,給兩歲的小兒子餵牛奶。

之所以這樣,不是因為我多麼偉大,只是因為我體會到妻子的不易,也深深愛著我的孩子。孩子的童年,但願爸爸不要缺席。

而孩子的成長,也永遠離不開夫妻兩個人的共同參與。不要把責任推給任何一方。

作者介紹

刀把,尹建莉父母學堂專欄作家,兩個孩子的爸爸。大學時寫作,涉及詩、小說、散文等。後只寫日記。近年又逐漸寫詩。2013年,開始用文字記錄孩子點滴成長,並以此為樂趣。自認為是一個寫作很慢的手藝人,也是一個以遺忘為職業的人,「寫東西是為對抗自己的遺忘。」已出版《我對你的愛,小心翼翼》。

相關焦點

  • 董卿哭訴:我爸爸從小不讓我照鏡子,天天讓我做家務
    這個問題,我想可以從她說過的一句話裡窺得答案: 「 我一直堅信一句話,性格即命運。你的性格有很大一部分是天生的。而在你的成長當中最初的耳濡目染的榜樣,就是你的父母。
  • 做家務的男人就是沒出息?不,不做家務還碎碎念的更討人厭
    「你能不能別老玩遊戲,去把垃圾倒了」「就你上班累,下班了我還得做飯」害,談戀愛的時候,一起做飯還是增進感情的好方法呢。現在各種家長裡短,秉著為了這個家,為了對方,卻頻頻以吵架,一方生氣一方不理解收尾。做家務的男人就是沒出息?
  • 《我愛男保姆》將播 雷佳音自曝生活中不做家務-新聞中心-南海網
    他經歷了無數坎坷道路,上演了各種搞笑戲碼,方原憑藉自己的十項全能完成幾位女客戶為他帶來的 「奇葩」業務,並終於從中收穫到了屬於自己的愛情  天才萌娃搶戲「兩女追一男」 雷佳音現場化身「萌寵」一族  《我愛男保姆》中雷佳音飾演的方原、車曉飾演的高雅文和曹曦文飾演的馬舒兒都有自己的孩子,這三個寶寶同樣「來頭不小」。
  • 爸爸和孩子不做家務,對家庭的危害有多大?看看朱家故事就知道了
    的確女同志們不容易,上得廳堂入得廚房,還要承包家裡超負荷的家務活兒。聯合國發布的《全球爸爸狀況報告》提到,即使在男女平等的今日,女性比男性多花2到10倍時間照顧小孩。    作者是安東尼·布朗,他有兩本作品絕對是超級育兒暢銷書,即《我爸爸》《我媽媽》。  《朱家故事》封面中的媽媽背著爸爸和兩個兄弟西蒙和帕克,典型的「朱家巨嬰」,爸爸和孩子滿面笑容,而媽媽則有些委屈。
  • 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有多大?
    做做飯、洗洗碗、掃掃地……讓孩子學習做家務,就是邁出培養孩子獨立成長的第一步。對學校點讚的同時,也給家長一個警醒:教育不一定是在課堂上,知識也不都在書本裡。文化知識固然重要,但孩子獨立自強的品格是點滴形成的,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做家務就是孩子上的第一堂課。
  • 那個身形瘦削,衣衫襤褸的男人是我爸爸,不丟人!
    因為他害怕女兒的同學知道她有一個環衛工的爸爸,擔心女兒會叫他,所以寧願假裝不認識。 類似這樣的父母,並不在少數。他們這樣做的原因僅僅是因為職業不夠體面,認為自己沒有給予孩子優渥生活的能力,怕孩子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來。 短片中的張子楓是懂事的,在看到了父親的卑微和小心後,她忍不住淚流滿面,終於鼓起勇氣在同學面前喊了一聲「爸」。
  • 不愛乾淨,不做家務的三大生肖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話題是最不愛乾淨的三大生肖女,不僅不收拾家務,還從不打扮自己! 首先我們分析的是生肖兔 生肖兔的女生性格和男孩子差不多,很多事情都是不拘小節,除非是見很重要的人她們才會收拾打扮自己,平時的她們很多情況下都是不修邊幅的。
  • 因為不會做家務就嫌棄我?不好意思,你自己去做吧,老娘罷工了
    現在的女性,和男人們同樣需要每天出去工作,加班到半夜賺錢養家,男人又有幾個會做家務的?孟非說出了自己的感受:作為一個女兒的爸爸,我常對她說你要學會做家務,但是,你倒不必嫁到一個非讓你做家務不可的家庭。深以為然。
  • 父母以下錯誤行為,是孩子不愛做家務的主因,別把娃養成白眼狼
    寶媽留言莉莉媽媽:我家孩子已經10歲了,可啥家務活都不會幹,可把我急壞了,自己的房間亂的像狗窩似的,也不會自己收拾,如果我沒有及時把她的髒衣服清洗,就會大哭大鬧,這可如何是好啊?情景喜劇《家有兒女》中有這樣一個片段,爸爸夏東海在家裡實施了一套零用錢的分配法,誰家務做的越多,得到的零用錢就越多,此舉一出,效果果然不錯。但沒過多久,三個孩子為了得到更多的零用錢,做家務是只要求數量,不在乎質量。
  • 《做家務的男人》袁弘是做家務一把好手,張歆藝:這不是應該的?
    《做家務的男人》這期節目真的是又搞笑又溫暖。在上一期魏大勳和父親並稱為「沙發二子」,兩人能坐著絕不站著,能躺著絕不坐著,和總是忙裡忙外操持家務的魏媽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看的小編都想跑到魏大勳面前,把魏大勳踢起來幫魏媽媽幹活。
  • 最好的親子教育,就是爸爸愛媽媽;花好月圓時節,多陪陪另一半吧
    到了老家那裡,公公婆婆還重男輕女的厲害,他們都是大爺,我就是一個閒不住的免費保姆,連吃飯都是殘羹冷炙!放假幾天,忙碌幾天,比上班還累!」「你老公都不幫你?」「幫我?他要是進廚房半步,他媽就要趕緊把他拉走,生怕他幹一點兒活累著了。回老家就是甩手掌柜、妥妥的媽寶男!
  • 我的爸爸是個「大老粗」
    爸爸剛來我們家時,家裡是有請鐘點工做飯打掃衛生的,畢竟我和小喵的爸爸兩人都要上班加班的,平常家裡的家務活真沒有時間弄。爸爸住了沒幾天,就跟我商量,讓我把鐘點工退了。我不肯,說這樣爸爸會輕鬆些。爸爸有些不高興,他說:「我年紀又不大,不需要一個人來專門給我做飯。我有手有腳,會做飯,也會打掃衛生。
  • 《做家務的男人》魏大勳父子為躲避家務花招百出
    演播室合照首檔聚焦男人做家務的親密關係觀察類真人秀《做家務的男人》,第二期將於8月9日12:00愛奇藝及奇異果TV全網獨播。本期節目中,張歆藝談懷孕即失業,與婆婆就工作問題產生分歧,袁弘力挺張歆藝想要復出工作的想法,甜蜜延續;魏氏父子大秀廚藝,耍寶爭寵樣樣不誤,「沙發二子」成功升級為「沙發二寶」;汪蘇瀧做東北特色菜「蠶蛹」,並言語「誘導「尤長靖品嘗,嚇得尤長靖連連尖叫;李誕、傅首爾犀利點評,默契十足、金句不斷。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愛奇藝自製出品的《做家務的男人》第二期。
  • 性別角度看家庭:老婆交代的家務我都做了,為什麼她還是不滿意?
    每次做家務感到煩躁跟老公抱怨時,他總會說:「我又沒叫你做」「你可以不做啊」「要那麼乾淨幹嘛?」其實根本原因,他們的內心對於家務就是依賴你的,仿佛你是負責所有家務的「產品經理」,是「包工頭」,而他僅僅是一個執行者——他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有同等責任,還天真的以為當女性叫他做家務他做了就是分擔了一半家務……之前熱播的《幸福三重奏》,陳建斌就因為太懶,「躺」上熱搜。
  • 老婆不工作也不做家務,原來是丈夫婚前誓言:我養你呀!那怎麼辦
    男生應該與女生溝通,我為這個家已經竭盡全力了,回到家很累了,你把家務做了,我想休息一下可不可以?或者雲雨後,藉口說與你做男女之事感覺沒有以前好了,是不是你缺少運動造成的?做家務也是一種運動,引導女生做了一點點家務,就送禮物誇她做得好或拍視頻發朋友圈等方法誇她,很有可能夠成功。激將法,問女生每天做什麼?對社會有什麼貢獻?
  • 真正愛你的男人,再忙也會一起做家務!
    最近的熱播綜藝《做家務的男人》,袁弘作為一個主動做家務的老公,圈粉無數。節目中,妻子張歆藝正處於產後恢復期,身為老公的袁弘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為老婆準備早餐。煎好雞蛋,熱好牛奶,看老婆還在熟睡,不忍心叫醒她,便又偷偷出來讓她多睡一會。
  • 讀繪本《朱家故事》,教給孩子學會分擔家務活,做力所能及的事
    封面拿來這本《朱家故事》,看著封面,給我的第一印象便是一個詞:不可思議!媽媽艱難地背著爸爸和兩個兒子。只見媽媽面露難色,吃力地邁著雙腿,背上背的是嬉皮笑臉的爸爸和面帶微笑的倆孩子。這張封面給我的視覺衝擊力非常大。可想而知,在這個家裡,媽媽永遠是那個最辛苦、最操勞的人。那麼,在朱家,媽媽到底經歷了什麼呢?一起來讀一讀這個故事吧。01. 日夜操勞的媽媽朱先生家生活富足,有一座很漂亮的房子,有一輛很氣派的車子,還有一雙帥氣的兒子,分別叫西蒙和帕克。
  • 在「分擔」中更愛家,《做家務的男人2》有哪些現實與浪漫?
    是「主動分擔」,不是「被迫改造」愛家可以有幾種樣子?「很多家庭通過做家務讓男人明白,其實家務也是愛家的一種表現。」主持人朱丹在節目開場前講到,在第一季播出後,改變的男人越來越多,尤其疫情期間的「全民宅家」,讓男人有了更多機會直接接觸家務,也更加深度地思考家庭內部的關係。上一季魏大勳和爸爸在家裡的葛優躺讓節目成功出圈,也進一步激發了社會對男人應該怎樣參加家務的激烈討論。
  • 「你孩子從不做家務,幫我說說他」「是我不讓他做的」
    比如說做家務這件事,看似是稀鬆平常的小事,其實費力又費心,如果只交由一個人負責的話,辛苦與壓力是不容忽視的。家務活的分配情況可以反映出很多問題,如果結婚就意味著要獨自承擔兩個人的生活,那又何必為難自己呢?幸福的婚姻需要夫妻共同經營,不要把愛你的人越推越遠。
  • 《做家務的男人》:「家庭瑣事」才是「人間真實」
    觀眾稱《做家務的男人》裡的魏爸爸,簡直是自己老爸的縮影:啥事不幹,等著開飯;啥事不會,只會怪罪。家務成了中國人離婚的主因。具惠善和安宰賢婚變互撕的理由也是丈夫不做家務,丈夫回答:「我以為她喜歡收拾家裡。」好像有個攔阻,讓我們就是無法付出愛。 「讓男人做家務,成為2019男人眼裡最時髦的事情,女人眼裡最痛快的事情」——這是前不久熱播的《做家務的男人》所宣稱的節目理念。該節目是全國首檔以「做家務為獨特視角」,來洞悉親密關係的觀察類真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