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2015年中國哪裡發生地震最多?竟然是這幾個地方

2020-12-20 澎湃新聞

地震,是一個充滿悲傷的詞彙,尤其於中國而言。

中國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亞歐地震帶之間,是一個多地震災害國家。2008年造成近7萬人死亡、1.8萬人失蹤的汶川大地震,是中華民族永難忘懷的悲傷記憶。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了解到,

中國2015年度地震活動水平較2014年和2013年偏低,但比2012年和2011年要高

儘管2015年不是地震的「大年」,但截至12月24日中國仍發生了3級以上地震598次,平均每天1.66次。其中,最多是新疆248次,其次西藏89次,第三是臺灣地區68次。

5級以上地震2015年中國共發生29次,臺灣地區15次,佔一半還多,其餘14次發生在大陸。

從地震發生的月份來說,7月份是今年地震發生最多的月份,3級以上地震發生了123次,佔全年地震次數的五分之一;但5級以上地震發生最多的月份是4月,發生了7次。

從全球來說,

今年共發生了3次8級以上地震,是1920年以來第三次同一年發生3次8級以上地震的高活躍年份,表明全球8級地震持續活躍

25個省區均記錄到3級以上地震

根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提供的數據,截至12月24日中國發生了3級以上地震598次。

按震級劃分,3.0—3.9級456次,4.0—4.9級113次,5.0級以上29次,無7級以上地震發生。

年度最大地震是4月20日臺灣花蓮縣附近海域6.7級地震,最大破壞性地震是7月3日新疆皮山6.5級地震,損失最嚴重的是尼泊爾8.1級地震,造成我國西藏災區27人死亡,860人受傷,經濟損失超過了100億元。


2015年度我國地震活動情況

按照地域分布來看,2015年全國有25個省區均記錄到3級以上地震。按照發生次數,地震最多的十個省(區)依次是新疆、西藏、臺灣、四川、雲南、青海、內蒙古、甘肅、河北和貴州

根據地震災害損失統計,2015年導致中國損失最嚴重的是尼泊爾8.1級地震。本次地震造成我國西藏災區27人死亡,860人受傷。第二大地震災害是7月3日的新疆皮山6.5級地震,共造成3人死亡,260人受傷。

我國大陸東部6級以上地震平靜近18年創200年紀錄

2015年度地震活動的顯著特點是我國大陸地區出現5級地震長時間平靜期,其中7月4日到10月11日我國大陸地區出現持續101天的5級以上地震平靜,為2008年以來最長的5級以上地震平靜時段,直到10月12日青海瑪多5.2級地震打破這一平靜。

另一個特點是我國大陸東部6級以上地震顯著平靜,自1998年河北張北6.2級地震以來,大陸東部6級以上地震平靜時間已近18年,為1820年以來的最長平靜時段。

2006到2012年我國東部地區5.5級以上地震平靜,2013年華北、東北地區連續發生10次5級以上地震,在2013年吉林前郭5.8級震群平靜1年多之後,2015年3月30日在貴州劍河發生5.5級地震和4月15日在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發生5.8級地震,活動水平增強。

此外,2015年東部地區的4級地震在環渤海地區集中活躍。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2012年以來華北地區震群活動比較突出,其中以遼寧蓋州與山東乳山震群最為顯著。

蓋州震群從2012年2月開始活動,至今已持續3年8個月,共發生4級地震8次,最大為2015年8月4日4.8級地震。

乳山震群從2013年10月開始活動,至今已經持續了2年,共發生4級地震4次,最大為2015年5月22日4.6級地震。

近百來年地球第三次同一年發生3次8級以上地震

放眼全球,截至12月24日,全球今年共發生7級以上地震19次,與全球年平均水平18次相當。這包括3次8級以上地震,即4月25日尼泊爾8.1級地震、5月30日日本小笠原群島8.0級地震和9月17日智利中部近海8.2級地震。

總體來說,2015年度地震頻度稍高,能量釋放顯著增加。2015年全球7級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地震帶西部和喜馬拉雅地震帶,我國周邊7級地震活躍。

2015年全球7級以上地震活動分布圖

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全球7級地震出現了4次超過60天的平靜期,其中3次的平靜時間超過80天。

從經驗來說,這麼長的平靜期往往意味著接下來就是更大地震的活躍。

數據顯示,2003~2013年全球7級地震超過80天的平靜僅在2004年、2007年和2012年出現過,並且長時間平靜結束後全球7級以上地震活動都進入活躍階段。

2015年全球一共發生了3次8級地震,似乎正是這一規律的繼續。

今年也是1920年以來第三次同一年發生3次8級以上地震的高活躍年份,表明全球8級地震持續活躍。

實際上,全球自2001年就進入了8級地震的活躍時段,每年均有8級地震發生。

相關焦點

  • 2015年哪裡發生地震最多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了解到,中國2015年度地震活動水平較2014年和2013年偏低,但比2012年和2011年要高。儘管2015年不是地震的「大年」,但截至12月24日中國仍發生了3級以上地震598次,平均每天1.66次。其中,最多是新疆248次,其次西藏89次,第三是臺灣地區68次。
  • 世界地震死亡人數最多的地方,竟然在中國這個地方!
    中國歷史上破壞力最強的一次大地震發生在1556年的嘉靖,這場大地震襲擊了中國陝西的嘉靖在現代發生重大災難之後,要獲得準確的傷亡數字是很困難的,而且根據幾個世紀以前的歷史記錄,難以嘗試做出更準確的估計。然而,陝西地震被認為是中國有史以來最致命的一次自然災害。
  • 剛剛,新疆這幾個地方發生地震!
    01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1月08日11時39分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北緯42.03度,東經85.76度)發生3.9級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巴州消防救援支隊立即啟動地震拉動預案,共7車35名消防指戰員集結待命,全力做好地震救援準備。
  • 專家科普地震之最:「最早記錄、死亡人數最多」發生在中國
    中新網北京5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在2020年全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中國地震局組織專家對地震災害知識進行科普。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蔣長勝研究員介紹有關地震的冷知識稱,世界上最早記錄的地震——公元前780年陝西岐山地震、世界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大地震——1556年陝西華縣8.25級地震,這兩個都發生在中國。
  • 哪裡產鹽最多,中國的這幾個地方有話要說
    哪裡產鹽最多,中國的這幾個地方有話要說大家都聽過一句話,叫做民以食為天,那就不得不提一種調料:鹽。正因為有這樣的家底,在抗日戰爭中,自貢捐獻的錢款是全國最多的,遠勝於上海、南京和廣州。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個地方,就是山西的運城。山西的運城才人輩出,其中著名的有關羽,王勃,柳宗元等等。這個地方不光產英雄,另外就是產鹽。有一種說法是中國的用鹽歷史就始於這個地方,據說是最早的鹽湖。
  • 濰坊2015年發生可定位地震8次 防震工作日顯重要
    郯廬地震帶是中國東部最大的一條主幹斷裂帶,在中國國境內延伸2400多公裡。在山東境內,郯廬地震帶由昌邑-大店、安丘-莒縣、沂水-湯頭和鄌郚-葛溝4條斷裂帶組成,統稱為沂沭斷裂帶,由四條呈北北東向大致平行的主斷裂組成,這四條主斷裂在魯中沂、沐河谷地構成了20-40公裡的"兩塹夾一壘"的構造,歷史上曾發生1668年7月25日郯城8.5級、1888年6月13日渤海7.5級、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級等地震。
  • 76年唐山發生地震,08年汶川發生地震,而今年這裡也發生了地震
    地震對於我們有些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但對於很多經歷過地震的人來說,那估計是一生中最難以釋懷的事情了。那是一種說不出的痛苦,天災人禍,又無可避免。76發生了唐山大地震,震級7.8。我們這一代人知道唐山地震的人比較少,不過如果看過《唐山大地震》的電影,應該就能體會到地震時人們那種絕望和無助感,眼看自己的親人一個一個被壓在沉重的建築物底下,自己卻無能為力。那時候的地震,讓親人陰陽兩隔,更有甚者,一家人全部命喪其中。骨肉要分離,生死要抉擇。
  • 新疆2015年已發生四次5級以上地震
    近年來5級以上地震一覽表 新疆2015年已發生四次5級以上地震 2015年以來,新疆共發生三次5.0級以上地震,分別是1月10日阿圖什5.0級地震,2月22日沙灣發生5.0級地震,託克遜縣發生5.4級地震,7月3日09時07分皮山縣發生6.5級強震。
  • 日本專家預測2015年該國或發生7級以上大地震
    據日本TopicNews網站10月28日報導,日本地震預測研究專家串田嘉男26日在參加富士電視臺一檔節目時發出警告,2015年2月,日本琵琶湖周圍將發生7級以上大地震。  據悉,節目以地震預測的可信性為主題,圍繞「你相信地震是可預測的嗎」這一問題,地震預測肯定派八嶽南麓天文臺臺長串田嘉男和否定派日本東海大學地震研究中心會長長尾年恭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對於主持人渡部建向嘉賓提出的「你相信地震是可預測的嗎」這個問題,否定派長尾年恭表示現階段要預測特定地區、日期時間的地震是不可能的。
  • 2018年全國發生三級以上地震542次 這些地方高發!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4日電 據中國地震臺網微信公眾號消息,2018年,中國共發生三級及以上地震542次(臺灣地區4.0級以下地震未統計在內)。其中,大陸地區地震頻次偏低、強度偏弱,臺灣地區及附近海域發生地震活動水平與2017年相比有所增強。全球共發生六級以上地震119次,與2017年相比,地震活動明顯增強。
  • 北大荒是什麼意思,這個地方在哪裡?可算漲知識了
    導語:北大荒是什麼意思,這個地方在哪裡?可算漲知識了大家都知道在90年代我們的國家還是一個比較貧窮的國度,雖然在這個時候是處於不斷進步的時期,但是許多地域還是比較落後,貧窮。這裡面不僅是因為人文的發展,更是因為地理環境的不佔優勢。
  • 地震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發生在1556年中國,死亡超過83萬
    地震災難是世界上最嚴重的自然災難之一。地震由於具有突發性,難以預知,能量巨大,往往在瞬間給人類社會造成巨大災難。據資料統計,全世界因地震死亡接近300萬人,佔各種自然災難死亡總人數的58%,受傷人數更是死亡人數的3倍。世界地震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是1556年1月23日中國陝西華縣8級地震,這次地震造成83萬人死亡。
  • 地震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發生在1556年中國,死亡超過83萬
    世界地震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是1556年1月23日中國陝西華縣8級地震,這次地震造成83萬人死亡。這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1556年1月23日,地處關中平原的華縣發生8級強烈地震。此次地震震中位於北緯109.7,東經34.5。烈度為Ⅺ度強,震源深度在20—40公裡。
  • 我國地震次數最多和最少省份分別是哪個?這個省從未發生過大地震
    我國屬於地震多發國家,歷史上傷亡人數最多的地震(1556年陝西關中大地震致死人數高達83萬人)就發生在我國,一些世界知名的破壞性大地震我國也發生過不少,如山西洪洞大地震、山東郯城大地震、寧夏海原大地震、河北邢臺大地震、河北唐山大地震、四川汶川大地震等,但是我國國土廣闊,面積達960
  • 地震常常發生在哪些地區? 我們生活的地方會不會發生地震呢?
    地震常常發生在哪些地區? 我們生活的地方會不會發生地震呢?時間:2016-04-14 13:12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地震常常發生在哪些地區? 我們生活的地方會不會發生地震呢?
  • 地震有哪些類型?地震發生時如何保護自己?看完長知識了
    相信各位朋友對08年那場地震的記憶,還是很深刻吧?那場地震中,很多人失去了自己本來完整的家,那也是小編第一次感受到地震的可怕。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型。第一種,構造地震,是由於地殼經過運動某些層面發生斷裂引起的。
  • 旅遊小常識,常有地震發生的幾個旅遊景點,你知道哪些?
    世界主要有三大地震帶,地震帶集中了世界上的大多數地震,可以說,地震發生較頻繁的地區大都在地震帶附近。我們最熟悉的日本,位於地震帶,日本的地震頻發,富士山是著名的火山,由於地震形成的一道獨特靚麗的風景。除此之外,國外的地震發生地有:1950年位於南美洲的智利發生9.5級地震、2012年義大利北部發生6.0級地震、2015年尼泊爾發生8.1級地震……看到一個個數據,我們是否認識到了地震的威力?地震屬於自然現象,我們無力阻止,但,我們可以學習相關的知識,當地震來臨時自救,使自己、他人減少傷害。地震發生的原因除了與位於地震帶周圍外,還與板塊的活動有關。
  • 漲知識|中國從哪裡來?為何萬千山嶺、大美山河?
    漲知識|中國從哪裡來?為何萬千山嶺、大美山河?而身為中國人最好奇的問題會變成中國從哪裡來?將往何處去?就在這三級階梯上依次展布(請將手機橫屏觀看,年保玉則,攝影師@卡卡)▼可以說沒有大碰撞就沒有今天的中國更沒有因為三級階梯的差異而造成的地貌景觀的千變萬化(請將手機橫屏觀看,太行山,攝影師@付有良)▼
  • 唐山又地震了!2020年中國發生21次五級以上地震,為何地震頻發?
    44年前地震的餘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對媒體表示,此次地震依舊屬於1976年唐山地震的餘震。自1976年地震後,老震區一直在持續起伏活動。在早期5級-6級地震是頻繁發生的,到了80年代之後開始減弱,但這一區域的地震活動還是要高於周邊區域。為何餘震持續這麼長時間?
  • 地震的三個基本參數是什麼? 地震安全知識資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地震的三個基本參數是什麼? 地震安全知識資料 地震知識大全: 什麼是地震?   廣義地說,地震是地球表層的震動;根據震動性質不同可分為三類:天然地震指自然界發生的地震現象;人工地震,由爆破、核試驗等人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動;脈動,由於大氣活動、海浪衝擊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層的經常性微動。狹義而言,人們平時所說的地震是指能夠形成災害的天然地震。   什麼是地震帶,世界上有幾個主要地震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