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南京路四大華商百貨公司「成長史」

2020-12-08 紅商網

  聖誕新年是百貨商場「最黃金」的銷售旺季,曾經引領近代中國新式百貨業的南京路「四大公司」是如何吸引顧客的,它們又是怎樣發家經營的?由上海市檔案館與廣東省中山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合作編輯的《近代中國百貨業先驅——上海四大公司檔案彙編》將為公眾揭秘。2010年12月23日下午,該書首發式暨研討會在上海市檔案館外灘新館舉行。

  上海市檔案館收藏的四大公司檔案資料,時間跨度長,數量有上千卷之多,是「老字號」企業檔案的珍品。本次由上海書店出版社發行的該書所收錄的172件檔案資料,除少量摘自報刊資料外,絕大多數都是首次公布。

  「到公司去」是「白相」代名詞

  上海南京路上的四大公司,指的是先施(今時裝公司大樓)、永安(今永安百貨大樓)、新新(今食品一店大樓)、大新(今第一百貨大樓)四家公司。

  記者從研討會上獲悉,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這四家華商百貨可謂家喻戶曉。那裡既有「血拼」的快感,也是上海人日常遊樂休閒的一大去處,如最早的出租汽車、空調、遊樂場、跳舞廳都與大型百貨公司有關。在當時最繁華的南京路(浙江路至西藏路段)上,四大公司先後自建了宏偉壯觀的營業大樓,成為南京路上的地標性建築。

  「大百貨公司獨有的商業文化,既為上海城市發展提供了與眾不同的氛圍,同時也養成了上海地域的文化習俗。」上海市檔案館編研部主任刑建榕告訴記者,例如,「公司」這個詞就很有意思。

  當年,上海形形色色的大小公司超過數千家,可是在太太、小姐們的口中,公司並不是漫無邊際的泛稱,卻是專指南京路上的四大公司。如果太太小姐們稱衣服是在「公司」買的,「懂經」的人馬上會明白就是指先施、永安、新新、大新而已,其他的都上不了檔次。「公司」買的,就說明了那件衣服不是精品就是洋貨。其中又以永安公司影響最大,公司先指永安,再及其餘。

  邢主任介紹,在百貨公司內,一般附設有旅館、遊樂場、影戲院、跳舞廳、茶室等等,永安公司附設的大東舞廳,開創了商業與娛樂結合的先例。這家舞廳也是上海首先掛出「舞廳」招牌的。於是,「到公司去」,成為上海人外出遊玩、娛樂的代名詞。到了夏天,南京路上的永安、先施等公司的遊樂場就搬到了樓頂,號稱「屋頂花園」。

  「懂得生意經的公司掌門人,在樓頂開闢露天遊戲場,招攬遊客,生意很興隆。這些屋頂花園門票便宜,每人四角,有時還買一送一。場內遍設花卉盆景,多種遊戲,還有演出:說書、大鼓、灘簧、戲法、雜技、滑稽、女子新劇等。」刑建榕說。而上海當年的「女招待」,就是屋頂花園服務員特有的名稱。

  

 

  永安公司

  多項第一開創新穎經營模式

  自古以來,我國商業多以「只此一家」為標榜,經售貨品單一,且不允顧客入內挑選貨品,而大型百貨公司則以「綜合百業,包羅萬有」為宗旨,專營高檔名牌環球百貨,場面宏大,設施先進,顧客可以隨意挑選。商場格局也不同於以前的傳統店鋪。這樣的經營格局,迄今仍在沿用。

  在《近代中國百貨業先驅——上海四大公司檔案彙編》中,「四大公司」中匯聚了上海的多項「第一」,如上海第一部手扶電梯就在大新公司內。大新公司是四大百貨中出現最晚的一家(1936年),出於商業營業的需要,它必須在硬體上出其不意,後來居上。

  在該公司開幕日檔案中,還有專門對電梯的描述——「該公司計共裝沃的斯自動扶梯兩架,一架自底層至二樓,一架自二樓至三樓,外表極為美觀。該兩架均可同時向上或向下,每分鐘所行速度近九十,故每小時可以供四千人之上下行動。一日以十二小時而論,可供顧客四萬八千人之應用。而公司營業時間於晚上將近完畢之時,該兩架自動扶梯,即可同時向下,庶幾顧客無勞等候,順流而下,又不煩舉步。其便利與舒適,可想而知矣。 」

  大新公司雖開設最晚,但因設施先進,場地寬廣,加上店方營銷有方,營業額很快成為四大公司之首,資本總額躍居中國百貨業第一位。

2頁 [1] [2] 下一頁 

英媒:外資百貨在華錯過時機難獲消費者認可

外資百貨為啥撐不下去了 跟不上技術就會被淘汰

盤點:萬達、王府井、銀泰等15家百貨2015年拓展計劃

日本大丸松阪屋百貨商場上演「制服誘惑」吸引顧客

天津勸業場西南角店虧損嚴重 百貨業態已停止經營

搜索更多: 百貨

相關焦點

  • 圖說老上海南京路
    圖說老上海南京路1865年,工部局命名租界內首批馬路,南京路列第一,故俗稱「大馬路」。上海的南京路是上海開埠後最早建立的一條商業街。1945年,國民政府從列強手上回收所有租界後將南京路改名南京東路,靜安寺路改名南京西路。
  • 老上海四大公司將「重現」南京路
    本報訊(記者吳瑋)南京路上「四大公司」又要「回來」了,浦西「第一高度」年底即將開業……昨天,記者從「第四次南京路論壇」上獲悉,規劃建設中的南京路將出現升級形象:凸現出歷史的懷舊韻味和更國際、更高端的商業旅遊文化氛圍。  百聯集團百貨事業部湯建華總經理透露說,老上海的「四大公司」即將重回南京路。
  • 上海南京路民國建築:大新百貨大樓(現上海第一百貨)歷史照片
    大新百貨公司由澳洲僑商蔡昌先生1934年投資興建,1936年1月10日正式開張營業。民國時期,大新與先施、永安、新新共稱為「十裡洋場」的四大百貨公司(均為澳洲華僑投資建造)。1989年大新百貨公司大樓列入上海市優秀近代建築名錄(上海市第一批優秀歷史建築)。
  • 從南京路變遷看近代上海商業文明演進
    至1920年代末,南京路已被公認為「魔都」上海的象徵,集中了當時遠東最豪華的環球大百貨公司、電影院、旅館、酒家,商業門類十分齊全,應有盡有。南京路不僅是西方時尚傳入東方的窗口,也敞開胸懷吸引著八方來客。南京路的出現絕非偶然,深入探討「南京路是怎樣創造出來的」,不僅有著很高的學術價值,對於當下中國的都市商業建設也有現實借鑑意義。
  • 中華商業第一街上海南京路,南京路的過去與今天不斷迭映在眼前
    中華商業第一街上海南京路。南京路步行街,西起西藏中路,東至河南中路,步行街的東西兩端均有一塊暗紅色大理石屏。國慶50周年時落成的這條步行街,使「百年南京路」煥然一新,成為上海又一處靚麗的城市新景觀。走在步行街上,可別只顧購物,千萬別忘了仔細看看市百一店、華聯商廈、上海時裝公司和第一食品商店這「四大公司」,無不把南京路的過去與今天不斷迭映在眼前,傳統與現代的交織為這條百年老街增添了別樣的魅力。南京路是上海最知名的商業街區,素有「中華商業第一街」之美譽。
  •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繁華夜景
    南南京路起源於1851年花園弄堂,1854年延伸到浙江路,俗稱大馬路,1862年再次向西伸至西藏路,1865年正式定名為南京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租界被廢除,民國政府將南京路分別命名為南京東路與南京西路。
  • 老上海四大公司員工口述歷史
    80年前的上海,「到公司去」,成了上海人出外白相、娛樂的代名詞,這裡說的「公司」,指的就是當年南京路上的四大百貨公司,即先施(現為時裝公司大樓)、永安(現為永安百貨大樓)、新新(現為食品一店大樓)、大新(現為第一百貨大樓)。
  • 商業地產新浪潮|南京路上:上海商業地產的無字史書(上)
    與房地產同時墮入十裡繁華的,是以百貨公司為代表的南京路商業。福利公司外觀惠羅公司外觀自開埠初期英商霍爾在南京路上開設上海第一家百貨公司福利公司之後,泰興公司(今連卡佛)、匯司公司、惠羅公司相繼落成,四大外資公司在南京路同臺競技,被稱作南京路「前四大公司「或「老四大公司」,以區別於民國時期華商創辦的四大公司
  • 百貨公司,上海零售基因的橫切面
    其實每次被外地朋友問在上海去哪兒玩,首先想到的是南京路和外灘,畢竟二者都是歷史的代名詞。自上海開埠以後,外灘的萬國建築群在幾十年間拔地而起、歷經翻建,成為一道獨特風景;英商先佔據南京路東端,後來華商佔據南京路西端,多家百貨公司共同構建了外人眼中上海繁華的都市樣貌。上海被稱為中國百貨公司的搖籃,起源早、數量多、水準高。
  • 消費城市|讓人「領世面」的上海百貨公司
    百貨公司在國內的影片中並不鮮見,尤以上海為代表。菊池敏夫曾談到《新女性》(蔡楚生導演,阮玲玉主演,1935年),故事場景從南京路和百貨公司開始,《萬家燈火》(沈浮導演,藍馬、上官雲珠主演,1948)裡有百老匯大樓和南京東路的高樓群,《神女》(吳永剛導演,阮玲玉主演1934)中以先施、永安等百貨的霓虹背景暗示「神女」的工作時間和場所。
  • 南京路規劃凸顯懷舊韻味 老上海四大公司將重現
    東方網12月1日消息:南京路上「四大公司」又要「回來」了,浦西「第一高度」年底即將開業……昨天,記者從「第四次南京路論壇」上獲悉,規劃建設中的南京路將出現升級形象:凸現出歷史的懷舊韻味和更國際、更高端的商業旅遊文化氛圍。   百聯集團百貨事業部湯建華總經理透露說,老上海的「四大公司」即將重回南京路。
  • 上海百年南京路的前世今生:從無名小路到第一商業街
    現在的南京路,以西藏中路為界分為南京東路和南京西路兩段。其中南京東路才是老上海的南京路,1945年改稱現名。1843年上海開埠之時,這裡還是一條無名小路。成為英租界後,不斷有英國人到來,洋行在這裡開了起來,小徑逐漸開始繁華。後來叫作花園弄,上海人根據Parklane的發音叫作派克弄。
  • 百年前的上海四大百貨公司,消費主義初入中國營造的奇觀
    這是左拉在小說《仕女天堂》裡描述的當時巴黎最大的百貨公司。它被建造得如同皇宮,琳琅滿目的商品讓女人們趨之若鶩。另一面,則是周圍的商業受到很大衝擊,傳承幾代的商店紛紛倒閉。在連玲玲眼中,從大量史料中浮現出來的老上海四大百貨公司——永安、先施、新新、大新,與左拉筆下19世紀末的巴黎百貨公司很像。
  • 新春閱讀 | 上海四大百貨公司:百年消費主義浪潮
    王安憶《長恨歌》中寫到的「上海小姐」評選,在民國歷史上確有其事。不同於晚清「花園皇后」這類以妓女為主角的比賽,在當時那場上海最大規模的選美比賽中,永安公司郭氏家族的小姐郭安慈當選「上海小姐」第一名。這是上世紀20年代都市社會生活巨變的一角。以永安為首的上海四大本土百貨公司,是塑造現代都市日常生活的一股重要力量。
  • 上海南京路:步行人多不代表消費多 熱鬧背後期待轉型[圖]
    「第一股」的美譽給其更多關注,卻掩蓋了她最初的真身——1994年,時裝股份作為中國第一家服裝行業公司上市,其背後則是上海出現的第一家百貨公司——如今位於南京路660號-690號的時裝商店。   在A股僅「掛牌」6年的時裝股份,在南京路百貨行的歷史已近百年。其創建之初,是大名鼎鼎的「四大公司」中,最早建起的先施公司。
  • 舊中國最早的百貨公司:上海先施百貨
    1917年10月20日,中國第一家自建百貨大樓先施公司在上海南京路正式開業最後,他看中了日升樓易安茶社旁邊的地段,儘管這裡市面清淡,有人告訴他財神爺不喜歡,但地價卻比較便宜,更重要的,這裡還有直達上海北火車站的電車,足以帶來大量的外地旅客。於是馬應彪很爽快地買下了這塊地,準備建造上海最大的百貨公司——先施百貨。三年後,人們終於見到了這座大樓,它不僅成為上海第一商業高樓,也是第一家由華人自建的綜合百貨公司。
  • 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那一條南京路
    1963年南京東路上的有軌電車的路軌被拆除,開始使用帶著兩根小辮子的電車,20路電車從此和南京東路結緣,從外灘九江路一直開過四大百貨,開過大光明,開過愚園路,開到中山公園。南京路上有老四大百貨和新四大百貨說法,歷史故事多,都是人來人往的地方,一站式購物、娛樂和餐飲,百年前如此,現在還是如此。
  • 中國最早有自動扶梯的百貨公司是這兒,卻因為這事最終退場
    自1918年永安公司開業起,近代上海四大百貨公司不是用口號來傳達理念,而是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推動「消費主義」在中國的導入。《打造消費天堂:百貨公司與近代上海城市文化》一書獨闢蹊徑,它通過對老上海四大百貨公司的深入研究,揭示出消費主義對國民的巨大塑造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四大百貨公司儼然發起了另一次「文化運動」,只是更具象、更直接、更貼近,它們不再用口號來傳達理念,而是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推動著國民性的演進。
  • 上海四大公司將「重現」南京路
    上海南京路上「四大公司」又要「回來」了,浦西「第一高度」年底即將開業……規劃建設中的南京路將出現升級形象:凸現出歷史的懷舊韻味和更國際、更高端的商業旅遊文化氛圍。  百聯集團百貨事業部湯建華總經理透露說,老上海的「四大公司」即將重回南京路。
  • 「百貨時代」後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升級與東拓
    2019年,上海南京路步行街開街20年,黃浦區對南京路步行街開展東拓、西融、北轉、南聯四大工程,推動南京路商圈由條形向塊狀轉變。   如今,南京路步行街東拓街區即將開街(9月12日),不僅實現了物理意義上的延伸,更對商業業態進行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