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俗話明著說的是家禽,其實還教人要勤勞!理解俗話要多處入手

2020-12-11 村裏白哥黑嫂

俗話或者老話對於農村土生土長的人來說還是容易理解的,但前提是需要明白這些俗話裡有時是會夾雜方言的,如果是自己生長地方的方言,那很容易就理解了,但如果是別的地方方言,聽者就會一頭霧水,不明所以然。

有句俗話叫「家有千擔糧,不餵癟嘴貨」就很有意思,因為這個癟嘴貨是個泛指,並不是特指某些東西。

但是,這句話中的暗含的道理同樣也是個泛指,看似說的餵養一類,實際說的是做人持家一類。

下面我們說一下這句話的意思,以及它暗含的道理。

一、這句話啥意思

在河南豫北地方,鴨子有個非常形象的名字叫「扁嘴」,為什麼叫這樣一個名字呢?就是說它的嘴是癟的,是扁的。

那我們再來理解這句俗話就會明白這個癟嘴指的啥了,它指的是一些扁嘴家禽,包括雞子、鴨子、鵝這類的。

明白指的是啥後,再來說為什麼要說家有千擔糧,不餵癟嘴貨。這個雞和鴨子這類的東西是吃不飽的,因為它沒有胃,是一根腸子直通的,吃了就直接拉。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家裡的雞鴨總是在吃,腦袋不停地向下叨,找食物,仿佛就沒有個吃飽的時候,事實上,它們也的確完全吃不飽。

這句話說的意思就是你家裡有千擔糧,也不夠餵它們的,因為它們就吃不飽。但是,雞鴨也不是光吃啊,還下蛋呢。

這類家禽並不是一無事處,為什麼還要說這樣的話呢?這就牽扯到了這句話暗含的另一層意思。

二、這句話中的道理

這句話還暗含什麼意思呢?首先我們知道雞鴨是會下蛋的。但是,假如一直餵著它們,它們下的蛋跟投入的糧食是不成正比的,如果說一顆蛋值五毛錢,那麼它們會吃掉一塊錢的糧食。

而在我們這邊,扁嘴貨的另一層意思就是家裡出了敗家仔兒。為什麼把他們比喻成扁嘴貨呢?因為他們也不是完全的一無事處,他們也會偶爾幫家裡幹些活,雖然好吃懶做,可實在指使得急了,他們也能幹一些輕鬆活。

不過這個幹的活跟他們需要的回報不成正比,比如他幹的這點活能值五毛錢,但他馬上需要花掉一塊錢。

所以,這句俗話明著指家禽,實際指的是就算是家裡有千擔糧,可一旦家裡出了個百家仔兒的話,那也是不夠吃的,不夠他一個人浪費。

最後:其實,農村很多孩子是懂事的,他們明白家裡人的擔子,也知道自己身上背負著什麼,所以他們會很努力地去掙錢,好讓自己的生活能變得好一些。但也並不排除一些好吃懶做的人出現,但這並不是農村特有的,城市裡這類人也很多,啃老族啥的。所以,我們應該在自己的能力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被家人或者外人稱自己為癟嘴貨,只有勤勞,生活才會一天天變好,您說呢?

相關焦點

  • 有趣篇2:俗話這麼說,俗話又那麼說,你說到底應該聽誰的?
    可俗話又說:浪子回頭金不換!2、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可俗話又說:近水樓臺先得月!肥水不流外人田!3、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可俗話又說:有仇不報非君子!4、俗話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可俗話又說:縱虎歸山,後患無窮!要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 五句害人的「俗話」,可不可信,還是得掂量掂量
    俗話,是指那些語言樸實,但是言簡意賅的句子,俗話是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人口口相傳的,流傳至今的俗話,已經被前人今人引用了無數遍了,有些俗話,說得頗有道理,也有科學依據,對人們的為人處世,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引導和指導意義,然而有少許俗話,在傳唱的過程中,被曲解了原意,有的則是本身就存在破綻的
  • 有句農村俗話叫吃飯大汗,一生白幹,這句話啥意思?現在有道理嗎
    農村有句俗話叫「吃飯大汗,一生白幹」,很多人看到這句話時會曲解它的意思,不少人把這種現象歸類為什麼多汗症,或者身子虛。其實,農村俗話為什麼是俗話?就是因為它通俗易懂,用簡單的話,說明一個簡單的道理,這就是俗話的出發點。
  • 俗話諺語類公務員面試題:深入理解
    山西、新疆、貴州等地方最近馬上要面試了,在面試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俗話諺語類面試題目;俗話諺語流行於人民群眾的口頭上,文字上保持著通俗的特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結晶,俗話諺語的內容多包含著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和社會實踐經驗,公務員面試中,通過考察考生對俗話諺語的理解,來判斷考生為人處事的態度和方式,歷年公務員面試中,出俗話諺語類面試題已成定俗
  • 農村俗話:人貪三樣,一生白忙是啥意思?很多人對這句話理解有誤
    「人貪三樣,一生白忙」。這是一句農村俗話,但很多人理解這句俗話時其實是有誤的,並不是說大家理解的意思都有誤,而是理解這個「三」有誤。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大家看到這樣的問題時,總要想盡辦法去列出個一二三來,但其實,在一些俗話和老話中,凡是有三這個數字的,多是虛指,這並不是個實際指向,說三樣就三樣,而是個虛數,可以是五樣,也可以是一百樣。那麼,這句話究竟是想說啥呢?所謂貪了後就會一生白忙,有這麼嚴重嗎?黑嫂說一下這句話裡的意思,然後咱們說一下有沒有道理。
  • 農村有句俗話:禍從口出,聰明人不會說這幾句話
    有些俗語看上去是非常有道理的,導致在農村生活不熟悉幾條,所以是萬萬不可能的,有些農村裡經常說的一些老俗話,很多都是從以前流傳下來的,也擁有它一定的道理,農村有句俗話:禍從口出,聰明人不會說這幾句話!像我們小時候經常會聽到老人說這一句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有時候也是很有道理,在農村有些話很有意思,因為他說的都是我們生活中的事,但也有一句話叫禍從口出,多言招晦。有時候言多必失,所以說在說話的時候,儘量的也要注意分寸。
  • 農村俗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中的「娘」,是指母親還是女兒?
    農村有一句很有趣的俗話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句話在生活中經常被人們說起,意思是很自然地要發生的事情,不會因外界的變化和主觀的抗拒而改變。那這句話中的「娘」是指母親還是女兒呢? 回鄉後,朱耀宗向母親敘說貞節牌坊一事,原本歡天喜地的朱母一下子驚呆了,母親堅決不同意,因為她要改嫁給朱耀宗的恩師張文舉。 聽了母親的回答,朱耀宗跪在母親的面前,說:「娘,這千萬使不得。您改嫁,叫我的臉面往哪兒擱?我現在是駙馬了,再說這『欺君之罪』,是有殺身之禍的啊!」
  • 農村俗話「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啥意思?其實這句話沒道理
    這個農村俗話,有些是會一直有道理的,比如說一些教人要學習的話,比如一些教人向善的話,還有教人孝順的話。但有一類俗話,會有當時的局限性,特別是沾到男女婚配這類的俗話,帶著強烈的過去意識。比如這句「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說的就是婚配以及以後的家庭生活。這句話就只適合以前,而且對女人並不尊重,僅就這句話就帶有歧視的意思。那麼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裡面包含的是個啥道理呢?
  • 農村俗話「老婆漢子,不如手裡攥著」,這句話啥意思呢?
    農村流傳著許許多多的俗話,這些俗話涉及了多個方面,有關於人情關係的,有關於風俗習慣的等等,這些俗話往往都比較言簡意賅,就是為了便於記憶和在群眾之間的傳播。今天小編想跟大家探討的一句農村俗話是「老婆漢子,不如手裡攥著」,那這句話啥意思呢?
  • 農村俗話「燕兒來,要發財」,真的是這樣嗎?
    比如農村經常有老人講這句俗話「燕兒來,要發財」,那這句話你聽說過嗎?真的是這樣嗎?「燕兒來,要發財」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誰的家裡一旦有燕子來做窩,這家就要家業興旺,財運滾滾了。這是因為燕子是最願意接近人類的有靈性的鳥類,在古代的玄鳥指的就是它,經常在農戶的屋簷下築巢棲息。
  • 這5句俗話一前一後,自相矛盾,但卻怎麼說都有理,看完真長見識
    其實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是既對立又統一的,沒有絕對的死理,這就是中國文化的中庸思想。所以,沒有必要糾結。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五個特殊的俗話。一 俗話說,男子漢大丈夫,寧死不屈;可俗話又說,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看似矛盾的兩句,其實對應不同的場合。
  • 農村俗話: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 這句俗話是什麼含義?
    另一方面在確立二十四節氣的基礎上,人們又經過觀察和研究,總結出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溫度變化,指導人們要更好地抵禦節氣中的溫度變化,注意保健養生。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這個節氣的時節,人們開始了有芒植物的收穫和耕種,夏熟作物開始收穫,夏播秋收的作物也要趕緊種植,確實是真正意義上的「忙種」。
  • 有句俗話叫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是啥意思?這句話在現代無意義
    其實有些俗話是會過時的,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俗話已經失去了其中的意義。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叫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這句話在古代時是有意義的,也有道理。但是到了現代,這句話已經失去了它原來的意思,這句話跟什麼迷信無關,古人有這樣的生活總結,完全是出於防小偷的意識。咱們來分別說一下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然後說一下以前為什麼有道理,而現在卻沒有道理了。一、這句話啥意思古人說這句俗話的真實意思是什麼?什麼叫門前不栽樹?
  • 農村俗話「兩人不看井,三人不鋸樹」,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有很多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俗話,這些俗話凝結了老一輩人的生活經驗、智慧結晶,道盡了世間百態,對於現在的社會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就算是沒讀過書的老人,也能隨口說出幾句俗話。這些俗話大多在課本上都看不到,卻簡潔明了,意義深刻。
  • 俗話說日久見人心,又說人心隔肚皮,道理相悖嗎?其實要學會理解
    關於農村俗話,其實有很多相悖的。比如有句叫「日久見人心」,但轉過臉又有「人心隔肚皮」這樣的話。很多人會被搞得莫名其妙,到底該相信哪句話?怎麼一會兒說日久見人心,一會兒又說人心隔肚皮,這人嘴真是怎麼說都行啊!
  • 農村俗話「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啥意思?有道理嗎
    很多人就會說這是因為上輩人把聰明才智給用完了,洩露天機太多,所以後輩人來償還了。其實,這麼理解這句俗話是錯誤的,這句俗話說的其實是人情世故,並不是什麼玄奇迷信。那麼,這句話究竟是個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俗話「色不迷人人自迷」什麼意思?後半句人人皆知,卻很少人看懂
    一句話能夠流傳上千年,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足以證明這句話的真理性,在民間,便有著數不勝數的俗語,揭示出生活的真理,彰顯著古人的智慧,但是有些老話,現在很多人都難以看懂,只理解了字面意思,而其中包含的真實含義卻鮮有人知。
  • 「俗話說」——說俗話的作用和意義,也談談西遊記中的「外衣」
    俗話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可俗話又說:浪子回頭金不換!當我們勸他人或者自己要不要回頭的時候,往往用上這兩句俗話,但是我們的回頭是真的靠這個道理麼?顯然並不是,因為兩句話我們都聽過。影響我們做出選擇的,並不是俗話,而是現實的情況和自我對現實的判斷。
  • 俗話說:有緣千裡來相會;但俗話又說:冤家路窄
    俗話說:有緣千裡來相會;但俗話又說:冤家路窄。俗話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但俗話又說:亡羊補牢,為時晚矣。俗話說:後生可畏;但俗話又說:嘴上沒毛,辦事不牢。俗話說:人定勝天;但俗話又說:天意難違。俗話說:不達目的不罷休;但俗話又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俗話說:宰相肚裡好撐船;但俗話又說:無毒不丈夫。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但俗話又說:婦女能頂半邊天。俗話說:人多好辦事;但俗話又說:有些路只能自己走。
  • 川渝俗話,看一回笑一回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方言,重慶這座山城,真正的依山傍水,這樣的寶地也養出了精靈古怪的重慶人。作為一個重慶人,怎能不知道點那些搞笑的俗話。網絡圖下面就盤點一些搞怪好笑的俗話,讓路過的你,也笑一笑。第一次笑了很久的是《傻兒司令》樊鵬舉說的那句「我看你是墳壩裡撒花椒——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