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最正確的修行方法,只有這三條路,你能做到嗎?

2020-12-20 白衣居士念佛

如今時代,去佛漸遠,能夠接觸到佛法,即是自己的幸運也是自己的迷茫,佛教中的大智慧和高深莫測的知識,每每令我們望洋興嘆,無從下手,找不到路徑。

佛說我們凡夫沒有擇師之眼,我們不知道誰是善知識,不知道誰是真正的明師,更不知道怎樣才算是明心見性,怎樣才算是悟道證道,這就是我們今天學佛的難處,但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人最怕走錯了道路,如果南轅北轍,那就會離佛原來越遠了,更怕曲解了佛意,落入魔道,那更是悲劇了。

好在佛在世時,就為我們指明了修行的道路,預見到了我們末世眾生的疑惑,所以佛要我們皈依「佛法僧」,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教不依不了義教,現在是像法時代,佛教的經典還在,佛菩薩的形象我們隨處可見;如果你不知道誰是善知識,但能夠依教奉行,至少還不會走錯了路,時至今天,筆者認為最正確的修行方法,只有這三條路,你認為對嗎?

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一個人即使不學佛,要想把人做好,有點修養就一定要存好心做善事,把善良進行到底,「善良」是做人的基礎和原則,也是為人的底線,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一個人的出發點對了,做人才有根基,也才會有自己的福德和福報。

學佛需要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一個人能夠布施,利益天下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為自己種下了福田,就有了福德資糧,修行就成功了一半。

學佛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挑起天下眾生的苦難,是為了幫助眾生渡過生死苦海,而不是為了逃避現實,萬事不做,學佛到最後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 「行願」,所以諸佛菩薩都有自己的大行大願,以救渡天下眾生為己任。

一個人學佛修道,走行願的道路最為正確,能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才是真正的修養,而不是自欺欺人。

二、讀經念佛,依教奉行。

佛教經典,為佛祖親口所講,我們能夠依教奉行,讀經念佛,就是與佛祖天天見面,能夠認真領會佛祖所說的教義,並且能夠在生活中老實奉行,就是在認真學佛,也是對佛祖的尊重。

佛教經典分了義教和不了義教,為此佛又囑咐我們:依了義教不依不了義教,所以對於公認的佛教經典要多讀,甚至要能夠背誦,比如《金剛經》、《華嚴經》、《楞嚴經》、《法華經》、《圓覺經》和《心經》等等,能夠持誦不懈,也許有一天,觸著一緣一機一境,就會豁然開悟,能夠明心見性。

念佛法門,普被三根,無論根器大小,只要把六字洪名念誦至一心不亂,就會淨土現前,臨命終時有阿彌陀佛的接引,往生極樂,如果沒有特別的因緣,接觸不到善知識,念佛法門是最為簡單和穩妥的法子,能夠老老實實念佛,就不會出現偏差。

三、嚴持戒律。

學佛修道是嚴格的自我管理,沒有耐得住悽涼寂寞的決心和毅力,是不會有成就的,學佛是為了求空求清淨;如果一邊想著世俗的功名利祿,聲色狗馬,一邊想著能夠成佛做祖,絕對不會有此等事。

達賴六世有詩曰: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人生就是如此,顧此就要失彼,要想學佛修道,就要丟掉世俗的名利和浮華。

戒定慧為佛教的三無漏學,戒律是學佛的基礎,非戒不能得定,非定不能開智慧;佛教最基本的戒律就是「殺盜淫」,而戒淫最難最重要,做不到就沒有資格學佛修道。

佛祖釋迦牟尼在涅槃時諄諄告誡佛弟子要「以戒為師」,當代禪宗泰鬥虛雲大師圓寂時唯有留下一個「戒」字警醒弟子,由此可見戒律的重要,能夠守戒持戒修行才會有進步,才會有成功。

在這個時代學佛,要想真心修行,只有這三條道路可走,也是最正確的,不會出差錯,即使沒有成就,也不會落入魔道,來生能夠繼續修行,總有一天就會花開見佛。

我是白衣居士念佛,感恩閱讀與分享!

念一句佛號,結一世佛緣!祝願大家六時吉祥,一切如意!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三個正確打坐修行的常識,你能做到幾個?
    打坐時,如果能五心朝天,儘量做到五心朝天。因為人的頭頂心(百會穴),兩手心(勞宮穴)、腳板心(湧泉穴)能吸收不同性質的天地能量。只有讓它們朝上,你才能正確吸收天地能量。如果做不到雙盤,也可以單盤。單盤有一隻腳在下面,但是畢竟還有一隻腳心朝上,雖然吸收天地能量的速度慢了點,但是也能慢慢達到修行的效果。
  • 佛教:有福之人,都能做好這「六度」,你能做到嗎?
    佛教:有福之人,都能做好這「六度」,你能做到嗎?「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法門。是菩薩所修之法。「度」的梵語謂「菠羅密」。其涵義是:「從此岸渡到彼岸」,使眾生脫離苦海,了脫生死,圓證佛果。
  • 佛教:有2種方法,可消除業障,看看你能做到嗎?
    佛教之所以帶給我們很多神秘感,也是因為很多方面有些奇怪儀式。就拿生活中的某些事情來講,比如說洗衣服,衣服需要洗嗎?洗的是衣服上的汙垢。學校擦黑板,黑板需要擦嗎?擦黑板就是把黑板的黑色擦掉,讓他變成白色,只因我們習慣了這些錯誤的觀念,就誤以為是對的,這裡只是舉這個例子讓大家好懂。
  • 佛教:學佛的人,有這三大特徵,恭喜你,你走對了路!
    佛陀為了讓人們正確地修行,就講了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現在身處末世,各種思想層出不窮,真正能做到這四依法的,已經是少之又少。但是作為四依法裡面的重中之重「依法不依人」,至少學佛的人是要做到,才算是真正的修行人。如此,就要深入經藏,讓自己有辨別是與非的能力。
  • 佛教常識:菩薩成佛的修行法門有千萬種,歸根結底是這六條
    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也就是八萬四千條通往涅槃彼岸的路徑和永斷生死煩惱的方法。佛陀之所以開演如此眾多的法門,就是為了契合廣大眾生的不同根器與因緣,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從而普度眾生。由此可見,佛教是教育,而且是教學藝術十分高超的教育。
  • 佛教:一個學佛人,能做到這三「不」,才是真正的大慈悲!
    做人的基本良心,在佛教裡對應的基本標準既是「三戒」。三戒正與儒家做人標準的「仁、義、禮、智、信」相對應。佛教:一個學佛人,能做到這三「不」,才是真正的大慈悲!一、不殺生(不暴力)。前面在「因果實例」中,大家看到的「竇娥冤案,至今未了」能給我們什麼警示呢?我們所看到世間的一切兇殺、恐怖、戰爭,都源於過去的殺生和暴力。我們平時肉眼所看不見的附體現象,更是比比皆是,大多源於過去殺生和暴力結下的仇怨。要想戒掉殺生和暴力,最徹底有效的方法仍是從悟道入手,悟眾生與我是一個法身,是一個整體。
  • 佛教:這四種人,佛菩薩才會喜歡保佑,有你嗎?
    生活中,一個人能夠接觸到佛法,心生歡喜,並且能夠依教奉行,是需要很大的福報的,有時候你會覺得很慶幸,因為心中有信仰,精神有皈依,在生活中就會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標,能夠走一條修行之路,人生就不後悔來這塵世走一遭。
  • 已經修行多年但不代表能正確使用方法
    布達文薩在近期的互動中統計發現,很多人雖然斷斷續續修行了很多年,但由於沒有持續接受過系統的指導與矯正,因此並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甚至還摻雜使用很多「後期工具」造成修行受到阻礙,即使是很多曾經在正規系統接受過教導的行者也是如此,布達文薩在統計中發現這一比例超過90%!也就是說,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已經修行多年但並不會正確使用方法!」
  • 佛教中有三種布施,但只有一種布施方法,能得到大福報
    相信很多信佛的人都關注一個問題,佛教中常說的福報從哪裡來,福報會不會在拜佛求佛之後,很快降臨到我們身上。其實,按照佛在經綸裡的說法,我們世間人的福報都是前世修來的。只有懂得修「法布施」的人,才會懂得修積殊勝的智慧大福報。因此,我們今天看到一些智慧超常的人,就會因為過去生中修法布施;而一些健康長壽的人,則是由於過去生中修積「無畏布施」,由此可知,因緣果報的道理與事實真相是真實不虛的,修什麼樣的因,就得什麼樣的果報。那一個普通人到底怎樣做,才能夠保持勤修布施呢?
  • 佛教:3件最積陰德的事,你能做到幾個?
    3件最積陰德的事,你能做到幾個?一、不造殺業、護生放生「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難伸;捨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佛說了一切眾生皆平等,可不僅僅指人類,而是六道輪迴裡一切有情眾生。一切眾生皆為有情,都會感知到痛苦,為何要彼此傷害?
  • 佛教 一念修行,等同與佛,你信嗎?
    最初只是想把這幾十年學佛修行的一個心路歷程和有緣分享一下,正好又遇到百家號這樣廣闊的平臺。所以就寫了一些類似心得體會的膚淺文字,我也沒想到能寫這麼多,更沒想到能寫這麼久!或許也是佛菩薩加持吧!且隨緣吧……說來慚愧,我其實不會上網,而且也從來不上網。是我的一些學生總是鼓勵我,希望我講說一些佛教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和大眾結緣分享。可是愚笨的我又不會操作申請。
  • 佛教: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別再傻傻分不清了!
    佛教: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別再傻傻分不清了!在我們國家,很多眾生都有初一、十五、春節或者是菩薩生日時,前往寺廟燒香祈福的習慣。不過,有關於燒香祈福的真實意義?以及怎樣才是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估計有很多的眾生都不知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以幫助更多的眾生、善信培植福田、以滿所願,以祈共沾法益。一、燒香拜佛的意義是什麼?從佛教的角度而言,寺院就是佛、法、僧聚集的地方,也是佛教徒培福、明慧、開悟、修行的場所。
  • 日本有種修行,要一直帶繩子短刀,失敗就自盡,只有三人做到
    日本有一種做法,隨身攜帶一把繩刀,失敗就會自殺,千年只有三個人這麼做什麼是修行?有人說生活是一種修行。然而,對於一個真正的修行者來說,修行意味著信仰,信仰比生命更重要。這種做法在日本廣為流傳,被稱為「千日回峰行」。
  • 佛教:佛前做供養,這4條「禁忌」,一定要清楚!
    但是在信眾眼裡,燒香拜佛除了能與佛結緣,還能給自己積累無量功德。俗話說:「享福還需積福。」如果不做積福,即使福報來了,你也「無福消受」。信佛之人,為了更加方便修福,就在家裡設置了佛堂,經常做燒香拜佛、供養之事。很多人知道要燒香拜佛,要去做供養,但是真正的如法供養,卻也不簡單。
  • 佛教修行帶給現代人們的啟示
    (1)佛教的功能如同是心理諮詢中心,它所救治的對象是那些自認為有煩惱與痛苦,希望能找到一個正確的途徑來消除、擺脫那些痛苦進而完善自我,向更高的精神目標邁進的人。它所提供的主要是能夠約束、對治、轉化那些不良意念及行為方式的自我矯正方法。能否奏效,主要還取決於當事人自己的意願及為此付出的努力。
  • 解釋佛學,最正確的方法,還是以經解經
    因此,這種人談未來未必正確,說過去也不會比你自己知道的更為清楚,對過去世那就更渺茫了,準確性到什麼程度,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因為凡事不能違背因果,一定要發生的事,鬼神幫不了忙,預知於事無補,只有善惡勤惰的因緣可以改變;若非大善大惡,不能改變定業、定果,只要盡心盡力,為善去惡,行佛所行,言佛所言,學菩薩所學,未來的命運就操之在己。
  • 佛教:天地間最厲害的咒,你也能修!秘訣其實只有三個字!
    佛教:天地間最厲害的咒,你也能修!秘訣其實只有三個字! | 文:金剛智慧海不同的咒,有不同的功德利益,楞嚴咒、大悲咒、六字大明、蓮花生心咒、普門品,每個修行人,都想學最好最厲害的。這是人之常情,不過並不符合法界的真理,也不是有智慧的想法。
  • 成剛法師:這15種大乘佛法的修行方法你知道嗎?
    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吉林省政協常委、吉林省佛教協會會長。鳳凰佛教《般若講堂》欄目今日刊登法師開示如下。   要無條件地不為一切所動(圖片來源:資料圖) 大乘了義修行方法(15條) 一、要無條件地不犯過惡 二、要無條件地不分別憶想 三、要無條件地不憂愁恐懼疑惑
  • 佛教:消除業障最好的四個方法,你能做到幾個?
    學佛修道要想明心見性,就要把自己的心靈清理乾淨,把自己的業力習氣消磨殆盡,才會睹見本來面目,才能夠悟道證道,這四種方法是消除業障最好的方式,你能做到幾個?一、反省自己懺悔自己。一個人要想學佛,就要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能夠看到自己的缺點短處,努力改過,才會有修養的提高;我們是凡夫俗子,不是聖人,就一定要承認自己有罪業,如果總認為自己了不起,甚至把自己當成聖人,一點缺點也沒有,錯的都是別人,就是我慢心重,修行永遠不會有成就。
  • 佛教:為什麼燒香拜佛不起作用?有三個原因,看看你是嗎?
    佛教中的燒香拜佛,是一種修行中的儀式。作為出家人,是每天必須要做的功課。修行講究「信、解、行、證」,燒香拜佛,就似乎代表著「信」的這一部分。只要心誠,燒香拜佛,就能獲得佛的加被,或者是讓自己的修行,得到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