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過春節?這些習俗太奇葩,此國拜年只送桔子

2020-12-10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每逢春節,中國人都家人團聚,辦年貨、吃團圓飯、拜年,並舉辦很多豐富多彩的活動,盡享天倫之樂。而除了中國,還有很多其它國家也是過春節的,比如說我們周邊的韓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他們是怎麼過春節的。

一、韓國:年夜飯一定要親手做。

曾經作為中國的附屬國多年韓國,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對春節也是情有獨鐘的。韓國人也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也會送灶神,然後祭祀等,在家靜心祝福,祈求好運。。在大年三十這天全家團聚,並且吃年夜飯。而他們的年夜飯有個特點,絕不會去酒店去吃,而是自己親手做。意思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因此,韓國的飯店在春節期間基本上是停業的。

韓國春節全國會放假3天,雖然只有3天,但這是韓國全年最長的法定假日。他們真正過春節是從正月初一開始的,他們稱春節為「舍爾」,意思是新年之首。韓國春節期間,韓國人會穿上傳統民族服飾去拜年,韓國人晚輩給長輩拜年是要行大禮的,跪在地上,拱手跪拜。而長輩們也是在回禮的:用福袋裝著壓歲錢送給晚輩。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韓國人的春節進入了「創新」時代,一些習俗也在發生著改變,越來越具時代特色了。

二、新加坡:拜年只送兩個桔子。

新加坡是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其中華人佔總人口的75%以上,所以春節是其最隆重、最具影響力的節日。

每逢春節,新加坡華人家家戶戶寫春聯、貼福字,屋裡屋外紅紅火火;買年貨、做年菜、除夕吃團圓飯喜氣洋洋;民間也興拜年、祝福、送紅包和壓歲錢,圖個吉利。

新加坡人的春節最喜歡的年貨是肉乾。用炭火烤制的豬肉乾,油光紅豔,微微帶一點焦,切成四方形,看起來像一幅美味可口的春聯。新加坡許多老字號的肉乾店,包括林志源、美珍香、胡振隆等,都在牛車水。每逢過年,肉乾店前就會出現排隊的人潮。

插頭香燒頭香,是新加坡人最愛。香火鼎盛的四馬路觀音堂,是本地人氣最旺的插頭香地點。另外的,比如天福宮,韮菜芭城隍廟這些著名廟宇,除夕夜也是熱鬧隆重的各種活動。大年除夕夜,都會有上萬信眾忍著濃煙刺眼、香灰淋身之苦,只為爭在大年初一的第一時間插頭炷香。他們認為,將新年頭一柱香插進香爐的人,一整年都會獲得神明庇佑,事事順利。

新加坡人在過年期間還有穿上紅內褲的習俗,據說這樣會帶來好運。新加坡人認為6、8等是吉利數字,封紅包時都跟這幾個數字掛勾。

而他們去親友家拜年的習俗更驚人,通常我們去拜年,要帶上一些糖果、果籃等禮物,但新加坡人拜年時很奇特,只要帶兩個桔子就行了。桔有「吉」之意,而在廣東話中「柑」與「金」同音,兩個桔子象徵著大吉大利之意。

這個習俗,本地人不稱為「送柑」,而是「換柑」,因為客人臨走時,主人也會回贈兩個桔子,有互贈吉祥的寓意。據說這是源自潮汕地區,新加坡潮州人不少,久而久之也成為各籍貫通行的習俗。

三、越南:必備年貨魚露

越南是中國南方的鄰國,春節也是越南法定節假日中休息時間最長的一個節日,也是最為盛大、最為隆重的節日。他們和中國一樣很多習俗相似,也吃年夜飯,也守歲,也拜年,也趕廟會。

但越南人心目之中,新年備年貨卻很講究。越南有句這樣的名謠:肥肉醃蕎紅對聯,蕃杆炮仗綠年粽。這是越南人最為傳統的年貨,而現代越南人隨著生活的改善,肥肉已不再是第一位年貨,取而代之的是魚露。「沒吃過魚露就不算到過越南。」越南人的魚露雙稱為魚醬油,是一種食材調料,我們會覺得有點腥味,但越南人卻視為珍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而做年夜飯時這個是不可或缺的。

鮮為人知的是,其實,越南魚露並不是越南自產的特產,而是從中國傳入的。相傳在明朝末年時,廣東福建一帶人依然對大明有依賴情緒,不願意歸降滿清人,一些明朝人便逃避到了越南,並將家鄉的美食也帶到了這裡。這些中國人為了謀生,就利用越南靠海優勢製作大量魚露銷售給當地人,並且作為貢品進貢給越南的皇帝。就這樣,逐漸使之成為越南人必不可或缺的一樣食物。

據悉,越南魚露集中了魚的精華,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是越南婦女保持美麗容顏的「秘方」。中國女孩一定對這個很感興趣吧。

相關焦點

  • 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過春節 有何不一樣的風俗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每年農曆正月初一,全國各地自動開啟「春節模式」,舉行盛大的慶祝儀式。那麼,除了中國外,世界上還有哪些國家也過春節?中國過春節,大人會給小孩子一個紅包,裡面裝著壓歲錢,表達長輩對晚輩的關切之情和真切祝福。韓國人也有壓歲錢。珍正月初一這天,祭祀了祖先,晚輩就要給長輩拜年了,長輩要給拜年的晚輩壓歲錢。但韓國壓歲錢不是裝在紅包裡,而是裝在一個白色的信封裡。這是因為,在韓國人看來,白色象徵純潔乾淨。
  • 哪些國家也過春節?哪些國家也有十二生肖?
    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多個國家有過春節的習俗,主要是一些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東南亞國家,如越南、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這些國家都把春節列為了法定假日。   在越南,春節是最隆重的節日,也是國家法定休息時間最長的一個節日。越南的過節習俗與中國大同小異,臘月二十三開始過年,臘月三十除夕守歲,放鞭炮,吃團圓飯。大年初一拜年、趕廟會。新加坡春節一般放假兩天。節日期間,人們相互拜年,拜年不提貴重禮品,只帶兩個桔子,進門送給主人,桔與「吉」諧音,象徵大吉大利。
  • 過春節的國家有哪些?春節習俗及受歡迎春節禮品
    跨境新藍海又有哪些? 2020-01-14 11:08 除了中國以外,還有哪些國家過春節呢?目前過春節的國家主要集中在中國、東亞、東南亞。那這些國家是怎麼過春節的呢?最受歡迎商品又是什麼......
  • 除了中國,原來還有這麼多國家也過春節……
    與家人團圓過年但是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和我們一樣過春節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日本日本自從唐朝開始大化改新學習中國後,不但把漢字、文化學了過來,也把中國的一些節日學了過來以前日本也和我們一樣是用陰曆,也就是農曆,後來明治維新,一切向西方學習,把陰曆放棄了,只過陽曆,也就是公曆。所以,他們就把春節和元旦放在一起過了。韓國曾經作為中國附屬國多年的韓國,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對春節也是情有獨鍾。韓國人也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也會送灶神,然後祭祀等,在家靜心祝福,祈求好運。
  • 春節奇葩習俗:正月初三不宜出門拜年,還能睡懶覺,這是為何?
    春節奇葩習俗:正月初三應早睡晚起,這是為何?佩服古人的智慧!文/農夫也瘋狂在你的家鄉正月初三的時候有哪些習俗呢?老話常說「百節年為首」,春節作為中國最受重視的一個節日,自古以來就有在春節期間給親朋好友拜年的習俗。而關於拜年也有很多的說法,比如多數的地方初一都是給村裡的左鄰右舍拜年。而在初二的時候則是出嫁的女兒和丈夫回娘家拜年的日子。可是在初三的時候,卻有一個奇葩的習俗,那就是這一天不出門給親戚們拜年了,而且在早上是可以睡懶覺的,到了晚上還要提前上床睡覺。為什麼古人會有這樣奇葩習俗呢?
  • 除了中國之外,還有哪些國家過春節?四個國家,都是我們的鄰居!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我國百姓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事實上除了我國以外,還有很多國家都過春節,而且過得有模有樣。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新加坡、越南、南北朝鮮。讓我們來看看吧。第一個,新加坡。這些都讓新加坡華人數量居高不下。2010年時,新加坡華人數量就達到了2800000餘,佔新加坡總人口的74.1%,成為了新加坡人口的主力軍。華人遷入新加坡時帶來了大量的中國習俗,其中就包括了過春節。新加坡春節和我國傳統春節大同小異,收發紅包四處走動都和我國差別不大。
  • 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哪些國家也過春節?
    過春節的國家,主要是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比較深遠的亞洲國家,例如韓國、朝鮮、日本、越南、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這些國家都把春節列為法定假日。那這些國家是怎麼過春節的呢?韓國韓國是一個非常遵從傳統的國度,春節就是以祖先崇拜和孝思想為基礎的節日,是祭祖祈願家庭平安的一天。韓國春節的傳統風俗有很多,有歲妝、歲畫、福笊籬、趕夜光鬼等等傳說。至今流傳下來的習俗有祖先祭拜、歲拜、德談、「擲木四」和跳板等習俗。韓國人春節也有專門講究吃的食品,統稱為 「歲餐」。
  • 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過春節?風俗習慣與我們大不相同
    西方國家沒有過春節或者過元旦這一說法,但聖誕節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如同春節一樣盛大的節日。近幾年來我們國家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喜歡過聖誕節,甚至他們對於聖誕的期待程度比期待春節還要高,這讓很多真正在意中國傳統節日的中國人十分不滿,覺得他們是在迎合西方文化。
  • 外國過春節的習俗有哪些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一個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每年臨近春節之際,街上都會異常的熱鬧。其實除了中國還有很多國家也過春節哦。哪些國家過春節?外國過春節的習俗,一起來看看吧。韓國  韓國春節的傳統風俗有很多,有歲妝、歲畫、福笊籬、趕夜光鬼等等傳說。
  • 春節習俗你那裡還有哪些?貼對聯、掃塵、拜年、吃年夜飯
    有人常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也有人說,你連去看詩和遠方的資本都沒有,又憑什麼去吐槽眼前的苟且。家人很重要,親情很重要,可是中國的春節就像是在候鳥遷徙,短短的幾天裡,上億的人在這片國土上湧動著,像行軍蟻一樣地前行。
  •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同中國一起過春節
    有過春節習俗的國家主要集中在亞洲,除我國之外還包括蒙古、朝鮮、韓國、日本、越南、泰國、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古代蒙古人把農曆春節叫希恩吉爾(意為新年)。蒙古族歷來崇尚白色,所以農曆正月又稱為"白月",把過年節稱為"白節"。如今的蒙古國也延續了這種風俗。蒙古國的白節與我國內蒙古地區蒙古族居民過白節的習俗較為相似。
  • 傳統習俗春節拜年由來
    傳統習俗春節拜年由來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居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我國拜年的習俗行之已久。作客逗留時間一般以半小時至40分鐘為宜,這樣,既不失禮貌,又不影響主人接待其他客人,拜年時,若進門問聲「新年好」,旋即匆匆離去,會給人以「缺少誠意」的感覺。禮物也應得體。給長輩、教師、師傅拜年時,應適當帶點禮物。禮物既不宜太昂貴豪華,又應能「拿得出手」。捧上一束鮮花,送上一張精美的賀卡,近年已成為都市現代人浪漫溫馨的拜年方式。
  • 除了中國,原來日本和韓國也過春節,它們是如何慶祝春節的呢?
    自古以來,春節就是中華民族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佳節。雖然從每年的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開始,才算是春節,但是中國民間的春節,往往要從臘月初八持續到元宵節結束。春節所包含的文化符號和歷史記憶,已經成為了中華兒女心中最不可割捨的一部分。但是,並不是只有中國人才過春節,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韓國,同樣也會慶祝春節。
  • 世界上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和我們一樣過春節?
    但是除了中國,世界上其實還有多個國家和我們一樣過春節,有些國家的春節也和我們一樣,不管離家多遠,也要和家人團聚,也有一些國家,雖然放假天數不多,但是有相當濃厚的廟會狂歡。那麼,到底有哪些國家和我們一樣過春節呢?
  • 資料:傳統習俗春節拜年由來
    傳統習俗:春節拜年由來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居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我國拜年的習俗行之已久。作客逗留時間一般以半小時至40分鐘為宜,這樣,既不失禮貌,又不影響主人接待其他客人,拜年時,若進門問聲"新年好",旋即匆匆離去,會給人以"缺少誠意"的感覺。禮物也應得體。給長輩、教師、師傅拜年時,應適當帶點禮物。禮物既不宜太昂貴豪華,又應能"拿得出手"。捧上一束鮮花,送上一張精美的賀卡,近年已成為都市現代人浪漫溫馨的拜年方式。
  • 世界上只有中國過農曆年?這幾個國家的春節習俗你可能不知道!
    最近給大家說的都是關於中國古代習俗的故事,那麼在這個春節將至的時候,我想我們應該聊一聊關於春節的習俗,順便再展現一下中國傳統習俗的影響力。春節可以說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放鞭炮、貼春聯、逛廟會、看聯歡晚會、打麻將以及各種相親都是春節的常備項目。其實,除了中國會過春節之外,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也過春節。
  • 這些春節習俗太奇葩,大年三十講究不洗腳,只因這一條奇怪風俗!
    引言:「這些春節習俗太奇葩,大年三十講究不洗腳,只因這一條奇怪風俗!」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本期內容,小編在此感謝觀眾大大們的賞臉,小編致力於傳播最優質的旅遊內容,讓你足不出戶,看遍天下!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全國上下旅遊資源也是數不勝數,近些年,國家也都在大力促進國家旅遊經濟的發展,尤其是今年疫情年,對於國內旅遊業來說,再次遭受到了重創。但是總算在這次國慶中秋雙節得到了有效的緩解,在第一季度,在家呆怕了的小夥伴們,總算逮到了一個可以放心出遊的好日子!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大家自己的家人還有好朋友,去感受這個世界的所有美好吧!
  • 春節習俗大不同,這些國家過年的習俗太有趣了
    在中國,過年的習俗都有所不同,那麼其他國家過年是怎麼樣的呢?有哪些我們不知道的有趣風俗呢?中國在中國,過年的習俗有很多,不同地區會有一些差異,但都代表人們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一般從年前開始,掃塵、貼春聯和「福」字等、除夕守夜、放鞭炮、蒸年糕、包餃子等等。
  • 唐朝人過春節的奇葩習俗:不準倒垃圾,擊鼓驅疫鬼
    春節拜年,或許就是一年當中人與人交流最多的時候吧?現在的春節,已經沒有太多「年味」了,「爆竹兩三聲人間是歲」這種場景,也只有從我們兒時的記憶中去尋找了。,唐朝人過春節,拜年也是一個重要的活動。唐朝人的拜年,是真的要「跪拜」的,晚輩給長輩拜年要跪拜,僕人給主人拜年要跪拜,下級見了上級,也要跪拜。而如果是見了平輩,那就不用跪拜了,只需要問候一聲「萬歲」即可。唐朝人的問候語也夠奇葩的,看來當時的統治者還是相當開明的。當年楊秀清讓洪秀全喊自己一聲萬歲,結果遭到身首異處的下場,這要是老楊生活在唐代,別說一聲萬歲,就是一百聲又怎麼樣呢?
  • 唐朝人過春節的奇葩習俗:不準倒垃圾,擊鼓驅疫鬼
    春節拜年,或許就是一年當中人與人交流最多的時候吧?現在的春節,已經沒有太多「年味」了,「爆竹兩三聲人間是歲」這種場景,也只有從我們兒時的記憶中去尋找了。在古代,春節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那麼,古代人是怎麼過春節的呢?讓我們把目光透過歷史的車輪,瞄向鼎盛時期的大唐,看看唐朝人是怎麼過春節的吧。唐朝人的春節跟我們一樣,也是農曆的正月初一,他們將春節稱為元旦或元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