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促進兩岸陳元光文化交流

2020-11-20 大河網

    本報訊值中秋、國慶佳節來臨及廈門市海峽兩岸論壇舉辦之際,潢川縣史志辦參加廈門市第七屆海峽兩岸陳元光文化論壇,促進兩岸陳元光文化交流,增進豫閩臺血脈親情和聯繫。

    潢川縣古為黃國,唐置光州,民國二年(1913)改光州稱潢川,是世界黃姓祖地、「開漳聖王」陳元光故裡。唐高宗時,光州弋陽(今潢川縣)人陳元光率領來自中原光州的102姓兵民平定了泉潮間「蠻獠」嘯亂,創建州縣,開疆拓土,功勳卓著。陳元光在閩粵臺眾多地區被後人尊為「陳聖王」「開漳聖王」。1300年來,陳元光文化成為海峽兩岸交流的一個重要橋梁和紐帶。

    近年來,潢川縣史志辦積極參加陳元光文化研究和交流,參與多部陳元光文化書稿的組稿、編纂工作。今年是潢川縣史志辦第五次參加陳元光文化論壇,該史志辦在論壇會上作了「根在光州,難忘鄉情——陳元光籍貫光州的地理與民俗印跡初探」發言。 (陳國太)

相關焦點

  • 淺析:媽祖文化交流對兩岸關係的積極 影響
    海峽兩岸各種形式的媽祖信仰的交流活動,為加強兩岸的文化交流、為傳播媽祖文化、豐富媽祖文化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如每一屆的媽祖文化節活動,不僅舉行朝拜媽祖儀式,而且舉行民俗文化表演、民間藝術展示、媽祖文物展出、兩岸文化交流、學術研討等等活動。在交流活動中,不同地區的媽祖信眾會把他們在不同區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間藝術以及學術研究成果盡情地展示出來。
  • 促進兩岸藝術交流,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在花都揭牌
    本屆2020年兩岸青年藝術創作展以「精神通道」為主題,旨在緊密兩岸藝術繁榮,促進兩岸藝術交流,為兩岸青年藝術家創造更廣闊的交流和發展空間,鼓勵青年藝術家的藝術創作,激發他們的藝術潛能,發現優秀的青年藝術家,為社會謀福祉。
  • ...代表鄭家建:兩岸教育文化工作者當同心勠力 促進兩岸青少年交流...
    央廣網廈門5月27日消息(記者呂貝娜)全國人大代表、福建師範大學副校長鄭家建在今年兩會上就促進兩岸交流,特別是兩岸青少年交流再次提出議案《應開發中華文化「精神產品」 促進兩岸青少年交流》、《在兩岸交流中,讓文化的聯結更緊更實》。
  • 鄭家建:兩岸教育文化工作者當同心勠力 促進兩岸青少年交流融合
    針對民進黨當局對中小學教科書進行「去中國化"的一系列政治操弄,全國人大代表、福建師範大學副校長鄭家建表示,兩岸教育文化工作者應同心勠力促進青少年交流,開發、推廣、創新中華文化「精神產品」,增進臺灣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 豫劇《開漳聖王陳元光》於5月22日至29日赴臺演出
    中國臺灣網5月22日鄭州消息應臺灣中華僑聯總會邀請,信陽豫劇團攜新編豫劇《開漳聖王陳元光》於5月22日至29日赴臺演出5場。劇團除在臺北文藝中心戲劇廳演出外,還將深入到莊團、草屯、鬥六、風邑等地的開漳聖王廟流動演出,與臺灣民眾更廣泛地接觸交流。
  • 打造《開漳聖王陳元光》精品劇目
    11月29日,信陽市召開《開漳聖王陳元光》劇目座談會,就該劇進一步修改與完善,以及赴杭州、臺灣等地演出作了安排。九屆省政協副主席、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陳義初,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秘書長王玉英和信陽市領導王鐵、宋效忠、焦豫汝出席座談會。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副市長張春香主持會議。孔凡燕、黃天博、耿玉卿、劉景亮、楊海中、譚靜波等知名專家和演藝界人士參加座談會。
  • 促進文化交流 第七屆海峽兩岸定光佛文化節在武平舉行
    主辦方 供圖  中新網福建新聞11月6日電(陳麗霞)弘揚定光文化,推進閩臺交流。11月5日,以「兩岸同源,美美與共」為主題的第七屆海峽兩岸定光佛文化節在福建省武平縣巖前鎮均慶院舉行,來自海峽兩岸各界人士2000餘人齊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重溫定光緣、暢敘兩岸情。  本屆文化節由龍巖市人民政府、臺灣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主辦。
  • 兩岸文化交流之佛教文化
    海峽兩岸雖在地理位置上隔海相望,但兩岸人民的心卻是緊緊相連的,因為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我們有著共同的傳統歷史文化。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從不曾間斷,近期更是愈加活躍,多場傳統文化交流、研討活動的舉辦,使得海峽兩岸的聯繫更加密切,攜手發展的氛圍更加火熱。
  • 陳元光曾任漳州首任刺史 乾隆追封其「開漳聖王」
    文化名片  陳元光,人稱「聖王公」、「陳聖王」、「威惠聖王」。1300多年前,陳元光隨父陳政帶領87姓府兵及家屬近9000人,入閩平定「蠻獠嘯亂」。陳政病逝後,陳元光子襲父職,繼續開疆闢土,創建漳州府,成為漳州首任刺史。
  • 為什麼說陳元光是固始人……
    圖示《故國山川寫景》是陳元光懷念家鄉固始的一首詩。固始浮光山又叫安山,安陽山等。何池教授的題解:陳元光的母親司空氏去世後,陳元光派人回光州固始報喪。從固始現今發現的明嘉靖和清順治兩本縣誌看,確實沒記載陳元光。但是弋陽縣誌也同樣沒有記載呀。「唐史無人(為陳元光)修列傳」,難道唐朝就沒有陳元光了?
  • 同安浦頭舉辦十八王公文化節 促進海峽兩岸民間文化交流
    5月22日(農曆四月二十七日)上午,浦頭閩南民俗風情節暨十八王公文化節在浦頭社區十八王公文化公園拉開帷幕,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和各式各樣的同安美食吸引了數千浦頭社區及周邊村民歡聚一堂。此外,現場還有不少志願者提供免費理髮、義務診療,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評。  本次活動由同安西柯鎮人民政府主辦,浦頭社區居委會、十八王公管委會承辦。
  • 兩岸文化交流應更加開放 有關限制辦法不合時宜
    中新網11月29日電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李維一表示,希望兩岸文化交流更加開放、積極來推動,有關限制的辦法不利於兩岸人員往來交流、不利於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也是不合時宜的。
  • 安溪:兩岸「雲」上交流清水祖師文化
    [新聞頁-臺海網]泉州網12月10日訊 日前,福建安溪清水巖祖庭和臺灣清水祖師文化交流協會50餘名代表,通過網絡視頻連線「雲」方式,就兩岸清水祖師文化展開交流研討。這場雲交流活動分為安溪清水巖和臺灣臺中龍泉巖兩個會場。
  • 賈慶林寄望論壇進一步推動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
    賈慶林寄望論壇進一步推動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 2009年07月11日 09:56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 《開漳聖王陳元光》劇組將巡演 助根親文化宣傳
    中新網信陽7月10日電(記者 王逍)河南省信陽市近日舉行歡送儀式,歡送《開漳聖王陳元光》劇組赴廣東福建巡迴演出。大型歷史劇《開漳聖王陳元光》以信陽市固始籍歷史人物陳元光開漳建漳的史實為背景,謳歌了陳元光開漳興閩的豐功偉績,突出了中原地區與閩地自古血脈相連、同根共祖的鮮明主題,對弘揚中原根親文化、河洛文化,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傳承中華歷史文化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該劇在作品選材和創作上立意深遠,承襲了以往歷史劇大氣磅礴的優良傳統。
  • 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簡介
    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原名廣東省粵臺交流促進會,以下簡稱促進會)於2002年8月29日經廣東省民政廳批准,12月18日召開成立大會,主管單位是廣東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促進會是依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由我省與粵臺交流的相關單位、團體和個人自願組成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法人。
  • 福建安溪申報建設兩岸文化交流基地
    >   7日,由中國老教授協會、中國李光地文化研究會籌備組主辦的清代康熙盛世功臣李光地誕辰369周年紀念座談會暨申報「海峽兩岸(福建安溪湖頭)文化交流基地」項目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辦。
  • 陳政、陳元光墓:兩岸共仰的漳臺聖宗
    前世傳奇 他們從中原走來 講述人 湯毓賢(雲霄縣博物館館長、文博研究員) 陳政和陳元光墓都是十分重要的開漳史跡,與許天正、李伯瑤、林孔著等開漳將領墓葬一道,構成享譽閩臺的開漳文化生態墓群。
  • 兩岸同胞共祭開漳聖王
    【聚焦海峽論壇】  光明日報記者 羅旭 馬躍華 高建進  6月11日,由漳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閩臺交流協會、臺灣開漳聖王廟團發展協會聯合主辦的第十屆海峽論壇·第八屆海峽兩岸(福建雲霄)開漳聖王文化節在福建漳州雲霄縣將軍山公園舉行。
  • 豫劇《開漳聖王陳元光》在固始老家上演
    從5月15日開始,由信陽市豫劇團創作,國家一級編劇孔凡燕,國家一級導演黃天博,國家一級作曲耿玉卿等共同打造的大型新編歷史豫劇《開漳聖王陳元光》在固始縣城鄉上演。  豫劇《開漳聖王陳元光》依據史實,講述了公元686年,時任唐朝左郎將的固始人陳元光兩次率87姓8600名固始藉將士赴閩平叛,建立漳州。