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裡姆林宮是俄羅斯的象徵,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譽,是歷史瑰寶、文化和藝術古蹟。二戰期間,在德軍3600多架次的飛機轟炸之下,克裡姆林宮竟然未受任何大的損失,不能不說是個奇蹟。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7月21日,德軍趁著夜色首次轟炸了莫斯科,燃燒彈燃紅了半邊天。其中有一枚2500磅重的炸彈落在克裡姆林宮史達林辦公室旁邊,所幸當時沒有爆炸。史達林要求內務人民委員會首領貝利亞想盡一切辦法保護好克裡姆林宮,不要再被德國飛機轟炸!
貝利亞得到命令後傻了眼,連忙找手下人商量。克裡姆林宮始建於1156年,位於莫斯科中心的博羅維茨基山崗上,南臨莫斯科河,西北接亞歷山大羅夫斯基花園,東南與紅場相連,呈三角形,面積27.5萬平方米,由眾多教堂、宮殿、花園和多層塔樓組成。
這麼大的一個建築群,又不能搬走藏起來,如何躲過納粹瘋狂的轟炸?就在這時,莫斯科大學原美術學院院長葉芙金娜讓人捎話給貝利亞,說她有辦法讓克裡姆林宮在納粹飛行員眼前消失。貝利亞吃了一驚:她能有什麼辦法呢?
葉芙金娜認為,主要措施是改變克裡姆林宮內外的線條,再藉助各種顏料和粉末消除宮內各教堂金頂的閃光,並在宮內及附近廣場上,布設各種各樣的模擬物,迷惑敵人。貝利亞雖然對這種辦法將信將疑,但苦於沒有別的辦法,只好答應讓葉芙金娜試試看。
葉芙金娜首先想到的是改變克裡姆林宮的地貌,就讓人在宮牆南邊的莫斯科河上原有的兩座橋中間,又架起了一座寬大的木橋,為了讓它顯眼,她還讓人將橋漆成了橘黃色。
這座橋建成的當天傍晚,就起到了作用。6架納粹轟炸機趁著黃昏前來轟炸克裡姆林宮,飛行員們的主要坐標就是莫斯科河。但當他們飛到克裡姆林宮上空時,卻突然發現河裡憑空多出一座橘黃色的橋,搞不清楚狀況的他們胡亂扔下幾顆炸彈就飛走了。當時貝利亞親眼看到納粹的轟炸機在克裡姆林宮上面像無頭蒼蠅似的瞎轉,知道葉芙金娜的辦法起了作用,於是他專門調來一個師的內務部隊(約1萬人)配合葉芙金娜繼續工作。
接下來,葉芙金娜找來自己的幾十名學生,讓他們在西北側的馬路上,用顯眼的橘黃色油漆,畫起了巨型三維立體畫,畫的都是房頂。
在此基礎上,葉芙金娜又讓士兵們從莫斯科河邊挖來無數車泥土,把泥土鋪在克裡姆林宮東南側的馬路上,並向北延伸出3公裡,向南一直延伸到莫斯科河裡。同時,她還讓人拖來幾條破船放在路上。這樣一來,這條馬路從空中看去,就變成了一條河,克裡姆林宮不僅改變了三角形的地貌,旁邊還憑空多出來一條小河,這對於根本沒有來過莫斯科的納粹飛行員來說,無疑等於飛進了迷魂陣。
為了讓克裡姆林宮在納粹飛行員的眼中徹底消失,葉芙金娜讓人將宮內塔樓上的紅星和教堂上的十字架都蒙上了護套,塔樓整體和教堂圓頂都被漆成黑色,然後套上麻袋。宮內的房屋都偽裝得非常像大街上的普通劇院,塔伊尼茨花園部分建築也被蒙上布頂。克裡姆林宮正面建築本來呈亮黃色,內部各建築頂部多為綠色,葉芙金娜也讓人將所有建築全部漆成了莫斯科建築背景的紅色和褐色。
這樣一來,從空中看去,克裡姆林宮跟莫斯科市其他地方融為了一體,克裡姆林宮幾乎從納粹飛行員的眼前消失了。
距克裡姆林宮4000米的地方,原先有一片倉庫,後被納粹轟炸成一片廢墟。葉芙金娜讓人在這片廢墟上按照原克裡姆林宮的大小,用油漆和顏料塗起了從上面看起來就像是宮牆似的東西。然後,她又用鐵皮和油漆,在廢墟上按差不多的比例做了幾十個主要建築的「屋頂」,連顏色都跟原來的一樣,葉芙金娜給這個地方取名叫「鋼廠」。在接下來的轟炸中,蘇聯人每次都會聽到納粹飛行員呼叫說發現了克裡姆林宮,但他們投下炸彈的地方卻在「鋼廠」。
戰後有統計表明,從1941年6月到1945年德國戰敗,納粹曾先後向莫斯科投了1.8萬噸炸彈,但大都投到了「鋼廠」。戰史專家們分析認為,克裡姆林宮之所以能在二戰中基本保存完好,葉芙金娜的辦法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