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經濟特區之一,如今卻成為一個三線城市,它到底怎麼了?

2020-12-13 豆化談日常

時下有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要我說,我們不僅要讀書,還要行萬裡路。讀書和旅行相通的,如果不讀書只一味行路,那麼就算行遍整個世界也不過是個郵差。

廣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由於改革開放的政策紅利,廣東經濟發展取得了耀眼的成績,在國內絕對獨佔鰲頭,說到廣東城市,廣州和深圳兩個一線城市最為人所知,廣東經濟發展的實力毋庸置疑,但城市發展非常不平衡,與廣州、深圳、東莞等城市相比,其他城市略有相似。

汕頭就是這樣的城市,現在的汕頭,只是三線小城市,可能比經濟和深圳相差十萬八千裡,但比起知名度被深圳、廣州等城市碾壓,完全不是等量的水平,完全無法相比。

汕頭,最有名的是頭銜是「著名的華僑鄉」,擁有500多萬華僑,分布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實,汕頭發展到這種狀況確實有點憂鬱,作為中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珠海、深圳、廈門經濟得到了發展,但汕頭市卻掉隊,被甩了老大遠。

其實,汕頭的地理位置並不佔優勢,位於沿海地區,但離珠江三角洲300公裡,可享受的輻射牽引非常有限,城市經濟發展動力不足,許多汕頭人在附近的深圳、廣州尋找機會,無形中對於汕頭的發展又是一種人才的盤剝,再加上本土產業發展也不給力,汕頭的發展更是跟不上溜兒了,只能追著人家屁股後面跑了。

一開始汕頭的發展也很好,是中國大陸唯一擁有內灣的城市,海運發展風生水,經濟比不上當時的廣州和上海,但比深圳強得多,隨著珠三角經濟發展重點的轉移,汕頭海運的優勢越來越弱,汕頭的經濟也逐漸沒落,淪落到現在的三線城市,使人們譁然。

汕頭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自然生態風景也互相很協調,磯石山光、灣虹影、龍灘逸韻、桑浦清暉、黌院惠風、蓮峰浩氣、瀛南翠色」,另外,汕頭海鮮肥沃,種類多樣,價格優良,質量好,以珠江三角洲聞名。 只看經濟發展汕頭肯定比不上深圳,但看生活質量還不知道結果。 汕頭的消費水平低,生活節奏慢,城市生活環境好。 還是有很多人想來汕頭生活~

對於曾經的經濟特區之一,如今卻成為一個三線城市,它到底怎麼了?你有什麼想說的嗎?去不同的城市,感受不同的文化,品嘗不同的美食,下一期你想去哪裡?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討論交流,如果你喜歡小編的文章,記得給我點點關注

相關焦點

  • 汕頭市曾也是中國的經濟特區之一,為什麼如今卻成為一個三線城市
    其中廣深這兩個城市都是位於廣東省,人們平時一提到廣東省的城市,那就是這兩個城市了,但是一個省份既然有發展好的,對比之下,那自然就會有發展相對差的了,畢竟資源就那麼多,一個省內城市和城市之間的競爭還是很激烈的。
  • 曾經的中國經濟特區之一,如今卻成為一個三線城市,汕頭怎麼了
    廣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多虧了改革開放的政策紅利,廣東經濟的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在國內絕對居首位,說起廣東的城市,廣州和深圳兩個城市最有名,廣東的經濟發展實力自不必說,城市的發展非常不平衡,與廣州、深圳、東莞等城市相比,其他城市有點遜色。
  • 國內一個「五大經濟特區」,如今淪僅為三線城市,經濟現不如茂名
    在人民眼中,經濟特區的經濟實力應該非常強大,但在中國五個主要經濟特區之一的山東,卻不是這樣,而汕頭則是五個主要經濟特區中最差的,許多人說那裡,汕頭現在是三線城市,經濟不如茂名。茂名是廣東的省級城市,在廣東中佔較大的省級城市面積,其經濟不是特別好但也不錯,在廣東中排名第七,但是,據了解,作為特區,汕頭市的經濟實力並不比茂名優越,汕頭市的經濟規模在廣東排名第11位,而不是前10名。
  • 中國一個開放最早的經濟特區,被為「華南要衝」,現僅為三線城市
    中國最大的經濟省廣東省近年來依靠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發展迅速,改革開放後,經濟中心想逐步遷往沿海城市,並在這裡設立了經濟特區,今天,廣東已成為中國人口最多的州,許多人對廣東的了解是,廣州和深圳發展非常迅速,實際上,廣東還有另一個城市,它也是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但是,與其他經濟特區相比,這裡的發展非常緩慢,而現在它只是一個三線城市。
  • 我國五大經濟特區唯一的三線城市,位於廣東,常年遊客稀少!
    許多人都知道廣東和深圳的首都是著名的城市,實際上,在「東方東部」成為經濟特區之前,廣東第二大城市是東方的山東省,之後,山東/珠海,深圳,廈門和海南等城市成為特區,最終深圳成為主要城市,成為最成功的特區,珠海,廈門和海南省的首府海口,成為次要城市,汕頭被評為三線城市。
  • 中國一個落後的經濟特區,發展近30年,現如今GDP還不如三線城市
    經濟特區一直是我國的先行者,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建立了五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和海南,在GDP排名中,它僅排在第28位,可以說是倒數,這個發展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海南省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經濟特區,海南島顯然已經向旅遊業發展,但是旅遊業表現不是很好,世界上大多數城市都可以憑藉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來發展,無法發展的根本原因是地理位置的劣勢,主要是由於交通不便,由於該島是孤零零的一個海島,因此只能容納有限的人口,而且市場容量太小,無法促進該島工業的發展,僅依靠旅遊業是非常困難的。
  • 潮汕最發達的城市,曾經是廣東第二城,如今為三線城市!
    廣東是中國最發達的省份之一,不過東西南北的發展並不均衡,經濟最好的是珠江三角洲,位於東部的潮汕地區雖然經濟相對差些,不過歷來商人輩出,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潮汕商人的身影,馬化騰、李嘉誠、楊受成、林百欣、林建嶽、李澤楷、劉鑾雄等人便是潮商代表。
  • 中國「最慘」的城市,是最早的經濟特區,現在卻淪為三線城市!
    中國最早開放的幾個城市,是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說到經濟特區首先讓人想起經濟,這四個城市作為我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經濟實力確實不錯,基本上是一個城市,但一個城市例外。位於廣東省東部的汕頭市歷史悠久,潮汕文化深厚,從唐代開始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出發港,有「嶺東門戶、華南要衝」、「海濱鄒魯、美食之鄉」等美稱,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建設汕頭經濟特區,成為中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
  • 廣東汕頭,我國五大經濟特區之一,現僅為三線城市長年遊客少
    汕頭位於廣東東部,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中國五大經濟特區之一,曾經是廣東的第二大城市,經濟水平和人口數量曾經位居全省前列,但沒有更多,現在只是三線城市,廣東汕頭,我國五大經濟特區之一,現僅為三線城市長年遊客少。
  • 中國一個發展落後的經濟特區,開放40年毫無起色,比不上三線城市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一直穩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世界人民重新認識了中國,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可以說是開啟了「高速」模式,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走向小康社會,中國現在的經濟發展速度放眼世界,幾個國家趕不上,多虧了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
  • 我國「最尷尬」的經濟特區,成立30年,GDP卻不如三線城市
    說到經濟特區,首先想到深圳、香港這樣的城市,這些被國家選為經濟特區,高速發展,但並不是被選為經濟特區就能得到大的發展,比如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它是我國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海南的面積相當於32歲的香港,一直在國際旅遊大省的稱號,但其實這裡數年,海南旅遊行業的成績不好,過去一年在旅遊業創造的利潤是812美元,在全國排名第12位,蘇州,杭州,南京等幹城市輸,而且最近幾年出現的傾向,海南工業的生產額也出現負增長,這是令人驚訝地,作為國家指定的省級經濟特區,海南整個國家福利政策享受你的,但過去一年,整個海南省的gdp值4462元,這樣的水平是江蘇省內三線城市,相當的水平
  • 中國最尷尬的經濟特區,最早設立經濟卻像三線城市
    今天我們要講的卻是一個比較新奇的例子,就是一個比較尷尬的經濟特區了。這裡雖然曾與深圳等特區同時期開放,被稱之為我國的四大特區之一,這裡叫做汕頭。為什麼要說這裡很尷尬呢?事實上汕頭今年GDP才剛破兩千億,反觀同時期其他經濟特區,廈門珠海憑藉美麗的濱海風景,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圳就更不用說了,更是即將來到我國老三的位置。而汕頭可謂是同時期經濟特區中最不知名的了。
  • 從省會到三線城市,曾經的長江五虎之一經歷了什麼?
    安徽簡稱「皖」,說起安徽之名自然離不開兩個城市,一個是古徽州,也就是今天的黃山市,一個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座城市。它是安徽面積第二大城市,曾經與同在長江邊的重慶、武漢、南京、上海並稱「長江五虎」,繁榮程度可見一斑。安慶的地理位置也是十分險要,沿江而上可以攻打武漢,向下可以輕鬆掌握南京。
  • 陝西最令人嘆息的城市,曾經是帝王之都,如今淪落為三線小城
    如今我國內部的旅遊業發展的越來越好,我國現在不僅僅僅湧現出了非常多的旅遊城市,其實還有很多的省份也變成了旅遊省份,其中一個就包括了陝西,陝西省在我國的各大省份當中其實並不算突出,很多人提到陝西省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和景區甚至是歷史有所關聯,而如今經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陝西內部也成為了人們非常喜歡去的旅遊地區
  • 廣東這個經濟特區,與深圳的地位持平,卻僅為三線城市是你家鄉嗎
    眾所周知,廣東近年來是我國「最大的黑馬」,其經濟增長率多年來一直保持第一位,以GDP總量比較,雖然在全國第一位領先江蘇和浙江,但人均GDP落後於江蘇和浙江,僅為全國第八位,由此可見廣東各城市之間的發展極不平衡。 今天的小編將向大家介紹這個叫廣東的經濟特區, 和深圳的地位不同,只是三線城市。
  • 曾經是中國最大的城市,吊打北上廣深,如今卻成為三線城市
    城市的出現是一個國家進入文明發展的新一個腳步,標誌著人類進入了全新的時代,開始懂得了集體的生活。在西方文明史上就曾經有著以城邦制為體系的古希臘,從中我們也是可以看出,城市是繁榮的基礎,古中國則是一個大一統下的郡縣制國家。
  • 安徽「最可惜」的城市,曾經可以堪比上海,如今卻只是三線城市
    每個人都應該知道,我國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自然,我國的發展充滿了歷史遺產,在我們的國家中,有些城市過去可能發展得更好,但現在卻沒有那麼多,有些城市越來越好,這是正常現象,畢竟,沒有辦法使城市的發展保持在同一水平。
  • 中國最「沒面子」的省會城市,二線掉到三線,還是一座經濟特區
    筆者認為,在我國眾多城市中,省會城市是最受關注的,作為一個省的中心城市,無論是經濟上還是實力上,都應該是全省最高的,但是,有個別省份的發展似乎也不夠好,比如,由於省會的位置,大西北地區的發展一直跟不上國內其他城市的發展。
  • 此城與深圳地位相當,曾經和廣州一樣繁華,如今卻身處三線之列!
    廣東省的發展速度相信大家是有目共睹的,這幾年一直的GDP總值位居我國的第一,因為廣東省是一個沿海的省份,有著國家政策的支持和當地地理位置優勢的支撐,所以發展起來也是特別快。但是廣東省裡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發展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的,深圳、廣州這些城市的發展就特別好,韶關、清遠這些發展就比較落後。而今天小編要說的這個城市的地位和深圳是相當的,曾經也和廣州一樣繁華,但是如今卻還是一個三線城市。這個城市就是汕頭。
  • 臺灣的一線城市臺北和廣東的深圳對比,一個像三線,一個像一線
    改革開放後的短短幾十年間,中國大陸的發展速度非常快,現在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很多領域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深圳則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發展最快的城市,本來深圳只是一個小漁村,因為被劃分為了經濟特區而開始飛速發展,如今已經是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