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雖重男輕女,但女子並不會因此就不愛國。從最早的許穆夫人開始,一直到近代的女俠秋瑾,愛國的女詩人並不比男人少多少。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五首出自女詩人之手的愛國詩,最後一首令十萬男兒羞慚。
一: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氈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槳。常思漢土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劉細君《悲愁歌》
劉細君,漢武帝時期的烏孫公主。作為和親的工具,她並沒有因此對國家有所怨恨。也沒有入鄉隨俗,融入到匈奴中去,反而是日夜思念故土,僅僅在烏孫國生活了五年就去世了。常思漢土,願為黃鵠,寥寥數語,充分體現了一個身在異國他鄉的女子的愛國之情。
二: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李清照,南宋著名的女詞人。她的詞,不僅有纏綿婉約,同樣也有著豪情奔放。這句詩的寓意在於,男人,就應該有男人的樣子,死則死耳,豈能屈膝求和?大大地諷刺了當時朝廷求和的醜態。
三: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虞姬《答楚王歌》
項羽身為西楚霸王,一旦戰敗,國將焉存?項羽臨死前對虞姬唱了首著名的《垓下歌》,虞姬以此歌相回應。楚國將亡,大王欲死,妾豈能獨自苟活?為國為君,甘願同死。最後,虞姬和項羽一同赴死,傳為千古絕唱。
四: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秋瑾《對酒》
秋瑾,近代最著名的女俠,革命烈士。秋瑾有許多知名的愛國歌,唯獨這一首對酒詩氣勢尤佳。拋卻一腔熱血,灑去猶化碧濤。只要國家需要,她把生死視若等閒。如此豪情壯志,令人盪氣迴腸。所謂巾幗不讓鬚眉,秋瑾當為第一人。
五: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花蕊夫人《述國亡詩》
花蕊夫人,後蜀主孟昶之妃。此首詩把亡國之恨,刻畫得入木三分。君王在城上豎上了降旗,何不死戰?十四萬人盡解甲,愧為男兒!當時投降的十萬兵士們如果讀到此詩,怕是要羞慚無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