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常心做平常事

2020-12-16 網易新聞

本報記者 李 楊

孫曉萌 鄭州市商貿管理學校美工專業部副主任、專業課教師

人生格言: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一二一,一二一……」清晨六點半,伴隨著整齊的口號,美工專業的全體同學正在進行早操,此時鄭州市商貿管理學校的操場上還有一個身影——孫曉萌老師。作為一名中職學校的班主任,陪伴學生跑早操,已經成為了她班級日常管理的一部分。

2006年,孫曉萌作為一名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畢業生,懷揣著心中的夢想,來到了鄭州市商貿管理學校任教,開啟了她的教育教學生涯。在她的從教經歷中,她始終堅信: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愛心,多一點理解,多一些鼓勵,使中職學生變得更加優秀,點燃中職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希望。

這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早晨,孫老師和往常一樣,陪學生跑完早操,進班督促值日生打掃衛生,巡視了一遍全體同學,做好晨檢。作為班主任,這些班級常規管理工作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回到辦公室,她剛剛打開電腦要備課,便收到了一條信息,原來是一位叫李冰的學生發來的。她是孫曉萌所教的第一屆學生,雖然已相隔十年,可孫曉萌對那屆學生仍然記憶深刻。原來李冰如今也成為了一名美術教師,最近她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些問題,孫老師放下工作,與她耐心交流,不一會兒的工夫,在孫老師的耐心指導下,李冰同學的問題便迎刃而解。當孫老師正要繼續備課時,又收到了一條李冰發來的消息,她這樣說:「孫老師,您十年前的一句話我一直都記得,也是這句話一直鼓勵我堅持做了一名美術教師,您說:既然選擇了這個專業,就要堅持做好。這句話,我一直沒忘。」

放下手機,孫曉萌陷入了沉思。的確,職業學校的學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在初中時期,大都學習成績不是太好,甚至有的學生是個別教師「遺忘的角落」。因此,作為一名中職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不但需要教會學生一門專業技能,而且在他們迷失方向的時候,往往需要老師為他們明確奮鬥的目標,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畫畫需要有極大的耐心,而學生們性格迥異,有的孩子缺乏定力,總想半途而廢,所以,在十年的教學中,面對每一位同學,孫曉萌無一例外,都會給予鼓勵,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堅定地走下去。

作為一名班主任兼專業課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孫曉萌經常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中,關心他們的飲食起居,經常與他們交談生活、學習和夢想,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及時排解他們的憂愁,讓他們充滿信心地生活學習。「以平常心做平常事」,她猶如大路邊一株清雅的百合,不為取悅偶然路過的行人,只為那一張張純真的笑臉。看著他們的成長變化,看著他們變得懂事成熟,那是一種特有的人生享受。

相關焦點

  • 用平常心,去做平常事
    每個人都願意做一個平凡的人卻不甘心去做一個平庸的人,平凡並不意味著平庸。我們眼中所謂的平凡,就是雖然任何東西有得有失,如果都能放得下。真正做到拿得起放得下,並且還有勇氣繼續向前走,用一種平凡的心態去面對,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不管遇到多少次失敗,多少困難,依然能夠站起來,繼續向前走,依然能夠不輕易服輸,結果最後獲得人生的智慧,而不是絕望。做到這一點就很好了。
  • 平常心看世事,則事事平常
    以平常心,做平常人,過好每一天。人生曲折,坎坷,而我們慢慢學會在種種沉浮裡,平靜從容的面對自己,面對人生的曲終人散,悲歡離合。人生有太多的過往不能被複製,聚散無常,起伏不定,但是走過去了,一切便從容了;無謂悲喜,翻閱過的光陰都不可能重來。
  • 用平常心,做平常人,過好平常的每一天
    學老法師這個習慣一直到現在,雖然沒做那麼好,但慚愧心還是有的。 福報是自己累世累劫修來的,誰也搶不去,慢慢受用,切不可浪費!用平常心,做平常人,過好平常的每一天,做好當下應做的平常事,看看怎樣。
  • 臨商銀行河東支行:以平常心 做平常事
    信心、信念、信任、誠信均可,但說到底就是內心的力量,一種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淡定,一份閒看雲捲雲舒的從容,一顆寵辱不驚的平常心。  的確,平安、安逸、幸福、成功、快樂是每一個人的追求。但人生不是溫室裡的花朵,始終處在舒適的溫度;不是軌道上的電車,始終沿著固定的路線前行。就如同沒有山川只有平原的風景,線條不是太平淡了麼?就如同只有綠葉沒有鮮花的植物,色彩不是太單調了麼?
  • 講好重慶殘疾人故事:張琳以平常心做平常事
    75歲的藍登金老人由於兒子的去世倍受打擊,導致精神異常且行動不便,張琳經常到他們家中幫助兩位老人做家務,像他們的女兒一樣照料老人。藍登金大小便失禁時,張琳毫不嫌棄,不停的給老人換洗。    從2011年張琳一名社區專職的殘疾人志願者開始,幫助行動不便或無人照料的殘疾人和獨居老人提交材料申請相關政策福利成了她的本職工作後,社區獨居老人和殘疾人的的家中就更能經常見到張琳的身影了。
  • 懷一顆平常心,應世間無常事 網友直呼:境界太高做不到
    世事眾多但分為兩類,常與無常,人最不懼常事,最怕無常事,有一種無奈便是只能嘆一聲「世事無常」。生而為人,遺憾是常事,苦難是常事,孤獨是常事,所有經歷都是讓我們看盡這人間百態,世事無常。好在人的本能都是向上的,起伏跌宕的道路中嘗過了甘甜,品過了苦澀,一切似乎都不是那麼重要了。
  • 中國歷史上最具有平常心的人是誰?
    本圖片來源於網絡平常心意味著不驕不躁,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無論任何事我們都需要保持平常心,平常心也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在生活節奏如此之快的當下,很多人早已失去了平常心。而這種平常心,用在當下。就顯得有些「傻」,因為當下的人認為機會是爭取來的,可為了爭取機會,某些人會放棄本該去做的事。比如:職場面試,面試者經常會忽略面試場所中的某些細節,而這些細節也是證明其能力所在的表現。但面試者沒有保持一顆平常心去對待這些細節,最後只能被對方婉言回絕。姜子牙在渭水之濱垂釣之前,早已經做了很多細節。
  • 平常的日子最美
    02人生無常,只過平常的生活有個小和尚,做什麼事都力求完美。師父一摸地板,很乾淨呀:「除了擦地板,你還做了什麼。」小和尚說:「什麼都沒做,我一直在認真地擦地板。」03修得一顆平常心,笑看世間萬般事快節奏的生活,把每個人逼進四面透亮的櫥窗,被比較,被審視,折射回來的信息
  • 江西靖安:學雷鋒「做普通人、做平常事」
    「清潔工每次清掃完後,路面還是會有新垃圾,環境衛生需要大家共同去保持,我們的初衷是想以一名普通民眾的身份去帶頭學雷鋒,抱著一顆平常心,做好一件平凡事,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幹警們說。
  • 什麼是平常心?它是被低估的心靈力量,聽聖嚴法師如是說
    他還說:「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是禪修,也就是說,我們做的一切事情,沒有一件不足修行。」確實,佛就在我們的周圍,禪也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行是禪,坐是禪,吃飯穿衣皆是禪。生活是禪,禪就是生活。生活中處處是禪,能不能領悟到,就看個人的悟性了。
  • 高考「迷信」的莫言和「平常心」的劉墉:送給父母的考前須知
    劉墉的平常心。劉墉回顧了自己學生時代,因為考試前沒有平常心,提前睡覺,結果睡不著,導致身體不適,因為過於在意,參加演講比賽時,特別裝扮,結果新鞋磨破腳,上臺走路都一拐一拐的,反而是自己做膽囊割除手術前,跟平常一樣看書、休息,因為所有的準備在之前都已經完成了,只需要平常心。
  • 常懷平常心,修得大自在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有些事情我們無法改變真的盡力就好人生不求太滿追求的太多煩惱就越多都說知足常樂 又有多少人做到人生一顆平常心修心養性的功夫,就在平常。王陽明在詩中寫道:「飢來吃飯倦來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說與世人渾不信,卻從身外覓神仙。」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做好世間最平常的事,才能快意人生。
  • 保持平常心,修得大自在(深度好文)
    導語;心靈雞湯,人生感悟與你分享文/康小花人生最難得的是一顆平常心。做一個快樂和陽光心態的人。用坦蕩的胸襟,真誠對待身邊的人和事。芸芸眾生,我們註定遇人無數,但是不管遇到誰,都應該將心比心,以真心換真心。即使是真心換不到真心,只要我們自己做到於心無愧就好。任何一場相遇都是一場緣分,且行且珍惜。
  • 一首宋代禪師偈詩,南方人人唱誦,修行修一顆平常心(句句在理)
    整首詩平平淡淡,其實表達的就是「平常心」三個字,很多時候修行修的就是一個平常心。如果自己能夠以平淡的心對待世間萬事萬物,雖身處紅塵阿羅之中,心也不染一點塵俗。正所謂「逢人不說人間事, 便是人間無事人」。
  • 福彩3D293-295期高清彩報欣賞,以平常心對待,娛樂為主
    隨著閱歷的增加,我們會發現,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許多事急不得。臺上一分鐘的閃耀,需要臺下十年功的努力,許多過程省不了。購彩亦是如此,全憑運氣,至於運氣何時能降臨,誰也說不好。有時會因當下遇到的困難,對明天有過多擔心和焦慮,但沒人能完全預知下一秒將要發生的事。遇到好事自然皆大歡喜,遇到不好事也要勇於面對和改變。正是因為如此,大家更應該勤奮努力的工作,去創造更美好的明天,而不是把希望都寄托在彩票上,畢竟彩票只是娛樂方式,大家還是要以平常心對待。
  • 馬雲:教孩子善待挫折,鍛造一顆「平常心」,才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玻璃心」隨處可見,「平常心」是行走江湖的剛需 02鍛造一顆「平常心」,才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著名的馬雲爸爸,在退休之後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精力,而且如他之前所言,把更多的專注點放在了教育上,除了創辦雲谷學院,還出席各種有關教育的活動進行演講。
  • 有一種智慧,叫做平常心,老子:「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所以這程顥的偷笑顯然是根本不信這些事。然而這蔡卞卻是將張懷素奉若神明,也不遺餘力地要將他介紹給程顥。後來有一次程顥要出行,正巧「神仙」張懷素也要出行,且正好順路。蔡卞就示意程顥稍等一下張懷素。按理說一個朋友幾次三番地好心為你介紹,於情於理總該見上一見。但是程顥的回答很堅定,就是不見。
  • 職場律例第五條,永遠保持一顆平常心
    什麼是平常心,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良好心態,在前面的四條律例裡面或多或少也提到過,今天我們就重點講講平常心的話題。首先平常心是需要一定歷練的,沒有到過頂點你又如何知道上面的風景是多麼美,如何清楚為了達到頂點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和艱辛,如何在下坡的路上懷揣美好的記憶和憧憬,激勵自我再次衝向下一個頂點。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我們的經歷就是一種財富,而所有都經歷過一遍,你就會體會到平常心的力量。
  • 做人心存一顆平常心,便已達到了自我修養的最高境界
    在這個時候,你需要保持一顆平常心。面對失敗和挫折,平常心是一種樂觀、自信,然後去坦然面對,這是一種勇氣;面對誤解和仇恨,平常心是一種冷靜、寬容,然後保持本色,這是一種哲學;面對讚揚和鼓勵,平常心是一種謙卑、清醒,然後不斷進取,這是一種力量;面對煩惱和悲傷,平常心是一種平和、釋然
  • 生活中以平常的心態對待,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
    不需要太多,但永遠不要忘記帶一顆心上路,這顆心就是平常心。人生的道路並不像我們平常走的那些路普通,這條路永遠只賣單程票,一旦上去了,起程了,就沒有中途放棄或者返回起點重新來過的機會。更糟糕的是,這條路上將出現的坎坷泥濘,都是我們無法預知的。所以無論在出發之前,還是在坎坷途中,我們只能相信———前途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