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的處理,從古至今都是一本學問。
要和親人朋友相處愉悅、得到比自己位低之人的信任、得到比自己位高之人的青睞、運用為人處事的技巧讓自己在生活中順利、在職場中平步青雲,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
萬萬不可按照自己的性格,隨心所欲,否則無論做什麼事都會事倍功半。
要知道咱們國家的處事文化,是以關係和人情為基礎的,所以對於人際關係的處理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前人為我們留下了諸多的智慧於各個領域。
關於人際關係的處理技巧,也是涉及到很多。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鬼谷子的「內揵」思想,如何運用於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麼什麼是「內揵」呢?
「內揵」是指人的內心清淨自守,不被外界因素所困的一種狀態。而「內揵」的核心就是「情」。以「情」為中心,以「德」為輔,以「謀」為變通之法,這也是鬼谷子的主導思想。本段為筆者引用自《鬼谷子——「內揵」第三》
那麼如何運用「內揵」思想呢?
所謂「內」就是採納意見,「揵」就是進獻計策。
鬼谷子通過「君臣關係」的描述,闡明了一個道理:雖然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給的良藥不一定要是苦的,說的忠言也不一定非要難聽逆耳。
方式方法很重要!
要想達到自己的目的,必須要以「情」為中心,得到對方的信賴和喜歡。如果對方都厭惡你了,那麼無論你怎麼做怎麼說,他都不會採納。
其次就是用「德」為輔,摸清楚對方真實的想法,然後根據對方的意願,站在對方的角度先對他的想法表示理解。
最後再在一個好的氣氛下,運用自己的「謀」進行變通,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夠讓對方在一個心裡舒服的狀態下,把你的話真正地聽到耳朵裡去。最後才有談判,或者認同你所表達意願的可能!
這就是鬼谷子所說的:「得其情,乃制其術」。
只有摸清楚對方是怎麼樣的人,掌握了實際情況,才可以有所行動。
說話做事要想達到自己的目的,就要了解清楚對方是哪類人。然後根據對方的性格脾性去謀劃應該用怎樣的方式去和對方打交道。
這樣的方法可以運用到我們現代人際交往中的方方面面。
首先摸清楚對方是什麼樣的人,是暴躁的還是溫柔的、是精明的還是愚鈍的、是大度的還是狹隘的。
然後讓自己的內心處於清淨自守的狀態,不被對方或者說外界的因素所幹擾。
例如對方是個很暴躁無禮的人,你因為一些事,或者一些目的,需要和他繼續相處。那麼就一定不要被他的暴躁無禮所激怒。
只需要運用以「情」為核心,以「德」為輔助,以「謀」為變通的「內揵」之術,讓對方認同你,並認可你的思想,做起事來就事半功倍。
然後自然而然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了。
鬼谷子的「內揵」思想,你學會了嗎!
感謝閱讀!感恩遇見!精彩每日呈現!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